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Undefined index: department_name in /data/web/project/39yst/www/trunk1/app/modules/ask/index.php on line 310
李海洋副主任医师(2)_问答库_民福康养生
李海洋

河南省人民医院

擅长:主要从事脊髓及脑功能区肿瘤(尤其是胶质瘤、垂体瘤、脑膜瘤、听神经瘤)、脑血管病(动脉瘤、海绵状血管瘤、烟雾病等)、复杂脑积水等疾病的诊治。尤其擅长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的微创手术,帕金森病及肌张力障碍的DBS手术,难治性癫痫及慢性疼痛的手术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李海洋,男,副主任医师,2007年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从事神经外科临床研究工作10余年。主要从事脊髓及脑功能区肿瘤(尤其是胶质瘤、垂体瘤、脑膜瘤、听神经瘤)、脑血管病(动脉瘤、海绵状血管瘤、烟雾病等)、复杂脑积水等疾病的诊治。尤其擅长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的微创手术,帕金森病及肌张力障碍的DBS手术,难治性癫痫及慢性疼痛的手术治疗。

展开
个人擅长
主要从事脊髓及脑功能区肿瘤(尤其是胶质瘤、垂体瘤、脑膜瘤、听神经瘤)、脑血管病(动脉瘤、海绵状血管瘤、烟雾病等)、复杂脑积水等疾病的诊治。尤其擅长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的微创手术,帕金森病及肌张力障碍的DBS手术,难治性癫痫及慢性疼痛的手术治疗。展开
  • 脑出血如何恢复快

    脑出血的恢复速度因人而异,治疗原发疾病、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康复治疗、控制血压、调整生活方式和定期复查等有助于促进恢复。 1.治疗原发疾病: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以预防再出血。 2.手术治疗:对于大量脑出血或有明显占位效应的患者,手术治疗可能有助于缓解颅内压、减轻脑损伤。 3.药物治疗:包括脱水药、神经保护剂、止血药等,以减轻脑水肿、保护神经功能。 4.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语言治疗、认知训练等,有助于恢复身体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 5.控制血压:高血压是脑出血的重要危险因素,控制血压有助于预防再出血和促进恢复。 6.调整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低盐低脂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 7.定期复查:定期进行头部CT或MRI检查,以监测病情变化。 需要注意的是,脑出血的恢复需要时间和耐心,患者和家属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同时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支持和鼓励。对于儿童脑出血患者,治疗方案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可能需要更密切的监测和个性化的治疗。如果您对脑出血的治疗有任何疑问,建议咨询神经外科医生或相关专业医生。

    2025-06-11 17:38:10
  • 后脑勺下方软窝处疼怎么办

    后脑勺下方软窝处疼主要考虑以下几种情况:局部颅内的病变、枕部神经疼痛、紧张性头痛等。 一、局部颅内病变: 1.当小脑、枕叶出现急性脑血管病变,如脑梗死、脑血管狭窄、颅内占位等时,这些疾病最终会造成脑细胞局部水肿,颅内压升高,进而导致枕部、后脑勺出现胀痛。建议前往医院完善相关影像学检查,例如颅脑CT轴向平扫、颅脑MRA等,以找到原发病灶,然后进行对症治疗或对因治疗,必要时可考虑手术治疗。 二、枕部神经疼痛: 1.枕部神经疼痛指的是枕部神经支配区域的疼痛,常表现为单侧枕部的胀痛或钝痛。疼痛原因多是由于继发性神经损害导致,而原发病大多为颈椎病。在治疗上主要嘱咐患者不要长时间低头看手机,可给予颈部局部热敷,以及活血化瘀、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 三、紧张性头痛: 1.紧张性头痛最常见的症状是患者自觉头部有炸裂样疼痛,且感觉头部像戴了一圈帽子般有紧绷感。对于这样的患者,可以给予镇静催眠药物使用,同时进行心理治疗。 总之,当出现后脑勺下方软窝处疼痛时,应根据具体表现及可能的原因进行针对性的诊断和治疗,以缓解疼痛,改善症状。

    2025-06-11 17:34:32
  • 脑出血后如何恢复走路

    脑出血后恢复走路需要早期康复治疗、药物治疗、饮食调整、运动康复和心理调整相结合,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保持积极的心态。 1.早期康复治疗:脑出血后的早期康复治疗非常重要。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物理治疗、语言治疗、认知训练等,以帮助恢复身体功能。 2.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可以帮助控制血压、预防并发症等。患者应按照医生的建议服用药物,并定期进行复查。 3.饮食调整:饮食调整对于脑出血后的恢复也非常重要。患者应避免高盐、高脂肪、高糖等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等。 4.运动康复: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恢复身体功能。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适量的运动,如散步、游泳、瑜伽等。 5.心理调整:脑出血后的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患者应积极调整心态,寻求家人和朋友的支持,也可以考虑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需要注意的是,脑出血后的恢复情况因人而异,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同时保持积极的心态,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恢复走路。对于年龄较大、身体状况较差的患者,恢复的时间可能会更长,需要更多的耐心和努力。

    2025-06-11 17:32:06
  •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护理措施是什么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护理措施包括密切观察病情、保持安静、合理喂养、控制惊厥、控制颅内压、预防感染和健康教育。 1.密切观察病情:医护人员会密切观察新生儿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瞳孔大小等,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2.保持安静:新生儿颅内出血后,需要保持安静,避免过度哭闹和刺激,以减少颅内压的升高。 3.合理喂养:根据新生儿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喂养方式,如母乳喂养、奶瓶喂养或静脉营养等,以保证营养供应。 4.控制惊厥:如果新生儿出现惊厥,需要及时给予抗惊厥药物治疗,并保持呼吸道通畅。 5.控制颅内压:医护人员会根据新生儿的情况,使用药物或采取其他措施控制颅内压,以减轻脑水肿。 6.预防感染:新生儿颅内出血后,身体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需要加强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定期更换尿布,避免交叉感染。 7.健康教育:医护人员会向家长详细介绍新生儿颅内出血的病情、治疗方法和护理注意事项,指导家长正确护理新生儿。 总之,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护理需要医护人员和家长的密切配合,共同努力,以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新生儿的康复。

    2025-06-11 17:29:50
  • 动脉瘤夹闭术如何做

    动脉瘤夹闭术是一种开颅手术,通过在患者头部做切口、打开颅骨、暴露动脉瘤、夹闭动脉瘤、修复血管、关闭颅骨等步骤治疗颅内动脉瘤。 1.麻醉:患者在手术前会接受全身麻醉,以使其处于无意识状态。 2.开颅:医生会在患者的头部做一个切口,通常在太阳穴附近,然后用特殊的工具打开颅骨,露出脑部。 3.暴露动脉瘤:医生会使用显微镜等工具,仔细寻找动脉瘤的位置。一旦找到动脉瘤,医生会用特殊的夹子将其夹闭,以防止动脉瘤破裂。 4.修复血管:在夹闭动脉瘤后,医生会检查血管是否正常。如果需要,医生会使用特殊的材料修复血管壁,以防止血管破裂。 5.关闭颅骨:手术完成后,医生会将颅骨重新合上,并使用螺钉固定。 6.术后护理:患者在手术后需要在重症监护室观察一段时间,以确保身体状况稳定。在术后的恢复期间,患者需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 需要注意的是,动脉瘤夹闭术是一种高风险的手术,需要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操作。在决定是否进行手术之前,患者和家属需要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了解手术的风险和收益。

    2025-06-11 17:26:48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