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牙体病,黏膜病等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牙体牙髓学组委员郑州市医学会口腔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修复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2005年硕士毕业于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口腔系,2010年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市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科进修,2016年美国纽约州SYRACUSE CITY ST. JOSEPHˊS HOSPITAL访问学者。现为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牙体牙髓学组委员,郑州市医学会口腔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修复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发表SCI论文5篇,中文论著10余篇;参编专著2部;获省级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
目前从事口腔内科专业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擅长牙体牙髓病、牙周病、黏膜病的诊疗工作,尤其在牙齿美容修复、疑难根管显微治疗等方面具有丰富经验。
展开-
为什么要长智齿
智齿形成是因人类进化中颌骨变小但牙齿大小未明显变小致无足够空间正常萌出,遗传影响其生长,颌骨发育程度、性别及特殊病史等影响萌出空间,其有正常萌出和阻生等状态,阻生智齿易引发如冠周炎、邻牙龋坏、颌骨囊肿等问题,是遗传、颌骨发育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结果。 遗传因素的影响 遗传在智齿的生长中起到一定作用,如果家族中有长辈智齿萌出情况较为常见,那么后代出现智齿的可能性相对较高。这是因为牙齿的形态、萌出等特征部分受基因调控,基因决定了颌骨的大小、牙齿的数量等相关结构,从而影响智齿是否会萌出以及萌出的状态。 颌骨发育与智齿萌出的关系 随着人类的进化,颌骨逐渐退化变小。正常情况下,人类的颌骨空间要容纳两副完整的牙齿(乳牙和恒牙),但智齿是第三磨牙,当颌骨发育到一定程度后,剩余的空间不足以让智齿正常萌出,就会出现智齿萌出不全、阻生等情况。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颌骨的发育程度不同,青少年时期颌骨还在不断发育,部分人可能在这个阶段开始萌出智齿,而成年人颌骨发育基本完成,智齿萌出往往会面临空间不足的问题。女性和男性在颌骨发育上可能存在一定差异,一般来说,女性颌骨相对较小,所以女性智齿萌出异常的概率可能相对较高一些。有特殊病史的人群,比如颌骨曾受过外伤导致颌骨形态改变的人,智齿萌出的空间情况会更为复杂,可能更容易出现智齿萌出相关的问题。 智齿萌出的不同状态 正常萌出:极少数人的智齿能够在颌骨有足够空间的情况下正常萌出,位置正常,与其他牙齿的咬合关系正常,这种情况相对少见。 阻生:最常见的是近中阻生,即智齿向近中方向倾斜生长,部分或全部被邻牙阻挡;还有水平阻生,智齿呈水平方向生长,完全埋伏在牙槽骨内或仅部分暴露;垂直阻生则是智齿垂直方向萌出,但空间不足导致萌出困难等。阻生的智齿容易引发一系列口腔问题,如智齿冠周炎,因为阻生的智齿周围有牙龈瓣覆盖,形成一个较深的盲袋,食物残渣容易嵌塞在盲袋内,加上口腔内细菌滋生,就容易引发炎症,出现牙龈红肿、疼痛、张口受限等症状;还可能导致邻牙龋坏,因为阻生智齿与邻牙之间容易积存食物,长期下去会使邻牙发生龋坏;甚至可能引起颌骨囊肿等更严重的病变。 总之,智齿的萌出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萌出状态和相关问题与个体的遗传、颌骨发育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
2025-10-14 14:15:44 -
牙龈发炎怎么快速消炎
