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急诊内科常见病,多发病,以及急危重症的诊断及处理。
向 Ta 提问
侯宇虹,女,副主任医师,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呼吸内科博士,对于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及急危重症能熟练处理,尤其擅长处理呼吸系统急症,在机械通气呼吸机的使用方面有较高的造诣。在国内中华牌、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
展开-
喝生豆浆会中毒吗
喝生豆浆会中毒,因含胰蛋白酶抑制剂、皂甙等有害物质,加热至100℃可破坏,未充分煮熟饮用会中毒,儿童、老年人、孕妇等特殊人群喝未充分煮熟生豆浆更危险需避免。 对于儿童而言,由于其消化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对生豆浆中有害物质的耐受性更差,一旦饮用生豆浆中毒,症状可能相对成人更严重,如可能出现更剧烈的呕吐、腹泻,甚至影响水电解质平衡等情况。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代谢和解毒能力下降,喝生豆浆中毒后恢复相对较慢,且可能引发其他基础疾病的波动。孕妇的身体处于特殊状态,喝生豆浆中毒可能会影响自身健康进而影响胎儿,所以无论是儿童、老年人还是孕妇等特殊人群,都应避免饮用未充分煮熟的生豆浆。
2025-10-11 09:20:31 -
吃了樱桃核会中毒吗
吃了樱桃核可能中毒,因樱桃核含氰苷,咀嚼破碎后分解产氢氰酸,少量误食单个樱桃核一般不严重,大量误食或儿童误食风险高,有中毒症状需就医,日常要防儿童误食。 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其身体代谢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对毒素的耐受能力更弱,所以儿童误食樱桃核后发生中毒的风险相对更高。如果儿童误食较多樱桃核,家长应密切观察儿童的症状表现,如出现异常应及时就医。而对于成年人,偶尔少量误食单个樱桃核通常无需过于恐慌,但如果出现不适症状也应及时就诊。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将樱桃核放在儿童不易接触到的地方,避免儿童误食。
2025-10-11 09:20:19 -
土豆中毒会自己好吗
土豆中毒是否会自己好因中毒严重程度而异,轻度中毒部分免疫力正常者可能自行缓解,中度及重度中毒不会自己好需及时就医治疗,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中度及重度中毒更难自愈需专业救治。 轻度土豆中毒情况 如果是轻度的土豆中毒,比如仅出现轻微的胃肠道不适,如少量恶心、呕吐等症状,在停止继续食用有毒土豆后,部分身体状况较好、免疫力正常的人群有可能通过自身的代谢等生理调节机制逐渐缓解症状,实现自行康复。但这也需要密切观察身体状况的变化,因为即使是轻度中毒,也可能在后续出现症状加重的情况。例如,一些因食用少量发芽程度较轻土豆而出现轻微不适的健康成年人,在休息、适当补充水分后,不适症状可能会慢慢减轻并消失。 中度及重度土豆中毒情况 对于中度或重度土豆中毒,通常不会自己好,必须及时就医治疗。中度中毒可能会出现较明显的呕吐、腹泻加重,伴有头晕、乏力等症状;重度中毒可能会出现严重的脱水、电解质紊乱、意识障碍等情况,如不及时干预,会危及生命。例如,儿童由于身体各器官功能发育尚未完善,对毒素的耐受能力和代谢能力相对较弱,一旦发生中度及重度土豆中毒,自行康复的可能性极小,必须尽快送医进行洗胃、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等相应的救治措施。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衰退,代谢和应对毒素的能力下降,中度及重度土豆中毒后也难以依靠自身自愈,需要及时接受专业的医疗救治来保障生命健康和恢复机体功能。
2025-09-17 13:07:36 -
夜间抽搐的原因是什么
夜间抽搐的原因有很多,常见的原因包括低钙血症、癫痫、高热惊厥、脑炎脑膜炎、颅脑损伤、药物副作用、代谢性疾病、睡眠障碍等。此外,中毒、中暑、溺水、电击等情况也可能导致抽搐。如果抽搐频繁或持续时间较长,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夜间抽搐的原因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原因: 1.低钙血症:低血钙时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容易出现抽搐。常见于维生素D缺乏、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等。 2.癫痫:癫痫是一种慢性脑部疾病,其特征是大脑神经元突发性异常放电,导致短暂的大脑功能障碍。癫痫发作时,患者可能会出现抽搐、意识丧失等症状。 3.高热惊厥:儿童在发热时容易出现抽搐,这是由于体温过高导致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所致。 4.脑炎、脑膜炎:脑炎、脑膜炎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也可能导致抽搐。 5.颅脑损伤:颅脑损伤后,大脑神经元受损,容易出现抽搐等症状。 6.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如抗癫痫药物、抗生素等,可能会引起抽搐。 7.代谢性疾病:低血糖、低钠血症、肝性脑病等代谢性疾病也可能导致抽搐。 8.睡眠障碍:睡眠障碍,如REM睡眠行为障碍、不宁腿综合征等,也可能导致抽搐。 9.其他:中毒、中暑、溺水、电击等情况也可能导致抽搐。 总之,夜间抽搐的原因复杂多样,如果抽搐频繁或持续时间较长,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025-09-17 13:07:07 -
奶粉过敏怎么办
奶粉过敏是免疫系统对牛奶蛋白的异常反应,可引发皮肤、消化和呼吸道等症状。诊断方法包括症状观察、家族过敏史询问和相关检查。治疗关键是避免食用含牛奶蛋白的食物,可采用特殊配方奶粉。特殊人群需特别注意饮食和过敏预防。 1.什么是奶粉过敏? 奶粉过敏是一种免疫系统对牛奶中的蛋白质产生异常反应的情况。 症状可能包括皮肤瘙痒、红肿、腹泻、呕吐、呼吸道症状等。 2.如何诊断奶粉过敏? 医生通常会根据症状、家族过敏史和皮肤试验或血液检查来确诊奶粉过敏。 皮肤试验可以检测对牛奶蛋白的过敏反应,血液检查可以检测特定的免疫球蛋白E(IgE)抗体水平。 3.治疗奶粉过敏的方法 避免食用含有牛奶蛋白的食物是治疗奶粉过敏的关键。 医生可能会建议采用特殊的配方奶粉,如氨基酸配方奶粉或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 对于严重过敏反应的患者,可能需要使用肾上腺素等药物进行紧急治疗。 4.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对于婴儿,如果怀疑或确诊奶粉过敏,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配方奶粉。 孕妇在怀孕期间应注意饮食,避免食用可能引起过敏的食物,以减少婴儿过敏的风险。 对于有过敏史的家族成员,更应注意婴儿的饮食和过敏预防。 总之,奶粉过敏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以避免严重的过敏反应。在选择和使用配方奶粉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并注意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如果对婴儿的过敏症状有任何疑虑,应及时咨询医生。
2025-09-17 13: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