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泌尿系肿瘤、排尿功能障碍、尿道修复等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2004年毕业于郑州大学医学院,同年到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读硕士研究生。2007年毕业后到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工作3年。2010年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读博士。2013年到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工作至今。
擅长疑难排尿功能障碍诊断治疗及微创手术治疗泌尿系肿瘤。
展开-
前列腺钙化灶影响性生活吗
前列腺钙化灶本身一般不直接影响性生活,但结合具体情况有不同影响:单纯前列腺钙化灶无其他严重前列腺病时对性生活影响小;合并前列腺炎时,炎症致局部疼痛不适及心理问题可间接影响性生活质量;合并前列腺增生时,排尿困难等问题会影响心理及射精功能间接影响性生活,不同人群影响有差异,不良生活方式会间接影响,有前列腺病史者应关注病情变化定期检查以减少对性生活的不良影响。 一、一般情况下对性生活影响较小 单纯的前列腺钙化灶如果没有合并其他严重的前列腺疾病,如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等,患者的性功能通常不会受到明显影响,性生活可以正常进行。因为前列腺钙化灶主要是局部组织的一种退行性改变,只要前列腺的腺体功能未受到严重损害,对性激素的分泌、阴茎的勃起功能、射精功能等通常不会产生直接干扰。 二、合并相关疾病时可能产生影响 合并前列腺炎:若前列腺钙化灶合并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可能会出现会阴部、下腹部等部位的疼痛不适,这种疼痛可能会在性生活过程中或性生活后加重,从而影响患者的性生活体验,导致患者产生焦虑、恐惧等心理,进而间接影响性生活质量。例如,有研究表明,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中约有一定比例存在性生活相关的不适表现,主要与炎症刺激引起的局部疼痛、不适以及心理因素有关。 合并前列腺增生:当前列腺钙化灶合并前列腺增生时,随着病情进展,可能会出现排尿困难等症状,而长期的排尿困难等问题可能会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导致自信心下降等,进而对性生活产生一定影响。同时,前列腺增生可能会影响到射精功能等,从而间接影响性生活的感受和质量。 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前列腺钙化灶对性生活的影响可能会因个体差异有所不同。例如,中老年男性随着年龄增长本身性功能可能会逐渐出现一定程度的减退,此时如果合并前列腺钙化灶等问题,可能会相互叠加影响;而年轻男性相对来说性功能基础较好,单纯的前列腺钙化灶对其性生活的直接影响可能相对较小,但如果合并有其他相关疾病,也可能会产生较明显影响。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久坐、酗酒、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会加重前列腺相关疾病的病情,进而间接影响性生活,所以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维持良好的性生活质量很重要。有前列腺病史的患者,更要密切关注自身前列腺相关疾病的变化情况,定期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相应处理,以尽量减少对性生活的不良影响。
2025-10-11 11:41:31 -
膀胱癌分期的标准
膀胱癌主要采用TNM分期系统分期,T分原发肿瘤情况、N分区域淋巴结转移情况、M分远处转移情况,综合评估后分不同临床分期,不同分期治疗方案和预后不同,分期对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至关重要,如非浸润性和浸润性膀胱癌治疗方法有别,老年患者需依分期和整体状况调整治疗策略。 原发肿瘤(T)分期 Tx:原发肿瘤无法评估。 T0:无原发肿瘤证据。 Ta:非浸润性乳头状癌。 Tis:原位癌,即黏膜内癌,癌细胞局限于上皮层内,未侵犯基底膜。 T1:肿瘤侵犯上皮下结缔组织。 T2:肿瘤侵犯肌层,又分为T2a(肿瘤侵犯浅肌层,浅肌层是指膀胱壁内层1/2)和T2b(肿瘤侵犯深肌层,深肌层是指膀胱壁外层1/2)。 T3:肿瘤侵犯膀胱周围组织,分为T3a(显微镜下发现肿瘤侵犯膀胱周围组织)和T3b(肉眼可见肿瘤侵犯膀胱周围组织,表现为膀胱外肿块)。 