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二伟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擅长:泌尿系肿瘤、排尿功能障碍、尿道修复等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2004年毕业于郑州大学医学院,同年到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读硕士研究生。2007年毕业后到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工作3年。2010年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读博士。2013年到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工作至今。

  擅长疑难排尿功能障碍诊断治疗及微创手术治疗泌尿系肿瘤。

展开
个人擅长
泌尿系肿瘤、排尿功能障碍、尿道修复等疾病的诊治。展开
  • 膀胱癌的早期症状严重吗

    膀胱癌早期症状严重程度因人而异,无痛性肉眼血尿是常见且重要信号,少数有尿路刺激症状或排尿异常感觉,这些症状不管轻重都应及时就医检查,因早期发现治疗预后好,中晚期治疗难预后差。 1.血尿表现 症状特点:膀胱癌早期较常见的症状是无痛性肉眼血尿,有的表现为全程血尿,有的是终末血尿,还有的只是镜下血尿。对于一些体质较好、对疼痛耐受程度较高的患者,可能一开始觉得血尿不是特别严重,因为没有明显的疼痛等其他伴随症状。但从疾病本身来说,血尿是膀胱癌的一个重要信号,即使没有疼痛,也需要高度警惕,因为这很可能是膀胱内出现了肿瘤性病变导致血管破裂出血引起的。 不同人群差异:对于老年患者,由于可能本身存在一些基础疾病,对血尿的感知和重视程度可能相对较低,容易忽视;而年轻患者可能会因为突然出现的血尿而较为紧张,但总体来说,血尿本身不管在哪个年龄段,都是膀胱癌早期需要关注的关键症状,不能因为没有明显疼痛就认为不严重而延误就诊。 2.其他可能的早期症状 尿路刺激症状:少数膀胱癌患者早期可能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如果是体质较好、泌尿系统基础情况较好的人群,可能觉得这些症状相对较轻,比如只是偶尔有尿频,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时,可能不会第一时间联想到是膀胱癌。但对于本身有泌尿系统基础疾病的人群,如既往有膀胱炎等病史的患者,出现类似症状时可能会更谨慎,但不管怎样,尿路刺激症状的出现也提示膀胱可能存在异常病变,需要进一步检查明确。 排尿异常感觉:部分患者可能会感觉排尿不畅、尿流变细等,但这些症状相对血尿和尿路刺激症状来说,出现的概率相对低一些,而且早期时这些症状往往不太严重,容易被忽视,比如患者可能只是觉得最近排尿没有以前顺畅了,但还能正常排尿,就没有及时去就医检查,从而可能延误膀胱癌的早期诊断。 总体而言,膀胱癌早期的症状有的可能相对不那么严重,但都不能掉以轻心,因为膀胱癌如果能在早期发现并治疗,预后相对较好,而一旦发展到中晚期,治疗难度会增大,预后也会变差。所以当出现上述任何疑似膀胱癌早期症状时,无论症状轻重,都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进行相关检查,如尿液常规检查、膀胱镜检查等,以便早期明确诊断,进行及时的治疗。

    2025-10-13 10:48:20
  • 前列腺增生症手术后遗症有哪些

    前列腺增生症手术可能引发尿失禁、尿道狭窄、出血、膀胱痉挛、感染等问题,尿失禁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致心理负担;尿道狭窄致排尿困难增加医疗负担;出血少量可保守治疗,大量需再次手术;膀胱痉挛致患者不适影响康复;感染易致病情加重延长治疗周期增加费用,不同年龄及有基础疾病患者发生风险和影响各异。 影响:尿失禁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导致患者不敢外出、社交受限等,给患者带来心理上的负担,比如产生自卑、焦虑等情绪。 尿道狭窄 发生情况:手术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等原因可能引起尿道狭窄。年轻患者相对来说组织修复能力较强,但如果手术创伤较大,也可能出现尿道狭窄;老年患者由于局部组织弹性等因素,尿道狭窄的发生也需关注。有既往尿道病变病史的患者术后尿道狭窄风险更高。 影响:尿道狭窄会导致排尿困难,进行性加重的排尿困难会严重干扰患者的正常生活,需要再次进行治疗,如尿道扩张等,增加患者的医疗负担和痛苦。 出血 发生情况:术后早期可能出现出血情况,手术创面的止血不彻底等是常见原因。不同年龄患者对出血的耐受程度不同,老年患者可能因机体凝血功能相对较弱等因素,出血后的恢复相对较慢。有凝血功能障碍病史的患者术后出血风险显著增加。 影响:少量出血可能通过保守治疗缓解,但大量出血可能需要再次手术止血,这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手术相关风险等。 膀胱痉挛 发生情况:术后膀胱痉挛较为常见,可能与膀胱冲洗刺激、膀胱黏膜受牵拉等因素有关。各年龄患者均可能发生,但老年患者由于神经调节等方面的特点,可能更容易出现膀胱痉挛且症状相对较明显。有膀胱疾病病史的患者术后膀胱痉挛的发生率可能更高。 影响:膀胱痉挛会引起患者剧烈的下腹部疼痛等不适,严重影响患者的舒适度和术后恢复,导致患者焦虑情绪增加,影响康复进程。 感染 发生情况:包括尿路感染、伤口感染等。术后患者机体抵抗力下降等因素易导致感染发生。年龄较大的患者免疫功能相对低下,更易发生感染。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术后感染风险大幅提升,因为高血糖环境利于细菌生长繁殖。 影响:感染如果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可能引起病情加重,如向上蔓延导致肾盂肾炎等,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延长治疗周期和增加医疗费用。

