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泌尿系肿瘤、排尿功能障碍、尿道修复等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2004年毕业于郑州大学医学院,同年到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读硕士研究生。2007年毕业后到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工作3年。2010年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读博士。2013年到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工作至今。
擅长疑难排尿功能障碍诊断治疗及微创手术治疗泌尿系肿瘤。
展开-
肾透明细胞癌2级要怎样治疗
肾透明细胞癌2级的治疗包括手术治疗、辅助治疗和随访监测。手术治疗有根治性肾切除术和保留肾单位手术,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辅助治疗有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要考虑不同患者特点及药物相关影响;随访监测包括定期影像学检查和监测相关指标,要依据患者年龄、性别、基础病史等调整。 保留肾单位手术(NSS):如果患者对侧肾功能不全或双肾多发肿瘤等情况,可考虑保留肾单位手术。手术需完整切除肿瘤同时最大程度保留肾脏实质。对于年龄较小的患者,需更精准评估保留肾单位后肾脏未来的发育及功能情况;老年患者若肾脏功能本身较差,也可考虑该手术方式,但要权衡肿瘤切除彻底性与肾脏保留程度。 辅助治疗 靶向治疗:对于术后高危复发风险的肾透明细胞癌2级患者,靶向治疗可考虑应用。例如舒尼替尼等靶向药物,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等机制发挥作用。但靶向治疗有一定的药物不良反应,在不同年龄患者中的耐受性可能不同,老年患者可能更易出现某些不良反应,需密切监测。男性和女性在药物代谢等方面可能存在差异,也需关注相应不良反应情况。有基础病史患者使用靶向治疗时需考虑药物与基础疾病用药的相互作用。 免疫治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免疫治疗药物也可用于肾透明细胞癌2级的辅助治疗等情况。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激活患者自身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细胞。不同年龄患者对免疫治疗的反应及耐受性不同,老年患者免疫功能本身可能较弱,需评估免疫治疗的获益与风险比。男性和女性在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的表现等可能有差异,如某些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在女性中的表现可能有其特点。有基础病史患者使用免疫治疗时要考虑基础疾病对免疫治疗的影响以及免疫治疗对基础疾病的可能影响。 随访监测 定期影像学检查:术后需要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如腹部超声、CT或MRI等,以监测肿瘤是否复发或转移。对于不同年龄患者,检查的频率可能有所调整,年轻患者可能因肿瘤复发风险相对不同年龄层次有差异而需合理安排检查间隔;老年患者由于身体机能衰退等因素,需更关注肿瘤复发迹象。男性和女性在影像学检查中的具体表现可能因生理结构等因素有不同特点,需专业医生准确解读。有基础病史患者在随访监测时要结合基础疾病情况,如合并糖尿病患者可能需要更关注肾脏相关病变与基础疾病的相互影响。 监测相关指标:同时要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了解患者一般身体状况。不同年龄患者的血常规、肝肾功能正常范围略有差异,需依据年龄调整参考值来判断指标是否正常。男性和女性在肝肾功能等方面的生理差异也需在监测中考虑。有基础病史患者的相关指标监测要综合基础疾病情况进行分析,比如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肾功能监测需更细致。