T4:肿瘤侵犯以下任一器官或组织,如前列腺、子宫、阴道、盆壁和腹壁等,又分为T4a(肿瘤侵犯前列腺、子宫或阴道)和T4b(肿瘤侵犯盆壁或腹壁)。 区域淋巴结(N)分期 Nx:区域淋巴结无法评估。 N0: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1:单个区域淋巴结转移,转移淋巴结最大径≤2cm。 N2:单个区域淋巴结转移,转移淋巴结最大径>2cm但≤5cm;或多个区域淋巴结转移,转移淋巴结最大径均≤5cm。 N3:区域淋巴结转移,转移淋巴结最大径>5cm。 远处转移(M)分期 Mx:远处转移无法评估。 M0:无远处转移。 M1:有远处转移。 通过TNM分期系统综合评估后,膀胱癌可以分为不同的临床分期,如0期(Tis、Ta、T1期无淋巴结转移、无远处转移)、Ⅰ期(T1期无淋巴结转移、无远处转移)、Ⅱ期(T2、T3a期无淋巴结转移、无远处转移)、Ⅲ期(T3b、T4a期无淋巴结转移、无远处转移)、Ⅳ期(任何T、任何N、M1期)等。对于不同分期的膀胱癌,治疗方案和预后有所不同。例如,非浸润性膀胱癌(Ta、Tis、T1期)通常可以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等治疗方法;而浸润性膀胱癌(T2及以上分期)可能需要综合手术、化疗、放疗等多种治疗手段。在考虑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患者时,分期对于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至关重要,比如老年患者可能在治疗耐受性上与年轻患者不同,需要根据分期和患者整体状况来调整治疗策略。
2025-10-11 11:40:37 -
治肾结石最快的办法
肾结石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有非甾体类抗炎药、阿片类药物、α受体阻滞剂、溶石药物等;手术治疗包括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输尿管镜取石术、经皮肾镜取石术、开放性手术等;生活方式调整需大量饮水及根据结石成分调整饮食。 一、药物治疗 1.非甾体类抗炎药:非甾体类抗炎药可以缓解疼痛和炎症,常用药物有双氯芬酸钠等,适用于疼痛不是很剧烈的肾结石,可以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来进行止痛。 2.阿片类药物:如果疼痛比较剧烈,非甾体类抗炎药效果不好,可以使用阿片类药物,比如常用的药物有曲马多、哌替啶等,但是阿片类药物会有成瘾性,不建议长期使用。 3.α受体阻滞剂:α受体阻滞剂可以松弛输尿管平滑肌,促进结石的排出,常用的药物有坦索罗辛等,一般适用于直径小于6毫米的结石,辅助排出。 4.溶石药物:某些特定成分的肾结石可以使用溶石药物,比如尿酸结石,可以使用枸橼酸氢钾钠、碳酸氢钠等;胱氨酸结石,可以使用D-青霉胺、乙酰半胱氨酸等,但药物溶石起效较慢,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二、手术治疗 1.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利用体外产生的冲击波聚焦后击碎体内的结石,使其随尿液排出体外,适用于直径≤2厘米的肾结石及输尿管上段结石,适用于年龄合适、无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肾功能正常的人群,不过碎石之后可能有血尿、疼痛、石街形成等并发症。 2.输尿管镜取石术: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适用于中下段输尿管结石,直径≤2厘米的肾结石,适用于体质较好、无手术禁忌症的人群,术后可能会有出血、感染等并发症。 3.经皮肾镜取石术: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适用于≥2厘米的肾结石、部分输尿管上段结石,适用于凝血功能正常、无严重心肺疾病的人群,术后可能会有出血、感染、周围脏器损伤等并发症。 4.开放性手术:开放性手术取石术,适用于一些特殊情况的肾结石,比如复杂的肾结石,适用于暴露显示工具看见的一些软件检测的一些结石,适用于身体比较差的人,术后可能大出血、感染、肾功能损伤等并发症。 三、生活方式调整 1.大量饮水:大量饮水可以增加尿量,促进小的结石排出,建议每天饮水2000毫升以上,保持尿液是无色或者淡黄色就可以。 2.饮食调整:饮食调整结石成分分析,如果是尿酸结石,需要减少尿酸的食物,比如动物内脏、海鲜、啤酒等。如果是胱氨酸结石,需要低蛋氨酸的饮食。
2025-10-11 11:39:44 -
男性细菌性尿道炎有什么症状
