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洋,男,副主任医师,2007年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从事神经外科临床研究工作10余年。主要从事脊髓及脑功能区肿瘤(尤其是胶质瘤、垂体瘤、脑膜瘤、听神经瘤)、脑血管病(动脉瘤、海绵状血管瘤、烟雾病等)、复杂脑积水等疾病的诊治。尤其擅长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的微创手术,帕金森病及肌张力障碍的DBS手术,难治性癫痫及慢性疼痛的手术治疗。
展开-
神经母细胞瘤能活多久
神经母细胞瘤患儿的生存期存在较大差异。低危组患儿经过治疗能活10年左右甚至更长,而高危组患儿虽经放疗、化疗、手术治疗,生存期可能仅5年左右。 一、低危组患儿的情况 1.手术是主要治疗手段:NCI认为手术可治愈大部分低危神经母细胞瘤病例且无须其他治疗。若患者具有有利组织学特征,即便术后有残留,生存状况也良好。 一期和二期患者无病生存率超90%,总体生存率接近98%。 二、高危组患儿的情况 1.初始手术目标:取得足够肿瘤组织用于病理诊断及分子生物学检查。 2.治疗流程:确诊后先化疗,再进行根治手术。治疗方案包括诱导化疗、手术切除和放疗、序贯自体干细胞移植、维持治疗。 经过规范治疗,高危组患儿生存率约为50%。 总之,对于神经母细胞瘤患儿的生存期不能简单依据一般资料推测,应积极按照医生方案治疗,这才是改变和延长患儿生存期的关键。神经母细胞瘤虽是恶性肿瘤,但患儿预后和生存期有显著差异。
2025-06-24 16:30:12 -
硬膜外血肿与硬膜下血肿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硬膜外血肿和硬膜下血肿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症状表现、出血位置和治疗方法上。 一、症状表现: 1.硬膜外血肿在受伤后常出现典型的昏迷、清醒,再昏迷的中间清醒期过程,且症状相对较轻。 2.硬膜下血肿脑损伤较重,受伤后一般无中间清醒期,昏迷程度会逐渐加深。 二、出血位置: 1.硬膜外血肿主要位于颅骨内板和硬脑膜之间,多数伴有颅骨骨折,是发生在颅骨腔外的血肿。 2.硬膜下血肿主要继发于颅脑损伤,位于硬膜下腔,多伴有脑挫裂伤或脑组织受压、中线位移等情况。 三、治疗方法: 1.硬膜外血肿可采取手术或保守治疗。 2.硬膜下血肿若出血量少,可先进行非手术治疗,病情严重者则可进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或去骨瓣减压术等对症治疗。 总之,要清楚认识硬膜外血肿和硬膜下血肿在这些方面的不同。一旦出现异常症状,应尽快就医治疗,避免造成严重后果。
2025-06-24 16:30:07 -
脑袋里有囊肿严重吗
脑袋里有囊肿是否严重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囊肿状态、大小以及是否及时治疗等。脑囊肿是因各种原因而形成的脑内异常囊性肿物。一、如果是先天性蛛网膜囊肿、垂体囊肿、松果体囊肿等,当囊肿状态稳定、体积较小且不在大脑功能区时,一般患者神经功能良好,与正常人差异不大,对其生活影响较小,这种情况不算严重。二、但要是囊肿体积较大,就会对周围脑组织产生压迫,还会引起颅内压升高,部分患者会出现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如认知能力低下、运动及感觉障碍、癫痫等,会对患者生活造成明显影响,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急性脑积水形成或引发脑疝,那就比较严重了。 脑袋里有囊肿的严重程度要综合多方面情况判断,稳定小体积且未在功能区的囊肿不严重,而大体积囊肿可能带来诸多严重问题,需重视治疗。
2025-06-24 16:30:05 -
脑静脉畸形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脑动静脉畸形多数是一种先天发育异常性疾病。 一、脑部血供系统:脑部的血供系统不仅要有动脉血管,还需有静脉血管和毛细血管。其中毛细血管能使动脉血和静脉血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 二、先天发育异常或受病理因素作用的影响:在先天发育出现异常或者受病理因素作用时,动脉血管和静脉血管会直接连通,这会影响血流方向和营养供给。这种病理性组织结构容易引发脑血管破裂出血、癫痫、进行性脑神经异常等疾病。而且脑动静脉畸形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一个重要发病因素。该疾病在男性青壮年中发病率较高,儿童和老年人中发病率较低。 三、发病原因:脑动静脉畸形的发病原因除与胚胎时期发育异常相关外,还与脑部手术、脑部感染后脑血管在修复过程中出现偏差有关。 四、诊断方法:做脑部影像学检查,如脑部CT、脑部磁共振等,是诊断这种疾病的主要方法。 五、治疗必要性:由于这种疾病对健康危害较大,所以发现后应尽早治疗。 专家提示:脑动静脉畸形是因先天发育异常或后期脑血管发育异常而导致的疾病。正常情况下脑动脉和脑静脉之间有毛细血管,脑动静脉畸形缺少此组织,易造成脑血管破裂出血,影响脑组织功能正常发挥。
2025-06-11 17:43:43 -
脑室出血的原因是什么,该怎么办
脑室出血的原因包括高血压、脑血管畸形、颅内肿瘤等,治疗方法有一般治疗、控制血压、控制颅内压、手术治疗及并发症治疗等。 1.原因: 高血压:长期高血压会导致脑内小动脉形成粟粒状动脉瘤,当血压突然升高时,动脉瘤破裂可引起脑室出血。 脑血管畸形:如脑动静脉畸形、海绵状血管瘤等,也可能导致脑室出血。 颅内肿瘤:颅内肿瘤破裂或卒中也可能引起脑室出血。 其他原因:如抗凝或溶栓治疗、脑淀粉样血管病、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烟雾病等也可能导致脑室出血。 2.治疗方法: 一般治疗:包括卧床休息、镇静、镇痛、维持生命体征等。 控制血压:血压过高时,需要使用降压药物控制血压,以防止再出血。 控制颅内压:如果出现脑水肿,需要使用脱水药物降低颅内压。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脑室出血,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脑室外引流、脑室-腹腔分流术等。 并发症治疗:脑室出血可能会导致多种并发症,如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需要及时进行治疗。 总之,脑室出血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时就医,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025-06-11 17:4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