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擅长:牙体病,黏膜病等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牙体牙髓学组委员郑州市医学会口腔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修复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2005年硕士毕业于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口腔系,2010年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市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科进修,2016年美国纽约州SYRACUSE CITY ST. JOSEPHˊS HOSPITAL访问学者。现为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牙体牙髓学组委员,郑州市医学会口腔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修复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发表SCI论文5篇,中文论著10余篇;参编专著2部;获省级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
目前从事口腔内科专业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擅长牙体牙髓病、牙周病、黏膜病的诊疗工作,尤其在牙齿美容修复、疑难根管显微治疗等方面具有丰富经验。
展开- 
                        
儿童牙齿全部会换吗
儿童乳牙全部会换,6岁左右进入替牙期,乳牙20颗会渐被恒牙替换,恒牙28-32颗。乳牙替换有时间顺序,受年龄、营养、疾病等因素影响,替牙期家长要观察关注,注意口腔卫生和饮食,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乳牙替换的时间顺序 下颌中切牙通常是最早替换的乳牙,一般在6-7岁左右开始脱落,恒牙逐渐萌出; 上颌中切牙大约在7-8岁替换; 下颌侧切牙在8-9岁左右替换; 上颌侧切牙在9-10岁左右替换; 第一乳磨牙一般在10岁左右替换,对应的恒牙是第一前磨牙; 尖牙通常在10-12岁替换; 第二乳磨牙在11-12岁替换,对应的恒牙是第二前磨牙;第二磨牙一般在12-13岁左右萌出。 影响乳牙替换的因素 年龄因素:不同年龄段的儿童乳牙替换有一定的时间规律,如前面所述的各牙齿替换的大致年龄范围,如果在相应年龄阶段乳牙未按时脱落或恒牙萌出异常,可能存在问题,需要及时就医检查。 营养因素: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充足的营养尤其是钙、磷等矿物质以及维生素D等的摄入对牙齿的正常发育和替换很重要。例如,缺乏钙会影响牙齿的钙化,可能导致恒牙萌出延迟、乳牙滞留等情况。 疾病因素:某些全身性疾病或口腔局部疾病会影响乳牙替换。比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可能导致儿童生长发育迟缓,包括牙齿替换延迟;口腔内的炎症、囊肿等病变可能阻碍恒牙的萌出,导致乳牙不能正常脱落。 特殊人群(儿童)乳牙替换的注意事项 家长的观察与关注:家长要密切观察儿童乳牙的脱落和恒牙萌出情况,一旦发现乳牙超过正常替换年龄仍未脱落,或者恒牙萌出位置异常、萌出延迟等情况,应及时带儿童到口腔科就诊。因为乳牙滞留可能会导致恒牙异位萌出,影响牙齿的排列和咬合关系。 口腔卫生方面:在替牙期,儿童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每天早晚刷牙,饭后漱口,这样可以预防口腔内细菌滋生引起的龋齿等问题,从而保障牙齿替换的正常进行。因为龋齿可能会波及乳牙牙髓,进而影响恒牙胚的发育。 饮食方面:儿童应摄入均衡的饮食,多吃富含营养的食物,如奶制品、豆制品、新鲜蔬菜水果等,为牙齿的发育和替换提供充足的营养支持,避免过多食用甜食和碳酸饮料,防止龋齿的发生影响乳牙替换。
2025-10-13 10:41:09 - 
                        
