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宇虹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擅长:急诊内科常见病,多发病,以及急危重症的诊断及处理。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侯宇虹,女,副主任医师,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呼吸内科博士,对于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及急危重症能熟练处理,尤其擅长处理呼吸系统急症,在机械通气呼吸机的使用方面有较高的造诣。在国内中华牌、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

展开
个人擅长
急诊内科常见病,多发病,以及急危重症的诊断及处理。展开
  • 中暑后怎样恢复的快

    中暑后要迅速脱离高温环境,补充水分和电解质,进行物理降温,让中暑者平卧休息并观察病情,恢复期间调整饮食为清淡易消化的食物,若症状未缓解甚至加重需立即送医。 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水分补充:让中暑者适量饮用凉白开、淡盐水等。如果中暑者意识清楚,可少量多次饮用,一般每小时饮用100-200毫升左右。补充水分有助于恢复机体因出汗丢失的水分,维持身体的水电解质平衡。对于儿童,要注意控制每次的饮水量,避免一次饮用过多引起胃肠道不适;老年人则要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适当调整饮水量,防止心脏负担过重。 电解质补充:可以饮用含有电解质的运动饮料,其中含有的钠、钾等电解质能更好地补充机体因中暑丢失的电解质。但要注意,对于患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的老年人,应选择低钠型的运动饮料,避免摄入过多钠加重病情。 物理降温 体表降温:用湿毛巾擦拭中暑者的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通过水分蒸发带走热量,达到降温目的。也可以使用冰袋或冰毛巾敷在上述部位,但要注意避免冻伤皮肤,冰袋与皮肤之间最好隔一层毛巾。对于儿童,皮肤较为娇嫩,擦拭时力度要轻柔;婴幼儿不建议使用冰袋,可采用温水擦浴的方式。 环境降温:可以使用风扇加速空气流动,帮助散热。但要注意风扇不能直接对着中暑者直吹,尤其是老年人和儿童,避免因风速过大导致受凉。 休息与观察 休息:让中暑者平卧休息,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有助于身体恢复。休息环境要继续保持凉爽通风。对于体力劳动者,在休息时要注意放松身心,缓解因中暑带来的身体疲劳。 观察病情:密切观察中暑者的症状变化,如体温、意识、皮肤温度等。如果中暑者的症状在采取上述措施后没有缓解甚至加重,如出现持续高热、意识模糊、抽搐等情况,应立即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例如,当发现中暑者体温持续高于38.5℃,且经过物理降温等处理后体温没有下降趋势时,需及时就医。 饮食调整 恢复期间,可给予中暑者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如米粥、面条、新鲜蔬菜水果等。蔬菜水果中富含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有助于身体的修复。对于儿童,要保证饮食的营养均衡,可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摄入,如橙子、草莓等;老年人则要注意饮食的清淡和易消化,避免食用过于油腻、辛辣的食物,防止加重胃肠道负担。

    2025-10-11 11:22:44
  • 西瓜放久了吃会中毒吗

    西瓜放久了吃是否中毒分情况,未变质一般不中毒,变质的话因微生物滋生(细菌、霉菌等)会有不同影响,儿童、老年人及特殊病史人群受影响更甚,霉变西瓜含强致癌黄曲霉毒素绝不能吃。 一、未变质的情况 西瓜放久了如果只是时间较短且保存得当,没有出现变质现象,一般不会中毒。正常保存的西瓜,在短时间内(通常数小时内)其营养成分和口感可能会有所变化,但不会产生有毒物质。例如在室温下保存几小时的西瓜,只要外观没有霉变、异味等明显变质特征,食用后一般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二、变质的情况 1.微生物滋生导致变质 细菌方面:西瓜放置过久,环境中的细菌等微生物会在西瓜上滋生繁殖。比如常见的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当西瓜被这些微生物污染后,食用后可能会引起胃肠道不适,如腹痛、腹泻等症状。研究表明,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西瓜上的细菌数量会迅速增加,一般超过一定数量后食用就可能引发身体的不良反应。 霉菌方面:如果西瓜出现霉变,滋生了霉菌,像黄曲霉等产毒霉菌。黄曲霉产生的黄曲霉毒素是强致癌物质,食用霉变西瓜后,黄曲霉毒素会对人体肝脏等器官造成损害,严重威胁人体健康。黄曲霉毒素具有耐高温的特点,一般的烹饪方法很难将其破坏,所以一旦西瓜出现明显霉变,绝对不能食用。 不同人群的影响 儿童:儿童的免疫系统相对较弱,食用变质西瓜后更容易出现胃肠道感染等问题。例如儿童食用了被细菌污染的变质西瓜,可能会导致严重的腹泻,进而引起脱水等情况,对儿童的身体健康影响较大。所以对于儿童,更要严格避免食用放置过久可能变质的西瓜。 老年人: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逐渐衰退,包括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和免疫系统功能。食用变质西瓜后,出现不适症状的风险更高,而且恢复相对较慢。比如老年人食用了霉变西瓜导致肝脏受损,可能会引发一系列更严重的健康问题,因为其身体的修复和代谢能力不如年轻人。 特殊病史人群:患有胃肠道疾病的人群,如胃溃疡、胃炎患者,食用变质西瓜后,胃肠道受到刺激,可能会加重病情。例如胃溃疡患者食用了被细菌污染的西瓜,可能会导致胃痛加剧、胃酸分泌过多等情况,不利于病情的控制。而患有肝脏疾病的人群,食用霉变西瓜中含有的黄曲霉毒素后,会进一步加重肝脏的负担,影响肝脏的正常功能。

