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宇虹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擅长:急诊内科常见病,多发病,以及急危重症的诊断及处理。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侯宇虹,女,副主任医师,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呼吸内科博士,对于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及急危重症能熟练处理,尤其擅长处理呼吸系统急症,在机械通气呼吸机的使用方面有较高的造诣。在国内中华牌、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

展开
个人擅长
急诊内科常见病,多发病,以及急危重症的诊断及处理。展开
  • 天气太热中暑了怎么办

    发现有人中暑后,首先迅速脱离高温环境,对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更要重视;然后进行体表降温,可用湿毛巾擦拭大动脉搏动处、用风扇吹风、让患者浸泡凉水等,同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能口服则口服,不能口服则避免误吸;接着观察病情变化,症状未缓解或出现严重情况要立即送医;日常生活中要做好防暑措施,避免高温时段外出、外出做好防护、保持室内通风、定时补充水分预防中暑。 降温处理 体表降温:可以用湿毛巾擦拭患者的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动脉搏动处,通过水分蒸发来带走热量,达到降温的目的。对于儿童来说,由于皮肤较为娇嫩,擦拭时要注意力度轻柔。也可以使用风扇吹风帮助散热,但要注意不能直接对着患者猛吹,以免造成感冒等其他问题。还可以让患者浸泡在30℃左右的凉水中,不过要注意监测体温和患者的耐受情况,一旦体温有所下降就要及时停止浸泡。 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中暑后人体会丢失大量的水分和电解质,需要及时补充。可以让患者饮用一些含盐的清凉饮料,如淡盐水等,以补充流失的电解质。对于儿童,要少量多次地给予补充,避免一次饮用过多造成胃肠道不适。如果患者意识清楚,可以口服补液;但如果患者意识不清醒,则不宜口服,以免发生误吸。 观察病情变化 在采取初步的降温等处理措施后,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体温、脉搏等情况。如果患者的症状在经过处理后没有缓解,甚至出现意识模糊、抽搐、高热不退等严重情况,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救治。对于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如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中暑后病情可能会加重,更要密切关注其病情变化,及时就医。 预防措施 日常生活中,在天气炎热时要注意做好防暑措施,如尽量避免在高温时段外出活动,尤其是儿童和老年人;外出时要做好防护,佩戴遮阳帽、太阳镜,涂抹防晒霜等;室内要保持通风良好,可以使用空调等设备将温度调节到适宜的范围,但要注意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同时,要养成良好的饮水习惯,定时补充水分,避免等到口渴了才喝水。

    2025-10-11 10:37:27
  • 吃虾喝牛奶会中毒吗

    目前无科学依据表明吃虾喝牛奶会中毒,正常情况下两者营养成分可被人体消化吸收,但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需注意食用量及虾的熟透情况,对虾或牛奶过敏人群需避免同时食用并警惕过敏反应。 一、吃虾喝牛奶是否会中毒 目前并没有科学依据表明吃虾喝牛奶会中毒。虾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等营养成分,牛奶也富含蛋白质、钙等营养物质。正常情况下,两者中的成分在人体消化系统内会被分别消化吸收,不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有毒物质。 (一)营养成分消化情况 虾中的蛋白质会在胃肠道中被蛋白酶逐步分解为氨基酸等小分子物质,然后被吸收利用;牛奶中的蛋白质同样会经过类似的消化过程。钙在胃肠道内也会在相关酶和酸碱度等条件下被适当吸收,正常个体的消化系统能够处理同时摄入的虾和牛奶中的营养成分,不会产生有毒产物导致中毒现象。 二、特殊人群情况 (一)儿童 儿童消化系统相对成人尚未完全发育成熟,但一般正常饮食情况下,适量吃虾喝牛奶不会中毒。不过需注意儿童食用时要确保虾完全熟透,避免因食用生虾导致感染病菌等问题,同时控制好虾和牛奶的摄入量,防止一次性摄入过多增加胃肠道负担。因为儿童胃肠道功能较弱,过多蛋白质等摄入可能引起消化不良等情况,但这并非是虾和牛奶一起食用导致的中毒,而是过量摄入引起的消化功能紊乱。 (二)老年人 老年人消化功能有所减退,吃虾喝牛奶时同样要注意虾的烹饪熟透以及适量食用。只要不是过量摄入,一般也不会出现中毒情况。但如果老年人本身有胃肠道疾病等基础病史,如胃溃疡、胃炎等,过量食用虾和牛奶可能会加重胃肠道负担,引起腹胀、腹痛等不适症状,所以这类老年人应根据自身消化能力适当调整虾和牛奶的食用量。 (三)过敏人群 对于本身对虾或牛奶过敏的人群,无论是单独食用虾还是牛奶,都可能引发过敏反应,而不是因为虾和牛奶一起食用才导致中毒。过敏人群应避免食用虾或牛奶,若不慎同时摄入,需密切观察自身是否出现皮疹、瘙痒、呼吸困难等过敏症状,一旦出现应及时就医。