牙龈发炎需保持口腔清洁,用软毛牙刷巴氏刷牙法且早晚及进食后彻底刷牙,选含氯己定等抗菌消炎漱口水规律漱口;局部用冷毛巾或冰袋敷脸颊外侧对应部位缓解肿痛;调整饮食避免辛辣过烫坚硬食物,多摄入富含维C食物;孕妇注重口腔清洁且遵医嘱用安全产品,儿童需家长协助正确刷牙并监督饮食,有基础病史者注重口腔护理并控制基础病,若出现大量脓性分泌物等情况及时就医行专业牙周治疗。 一、保持口腔清洁 1.正确刷牙:使用软毛牙刷,采用巴氏刷牙法,每天早晚及进食后彻底刷牙,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2分钟,确保牙齿的每个面都能清洁到位,有效清除牙菌斑和食物残渣,减少细菌滋生对牙龈的刺激,是快速消炎的基础措施。 2.使用漱口水:选择含氯己定等具有抗菌消炎作用的漱口水,按说明书规律漱口,能帮助杀灭口腔内的部分致病菌,减轻牙龈发炎部位的炎症反应。 二、局部物理处理 1.冷敷缓解肿痛:若牙龈发炎伴有肿痛,可使用冷毛巾或冰袋敷在脸颊外侧对应发炎牙龈的部位,每次冷敷15-20分钟,通过低温收缩血管,减轻局部充血肿胀,从而缓解疼痛和炎症。 三、调整饮食结构 避免食用辛辣、过烫、过于坚硬等刺激性食物,这些食物会加重牙龈的刺激和炎症。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橙子、草莓、猕猴桃等,维生素C有助于增强牙龈的抵抗力,促进牙龈组织的修复,辅助减轻炎症。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孕妇:孕期牙龈发炎时,要更加注重口腔清洁,避免随意使用药物,可在医生指导下谨慎选择安全的口腔护理产品,因为孕期激素变化易导致牙龈敏感发炎,需特别注意口腔健康维护。 2.儿童:儿童牙龈发炎时,家长要协助其正确刷牙,选择适合儿童的软毛牙刷,监督并指导刷牙方法,避免因儿童口腔清洁不到位加重炎症,同时避免儿童食用过多甜食和刺激性食物。 3.有基础病史者:如糖尿病患者,牙龈发炎可能因血糖控制不佳而加重,这类人群在注重口腔护理的同时,要积极控制血糖,保持血糖稳定有助于牙龈炎症的改善,必要时在控制基础病的基础上遵医嘱进行口腔相关处理。 五、及时就医情况 若牙龈发炎出现大量脓性分泌物、牙齿明显松动、疼痛剧烈且经上述处理无明显缓解等情况,应及时前往口腔科就诊,可能需要进行专业的牙周治疗,如龈上洁治、龈下刮治等,以彻底清除局部刺激因素,控制炎症。
2025-10-14 14:13:56 -
口腔黏膜上有哪些可能存在的病变
口腔溃疡是口腔黏膜常见病变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浅表性溃疡有假膜红晕伴痛与维生素缺乏等因素相关具自限性;口腔扁平苔藓是慢性炎症性疾病有白色条纹状等病变与免疫等因素有关好发中年女性有恶变风险需定期监测;口腔白斑属癌前病变有白色或灰白色斑块质地硬不能擦掉好发中老年男性与长期吸烟等不良习惯相关需警惕恶变必要时活检;天疱疮是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疾病口腔有大小不等易破水疱疼痛明显各年龄段可发病需免疫检查确诊并免疫调节治疗;疱疹性口炎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儿童及免疫力低下人群易患有成簇小水疱破溃成溃疡伴全身症状具传染性需隔离;黏膜下纤维性变常见于长期咀嚼槟榔人群有纤维性条索致张口受限等进行性发展有癌变倾向需戒除不良习惯并就医评估。 一、口腔溃疡 口腔溃疡是口腔黏膜常见病变,多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浅表性溃疡,中央凹陷、表面覆盖黄色假膜,周围有红晕,伴有疼痛感。其发生可能与维生素缺乏(如维生素B、B等)、免疫力低下、精神压力大、局部创伤等因素相关,不同年龄人群均可发生,一般具有自限性,数天至两周左右可自愈。 二、口腔扁平苔藓 口腔扁平苔藓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口腔黏膜可见白色条纹状、网状或斑块状病变,可累及颊、舌、牙龈等部位。其发病机制与免疫、遗传、感染等因素有关,好发于中年女性,病变可能长期存在,部分有恶变风险,需定期监测。 三、口腔白斑 口腔白斑属于癌前病变,表现为口腔黏膜上白色或灰白色的斑块,质地较硬,不能被擦掉,好发于中老年男性,多与长期吸烟、饮酒、咀嚼槟榔等不良习惯相关,需警惕其恶变可能,必要时需活检明确性质。 四、天疱疮 天疱疮是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疾病,口腔黏膜可出现大小不等的水疱,水疱壁薄易破裂,形成糜烂面,疼痛明显。各年龄段均可发病,病情严重时可累及全身黏膜,需通过免疫相关检查确诊并进行免疫调节治疗。 五、疱疹性口炎 疱疹性口炎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儿童及免疫力低下人群易患,口腔黏膜出现成簇的小水疱,水疱破溃后形成溃疡,可伴有发热、局部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具有传染性,需注意隔离。 六、黏膜下纤维性变 常见于长期咀嚼槟榔等习惯的人群,口腔黏膜出现纤维性条索,可导致张口受限、吞咽困难等,病变呈进行性发展,有癌变倾向,需及时戒除相关不良习惯并就医评估。
2025-10-14 14:12:38 -
牙冠周脓肿有哪些症状