2025-10-11 12:32:09 -
包皮过长该如何治疗
包皮过长的治疗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儿童包皮过长无明显症状时可观察,因部分会随生长发育改善;手术治疗有传统包皮环切术(适用于各种类型,术后需保伤口清洁干燥等)、包皮环切吻合术(适用于大部分患者,注重外观,术后要保局部清洁等)、包皮激光环切术(适用于包皮过长等,术后要关注恢复情况等),选择治疗方法需综合多因素,儿童倾向观察或选影响小恢复快的手术方式,成年患者可据自身需求和建议选合适方法。 一、包皮过长的非手术治疗 对于儿童包皮过长,若没有明显症状,通常可以先观察,因为部分儿童随着生长发育,包皮过长的情况可能会自行改善。婴幼儿时期的包皮过长多为生理性,这是由于阴茎还未完全发育,包皮相对较长包裹阴茎头,但一般不影响排尿等基本功能,随着年龄增长,阴茎头逐渐外露,包皮过长的情况可能会缓解。 二、包皮过长的手术治疗 (一)传统包皮环切术 1.适用情况: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包皮过长,尤其是包皮口狭窄、反复发生包皮龟头炎的患者。 2.手术原理:通过切除多余的包皮,使阴茎头外露。手术过程中需要精确设计切口,以保证术后外观整齐。 3.术后注意事项:术后需要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尿液污染伤口,防止感染。一般术后7天左右拆线。对于儿童患者,要特别注意避免其搔抓伤口,减少阴茎勃起,因为阴茎勃起可能会导致伤口疼痛、出血甚至裂开。儿童的阴茎勃起可能与夜间睡眠时憋尿等因素有关,家长可以在夜间适当提醒儿童排尿,减少阴茎勃起的机会。 (二)包皮环切吻合术 1.适用情况:适用于大部分包皮过长患者,尤其适合注重术后外观的患者。 2.手术原理:利用吻合器进行包皮切割和吻合,手术时间相对较短,出血较少。它通过钛钉将切割后的包皮组织吻合,术后钛钉会自行脱落。 3.术后注意事项:术后同样需要保持局部清洁,观察钛钉脱落情况。儿童患者除了注意伤口护理外,要防止其用手触碰吻合器部位,避免影响伤口愈合和钛钉的正常脱落。 (三)包皮激光环切术 1.适用情况:适用于包皮过长患者,对于包皮粘连等情况也有一定的处理优势。 2.手术原理:利用激光的高能量特性,精确切割包皮组织,具有出血少、手术时间相对较短的特点。 3.术后注意事项:术后要关注激光切割部位的恢复情况,儿童患者需避免剧烈活动,防止激光切割部位受到摩擦等损伤,影响伤口愈合。 在选择包皮过长的治疗方法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包皮过长的严重程度以及是否有并发症等因素。对于儿童患者,更倾向于观察等待或者在合适的年龄选择对身体影响较小、恢复较快的手术方式;对于成年患者,则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和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
2025-10-11 12:31:07 -
男性睾丸疼痛什么原因
