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宇虹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擅长:急诊内科常见病,多发病,以及急危重症的诊断及处理。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侯宇虹,女,副主任医师,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呼吸内科博士,对于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及急危重症能熟练处理,尤其擅长处理呼吸系统急症,在机械通气呼吸机的使用方面有较高的造诣。在国内中华牌、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

展开
个人擅长
急诊内科常见病,多发病,以及急危重症的诊断及处理。展开
  • 眼睛被蜜蜂蛰肿了怎么消肿

    被蜜蜂蛰肿后,应先拔除蜜蜂刺,然后用肥皂水或清水冲洗伤口,冷敷,涂抹药物。如果症状严重或出现过敏反应,应及时就医。特殊人群需特别注意,户外活动应避免招惹蜜蜂。 被蜜蜂蛰肿后,可采取以下方法消肿: 1.拔除蜜蜂刺:蜜蜂蜇伤通常只会留下一根刺,因此需要先找到伤口,用镊子或针将其挑出。 2.清洗伤口:使用肥皂水或清水冲洗伤口,以去除残留的毒液。 3.冷敷: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伤口上,可缓解疼痛和肿胀。每次敷15-20分钟,每天数次。 4.涂抹药物:可在伤口处涂抹一些药膏,如含有利多卡因、地塞米松等成分的药膏,以缓解疼痛和肿胀。 5.注意观察:如果肿胀和疼痛持续加重,或者出现发热、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老人以及过敏体质者,被蜜蜂蛰伤后应特别注意。如果症状严重或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就医。同时,在户外活动时,应尽量避免招惹蜜蜂,穿着长袖衣物和长裤,避免使用香水等刺激性物品。

    2025-05-23 16:08:26
  • 什么是失血性休克

    失血性休克指的是因大量失血引发的、以循环障碍为核心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其会因微循环障碍致使维持生命的关键器官及组织血液灌注不足,进而在临床上呈现出一系列症状与体征。 一、早期大量失血的影响:会导致血容量降低、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进而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外周血管阻力增大,皮肤、内脏与肌肉血管收缩,以保障心脑等重要器官的供血。 二、休克加重后的变化: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张力下降,毛细血管内流入量增加,体液血浆外渗,血容量与血压降低,血液浓缩,细胞缺氧,无氧酵解增多,乳酸生成量上升,出现代谢性酸中毒。三磷酸腺苷生成减少,细胞膜上钠泵活性降低,细胞内钠离子增多,细胞外钾离子增多,细胞水肿死亡。 三、进一步的危害:同时细胞内线粒体和溶酶体的结构与功能发生改变,能量供给减少,大量溶酶体释放,细胞自溶,从而导致组织细胞和重要生命器官出现不可逆性损伤,直至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发生。 总之,失血性休克会带来一系列严重后果,对人体造成极大危害。

    2025-05-23 16:07:49
  • 吃头孢喝酒怎么补救

    吃头孢后喝酒可采取停止喝酒催吐、多喝水、密切观察、进行对症治疗、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等措施补救。 1.立即停止喝酒,并催吐 如果喝酒时间较短,可以通过催吐的方法,减少酒精的吸收。 2.多喝水 可以促进酒精的代谢和排泄。 3.密切观察 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吃了头孢。 4.进行对症治疗 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医生可能会给予吸氧、补液、使用利尿剂等治疗。如果出现严重的心血管系统症状,如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可能需要进行心电监护、溶栓或介入治疗。 5.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在就医后,需要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等,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需要注意的是,双硫仑样反应的发生与饮酒量和个体差异有关,并不是所有吃头孢后喝酒的人都会出现反应。如果吃了头孢,建议在停药7天内避免饮酒,同时也要避免食用含有酒精的食物或药物,如酒心巧克力、藿香正气水等。如果对头孢类药物的使用有任何疑问,应咨询医生或药师。

    2025-05-23 16:07:00
  • 怎样抢救休克

    遇到休克患者,时间就是生命,及时、正确的抢救至关重要。以下是关于怎样抢救休克的具体分析: 1.保持患者平卧位,腿部抬高30度左右,以增加脑部供血。同时松解患者衣领、裤带等,保证呼吸畅通。 2.对于休克患者,需要立即开放静脉通路,补充血容量,迅速纠正休克引起的组织低灌注和缺氧。 3.因创伤所致的休克,要尽早进行手术止血。若因剧烈的疼痛引起休克,需要使用止痛剂,如杜冷丁、吗啡等。 4.若因过敏引起的过敏性休克,应立即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1ml,根据病情轻重可每隔半小时到1小时皮下或静脉注射该药0.5ml,直至脱离危险期。 5.对于心源性休克,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等。 6.给予吸氧,以纠正患者缺氧状态。 7.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等,以及神志、尿量等情况,以评估治疗效果。 总之,对于休克患者,需要争分夺秒地进行抢救,及时纠正休克,保护重要脏器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康复率。

    2025-05-23 16:06:24
  • 夏季轻度中暑应该怎么办

    夏季轻度中暑后,应迅速转移至阴凉通风处,用湿毛巾等给患者物理降温,补充适量水分,松解衣物,密切观察病情。如症状无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 1.迅速转移至阴凉通风处 高温环境是中暑的主要原因,因此应迅速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继续暴露在高温环境中。 2.降低体温 用湿毛巾或冰袋敷在患者的额头、颈部、腋窝等部位,帮助患者降低体温。也可以给患者扇风或开启空调,加速散热。 3.补充水分 让患者饮用适量的凉开水或含盐饮料,以补充丢失的水分和电解质。但不要过度饮水,以免引起呕吐。 4.松解衣物 解开患者的衣物,确保呼吸通畅。 5.观察病情 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呼吸、脉搏等生命体征,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老年人、孕妇、儿童以及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中暑的风险更高,因此在夏季应特别注意预防中暑。这些人群在高温环境中应尽量减少活动,多喝水,注意休息。如果出现中暑症状,应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并及时就医。

    2025-05-23 16:05:24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