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急诊内科常见病,多发病,以及急危重症的诊断及处理。
向 Ta 提问
侯宇虹,女,副主任医师,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呼吸内科博士,对于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及急危重症能熟练处理,尤其擅长处理呼吸系统急症,在机械通气呼吸机的使用方面有较高的造诣。在国内中华牌、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
展开-
吃猕猴桃过敏有什么症状
吃猕猴桃过敏的症状因人而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皮肤症状 可能出现皮肤瘙痒、红肿、皮疹等。 2.消化系统症状 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3.呼吸系统症状 部分人可能会出现咳嗽、喘息、呼吸困难等症状。 4.眼部症状 眼睛可能会出现红肿、瘙痒等。 5.其他症状 严重者可能会出现过敏性休克。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症状可能会在食用猕猴桃后的数小时内出现,也可能会在数天后才出现。对于过敏体质的人来说,食用猕猴桃后应密切观察身体反应,如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过敏史。 此外,孕妇、儿童、老人等特殊人群在食用猕猴桃时也应谨慎,如有过敏史,最好避免食用。同时,猕猴桃的表皮可能会残留农药等有害物质,食用前应彻底清洗干净。 总之,吃猕猴桃过敏的症状多样且轻重不一,严重者可能会危及生命。对于过敏体质的人来说,应避免食用猕猴桃,如不慎食用后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2025-04-30 11:42:25 -
眼睛周围过敏
眼睛周围过敏通常是由于接触到过敏物质所引起,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治疗,包括饮食调理、生活调理、药物治疗等。 一、饮食调理: 患者在日常应保持清淡饮食,注重饮食卫生。多食用新鲜的水果蔬菜,而要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这样一般有利于症状的缓解。 二、生活调理: 1.要注意局部卫生,避免接触诸如花粉、柳絮等可能导致过敏的物质。 2.适当增加体育锻炼,以增强个人体质。 3.日常注意做好保暖工作,多喝水。 三、药物治疗: 患者一般可使用地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片等抗组胺药来进行抗过敏治疗,不过使用这些药物可能会出现头痛、头晕、嗜睡、口干等不良反应。 此外,还有物理治疗等方法。如果症状长时间无法缓解,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在医生的鉴别诊断下进行治疗,并且药物都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总之,对于眼睛周围过敏,可综合运用上述多种方法来改善症状,若情况持续不改善应及时就医处理。
2025-04-30 11:42:24 -
过敏原最多能检查多少项
过敏原检查项目因医院、检测方法和需求而异,一般可查几十项到上百项,包括吸入性和食入性过敏原,还可查特定过敏原。检查结果需结合临床症状、病史判断,不能仅凭结果确诊。如有疑问,可咨询医生或专家。 常见的过敏原检查项目包括吸入性过敏原(如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等)和食入性过敏原(如海鲜、鸡蛋、牛奶、坚果等)。此外,还可以根据个人过敏史和症状进行特定过敏原的检测。 在进行过敏原检查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过敏史以及其他因素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检查项目。对于复杂的过敏情况,可能需要进行多种过敏原的检测,以全面了解患者的过敏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过敏原检查结果只是辅助诊断的依据,不能仅凭检查结果就确诊过敏。医生还会结合临床症状、病史等进行综合判断,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如果对过敏原检查有具体的疑问,建议咨询医生或过敏科专家,他们可以根据个人情况提供更详细和个性化的建议。
2025-04-30 11:42:24 -
眼部过敏肿了怎么消肿最快
眼部过敏肿了可采取冷敷、清洁、药物治疗等方法消肿,孕妇、儿童、老人等特殊人群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若眼部过敏肿了是眼部疾病引起的,应及时就医治疗。 1.冷敷 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眼睛上,每次15-20分钟,每天数次。冷敷可以收缩血管,减轻肿胀和疼痛。 2.清洁 用生理盐水或清水清洗眼睛,去除过敏原和刺激物。注意不要让水进入眼睛。 3.药物治疗 可以使用一些抗过敏药物,如氯雷他定、扑尔敏等。如果肿胀严重,可以使用一些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龙等。但使用药物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4.就医 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应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根据病情给予进一步的治疗,如局部注射、口服药物或其他治疗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孕妇、儿童、老人等特殊人群,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同时,如果眼部过敏肿了是由于眼部疾病引起的,如结膜炎、角膜炎等,应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2025-04-30 11:42:24 -
血常规怎么看过敏
血常规检查不能直接判断过敏,但可提供相关信息,如白细胞计数和分类、嗜酸性粒细胞等,医生会结合临床症状、过敏史、皮肤试验或其他特异性检查来确定过敏的诊断。 1.白细胞计数和分类 过敏反应可能导致白细胞计数增加,特别是中性粒细胞的比例升高。然而,白细胞计数正常并不能排除过敏。 2.嗜酸性粒细胞 过敏反应常伴有嗜酸性粒细胞的增加。如果血常规中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升高,可能提示过敏或寄生虫感染等问题。 3.其他指标 某些过敏情况下,血小板计数、C反应蛋白等指标也可能发生变化。 需要注意的是,血常规只是一种初步的检查方法,不能确诊过敏。医生还会结合临床症状、过敏史、皮肤试验或其他特异性检查来确定过敏的诊断。 如果怀疑自己有过敏问题,建议咨询医生,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和诊断。此外,避免接触过敏原、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饮食习惯对于过敏的预防和管理也非常重要。
2025-04-30 11:4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