    2025-10-11 10:36:48
  • 重金属中毒怎么检查

    血液、尿液、毛发检查可用于检测重金属及评估相关情况,如血重金属测定明确中毒及程度、尿重金属测定反映代谢状况、发重金属测定反映一定时间暴露情况,影像学检查对重金属中毒致器官损伤有辅助诊断作用,功能检查可评估不同重金属中毒对相应器官功能的影响,不同年龄人群检查结果解读需考虑其自身特点。 尿液检查 尿重金属测定:尿液中重金属的排泄情况能反映体内重金属的代谢状况。例如汞中毒时,尿汞含量会升高,尿汞正常参考值也有相应范围。对于有长期接触汞环境的人群,如从事汞相关工作的人员,定期检测尿汞很有必要,儿童若接触含汞物品后出现异常表现,检测尿汞有助于判断是否汞中毒,因为儿童对汞的毒性更敏感,尿汞异常提示可能存在汞在体内的蓄积。 毛发检查 发重金属测定:毛发中重金属的含量可以反映一定时间内重金属的暴露情况。头发的生长周期等因素会影响检测结果的解读,比如长期接触砷的人,头发砷含量会升高。不同年龄段人群头发中重金属的本底值不同,儿童的头发生长特点使得发重金属测定对于儿童重金属暴露的评估有一定价值,能辅助判断儿童是否有重金属接触及中毒情况。 其他检查 影像学检查:如X线、CT等,对于某些重金属中毒导致的器官损伤有辅助诊断作用。例如铅中毒可能会引起骨骼方面的改变,通过X线检查可发现骨密度等变化情况;汞中毒若累及肾脏等器官,CT等影像学检查可观察肾脏等器官的形态结构是否有异常改变。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影像学检查的操作和解读需考虑年龄因素,儿童进行影像学检查时要注意辐射防护等问题。 功能检查:根据中毒重金属的不同,可能需要进行相应的功能检查。比如镉中毒可能影响肾脏的肾小管功能,可通过检测尿中某些酶等指标来评估肾小管功能情况;砷中毒可能影响神经系统功能,可进行神经电生理等检查来评估神经传导等功能状况。不同年龄患者的功能检查结果判断要结合其正常发育的功能范围,儿童的神经功能等处于发育阶段,与成人的正常功能范围不同,需注意区分。