牙冠周脓肿有局部和全身症状,局部有牙龈肿胀、疼痛、张口受限;全身有发热、寒战、乏力,发热程度因感染轻重不同,寒战因毒素致体温调节中枢紊乱,乏力因机体耗能及炎症产物影响。 疼痛:疼痛是牙冠周脓肿常见且突出的症状。疼痛性质多为持续性胀痛、跳痛,在咀嚼、吞咽、开口活动时疼痛往往会加剧。比如,患者在进食时,食物触及肿胀的牙龈会引发剧烈疼痛,影响正常的咀嚼功能;在开口说话时,也可能因肌肉运动牵扯到牙龈而感到疼痛。炎症刺激神经末梢是导致疼痛的主要原因。 张口受限:当牙冠周脓肿累及咀嚼肌相关区域时,会引起张口受限。这是因为炎症刺激使得咀嚼肌发生反射性痉挛,或者脓肿形成的肿胀组织阻挡了下颌的正常运动。例如,智齿冠周脓肿较为严重时,患者会发现自己张口困难,只能张开很小的口,影响进食和口腔清洁等操作。 全身症状 发热: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可不同程度升高。一般来说,轻度感染时体温可能在37.5℃-38.5℃之间,中度感染时体温可达到38.5℃-39℃,严重感染时体温甚至可超过39℃。发热是机体对感染的一种免疫反应,是身体免疫系统试图清除病原体的表现。不同年龄人群对发热的耐受和表现可能有所不同,儿童可能相对更易出现高热,且可能伴有精神萎靡等表现;成人相对能耐受一定程度的发热,但也会感觉不适。 寒战:在发热的同时,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寒战,表现为全身不自主地颤抖。这是由于细菌等病原体产生的毒素等物质作用于机体,导致体温调节中枢紊乱,引起骨骼肌不自主收缩产热所致。对于体质较弱的人群,如老年人、儿童等,寒战可能会导致更明显的不适,需要密切关注体温变化及整体状况。 乏力:患者会感觉全身没有力气,精神状态较差。这是因为机体在应对感染时,消耗了大量能量,且炎症反应会产生一些代谢产物,影响身体的正常功能,从而使患者出现乏力的症状。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乏力的表现可能有所差异,例如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可能在感染时乏力症状相对更明显,而长期sedentary生活方式的人可能更容易感到疲惫不堪。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如患有慢性疾病的人,可能本身就存在体力下降的情况,感染牙冠周脓肿后乏力症状可能会被进一步放大,需要综合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支持措施。
2025-10-14 14:05:36 -
左下颌有个疙瘩按压痛是怎么回事
左下颌出现按压痛的疙瘩可能由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因素引起。感染性因素包括智齿冠周炎(与智齿萌出不全、口腔卫生不佳等有关)、淋巴结炎(头颈部、口腔感染灶可致下颌淋巴结发炎肿大);非感染性因素有皮脂腺囊肿继发感染(皮脂腺排泄管阻塞继发细菌感染)、颌下腺疾病(颌下腺导管结石或肿瘤伴炎症反应等),发现后应及时就医检查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治疗,儿童和成人需分别关注不同情况。 一、感染性因素 (一)智齿冠周炎 年龄性别:各年龄段均可发生,青年人群相对多见,无明显性别差异。 生活方式:若口腔卫生不佳、经常进食辛辣刺激食物、机体抵抗力下降时易诱发。 病史:常与智齿萌出不全相关,智齿部分萌出时,牙冠周围软组织与牙齿之间形成盲袋,食物残渣易积存于盲袋内,滋生细菌,引发炎症,炎症可导致左下颌相应区域出现疙瘩且按压痛。 (二)淋巴结炎 年龄性别:各年龄均可发病,无明显性别差异。 生活方式:头颈部、口腔等部位的感染灶可引起下颌淋巴结炎,如口腔内有龋齿、牙龈炎等感染时,细菌可经淋巴管引流至下颌淋巴结,导致淋巴结发炎肿大,出现按压痛的疙瘩。 病史:有口腔、头颈部感染病史者更易发生。 二、非感染性因素 (一)皮脂腺囊肿继发感染 年龄性别:各年龄均可发生,无明显性别差异。 生活方式:皮脂腺排泄管阻塞,皮脂腺囊状上皮被逐渐增多的内容物膨胀而形成潴留性囊肿,若继发细菌感染,囊肿局部可出现红肿、疼痛,表现为左下颌按压痛的疙瘩。 病史:既往有皮脂腺囊肿形成史者,继发感染时更符合此表现。 (二)颌下腺疾病 年龄性别:各年龄均可发病,无明显性别差异。 生活方式:颌下腺导管结石可引起颌下腺堵塞,导致腺体肿大、炎症,出现左下颌疙瘩伴按压痛;另外,颌下腺肿瘤也可表现为局部疙瘩,若肿瘤伴有炎症反应时也会有按压痛,不过肿瘤相关情况相对少见。 病史:有颌下腺导管结石病史或怀疑有颌下腺肿瘤家族史等情况时需警惕。 当发现左下颌有个疙瘩按压痛时,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口腔检查、体格检查等,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对于儿童患者,家长需格外关注,因为儿童表述可能不准确,更要仔细观察疙瘩的变化情况等;对于成年人,要注意回顾近期口腔及头颈部的健康状况等。
2025-10-14 14:0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