男性细菌性尿道炎有排尿异常(尿频、尿急、尿痛)、尿道分泌物(脓性分泌物)、全身症状(发热、乏力),成年男性症状相对典型,儿童男性症状可能不典型,需关注不同人群表现及时就医。 尿急:表现为有强烈的尿意,很难控制,迫不及待就要排尿。这是由于炎症累及尿道括约肌等相关结构,使得尿道括约肌功能紊乱,无法很好地控制尿液的排出,一旦有尿意就急需排出。 尿痛:排尿时尿道会产生疼痛感觉,疼痛程度不一,可为刺痛、灼痛等。炎症导致尿道黏膜充血、水肿,在尿液通过尿道时,刺激受损的黏膜,从而引起疼痛。男性在排尿开始时尿痛明显,或合并排尿终末时疼痛,病变多在尿道。 尿道分泌物症状 脓性分泌物:急性细菌性尿道炎时,尿道可分泌出脓性分泌物。这是因为细菌感染引发尿道黏膜的炎症反应,导致黏膜细胞分泌增加,同时炎症部位有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这些细胞和分泌物混合形成脓性物质。例如,晨起时可见尿道口有少量黏液性或脓性分泌物,有时仅表现为痂膜封口或内裤有污秽。 全身症状 发热:部分较为严重的男性细菌性尿道炎患者可能出现发热症状,一般为低热,体温在37.5-38.5℃左右,但也有少数患者可能出现高热。这是因为细菌感染人体后,人体的免疫系统被激活,产生免疫反应,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而出现发热。例如,由淋球菌引起的淋菌性尿道炎,就可能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 乏力:患者可能会感觉全身乏力,精神不振。这是因为身体处于感染状态,机体代谢增加,能量消耗增多,同时炎症反应会释放一些炎性介质,影响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从而导致患者出现乏力的症状。 不同人群特点 成年男性:成年男性患细菌性尿道炎时,上述症状相对较为典型,主要集中在排尿异常、尿道分泌物及可能的全身症状。由于成年男性的尿道解剖结构相对固定,炎症对尿道的刺激表现较为明显。例如,有不洁性生活史的成年男性,感染尿道炎的风险较高,出现症状时更应及时就医。 儿童男性:儿童男性患细菌性尿道炎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发生,症状可能不太典型。可能仅表现为排尿时的哭闹、尿道口周围的红肿等。由于儿童表述能力有限,家长需要密切观察儿童的排尿情况和尿道口周围的状况。例如,发现儿童尿道口有异常分泌物、排尿时不安等情况,应及时带儿童就医检查,因为儿童尿道炎可能由卫生不良等原因引起,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影响泌尿系统发育。
2025-10-11 11:38:50 -
尿路感染尿蛋白会高吗
尿路感染时一般单纯感染尿蛋白不会明显升高,但有特殊情况会致其升高,如炎症刺激致轻微升高、合并肾脏基础疾病时明显升高,且不同人群(儿童、女性、老年人)在尿路感染时尿蛋白升高情况有差异,若尿蛋白持续异常或明显升高需排查是否合并肾脏实质病变等。 炎症刺激导致的轻微尿蛋白升高:当尿路感染发生时,尿路黏膜会受到炎症的刺激,可能会使肾小球的滤过膜通透性有轻度改变,从而出现极少量的尿蛋白。这种情况下尿蛋白升高幅度通常较小,一般24小时尿蛋白定量多在1g以下。例如相关研究表明,在急性膀胱炎患者中,约有部分患者会出现轻度的尿蛋白升高,但多数程度较轻。 合并肾脏基础疾病时尿蛋白明显升高:如果尿路感染的患者本身合并有肾脏基础疾病,如肾小球肾炎等,那么尿路感染可能会诱发或加重肾脏基础疾病的病情,导致肾小球的滤过和重吸收功能严重紊乱,进而出现较明显的尿蛋白升高。此时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可能会超过1g,甚至更高。比如一些本身有隐匿性肾小球肾炎的患者,在发生尿路感染后,尿蛋白明显增多,需要进一步完善检查明确肾脏病变情况。 不同人群的差异 儿童:儿童尿路感染时尿蛋白升高情况可能与成人有一定不同。儿童泌尿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发生尿路感染时更易影响肾脏相关功能。如果儿童尿路感染后出现尿蛋白升高,需密切关注,因为儿童肾脏代偿能力相对较弱,尿蛋白持续异常可能提示更严重的肾脏损害,要及时就医进行全面检查,如肾功能检查、肾脏超声等,以明确是否合并肾脏实质病变。 女性:女性由于尿道短等生理特点更易发生尿路感染,女性尿路感染时出现尿蛋白升高的情况,除了考虑上述一般因素外,还需注意月经周期等因素对尿蛋白检测的影响。在月经期间进行尿常规检查可能会出现假阳性的尿蛋白升高情况,所以女性尿路感染患者检测尿蛋白时最好避开月经期。 老年人:老年人尿路感染时出现尿蛋白升高要警惕是否存在复杂性尿路感染以及合并肾脏老化等情况。老年人各器官功能衰退,发生尿路感染后更易影响肾脏功能,尿蛋白升高可能提示肾脏在炎症刺激下损伤加重,需要综合评估老年人的整体健康状况,包括肾功能、营养状况等,采取更谨慎的治疗和监测措施。 总之,尿路感染时部分患者会出现尿蛋白升高情况,需结合具体病情进行分析判断,若尿蛋白持续异常或升高明显,应进一步排查是否合并肾脏实质病变等情况。
2025-10-11 11:3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