    2025-10-13 10:47:16
  • 阴茎向左歪弯怎么引起的

    阴茎向左歪弯的原因包括先天性因素(阴茎白膜发育异常、尿道海绵体发育差异)和后天性因素(阴茎外伤、阴茎硬结症、阴茎海绵体异常勃起后的影响),不同年龄性别人群情况有特点,生活方式及有相关病史人群需关注阴茎形态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尿道海绵体发育差异:尿道海绵体与阴茎的形态也密切相关。如果两侧尿道海绵体发育存在差异,在勃起时也会造成阴茎的弯曲。比如一侧尿道海绵体发育相对较短或组织特性不同,在勃起过程中就会影响阴茎的正常伸展方向,导致向左歪弯。 后天性因素 阴茎外伤:阴茎受到外伤后,如骑跨伤、性生活时的暴力损伤等,可能会导致白膜、海绵体等结构受损。如果损伤修复过程中形成瘢痕组织,而瘢痕组织的收缩不均衡,就可能引起阴茎向左歪弯。例如,骑跨在硬物上时,阴茎受到猛烈撞击,局部组织受伤,后期瘢痕形成不均匀,影响阴茎的正常形态,出现向左歪弯的情况。 阴茎硬结症:这是一种发生在阴茎海绵体白膜下的纤维性硬结疾病。病因可能与创伤、遗传、自身免疫等因素有关。患者阴茎海绵体内会出现单个或多个硬结,随着硬结的生长,会导致阴茎在勃起时向硬结对侧弯曲,包括向左歪弯的可能。例如,有研究表明部分患者可能存在自身免疫相关的异常,使得局部组织发生纤维增生形成硬结,进而影响阴茎的勃起形态。 阴茎海绵体异常勃起后的影响:阴茎异常勃起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正确的处理,长时间的海绵体充血状态可能会导致海绵体组织受损,后期修复过程中可能出现结构异常,从而引起阴茎弯曲,包括向左歪弯。比如异常勃起持续时间过长,超过了海绵体能够承受的正常生理范围,就可能影响其正常结构和功能,导致弯曲畸形。 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阴茎向左歪弯的相关情况也有不同特点。比如儿童时期出现阴茎向左歪弯,多考虑先天性因素,需要及时就医评估是否需要干预;成年男性后天因素导致的情况相对较多见,如外伤、阴茎硬结症等。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频繁手淫、不恰当的性生活姿势等可能增加阴茎外伤或异常勃起的风险,从而间接影响阴茎的形态。有相关病史的人群,如曾有阴茎外伤史、阴茎硬结症病史等,发生阴茎向左歪弯的可能性相对更高,需要更加关注阴茎的形态变化,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就医检查。

