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亚轲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擅长:鞍区病变(垂体腺瘤,颅咽管瘤,)胶质瘤,脑膜瘤等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鞍区病变(垂体腺瘤,颅咽管瘤,)胶质瘤,脑膜瘤等疾病的诊治。展开
  • 后脑勺有个凸起的肉愣

    后脑勺长凸起肉球,可能原因有毛囊炎、寻常疣、皮脂腺囊肿等,也可能与脂肪瘤有关,需对症治疗,如毛囊炎可涂抹药膏或口服药物,寻常疣可多种方式治疗且注意卫生,皮脂腺囊肿可手术切除并注意护理。 一、毛囊炎: 通常因局部毛囊受细菌感染引起。症状表现为局部皮肤红肿、疼痛。治疗方面,一般可在医生指导下,涂抹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抗生素类药膏。严重时可口服阿莫西林胶囊、左氧氟沙星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二、寻常疣: 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皮肤黏膜所致。会使局部出现丘疹,伴有皮肤表面粗糙、压痛等,丘疹还会逐渐增大。可选择液氮冷冻或激光治疗等方式,也可遵医嘱外用咪喹莫特乳膏、氟尿嘧啶软膏等。同时要注意个人卫生。 三、皮脂腺囊肿: 由毛囊皮脂腺口堵塞形成。发病后易导致局部出现圆形囊肿现象。一般通过病灶切除手术治疗,术后要注意伤口护理,以防感染。 四、脂肪瘤: 虽文中未详细说明,但也是可能原因之一。 总之,当发现后脑勺有凸起肉球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并明确原因,然后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以免延误病情。

    2025-06-11 17:29:50
  • 基底动脉瘤严重吗

    基底动脉瘤是颅内动脉壁的局限性囊性扩张,破裂出血致死率和致残率极高,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治疗后需注意日常护理和管理。 基底动脉瘤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基底动脉瘤是颅内动脉壁的局限性囊性扩张,其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血管炎等。基底动脉瘤的主要危害是破裂出血,一旦破裂出血,致死率和致残率极高。 对于基底动脉瘤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两种方法。手术治疗主要是通过开颅手术将动脉瘤夹闭或切除,介入治疗则是通过血管内介入的方法将动脉瘤栓塞。治疗方法的选择需要根据动脉瘤的大小、位置、形态等因素综合考虑。 除了治疗外,基底动脉瘤患者还需要注意日常的护理和管理。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用力排便等可能增加颅内压的因素,同时应定期进行脑血管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动脉瘤的变化。 总之,基底动脉瘤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患者和家属高度重视。一旦确诊为基底动脉瘤,应及时就医,积极治疗,并注意日常护理和管理,以降低动脉瘤破裂出血的风险。

    2025-06-11 17:26:48
  • 后脑勺右侧有个硬包痛

    后脑勺右侧凸起硬包的情况包括:一、毛囊炎或疖肿:这是毛囊、毛囊周围软组织发生的细菌性感染,通常会有红肿热痛的表现。可使用阿莫西林等抗生素来进行抗感染治疗。二、皮脂腺囊肿:因皮脂腺导管开口堵塞所致,平常一般无明显不适,当感染时会出现疼痛,甚至形成脓肿。轻度感染可口服阿莫西林等消炎药,形成脓肿则需切开引流。三、脂肪瘤:由脂肪组织形成的良性肿瘤,多数时候无不适感觉,生长缓慢且边界清晰,若体积较大可能出现疼痛。体积小可不处理,体积大则可手术切除。四、纤维瘤:是纤维结缔组织形成的良性肿瘤,多数无异常,当牵扯到神经时会有疼痛,可进行随诊观察,必要时手术切除。五、外伤:若有明确外伤史,可能是头皮水肿或皮下血管破裂出血形成的血肿,体积小能自行吸收,体积大的血肿需手术切开引流。六、骨肿瘤:由各种原因导致异常增生的骨组织肿瘤,外部触摸为硬包且有痛感,多需要手术治疗。 总之,后脑勺右侧出现凸起硬包的原因多样,具体情况需到医院就诊,完善相关辅助检查以明确诊断,具体治疗应咨询专业医生。

    2025-06-11 17:24:58
  • 撞到头过多久才能排除脑出血

    头部受到撞击后,需密切观察症状,包括头痛、恶心、呕吐、意识不清、抽搐等,如有异常应立即就医,即使最初检查正常,也建议数天或数周后随访,儿童和老年人需特别注意。 1.观察症状:在受伤后的数小时内,密切观察是否出现头痛、恶心、呕吐、意识不清、抽搐等症状。这些症状可能是脑出血的迹象。 2.立即就医:如果出现任何异常症状,应立即前往医院急诊科就诊。医生会进行详细的身体检查和神经系统评估,包括头部CT扫描等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脑出血。 3.后续随访:即使在最初的检查中没有发现异常,也建议在数天或数周后进行随访,以确保没有迟发性脑出血的发生。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对于头部受伤的处理也可能有所差异。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观察和治疗方案。此外,对于儿童和老年人,由于他们的身体状况和反应可能不同,医生可能会采取更密切的观察和监测措施。 总之,如果头部受到撞击,应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观察和治疗。如果有任何疑虑或担忧,应随时与医生沟通。

    2025-06-11 17:22:49
  • 颅内出血怎么治疗

    颅内出血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控制血压、止血、预防癫痫)、手术治疗(开颅手术、微创手术)和康复治疗(物理治疗、语言治疗、心理治疗),具体治疗方法需根据患者情况而定。 1.药物治疗: 控制血压:降低血压可以减少再次出血的风险。 止血药物:如果出血是由于血管破裂引起的,可以使用止血药物来止血。 预防癫痫:如果患者有癫痫发作的风险,可以使用抗癫痫药物来预防癫痫。 2.手术治疗: 开颅手术:如果出血量较大,或者出血位置较深,可能需要进行开颅手术来清除血肿。 微创手术:对于一些特定的病例,如脑室内出血,可以通过微创手术来清除血肿。 3.康复治疗: 物理治疗:帮助患者恢复运动和感觉功能。 语言治疗:帮助患者恢复语言功能。 心理治疗:帮助患者应对疾病带来的心理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治疗方法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包括出血量、出血位置、患者的年龄、健康状况等因素。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密切配合医生的治疗,同时注意休息和饮食,保持良好的心态。

    2025-06-11 17:21:17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