男性睾丸疼痛的原因多样,炎症相关有附睾炎(中青年男性多见,泌尿系统感染蔓延致附睾疼痛、肿大等)、睾丸炎(可由附睾炎蔓延或病毒感染引起,睾丸迅速肿大疼痛等)、前列腺炎(慢性可致会阴部等放射性疼痛,中年男性多发);外伤相关有睾丸外伤(有剧烈运动等外伤史,受伤部位疼痛伴血肿等);精索相关有精索静脉曲张(青壮年多见,左侧常见,阴囊有蚯蚓状静脉团,患侧睾丸坠胀疼痛等);其他原因有睾丸扭转(青少年睡眠中或剧烈运动后突发,睾丸剧烈疼痛等)、睾丸肿瘤(中青年男性,睾丸无痛性肿块伴疼痛等)。 一、炎症相关原因 (一)附睾炎 1.发病情况:多见于中青年男性,常因泌尿系统感染蔓延所致,如大肠埃希菌等细菌经尿道逆行感染附睾。 2.具体表现:附睾部位会出现疼痛,疼痛可向睾丸放射,同时附睾会肿大、触痛明显,患者可能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例如在临床研究中发现约有部分附睾炎患者会出现体温升高至38℃以上的情况。 (二)睾丸炎 1.发病因素:可由附睾炎蔓延引起,也可由病毒感染导致,如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流行性腮腺炎患者中约有20%-30%会并发睾丸炎。 2.症状特点:睾丸会迅速肿大、疼痛,质地变硬,阴囊皮肤红肿,疼痛较为剧烈,可能影响生精功能等,对男性生殖健康有较大影响。 (三)前列腺炎 1.相关情况:慢性前列腺炎可引起会阴部、睾丸等部位的放射性疼痛,常见于中年男性,与长期久坐、憋尿、不良生活习惯等有关,前列腺液检查可发现白细胞等异常。 二、外伤相关原因 (一)睾丸外伤 1.受伤情况:多发生于有剧烈运动、外伤史的男性,如阴囊受到撞击、骑跨伤等。 2.症状表现:受伤部位疼痛明显,可能伴有阴囊血肿、睾丸肿胀变形等,严重时可影响睾丸的血供,需要及时就医处理。 三、精索相关原因 (一)精索静脉曲张 1.易发人群:多见于青壮年男性,左侧发病较为常见,与精索静脉瓣功能不全、静脉回流受阻等有关。 2.症状体现:阴囊内可摸到蚯蚓状曲张的静脉团,患侧睾丸可能出现坠胀、疼痛,站立、行走时加重,平卧休息后可缓解,长期精索静脉曲张可能影响精子质量。 四、其他原因 (一)睾丸扭转 1.紧急情况:多见于青少年,常于睡眠中或剧烈运动后突发,是泌尿外科的急症之一。 2.症状特点:睾丸剧烈疼痛,呈持续性,可伴有恶心、呕吐,睾丸位置抬高或呈横位,阴囊红肿等,如不及时处理,可在几小时内导致睾丸缺血坏死。 (二)肿瘤相关 1.睾丸肿瘤:多见于中青年男性,睾丸内出现无痛性肿块,但也有部分患者会伴有睾丸疼痛,肿瘤生长可能破坏睾丸组织,需要通过超声、肿瘤标志物等检查明确诊断。
2025-10-11 12:29:18 -
膀胱癌早期症状
膀胱癌早期有血尿、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等症状,血尿表现为无痛性肉眼血尿且可间歇性出现,各年龄段都可能发生,长期吸烟、有职业暴露史、有泌尿系统疾病病史者更易出现;尿频尿急尿痛易与泌尿系统感染混淆,各年龄段均可出现,不良生活方式、有泌尿系统感染反复发作病史者易有;排尿困难因肿瘤大小及生长部位而异,中老年男性更易出现,长期久坐等生活方式、有泌尿系统梗阻性疾病病史者易出现相关症状。 一、血尿 表现:膀胱癌早期最常见的症状就是血尿,多数为无痛性肉眼血尿,即排尿时尿液呈红色,但没有疼痛等不适感觉。血尿可呈间歇性出现,有时会自行停止,这容易让患者误以为病情好转而忽视进一步检查。 年龄因素:不同年龄段都可能出现,但在中老年人群中相对更常见,随着年龄增长,泌尿系统相关组织器官发生病变的概率增加。 生活方式:长期吸烟的人群患膀胱癌风险较高,吸烟会使尿液中致癌物浓度升高,长期刺激膀胱黏膜,增加血尿发生的可能性。有长期接触化工染料、橡胶制品等职业暴露史的人群,也更易出现血尿症状。 病史:有膀胱结石、膀胱炎等泌尿系统疾病病史的患者,发生膀胱癌的风险升高,且在疾病过程中更易出现血尿表现。 二、尿频、尿急、尿痛 表现:部分膀胱癌早期患者会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的膀胱刺激症状。这是因为肿瘤刺激膀胱黏膜,导致膀胱功能紊乱。不过,这些症状有时容易与普通的泌尿系统感染相混淆。 