    2025-10-11 11:22:05
  • 铅中毒的症状

    铅中毒在儿童和成人中表现出不同系统的症状,儿童铅中毒神经系统症状突出、可致贫血、消化系统不适、生长发育迟缓等,成人铅中毒神经系统症状相对不典型、有贫血、消化系统症状,长期铅中毒成人还影响肾和心血管,孕妇铅中毒影响胎儿,需注意儿童和孕妇防铅。 成人铅中毒:成人铅中毒时神经系统症状相对儿童可能不那么典型,但也可能出现头痛、头晕、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症状。铅会影响神经传导速度,使神经功能受损,进而出现上述神经系统相关的不适。 血液系统症状 儿童铅中毒:可影响血红蛋白的合成,导致贫血。这是因为铅能抑制红细胞内δ-氨基-γ-酮戊酸脱水酶(ALAD)和亚铁螯合酶的活性,干扰血红素的合成过程。儿童贫血可能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活动耐力下降等。 成人铅中毒:成人铅中毒引起的血液系统改变主要是贫血,多为轻度低色素性贫血。患者可能会感觉体力不如以往,容易疲劳,血常规检查可发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降低等指标异常。 消化系统症状 儿童铅中毒:儿童可能出现食欲不振、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铅对胃肠道黏膜有刺激作用,会影响胃肠道的正常消化功能。例如,铅可导致胃肠道平滑肌痉挛,引起腹痛,疼痛部位多不固定,以脐周较为常见。 成人铅中毒:成人铅中毒时消化系统症状可能有食欲不振、腹胀、便秘等。长期铅暴露还可能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进而影响身体健康。 其他系统症状 儿童铅中毒:还可能出现生长发育迟缓的情况,铅会干扰儿童体内多种激素的代谢和生理功能,影响骨骼的生长和发育,导致身高增长缓慢、体重不增等。此外,铅中毒还可能影响儿童的听力和视力,导致听力下降、视力模糊等。 成人铅中毒:长期铅中毒可能影响肾脏功能,出现蛋白尿、管型尿等,进而影响肾脏的正常排泄和代谢功能。同时,铅中毒还可能对心血管系统产生一定影响,增加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特殊人群方面,孕妇铅中毒会影响胎儿的发育,可能导致胎儿生长受限、智力低下等问题,因此孕妇应特别注意避免铅暴露,如远离含铅的工作环境、不使用含铅的化妆品等。对于儿童,家长应注意保持儿童生活环境的清洁,避免儿童接触含铅的物品,如含铅的油漆、玩具等,定期带儿童进行血铅检测,以便早期发现铅中毒并及时干预。

