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牙体病,黏膜病等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牙体牙髓学组委员郑州市医学会口腔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修复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2005年硕士毕业于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口腔系,2010年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市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科进修,2016年美国纽约州SYRACUSE CITY ST. JOSEPHˊS HOSPITAL访问学者。现为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牙体牙髓学组委员,郑州市医学会口腔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修复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发表SCI论文5篇,中文论著10余篇;参编专著2部;获省级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
目前从事口腔内科专业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擅长牙体牙髓病、牙周病、黏膜病的诊疗工作,尤其在牙齿美容修复、疑难根管显微治疗等方面具有丰富经验。
展开-
洗牙能让牙齿变白吗
洗牙可改善外源性污渍导致的牙齿变色能清除牙结石菌斑及外源性色素沉积,内源性着色如四环素牙氟斑牙需结合牙齿美白技术且有适用人群限制,儿童乳牙期一般不建议常规洗牙,孕妇洗牙要选合适时机,牙龈退缩等患者洗牙需轻柔操作。 一、洗牙可改善外源性污渍导致的牙齿变色洗牙主要借助超声波洁治等专业手段,能有效清除牙齿表面附着的牙结石、菌斑,以及因长期吸烟、饮用咖啡、浓茶等造成的外源性色素沉积。此类外源性污渍导致的牙齿变色,经洗牙后可显著恢复牙齿原本色泽,使牙齿外观更为洁白。有研究显示,定期洗牙(每6-12个月进行一次)能够切实清除外源性污垢,明显提升牙齿的美观度。二、内源性着色需结合其他方式对于四环素牙、氟斑牙等由内源性因素导致的牙齿着色,洗牙无法改变牙齿内部的色素沉积状况,需配合牙齿美白技术(例如冷光美白等)来改善,但牙齿美白存在适用人群限制,需谨慎开展评估。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儿童处于乳牙阶段时一般不建议常规洗牙,因为乳牙结构相对稚嫩,洗牙可能对乳牙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孕妇洗牙要选取合适时机,避免因过度紧张引发不良影响;对于存在牙龈退缩、牙根暴露等情况的患者,洗牙时需采用轻柔操作方式,防止加重不适症状。
2025-08-06 14:39:28 -
咬合肌怎么变小
以下是一些可以帮助减小咬合肌的方法:避免过度咀嚼、按摩咬合肌、热敷咬合肌、进行口腔运动、注射瘦脸针和进行正畸治疗。 1.避免过度咀嚼:过度咀嚼口香糖、槟榔等食物会使咬合肌过度发达,因此应尽量避免过度咀嚼。 2.按摩咬合肌:用手按摩咬合肌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有助于减小咬合肌。 3.热敷咬合肌:用热毛巾或热水袋热敷咬合肌可以放松肌肉,缓解肌肉紧张,有助于减小咬合肌。 4.进行口腔运动:进行一些口腔运动,如张口、闭口、磨牙等,可以锻炼咬合肌,有助于减小咬合肌。 5.注射瘦脸针:瘦脸针是一种通过注射肉毒毒素来减小肌肉的方法,对于咬合肌发达的人可以考虑注射瘦脸针。但需要注意的是,瘦脸针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注射,并且注射后需要注意休息和饮食。 6.进行正畸治疗:如果咬合肌发达是由于牙齿畸形引起的,可以考虑进行正畸治疗。正畸治疗可以调整牙齿的排列,改善咬合关系,从而减小咬合肌。 需要注意的是,咬合肌的大小和形状与个人的遗传和咀嚼习惯有关,因此减小咬合肌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耐心。同时,如果咬合肌过于发达影响到了咀嚼功能或身体健康,建议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2025-08-06 14:36:44 -
总咬嘴巴里的肉怎么办
总是喜欢咬口腔内壁的肉,可通过以下方式来处理。 一、做好口腔清洁:这可能是由于口腔清洁不到位导致的,会使口腔内壁肉出现发痒的情况。所以要及时有效地做好口腔清洁工作,减少食物残渣在口腔内壁的残留,这样能够改善口腔内的环境。比如每天早晚认真刷牙,饭后及时漱口等。 二、调整饮食:总是咬口腔内壁的肉可能与长期不良饮食结构以及脾胃炽热有关,还可能导致口腔内出现轻微炎症。此时不可以吃辛辣刺激过强的食物,而要多喝水,多吃水果和蔬菜,及时为身体补充所需的维生素和多种营养物质。像富含维生素C的橙子、柠檬,富含维生素B的菠菜、胡萝卜等都可以适当多吃。 三、口服药物:总是咬口腔内壁的肉可能是上火、口腔黏膜水肿等因素引起的。通常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药物进行治疗,比如口服黄连上清片,它具有清热通便、散风止痛的功效,常用于治疗上焦风热所致的头晕脑胀、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等;三黄片也可用于清热解毒、泻火通便,对因上火等引起的口腔问题有一定帮助。 总之,对于总是喜欢咬口腔内壁肉的情况,要从清洁、饮食、药物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处理和应对。
2025-08-06 14:29:04 -
年龄超过多少岁就不能矫正牙齿
牙齿矫正无绝对年龄上限关键在口腔及全身健康状况符合条件,青少年阶段是黄金期,成年人牙周健康等可矫正且时间更长需密切监测,老年人牙槽骨吸收不严重等经评估可改善,不适宜情况看牙周等局部条件及全身状态判定无严格年龄不能矫正界限。 青少年阶段(12~18岁左右):此时期颌骨仍有生长潜力,是牙齿矫正的黄金期,利用颌骨的生长改建能更高效地调整牙齿排列,但这并非意味着过了此阶段就不能矫正; 成年人:只要牙周健康(牙周炎患者需先控制病情)、牙槽骨无明显吸收等,均可进行矫正,只是矫正所需时间通常比青少年长,且需更密切监测口腔状况; 老年人:若牙槽骨吸收不严重、牙齿松动度在可接受范围且全身健康状况允许,也可能通过正畸改善牙齿问题,但需先经专业牙医全面评估牙周、牙槽骨等情况,若存在严重牙周病、牙槽骨大量吸收等情况则不适宜矫正。总体来说,矫正牙齿的可行性主要依据口腔局部条件及全身健康状态来判定,不存在严格的年龄“不能矫正”的绝对界限。
2025-08-06 14:21:45 -
马牙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马牙主要由上皮细胞堆积和黏液腺潴留引起,上皮细胞堆积是胚胎发育中口腔黏膜上皮细胞增生堆积所致,黏液腺潴留是牙龈黏液腺导管堵塞黏液潴留造成,均为正常生理现象,出生后数周内可自行消退。 上皮细胞堆积: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口腔黏膜上皮细胞会不断增生,部分上皮细胞堆积在牙龈部位,形成白色的小颗粒,看起来像马牙。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是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自然表现,通常与胎儿在母体内的发育过程相关,不受性别、特定生活方式等因素的特殊影响,也与病史无直接关联,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会在出生后数周内逐渐自行消退。 黏液腺潴留:牙龈上的黏液腺导管堵塞,导致黏液潴留,也可能形成类似马牙的小颗粒。这同样是基于新生儿口腔局部的生理结构特点发生的情况,与年龄因素密切相关,仅出现在新生儿阶段,随着新生儿口腔黏膜的逐渐发育成熟,导管堵塞的情况会得到改善,潴留的黏液会被吸收或排出,马牙也会随之消失。
2025-08-06 14:1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