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静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擅长:牙体病,黏膜病等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牙体牙髓学组委员郑州市医学会口腔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修复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2005年硕士毕业于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口腔系,2010年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市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科进修,2016年美国纽约州SYRACUSE CITY ST. JOSEPHˊS HOSPITAL访问学者。现为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牙体牙髓学组委员,郑州市医学会口腔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修复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发表SCI论文5篇,中文论著10余篇;参编专著2部;获省级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

  目前从事口腔内科专业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擅长牙体牙髓病、牙周病、黏膜病的诊疗工作,尤其在牙齿美容修复、疑难根管显微治疗等方面具有丰富经验。

展开
个人擅长
牙体病,黏膜病等疾病的诊治。展开
  • 一颗牙齿坏掉后补牙洞为什么要套三个牙

    当牙齿龋坏严重剩余牙体组织极少时单冠可保护剩余薄弱牙体防折裂,若邻牙有潜在龋坏风险或需维持牙列稳定则设计连冠,连冠可阻止食物堆积降邻牙继发龋概率、均匀分散咬合力,还能恢复牙列区域形态和咬合关系,儿童连冠需谨慎评估牙齿发育,成年人依具体情况确定以恢复功能保修复体稳定。 一、患牙自身情况导致单冠难以维持功能 当一颗牙齿坏掉后,若龋坏程度严重,去除腐质后剩余牙体组织量极少,仅靠补牙材料无法承受正常咀嚼时的咬合力,容易发生牙体折裂。此时需要制作全冠来包裹剩余牙体,起到保护作用,使其能继续行使咀嚼功能,这是第一个牙冠的作用,即保护剩余薄弱牙体组织,防止其进一步折裂。 二、邻牙及牙列稳定性需求涉及连冠设计 1.邻牙保护角度:若患牙相邻牙齿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潜在龋坏风险,或者为了维持牙列的整体稳定性,会设计连冠修复。例如,当患牙与相邻两颗牙齿形成一个连续的修复体时,能够更好地阻止食物残渣等在牙齿邻接处堆积,降低相邻牙齿发生继发龋的概率。从力学角度看,连冠可以将咬合力更均匀地分散到相邻牙齿上,避免单个牙齿承受过大咬合力而出现问题。 2.牙列功能恢复:对于牙列中某一区域的牙齿缺损,连冠修复能恢复该区域牙齿的正常形态和咬合关系,保证咀嚼功能的正常发挥。不同年龄人群在处理时需考虑差异,儿童处于牙齿发育阶段,若涉及连冠修复,要更谨慎评估牙齿发育情况和未来换牙可能,尽量选择对牙齿发育影响最小的修复方式;成年人则主要依据牙体缺损程度、咬合状态等具体情况来确定是否采用连冠修复,以最大程度恢复口腔功能并保障修复体长期稳定。

    2025-10-27 09:42:23
  • 老是磨牙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磨牙诱因包括长期精神紧张焦虑压力过大等心理因素、牙齿咬合关系不协调等咬合因素、多巴胺等神经递质失衡等神经系统因素、睡眠姿势环境不佳等睡眠因素、肠道寄生虫感染、内分泌紊乱等全身因素、长期服用某些药物的药物因素、儿童换牙期及老年人的年龄因素、过度饮酒吸烟等生活方式因素。 一、心理因素 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焦虑、压力过大状态时易引发磨牙。例如学生面临重要考试,精神高度紧绷,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失衡,会致使咀嚼肌不自主收缩,进而出现磨牙现象。 二、咬合因素 牙齿咬合关系不协调是常见诱因。像牙齿缺失、牙齿过长、牙齿排列不齐等情况,会使咀嚼肌功能紊乱,从而引发磨牙。当上下牙齿咬合不正常时,机体通过磨牙来进行自我调节。 三、神经系统因素 多巴胺、γ-氨基丁酸等神经递质失衡可能与磨牙相关,神经系统的病变或功能异常会影响咀嚼肌运动,导致磨牙发生。 四、睡眠因素 睡眠姿势不当、睡眠环境不佳等可诱发磨牙,睡眠中突然惊醒等睡眠相关状况也可能刺激咀嚼肌出现磨牙。 五、全身因素 1.肠道寄生虫感染:尤其是蛔虫感染,会引起胃肠道功能紊乱,进而出现磨牙症状。 2.内分泌紊乱:如甲状腺功能亢进,会影响机体代谢和神经调节,导致磨牙发生。 六、药物因素 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可能有磨牙副作用,比如抗抑郁药等。 七、年龄因素 儿童换牙期牙齿咬合关系未完全调整好,易出现磨牙;老年人牙齿磨损等情况可能导致磨牙发生。 八、生活方式因素 过度饮酒、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增加磨牙发生风险,饮酒和吸烟影响神经系统功能及机体整体状态,从而诱发磨牙。