    2025-10-11 10:35:01
  • 口香糖咽下去了怎么办

    口香糖咽下去后无明显不适时通常无需惊慌,可正常饮食并适当增加富含膳食纤维食物促进排出;儿童误吞需格外关注异常表现,出现异常及时就医并加强看护;特殊病史人群误吞后出现疑似梗阻表现需立即就医,出现明显不适如剧烈腹痛等需立即前往医院急诊就诊,医生会据病情采取相应诊疗措施包括检查等。 一、无明显不适时的一般情况处理 当口香糖咽下去后,若未出现腹痛、呕吐、呼吸困难等异常症状,通常无需过于惊慌。人体的消化道具有一定的蠕动功能,一般情况下,口香糖会随胃肠道的蠕动逐渐通过消化道,并最终随粪便排出体外。此时可正常维持日常饮食,适当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摄入,如绿叶蔬菜、苹果、香蕉等,膳食纤维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加快口香糖的排出进程。 二、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一)儿童群体 儿童误吞口香糖时需格外关注。由于儿童消化道相对狭窄且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尽管大多数情况下误吞口香糖也能排出,但仍需密切观察儿童有无异常表现,如是否出现持续哭闹、腹痛、呕吐、排便困难等情况。若儿童出现上述异常,应及时带其就医检查,以便医生通过合适的检查手段(如腹部影像学检查等)评估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同时,应避免儿童养成吞食口香糖的习惯,加强对儿童的看护。 (二)特殊病史人群 对于本身存在消化道疾病(如消化道狭窄、肠梗阻病史等)的人群,误吞口香糖后发生肠道梗阻等并发症的风险相对较高。此类人群误吞口香糖后,应更加留意自身身体状况,如出现腹痛加剧、腹胀、停止排气排便等疑似消化道梗阻的表现,需立即就医,通过腹部X线等检查明确肠道情况,并由医生进行专业处理。 三、出现异常症状时的应对 若咽下去口香糖后出现明显不适,如剧烈腹痛、频繁呕吐、呼吸困难等,这可能提示存在消化道梗阻等严重情况,需立即前往医院急诊就诊。医生会根据具体病情采取相应的诊疗措施,可能包括进行腹部影像学检查以明确口香糖位置及肠道状况,必要时会通过内镜等手段取出口香糖或处理相关并发症。

    2025-10-11 10:33:47
  • 中暑会引起发烧吗

    中暑有可能引起发烧,其机制是机体散热困难致热量蓄积、体温调节紊乱,不同类型中暑发烧情况不同,热痉挛、热衰竭一般体温轻度升高或正常,热射病体温常在40℃以上,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有基础病史人群中暑发烧各有特点及需注意相应事项。 中暑引起发烧的机制 当人体处于中暑状态时,由于机体散热困难,体内热量蓄积,会导致体温调节紊乱,从而出现发热情况。例如,在热射病这种严重中暑类型中,患者体温可迅速升高,核心体温往往会超过40℃,这是因为机体产热大于散热,体温调节机制失衡,使得体温持续攀升。 不同类型中暑与发烧的关系 热痉挛:主要是由于大量出汗后,丢失大量氯化钠,导致肌肉痉挛,但一般体温多正常或轻度升高。 热衰竭:多是外周血管扩张和大量失水造成循环血量不足,引起起暂时性脑供血不足,一般体温轻度升高或正常。 热射病:是最严重的中暑类型,患者会出现高热,体温常在40℃以上,这是因为核心体温调节中枢失控,产热过多而散热不足,导致体温急剧上升。 特殊人群中暑发烧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善,在中暑时更容易出现体温异常升高的情况,而且可能会更快地出现高热惊厥等严重并发症。儿童中暑后要更加密切监测体温变化,因为儿童对体温升高的耐受性更差,需要及时采取降温措施,如将儿童转移到通风凉爽处,用湿毛巾擦拭身体等物理降温方法。 老年人:老年人本身身体机能衰退,体温调节功能相对较弱,中暑后发烧可能恢复较慢,而且容易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等。老年人中暑发烧时,要谨慎使用降温措施,避免快速降温对心血管系统造成过大冲击,应缓慢进行降温处理,同时要注意观察老年人的基础疾病状况有无恶化。 有基础病史人群:例如有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中暑发烧时,需要特别关注体温升高对神经系统的进一步影响,可能会加重原有的病情;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中暑发烧后,发热会增加机体代谢率,加重心脏负担,需要密切监测心血管功能指标。

    2025-10-11 10:33:31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