    2025-10-13 10:45:41
  • 男性睾丸多大是正常的

    正常男性睾丸大小有一定范围,成年男性睾丸长3.5-4.5厘米、宽2-3厘米、厚1-2厘米,体积15-25毫升左右,受年龄、个体差异、生活方式影响,睾丸过小可能是先天性发育不良或内分泌疾病所致,过大可能是睾丸鞘膜积液或肿瘤等,青少年及成年男性睾丸异常需及时就医检查。 影响睾丸大小的因素 年龄因素:在青春期前,男性的睾丸尚未完全发育成熟,体积相对较小。随着青春期的到来,睾丸会迅速生长发育,到成年后基本达到上述的正常范围。而到了老年阶段,睾丸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萎缩,体积相对成年期会有所减小,但这也是一种随着年龄自然变化的生理现象。 个体差异:不同男性之间本身就存在个体差异,这包括遗传等多方面因素。有些男性可能天生睾丸体积就相对大一些,而有些则相对小一些,但只要功能正常,通常不影响生育等正常生理功能。 生活方式因素:一般来说,健康的生活方式对睾丸大小的影响相对较小,但长期不良的生活方式,如长期大量吸烟、酗酒等,可能会对生殖系统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虽然不一定直接导致睾丸大小的明显异常,但可能会影响睾丸的功能。 睾丸大小异常的情况及意义 睾丸过小:如果男性睾丸明显小于正常范围,可能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先天性睾丸发育不良,如克氏综合征患者,其睾丸往往较小且质地较软。此外,一些内分泌疾病,如下丘脑-垂体病变导致的性激素分泌不足,也可能影响睾丸的正常发育,导致睾丸过小。这种情况可能会影响男性的生育功能以及第二性征的发育等。 睾丸过大:睾丸过大也可能是异常情况。例如,睾丸鞘膜积液时,睾丸周围会有大量积液,导致睾丸看起来增大,但实际上这是一种病理状态。另外,睾丸肿瘤也可能导致睾丸体积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大,同时可能伴有睾丸沉重感等其他症状。如果发现睾丸大小明显异常,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原因。 对于青少年男性,家长应关注其睾丸的发育情况,如果发现睾丸明显异于同龄人的正常发育水平,应尽早带孩子就医检查,排查是否存在影响睾丸发育的疾病。而对于成年男性,如果发现睾丸大小异常变化,也应及时到泌尿外科等相关科室就诊,通过详细的检查,如超声检查等,来明确睾丸的具体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2025-10-13 10:44:01
  • 女泌尿系统感染的病因

    女性泌尿系统感染的病因包括生理结构因素(尿道短宽直且近肛门等)、性生活因素(易带入细菌等)、局部卫生不良(会阴部细菌滋生)、机体免疫力下降(抵抗力减弱易被侵袭)、泌尿系统结构异常(影响尿液排出致细菌繁殖)。 一、生理结构因素 女性尿道短、宽且直,长度约3-5厘米,相较于男性尿道,更接近肛门,这使得细菌更容易从尿道外口进入泌尿系统。例如,女性肛门周围的大肠杆菌等细菌,容易在会阴部滋生后,沿着短而直的尿道上行感染膀胱、输尿管甚至肾脏。此外,女性的阴道口和尿道口距离较近,性生活等活动可能会将阴道口周围的细菌挤压到尿道口附近,增加泌尿系统感染的风险。 二、性生活因素 性生活时,容易将外部细菌带入尿道,尤其是不注意性生活卫生时。例如,男性生殖器可能携带一些细菌,在性交过程中,这些细菌可被带入女性尿道内,引发感染。另外,频繁的性生活或者多个性伴侣也会增加女性泌尿系统感染的概率。据相关研究表明,有多个性伴侣的女性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单一性伴侣的女性。 三、局部卫生不良 不注意外阴部清洁,如不经常清洗外阴、不及时更换内裤等,会导致会阴部细菌滋生。例如,内裤上残留的尿液、粪便等物质,会为细菌提供滋生的环境,细菌可通过尿道外口进入泌尿系统引起感染。尤其是在月经期间,女性局部抵抗力相对较低,若不注意卫生巾的及时更换和外阴清洁,更容易发生泌尿系统感染。 四、机体免疫力下降 当女性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如患有糖尿病等慢性疾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过度劳累、营养不良等情况,身体对细菌的抵抗力减弱,容易遭受细菌侵袭引发泌尿系统感染。例如,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尿液中葡萄糖含量较高,为细菌生长提供了良好的培养基,从而增加了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生风险。 五、泌尿系统结构异常 先天性泌尿系统结构异常,如输尿管畸形、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等,会影响尿液的正常排出,导致尿液潴留,为细菌的生长繁殖创造条件,进而引发泌尿系统感染。此外,后天获得的泌尿系统结石、肿瘤等病变,也可能引起尿液引流不畅,使细菌在局部定植繁殖,引发感染。例如,泌尿系统结石会阻碍尿液的通畅排出,结石周围容易滋生细菌,从而引发感染。

    2025-10-13 10:42:55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