牙齿做了根管后遗症
牙齿做根管治疗后可能出现疼痛不适、牙齿变色、牙齿折裂、根管治疗失败等后遗症,疼痛不适需及时复诊明确原因处理;牙齿变色可尽快冠修复改善;牙齿折裂要及时就诊根据情况处理;根管治疗失败则需重新进行根管治疗等相关处理。 一、疼痛不适 可能情况:部分患者在根管治疗后仍可能出现短时间的轻微疼痛,这可能与治疗过程中根尖周组织受到一定刺激有关。一般来说,随着时间推移会逐渐缓解。但如果疼痛较为剧烈且持续不缓解,可能是根尖周炎症未得到有效控制或出现了其他问题,比如根管充填超填等情况。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对疼痛的感知和表达可能与成人不同,更需要密切观察其口腔状况和行为表现,如是否频繁哭闹、拒绝进食等。 应对措施:首先要及时复诊,医生会通过检查来明确疼痛原因。如果是轻微不适,可先观察,保持口腔清洁;若是炎症未控制等情况,可能需要进一步处理根管。 二、牙齿变色 产生原因:牙齿进行根管治疗后,由于牙髓被去除,牙齿失去了牙髓内血管等组织的营养供应和色泽维持作用,可能会出现变色情况,尤其是前牙,会影响美观。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的牙齿发育还在继续,牙齿变色可能对其心理产生影响,比如可能导致自卑等情绪。 应对措施:可以考虑在根管治疗完成后尽快进行冠修复,如全瓷冠等,既能保护牙齿,又能改善颜色外观。 三、牙齿折裂 发生情况:根管治疗后的牙齿由于牙髓被去除,牙齿变得相对脆弱,在承受过大咬合力等情况下容易发生折裂。对于有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比如喜欢吃硬物的人,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儿童患者由于其咀嚼习惯尚未完全定型,且牙齿相对较嫩,也需要特别注意避免咬过硬食物。 应对措施:一旦发现牙齿有折裂迹象,应及时就诊。根据折裂情况,可能需要进行冠修复来保护牙齿,严重时可能需要拔除后进行修复等处理。 四、根管治疗失败 导致因素:根管治疗失败可能与根管系统复杂,存在遗漏根管、根管充填不严密等情况有关。不同年龄和病史的患者都可能出现这种情况,比如有复杂根管解剖结构的患者相对更易出现遗漏根管等问题。 应对措施:如果出现根管治疗失败,需要重新进行根管治疗等相关处理,医生会根据具体失败原因制定相应的再治疗方案。
2025-10-13 10:40:41 - 
                        
口腔溃疡可以吃什么水果比较好
不同水果对口腔溃疡有辅助作用,富含维生素C的橙子每100克约含33毫克维生素C、草莓每100克约含47毫克维生素C,维生素C助口腔溃疡创面愈合;富含B族维生素的香蕉含较高维生素B2、葡萄含一定量B族维生素,B族维生素维护口腔黏膜正常功能;富含锌元素的苹果含锌,对口腔溃疡恢复有益,同时不同人群食用各类水果有不同注意事项,如糖尿病患者、肾功能不全者、过敏体质者、不同年龄段人群等需分别注意相关摄入要求。 草莓:草莓中维生素C含量也较为丰富,每100克草莓含维生素C约47毫克。维生素C能增强机体抵抗力,对口腔溃疡的恢复有帮助。草莓口感酸甜,深受大部分人群喜爱,不过过敏体质的人群要谨慎食用,若食用后出现过敏症状如皮疹、瘙痒等应立即停止食用。对于幼儿,家长要注意清洗干净草莓,避免农药残留等问题,且不要一次性给幼儿过多食用,防止引起消化不良。 富含B族维生素的水果 香蕉:香蕉是富含B族维生素的水果,其中维生素B2含量相对较高。B族维生素参与机体的新陈代谢,对维护口腔黏膜的正常功能有重要意义。一般人群均可食用香蕉来辅助口腔溃疡的恢复,然而,肾功能不全者需控制香蕉的摄入量,因为香蕉含钾量较高,过多摄入可能加重肾脏负担。老年人食用香蕉时要注意选择成熟度合适的,过生或过熟的香蕉可能影响口感和消化,且要避免一次吃太多,以防腹胀等不适。 葡萄:葡萄中含有一定量的B族维生素,适量食用葡萄对身体有益。葡萄含有多种抗氧化物质,有助于维持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但糖尿病患者食用葡萄要严格控制量,因为葡萄含糖量不低,食用后会使血糖升高。儿童食用葡萄时要在成人监护下进行,防止误吞葡萄籽导致窒息等危险。 富含锌元素的水果 苹果:苹果是日常常见水果,含有一定量的锌元素。锌对于人体的生长发育、免疫功能等都有重要作用,在口腔溃疡的恢复过程中也有一定益处。一般人群食用苹果都较为安全,不过,肠胃功能较弱的人群,如老年人、儿童等,吃苹果时可以选择切成小块慢慢咀嚼,或者打成果泥食用,以减轻肠胃消化负担。例如老年人牙齿不好,将苹果切成小块能方便食用;儿童肠胃相对娇嫩,苹果泥更易于消化吸收。
2025-10-13 10:37:21 - 
                        