年龄因素:各年龄段都可能出现,但对于老年人来说,由于机体免疫力下降等因素,一旦出现这些症状更需警惕膀胱癌的可能,因为老年人泌尿系统感染与膀胱癌的鉴别需要更谨慎。 生活方式:不注意个人卫生、性生活不注意清洁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引发泌尿系统感染,增加与膀胱癌症状混淆的几率。长期饮水过少会使尿液中有害物质浓度增高,刺激膀胱,也可能促使膀胱刺激症状出现。 病史:有泌尿系统感染反复发作病史的患者,发生膀胱癌的风险相对增加,且在感染反复发作过程中,出现类似膀胱刺激症状时,要注意排查膀胱癌。 三、排尿困难 表现:膀胱癌肿瘤较大或生长在膀胱颈部等部位时,可能导致排尿困难,表现为尿流变细、排尿费力、尿不尽等。 年龄因素:中老年男性相对更易出现排尿困难相关症状,因为男性前列腺增生等疾病本身也可导致排尿困难,而膀胱癌在老年男性中的发病率也较高,需注意鉴别。 生活方式:长期久坐、缺乏运动的生活方式可能影响泌尿系统血液循环,增加泌尿系统疾病发生风险,包括膀胱癌导致的排尿困难。 病史:有前列腺疾病等泌尿系统梗阻性疾病病史的患者,发生膀胱癌时更易出现排尿困难症状,且两者的症状有时会相互干扰,增加诊断难度。
2025-10-11 12:28:21 -
尿道结石碎石了还疼,咋回事
术后尿道疼痛的原因包括:一是结石排出过程中刺激,年龄、生活方式、病理因素影响其疼痛情况,结石排净后渐缓;二是感染因素,不同人群、生活方式、病理机制致感染引发疼痛,伴分泌物增多等症状;三是尿道损伤,碎石操作相关,年龄相关损伤有差异,损伤部位恢复引起疼痛伴血尿等;四是排石不畅致梗阻,不同年龄、生活方式、病理机制致结石碎片残留梗阻,引起疼痛伴排尿困难等,可通过检查发现残留情况。 一、术后正常反应导致的疼痛 (一)结石排出过程中的刺激 1.年龄因素影响:儿童尿道结石碎石后,由于尿道相对较窄,结石碎片排出时对尿道黏膜的刺激可能更明显,疼痛持续时间可能相对较长;而成年人相对好一些,但也会存在疼痛。 2.生活方式影响:如果患者在碎石后活动量较少,结石碎片排出速度减慢,对尿道的持续刺激会导致疼痛持续。比如长期卧床的患者,结石碎片排出不畅,疼痛可能较持续。 3.病理角度:结石碎石后,破碎的结石在通过尿道排出过程中,会摩擦尿道黏膜,引起疼痛,这种疼痛一般在结石基本排净后会逐渐缓解。 二、感染因素导致的疼痛 (一)术后感染引发 1.不同人群差异:儿童自身免疫力相对较低,碎石后更容易发生感染;女性尿道短,碎石后感染风险相对男性稍高。 2.生活方式关联:如果患者碎石后不注意个人卫生,比如不及时清洁会阴部,容易导致细菌滋生感染尿道,引起疼痛,同时可能伴有尿道分泌物增多、尿频、尿急等症状。 3.病理机制:感染会引起尿道黏膜充血、水肿,在结石碎片排出刺激基础上,加重疼痛感觉,通过血常规等检查可发现白细胞升高等感染指标异常。 三、尿道损伤导致的疼痛 (一)碎石操作相关损伤 1.年龄相关损伤差异:儿童尿道黏膜更娇嫩,碎石过程中相对更容易造成尿道损伤;老年人尿道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退行性变,也较易损伤。 2.病理损伤表现:碎石过程中器械可能对尿道造成机械性损伤,即使碎石成功,损伤部位在恢复过程中也会引起疼痛,这种疼痛可能伴有血尿等表现,通过尿道镜检查可明确损伤情况。 四、排石不畅导致的梗阻 (一)结石碎片残留梗阻 1.不同年龄梗阻影响:儿童尿道狭窄相对少见,但如果有先天尿道发育异常,碎石后结石碎片残留易导致梗阻;成年人如果有尿道狭窄等基础疾病,碎石后也易发生梗阻。 2.生活方式与梗阻关系:患者碎石后如果饮水过少,尿液生成少,结石碎片排出动力不足,容易残留梗阻,引起尿道疼痛,同时可能出现排尿困难等症状。 3.病理梗阻机制:结石碎片残留造成尿道梗阻,使尿液排出受阻,尿道内压力升高,从而引起疼痛,通过超声、X线等检查可发现尿道内结石碎片残留情况。
2025-10-11 12:2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