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急诊内科常见病,多发病,以及急危重症的诊断及处理。
向 Ta 提问
侯宇虹,女,副主任医师,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呼吸内科博士,对于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及急危重症能熟练处理,尤其擅长处理呼吸系统急症,在机械通气呼吸机的使用方面有较高的造诣。在国内中华牌、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
展开-
感染性休克分期有哪些
感染性休克是严重的临床急危重症,具有较高的病死率。根据感染性休克的病理生理改变,可将其分为三期,不同时期的治疗策略有所不同。 休克早期:此期患者表现为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四肢湿冷、心率加快、呼吸急促等症状,但血压可正常或稍升高。此时,应积极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引起的组织低灌注和缺氧。 休克期:患者出现血压下降、脉搏细数、皮肤湿冷、尿量减少等症状。在积极补充血容量的同时,还应使用血管活性药物,以维持血压和组织灌注。 休克晚期:患者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如急性肾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等。此时,治疗的重点是保护重要脏器功能,纠正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总之,感染性休克的治疗应根据病情的不同阶段进行个体化治疗,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2025-05-23 15:30:17 -
休克指数的临床意义
休克指数是评估休克严重程度的指标,正常范围为0.5~1.0,大于1.0提示存在休克,大于1.5为严重休克,但需结合临床表现等综合判断,对特殊人群可能有差异。 休克指数能够帮助医生评估休克的严重程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休克指数的正常范围为0.5~1.0,当休克指数大于1.0时,提示存在休克。具体来说,休克指数的临床意义如下: 休克指数为0.5~1.0:提示无休克。 休克指数为1.0~1.5:提示存在休克。 休克指数大于1.5:提示严重休克。 需要注意的是,休克指数只是一种辅助诊断工具,医生还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生命体征、实验室检查等综合判断休克的严重程度,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此外,休克指数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儿童、孕妇等,可能会有所不同。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和诊断。
2025-05-23 15:29:26 -
烧伤低血容量性休克常发生在伤后几小时
烧伤后的休克期通常在伤后48小时内出现,具体时间取决于烧伤程度和面积。患者受伤越重,休克期出现越早。 一、烧伤后休克的原因主要有: 1.低血容量休克,因皮肤大面积损伤致体液大量散失而引起,一般发生在烧伤后36至48小时内; 2.部分患者烧伤后会出现严重皮肤感染,从而引发感染性休克,常发生在烧伤后15至48小时内。 二、烧伤休克患者的表现包括:血压下降、尿量减少、频繁呕吐、心率增快等,提示存在消化道应激性损伤,胃肠道损伤较严重。 三、治疗方法主要有:患者可采用液体复苏疗法,同时保护心肺肾等重要器官,给予镇定镇痛药物,因疼痛严重时会再度引发疼痛性休克,还要密切观察患者各项身体指标,并随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烧伤后的休克期时间受多种因素影响,休克原因多样,患者有特定表现,治疗需综合考虑并灵活调整。
2025-05-23 15:28:09 -
吃芒果过敏嘴唇肿要怎么办
吃芒果过敏嘴唇肿可按以下方法处理:停止食用,清洗口腔,冷敷嘴唇,避免搔抓,严重就医。 1.停止食用芒果及其他可能引起过敏的食物,避免接触过敏原。 2.清洗口腔,用清水或盐水漱口,以去除口腔中的芒果残渣。 3.冷敷嘴唇,用冷毛巾或冰袋轻轻敷在嘴唇上,每次15-20分钟,可缓解肿胀和疼痛。 4.避免搔抓嘴唇,以免加重症状。 5.如症状严重,出现呼吸困难、喉咙肿胀等不适,应立即就医,进行抗过敏治疗。 对于过敏体质的人,尤其是儿童,应尽量避免食用芒果等易过敏的食物。如果不确定某种食物是否过敏,可以先少量尝试,观察有无不适反应。同时,家长应注意儿童的饮食,避免让其食用过多的芒果或其他易过敏的食物。 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螨等。如果出现过敏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病情加重。
2025-05-23 15:25:55 -
吃菠萝中毒吃什么解毒
吃菠萝中毒是轻微食物中毒现象,通常无需特殊治疗,可通过喝淡盐水、糖水催吐或就医等方法缓解,儿童需格外注意。 1.喝淡盐水:可以在温开水中加入适量的盐,搅拌均匀后饮用,能够起到缓解症状的作用。 2.喝糖水:喝一些糖水可以缓解身体的不适,因为糖可以提供能量,缓解中毒症状。 3.催吐:如果症状比较严重,可以用手指或筷子等物品刺激舌根,引起呕吐,将胃内的食物和毒素排出体外。 4.就医:如果症状比较严重,或者出现了呼吸困难、心跳加快等症状,应该及时就医,以便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儿童的身体器官尚未发育成熟,解毒功能较弱,因此儿童更容易出现中毒症状。在给儿童食用菠萝时,应该将菠萝切成小块,并用盐水浸泡一段时间,以减少蛋白酶的含量。同时,应该密切观察儿童的身体状况,如有异常应该及时就医。
2025-05-23 15:2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