得了口腔溃疡有什么症状
口腔溃疡是常见口腔黏膜疾病,有局部疼痛症状,进食刺激性食物时加剧,不同人群疼痛表现有别,局部病损为圆形或椭圆形溃疡面、有假膜且周围黏膜充血,好发于非角化区,不同年龄段和有不良习惯者好发部位有差异,一般单纯口腔溃疡全身症状不明显,由全身性疾病引起的则可能伴有相应全身症状,老年人有全身症状时需警惕相关疾病。 局部疼痛:口腔溃疡最典型的症状就是疼痛,尤其是在进食刺激性食物(如酸、辣、咸等)时,疼痛会加剧。不同人群对疼痛的敏感程度可能不同,一般来说,儿童可能会因为口腔溃疡疼痛而出现拒食、哭闹等情况;成年人则会明显感觉到口腔内有灼痛或刺痛感,影响正常的说话、进食等日常活动。对于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如糖尿病患者,口腔溃疡的疼痛可能会因为身体抵抗力相对较低而恢复较慢,且疼痛感觉可能相对更明显。 局部病损外观 圆形或椭圆形溃疡面:口腔溃疡的病损通常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的浅表性溃疡,大小不一,小的如米粒,大的可能直径可达数厘米。溃疡表面覆盖有一层淡黄色或灰白色的假膜,周围黏膜充血、发红。例如,常见的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初始时多为针尖大小的红点,随后迅速发展成圆形或椭圆形溃疡,中央凹陷,边界清楚。 好发部位:口腔溃疡好发于口腔黏膜的非角化区,如唇内侧、颊黏膜、舌缘、软腭等部位。不同年龄段好发部位可能有一定差异,儿童的口腔溃疡好发部位相对分散;成年人则颊黏膜等部位较为常见。对于有不良生活习惯的人群,如长期吸烟、饮酒者,口腔溃疡可能更容易出现在与不良刺激物接触的部位,如舌侧缘与牙齿摩擦的部位等。 全身症状:一般情况下,单纯的口腔溃疡全身症状不明显,但如果是由某些全身性疾病引起的口腔溃疡,则可能伴有相应的全身症状。比如白塞病引起的口腔溃疡,除了口腔反复溃疡外,还可能伴有生殖器溃疡、眼部病变(如虹膜炎、葡萄膜炎等)、皮肤病变(如结节性红斑、毛囊炎等),同时可能出现发热、乏力、关节疼痛等全身症状。对于老年人,如果出现口腔溃疡伴有全身症状,需要警惕是否有免疫系统疾病或其他全身性疾病的可能,因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一些潜在疾病更容易通过口腔溃疡等局部表现反映出来。
2025-10-13 10:36:17 - 
                        
拔牙后拆线疼吗
拔牙后一般1周左右拆线,过程相对简单,通常不会很疼,疼痛程度受个人痛觉敏感度、缝线情况影响,儿童因痛觉神经敏感等需家长安抚,老年人若有基础疾病创口愈合可能不佳但拆线一般也无严重疼痛,特殊人群配合操作及护理可顺利度过拆线过程。 疼痛程度的影响因素 个人痛觉敏感度:不同人对疼痛的感知和耐受程度不同。有些人痛觉敏感度较低,可能会觉得拆线几乎没有什么不适;而痛觉敏感度较高的人可能会感觉到轻微的不适,但这种不适通常是可以忍受的。例如,年轻人如果平时对疼痛不太敏感,拔牙后拆线时的感觉可能就比较轻;而老年人或者本身有神经敏感性问题的人,可能会相对更在意拆线时的感觉,但一般也不会有剧烈疼痛。 缝线的情况:如果拔牙创口恢复良好,缝线与周围组织粘连不严重,那么拆线会比较顺利,疼痛也就较轻。但如果创口愈合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炎症反应,导致缝线与组织粘连较紧,那么在拆线时可能会有稍微明显一点的感觉,但也不会达到剧烈疼痛的程度。比如,有感染风险的患者,其创口处可能会有更多的炎性渗出,使得缝线与组织粘连更紧密,拆线时可能会有轻微的牵拉感,但这种感觉也是在可接受范围内的。 特殊人群的情况 儿童:儿童在拔牙后拆线时,由于儿童的痛觉神经相对较为敏感,而且可能会因为紧张等情绪因素影响对疼痛的感受。这时候需要家长在旁边安抚儿童,让儿童尽量放松,医生操作也会更加轻柔,以减轻儿童在拆线时的不适感觉。例如,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医生可能会采用更快速、精准的操作来完成拆线,减少儿童的紧张和不适感。 老年人:老年人可能存在一些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会影响创口的愈合情况。如果老年人拔牙后创口愈合不佳,拆线时可能会相对麻烦一些,但一般也不会有严重疼痛。不过,老年人在拆线后需要更加注意口腔卫生和创口的护理,因为其身体恢复能力相对较弱。比如,有糖尿病的老年人,要严格控制血糖,以促进创口更好地愈合,同时在拆线后要按照医生的嘱咐认真进行口腔清洁等护理措施。 总之,拔牙后拆线一般不会有明显的疼痛,大多数人都可以轻松耐受,特殊人群只要配合医生操作并做好相应的护理,也能顺利度过拆线过程。
2025-10-13 10:34: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