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急诊内科常见病,多发病,以及急危重症的诊断及处理。
向 Ta 提问
侯宇虹,女,副主任医师,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呼吸内科博士,对于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及急危重症能熟练处理,尤其擅长处理呼吸系统急症,在机械通气呼吸机的使用方面有较高的造诣。在国内中华牌、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
展开-
哺乳期过敏了怎么治疗好呢
哺乳期过敏后,应远离过敏原,调整饮食,根据医嘱使用炉甘石洗剂等外用药物、抗组胺药物进行治疗,若症状严重需及时就医。治疗时需向医生咨询,以确保用药安全。 1.远离过敏原 首先应尽快找出并远离过敏原,防止过敏症状进一步加重。 2.调整饮食 哺乳期女性应暂时避免食用鱼、虾、蟹、蛋类等易过敏的食物。 3.局部治疗 可根据医生的建议,使用温和、无刺激的外用药物,如炉甘石洗剂等,以缓解皮肤瘙痒症状。 4.系统治疗 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组胺药物进行治疗。这些药物一般不会通过乳汁分泌,对婴儿影响较小,但具体用药需遵医嘱。 5.及时就医 如果过敏症状严重,如出现呼吸困难、胸闷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或拨打急救电话。 需要注意的是,在哺乳期使用任何药物前,都应咨询医生的意见,以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同时,应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以免引起感染。
2025-04-30 11:42:11 -
轻微食物中毒吃啥解毒
如果出现轻微食物中毒,可以尝试食用绿豆、甘草、蜂蜜、胡萝卜、苦瓜等食物解毒,但这些食物不能完全替代药物,且特殊人群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解毒方法。 1.绿豆 绿豆是一种常见的解毒食物,具有清热解毒、消暑除烦的功效。可以将绿豆煮水或煮粥食用。 2.甘草 甘草具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的作用。可以用甘草泡水喝或煮汤食用。 3.蜂蜜 蜂蜜具有润肠通便、解毒的功效。可以直接食用或用温水冲服。 4.胡萝卜 胡萝卜中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具有抗氧化、解毒的作用。可以将胡萝卜榨汁或炒菜食用。 5.苦瓜 苦瓜具有清热解毒、明目解毒的功效。可以将苦瓜凉拌或炒菜食用。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食物虽然具有一定的解毒作用,但并不能完全替代药物治疗。如果食物中毒症状严重,应及时就医。此外,对于孕妇、儿童、老人等特殊人群,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解毒方法。
2025-04-30 11:42:11 -
聚丙烯口罩过敏怎么办
对聚丙烯口罩过敏应立即停止使用,清洗皮肤,避免刺激,就医,寻求替代,注意防护。 1.清洗皮肤 用温水和温和的清洁剂清洗接触口罩的皮肤部位,以去除残留的过敏原。 2.避免刺激 避免摩擦和搔抓过敏部位,以免加重症状。 3.就医 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抗过敏药物,如抗组胺药或糖皮质激素。 4.寻求替代 选择其他材质的口罩,如棉质或非织造布口罩,以避免过敏反应。 5.注意防护 在需要防护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使用其他防护措施,如护目镜、手套等。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过敏体质的人,应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如果不确定某种物质是否过敏,可以先进行小面积试用,观察有无过敏反应。此外,在佩戴口罩时,应注意正确的佩戴方法和时间,避免长时间佩戴导致皮肤不适。如果出现过敏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过敏史和口罩使用情况。
2025-04-30 11:42:11 -
过敏药有哪几种
治疗过敏的药物包含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葡萄糖酸钙等。 一、抗组胺药: 1.H1受体抑制剂: (1)第一代有扑尔敏、酮替芬等,能有效缓解过敏症状。 (2)第二代包括依巴斯汀、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其嗜睡等副作用相对较小。 2.H2受体阻滞剂,如西咪替丁等,对过敏反应也能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二、糖皮质激素:具有很强的抗过敏效果,常应用于一些急重症过敏情况,像是喉头水肿、休克以及重症药疹等,能迅速减轻过敏反应的严重程度。 三、免疫抑制剂:一般用于在糖皮质激素不敏感时,或者配合激素进行减量使用,以帮助更好地控制过敏病情。 四、葡萄糖酸钙:能够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少渗出,从而发挥抗过敏的作用。 总之,以上这些药物在治疗过敏时各有其特点和适用情况,具体的使用必须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进行,以确保治疗的安全和有效性。
2025-04-30 11:42:10 -
打预防针会过敏吗
打预防针过敏的症状通常包括发热、恶心、呕吐、头晕头痛、水肿,甚至会出现喘息以及呼吸困难等情况。具体如下: 一、疫苗过敏反应主要是由体内免疫机制引发的特异质反应。现今接种的各类疫苗都有可能产生过敏反应,其可分为速发型过敏反应与迟发型过敏反应。速发型过敏反应可能在接种后的数分钟至一小时内出现,而迟发型过敏反应则可能在接种后的数小时至数日出现; 1.速发型过敏反应:这种反应较为迅速。 2.迟发型过敏反应:出现的时间相对较晚。 二、疫苗过敏反应的表现可能有皮肤潮红、瘙痒、过敏性皮疹、头晕头痛、食欲不振、精神不佳、咳嗽、喘息以及呼吸困难等。所以在打完预防针后,应密切留意孩子的身体状况,一旦出现不适症状,要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检查并进行治疗。 总之,要清楚打预防针可能出现的过敏症状及反应类型,打完针后做好观察,以便能及时应对异常情况。
2025-04-30 11:4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