
-
擅长:急诊内科常见病,多发病,以及急危重症的诊断及处理。
向 Ta 提问
侯宇虹,女,副主任医师,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呼吸内科博士,对于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及急危重症能熟练处理,尤其擅长处理呼吸系统急症,在机械通气呼吸机的使用方面有较高的造诣。在国内中华牌、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
展开-
休克有哪几种分类
休克通常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低血容量性休克: 失血或失液:大量失血或严重呕吐、腹泻等导致血容量不足。 烧伤:大面积烧伤导致大量血浆渗出。 2.感染性休克: 细菌感染:严重感染如败血症、肺炎等引起。 病毒感染:某些病毒感染也可能导致休克。 3.心源性休克: 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导致心肌收缩力下降。 心律失常:严重的心律失常影响心脏泵血功能。 4.过敏性休克: 药物过敏:某些药物过敏反应引起血管扩张和血压下降。 食物过敏:食用某些食物后出现过敏反应。 5.神经源性休克: 剧烈疼痛:剧烈的疼痛刺激导致血管扩张和血压下降。 脊髓损伤:高位脊髓损伤影响交感神经功能。 不同类型的休克治疗方法不同,因此及时准确的诊断至关重要。对于严重的休克,需要立即就医并接受专业的治疗。同时,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儿童和患有基础疾病的患者,休克的风险更高,需要特别关注和预防。
2025-05-23 15:44:06 -
吃龙虾过敏多久自愈
吃龙虾过敏的症状轻重和持续时间因人而异,一般轻者数小时至数天可自愈,重者需及时就医治疗。 1.停止食用龙虾或其他可能引起过敏的食物。 2.避免接触过敏原,如避免食用龙虾、虾、蟹等海鲜,以及避免接触含有海鲜成分的食品。 3.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皮肤,以防感染。 4.多喝水,以促进身体代谢。 5.可以使用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来缓解过敏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过敏症状严重,如出现呼吸困难、过敏性休克等,应立即就医,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此外,对于儿童和特殊人群,如孕妇、老年人等,过敏反应的症状可能更为严重,需要更加注意。如果有过敏史或家族过敏史,应尽量避免食用龙虾等海鲜。 总之,吃龙虾过敏多久自愈因人而异,需要根据症状的轻重和个人的体质来判断。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应及时就医治疗。同时,避免接触过敏原是预防过敏反应的重要措施。
2025-05-23 15:42:53 -
运动过量肌肉溶解症状
运动过量肌肉溶解症状的关键点包括:肌肉疼痛、压痛、肿胀及无力,发热、全身乏力,尿液呈茶色、酱油色或红葡萄酒色,以及可能引发横纹肌溶解症,出现血液和肾脏改变,还可能导致急性肾衰竭及相关表现。 一、肌肉症状方面,运动过量会使肌肉细胞破裂,其内部物质释放到血液中,从而导致肌肉出现疼痛、压痛、肿胀和无力等表现,这是较为典型的症状。 二、全身症状方面,可能伴有发热、全身乏力等情况,同时可能出现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等炎症反应表现。 三、尿液异常方面,会呈现出茶色、酱油色或红葡萄酒色等不同于正常尿液的颜色。 四、引发的疾病及后果,会引发横纹肌溶解症,导致血液和肾脏发生改变,大约30%会出现急性肾衰竭,病情严重时会有少尿、无尿以及其他氮质血症的表现,如血尿素氮、肌酐等升高。 总之,运动过量可能带来一系列严重后果,需要特别注意运动的适度性,避免对身体造成伤害。
2025-05-23 15:41:48 -
食物中毒应该吃什么药
食物中毒后应根据中毒原因和症状选择合适的药物,如细菌感染用抗生素、病毒感染用抗病毒药、化学物质中毒就医并遵医嘱、误食有毒动植物就医并提供样本。治疗同时要注意饮食卫生,严重或持续时间长应及时就医。 1.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的食物中毒,可以使用抗生素。但是,抗生素只能杀死细菌,不能缓解其他症状。因此,在使用抗生素之前,需要医生进行诊断和处方。 2.如果是病毒感染引起的食物中毒,目前没有特效药物。通常需要休息、多喝水,以缓解症状。 3.如果是化学物质中毒,需要尽快就医,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4.如果是误食有毒植物或动物,需要尽快就医,并提供相关的样本,以便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方法需要根据个人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选择。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再次中毒。同时,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应及时就医。
2025-05-23 15:41:01 -
休克患者应该采取什么卧位
休克患者采取中凹卧位的原因包括:改善缺氧症状、增加回心血量、改善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保持气道通畅。但孕妇、老年人等特殊人群需小心,实施前应评估患者情况,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 休克患者应该采取中凹卧位,即抬高头胸部约10°~20°,抬高下肢约20°~30°。 采取中凹卧位的原因如下: 1.休克患者常有呼吸困难,采用中凹卧位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缺氧症状。 2.中凹卧位可增加回心血量,减少外周血管阻力,从而改善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 3.抬高头胸部,有利于保持气道通畅,改善通气功能。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老年人等,在采取中凹卧位时需要特别小心,以免引起不适或并发症。在实施任何医疗操作之前,医护人员应充分评估患者的情况,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处理。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康复。
2025-05-23 15:39: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