    2025-10-11 11:20:59
  • 菠萝中毒有什么症状

    食用菠萝可能引发消化系统、皮肤、呼吸道及全身等多系统症状,口腔会有麻木刺痛感,胃肠道可出现腹痛腹泻,过敏体质者易有皮肤瘙痒潮红,严重过敏累及呼吸道会有呼吸困难等,严重中毒还会致头晕乏力心慌等,不同人群如儿童、有基础疾病者等在症状表现及应对上各有特点。 一、消化系统症状 (一)口腔不适 食用菠萝后可能首先出现口腔的异常感觉,部分人群会感到口腔麻木、刺痛,这是因为菠萝中含有菠萝蛋白酶,它可能对口腔黏膜产生刺激作用。一般在食用后较短时间内就会有这种感觉,儿童由于口腔黏膜相对娇嫩,可能更易出现明显的口腔不适症状,且儿童可能无法准确表达,需要家长密切观察其口腔反应。 (二)腹痛、腹泻 菠萝蛋白酶还可能影响胃肠道的正常功能,导致胃肠道蠕动加快,引起腹痛、腹泻。腹痛通常可为隐痛或绞痛,腹泻可为稀便,严重时可能出现水样便。对于有基础胃肠道疾病的人群,如患有慢性胃炎、肠炎等,食用菠萝后更易诱发腹痛、腹泻症状,而儿童的胃肠道发育尚不完善,也较容易因菠萝引起胃肠道功能紊乱出现腹痛、腹泻。 二、皮肤症状 部分人食用菠萝后可能出现皮肤瘙痒、潮红等表现。这是由于菠萝中的某些成分可引起过敏反应,导致皮肤血管扩张、神经末梢受刺激等。过敏体质的人群,包括有食物过敏史的人群,食用菠萝后发生皮肤症状的风险相对较高,儿童如果属于过敏体质,在食用菠萝后也可能出现皮肤的异常改变,需要注意与其他原因引起的皮肤问题相鉴别。 三、呼吸道症状 严重的菠萝过敏反应还可能累及呼吸道,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喘息等症状。这是因为过敏反应导致呼吸道黏膜水肿、气道痉挛等。对于本身有呼吸道基础疾病,如哮喘等的人群,食用菠萝后发生呼吸道症状的风险会增加,儿童如果有呼吸道基础疾病,在接触菠萝相关过敏原后,呼吸道症状可能更为严重,需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四、全身症状 严重的菠萝中毒可能引起全身症状,如头晕、乏力、心慌等。这可能是由于过敏反应导致机体处于应激状态,或者胃肠道丢失大量水分和电解质引起全身机能紊乱所致。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相对衰退,在发生菠萝中毒出现全身症状时,可能恢复相对较慢,而儿童全身各系统发育尚未成熟,在出现全身症状时需要更谨慎地评估和处理,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等变化。

    2025-10-11 11:20:13
  • 食物中毒后多久催吐才合适

    食物中毒后一般建议摄入毒物1小时内尽快催吐,超1小时需结合毒物等综合判断,儿童催吐需谨慎超1小时有明显中毒症状须专业人员判断,孕妇超1小时需医生评估胎儿等情况,老人超1小时由医护人员评估心肺功能等决定,误食腐蚀性物质或患者意识不清时不宜催吐。 一、一般情况下的合适催吐时间 食物中毒后建议尽快催吐,通常在摄入毒物后1小时内进行较为合适。因为在毒物尚未被完全吸收前催吐,可有效减少毒物的吸收量。例如,《中国急诊抢救多学科专家共识》指出,对于经口摄入毒物的患者,若就诊时距摄入毒物时间较短(一般≤1小时),且患者意识清楚、能配合,应尽早进行催吐等紧急处理。 二、特殊情况的催吐时间考量 (一)超过1小时的情况 若超过1小时,但患者仍有明显不适或怀疑摄入大量毒性较强的物质,也需评估是否催吐。此时需结合毒物种类、摄入量等综合判断,例如摄入毒性低且量少的食物,超过1小时后可能催吐效果有限,但仍可根据具体情况谨慎操作;若摄入毒性强的物质,即使超过1小时,也可能需要在专业人员评估后决定是否催吐。 (二)特殊人群的催吐时间及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催吐需格外谨慎,一般建议在摄入毒物后尽快催吐,但要避免强行催吐导致误吸等风险。若儿童超过1小时且出现明显中毒症状,需立即就医由专业人员判断是否催吐,因为儿童身体机能尚未发育完全,催吐不当可能引发更严重问题。 2.孕妇:孕妇发生食物中毒后催吐需谨慎,应优先咨询医生。一般在摄入毒物较短时间内(≤1小时),若情况允许可在医生指导下谨慎催吐,超过1小时则需由医生根据孕妇及胎儿状况综合评估是否催吐,避免因催吐导致孕妇宫缩等不良影响。 3.老人:老人身体机能衰退,食物中毒后催吐时间需更谨慎评估。若在1小时内,可在家人协助下缓慢进行催吐;超过1小时,需由医护人员评估老人心肺功能等情况后决定是否催吐,防止催吐过程中出现心脑血管意外等并发症。 三、不宜催吐的情况 (一)误食腐蚀性物质 如误食强酸、强碱等腐蚀性毒物,催吐可能导致食道再次损伤,此时绝对不能催吐,应立即就医进行其他相应处理。 (二)患者意识不清 若食物中毒患者已出现昏迷、抽搐等意识不清的情况,不能进行催吐,以免发生误吸,应立即送往医院救治。

    2025-10-11 11:19:27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