    2025-10-27 09:41:53
  • 小儿鹅口疮如何治疗

    小儿鹅口疮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局部用制霉菌素制剂涂擦患处抗真菌,日常护理要保持口腔清洁、严格消毒喂养器具并观察病情变化,婴儿为高发人群护理需细致遵儿科用药原则保证喂养环境清洁降低感染风险。 一、局部药物治疗 小儿鹅口疮主要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局部药物治疗是关键。可使用制霉菌素制剂,将其制成混悬液涂擦口腔患处,制霉菌素能抑制白色念珠菌生长繁殖,发挥抗真菌作用,通过局部用药直接作用于口腔病变部位,有效缓解症状。 二、日常护理 1.口腔清洁:保持患儿口腔清洁至关重要,可用生理盐水轻轻擦拭口腔黏膜,尤其是病变部位,清除分泌物和奶渍等,减少白色念珠菌的滋生环境。对于婴儿,每次喂奶后可喂少量温开水,起到清洁口腔的作用。 2.喂养器具消毒:患儿使用的奶瓶、奶嘴、餐具等需严格消毒,可通过煮沸消毒法,将器具放入沸水中煮15-20分钟,确保杀灭白色念珠菌,避免交叉感染导致病情反复。母亲的乳头在喂养前也应清洁,防止病菌传播给婴儿。 3.观察病情变化:密切观察患儿口腔病变情况,如白斑范围是否扩大、有无发热等全身症状。若病情加重或持续不缓解,需及时带患儿就医,进一步评估和调整治疗方案。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婴儿是小儿鹅口疮的高发人群,护理时需格外细致。由于婴儿免疫力相对较低,日常护理中要保证喂养环境清洁,避免接触患有口腔念珠菌感染的人员。在选择药物时,要严格遵循儿科用药原则,优先考虑局部安全有效的药物,避免使用不适合婴儿的药物剂型或成分。同时,注意保持婴儿口腔的湿润和清洁,降低白色念珠菌感染的风险。

    2025-10-27 09:41:26
  • 牙龈肿胀时能进行牙齿补治吗

    牙龈肿胀分牙龈炎导致和牙髓或根尖周病变引发,前者基础预处理后可补治,后者先开髓引流等控炎再补治,儿童补治需谨慎优先温和控炎,老年人补治要考量全身状况评估后开展以保安全。 一、牙龈肿胀原因分类及补治原则 1.牙龈炎导致的牙龈肿胀:若牙龈肿胀单纯由牙龈炎引起且炎症处于轻度状态,在完成口腔清洁等基础预处理后可进行牙齿补治。此情况下补治一般不会使炎症加重,及时补治还能阻止牙齿问题进一步发展。例如,临床观察发现,单纯牙龈炎引发的轻度牙龈肿胀患者,经适当口腔护理后补治,未出现炎症恶化情况。 2.牙髓或根尖周病变引发的牙龈肿胀:当牙龈肿胀是牙髓发炎波及根尖周导致急性炎症发作时,需先通过开髓引流等方式缓解根尖周炎症,待肿胀消退、疼痛缓解后再开展牙齿补治。有研究显示,急性根尖周炎发作伴牙龈肿胀时,若直接进行补治易导致炎症扩散,所以必须先控制炎症。 二、不同人群的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牙龈肿胀时进行牙齿补治需格外谨慎。儿童配合度较低,且牙龈肿胀可能是乳牙龋坏引发根尖周炎所致,此时应优先采用温和方式缓解炎症,如轻柔的局部冲洗等,待炎症得到控制后再考虑补治,要避免在儿童不配合时强行补治,以防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及给儿童留下心理阴影。 2.老年人:老年人牙龈肿胀时进行牙齿补治要充分考量全身状况。若老年人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牙龈肿胀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起,补治前需评估全身病情是否稳定、炎症控制情况是否适宜开展补治操作,确保补治过程安全。因为老年人身体机能相对较弱,炎症扩散等风险需重点关注。

    2025-10-27 09:41:07
  • 唇红齿白是真的吗

    唇红正常源于充足血液循环,贫血、营养缺乏及不同年龄人群会影响其状态,牙齿健康与牙釉质牙本质相关,口腔卫生差、长期饮深色饮品、儿童不良习惯及老年人年龄增长等会影响牙齿色泽。 一、唇红的生理与影响因素 唇红的正常色泽源于充足的血液循环,健康人群唇红呈现红润状态。若机体存在贫血状况,因血红蛋白含量降低,会致使唇红颜色苍白,临床数据显示约30%-50%的缺铁性贫血患者可见唇色苍白表现;维生素B2等营养物质缺乏时,唇红可能出现干裂、色泽异常等情况,如维生素B2缺乏者约20%-30%会有唇红干燥、色泽改变现象。不同年龄人群中,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若营养摄入不均衡易影响唇红状态;女性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唇部血液循环可能受激素等因素影响,唇红色泽可能略有变化,需注重营养均衡以维持正常唇红状态。 二、牙齿的正常状态与影响因素 健康牙齿通常呈现自然的白色或淡黄色,这与牙釉质的正常结构及牙本质颜色相关。口腔卫生不良是影响牙齿色泽的重要因素,牙菌斑、牙结石堆积会使牙齿逐渐变黄、变黑,有研究表明口腔卫生差者1年内牙齿色泽可见明显变化的比例达40%-60%;长期饮用咖啡、浓茶、可乐等深色饮品,其中的色素会逐步沉积在牙齿表面,长期嗜好此类饮品者牙齿色泽改变发生率较常人高50%-70%。儿童时期是牙齿发育关键阶段,不良的口腔卫生习惯(如不按时刷牙)及过多摄入含糖食物,易引发龋齿等问题,影响牙齿正常色泽;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牙齿可能出现磨损、色泽改变等情况,需注重口腔清洁及适当的口腔保健维护牙齿状态。

    2025-10-27 09:40:48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