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Undefined index: department_name in /data/web/project/39yst/www/trunk1/app/modules/ask/index.php on line 310
王勇主任医师(1)_问答库_民福康养生
王勇

河南省人民医院

擅长:垂体瘤、动脉瘤、颅咽管瘤、脑膜瘤、胶质瘤、听神经瘤、髓母细胞瘤、癫痫、椎管肿瘤、先天性畸形及颅脑外伤等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王勇,男,主任医师,1987年考入华西医科大学六年制,后又取得华西医科大学硕士博士学位。擅长垂体瘤、动脉瘤、颅咽管瘤、脑膜瘤、胶质瘤、听神经瘤、髓母细胞瘤、癫痫、椎管肿瘤、先天性畸形及颅脑外伤等治疗。

展开
个人擅长
垂体瘤、动脉瘤、颅咽管瘤、脑膜瘤、胶质瘤、听神经瘤、髓母细胞瘤、癫痫、椎管肿瘤、先天性畸形及颅脑外伤等治疗。展开
  • 开颅手术有几个危险期

    开颅手术后危险期因人而异,一般持续1-2周,与脑水肿、颅内压、感染、出血、肌肉萎缩等并发症有关,需密切观察和护理,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 1.术后24小时内:这是术后最危险的时期,患者可能会出现脑水肿、颅内压增高等并发症,严重时可能导致脑疝,危及生命。 2.术后3-5天:此时患者可能会出现感染、出血等并发症,需要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神经系统症状。 3.术后1-2周:患者需要进行康复训练,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等并发症。 4.术后1个月:患者需要进行复查,评估手术效果和恢复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危险期只是一般情况,具体情况还需要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和手术情况来确定。在术后恢复期间,患者需要密切配合医生的治疗和护理,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助于促进恢复。对于高危人群,如老年人、患有其他疾病的患者等,术后需要更加密切的观察和护理。如果患者出现异常症状,应及时告知医生,以便进行处理。

    2025-06-24 16:30:12
  • 右后脑勺疼是不是脑肿瘤

    头疼有可能是脑肿瘤的一种表现,但并非所有头疼都是脑肿瘤导致。头疼通常可分为原发性头疼和继发性头疼。一、原发性头疼发作时间较长,能持续数天,休息后会好转,隔段时间又会发作,一般病史可达多年。这种间断发作的被称为良性头疼即原发性头疼,包括偏头疼、丛集性头疼和紧张性头疼。二、继发性头疼的原因众多,脑肿瘤仅是其中之一。脑血管病,如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面积脑梗死;头颅外伤引起的脑挫裂伤、硬膜下血肿等;脑部的炎症性改变,如脑炎、脑膜炎;还有全身系统性疾病,如发烧、高血压等都可能引发继发性头疼。所以在头疼的诸多原因里,脑肿瘤仅是其中之一。 总结概况提示:阐述了头疼与脑肿瘤的关系,指出头疼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介绍了原发性头疼的特点以及继发性头疼的多种原因,强调脑肿瘤只是导致头疼的原因之一。

    2025-06-24 16:30:06
  • 颅内压增高三主征包括哪三个

    颅内压增高三主征为头痛、呕吐和视神经盘水肿,其中头痛为最常见症状,多为持续性、阵发性加剧,呕吐呈喷射性,视神经盘水肿是重要客观体征,可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头痛是颅内压增高最常见的症状,多位于前额及颞部,为持续性头痛,阵发性加剧,常在咳嗽、用力、弯腰或低头活动时头痛加重,坐、立位或呕吐后可减轻。头痛剧烈时可伴有恶心、呕吐,呕吐呈喷射性,与进食无关。视神经盘水肿是颅内压增高的重要客观体征之一,表现为视神经盘充血、水肿,日久可导致视神经萎缩,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需要注意的是,颅内压增高三主征并非特异性症状,其他疾病也可能出现类似表现。因此,对于出现头痛、呕吐、视神经盘水肿等症状的患者,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025-06-24 16:30:05
  • 脑胶质瘤是怎么分级的

    脑胶质瘤通常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其发病与先天遗传因素及致癌环境相关。一、低级脑胶质瘤包含一级和二级,预后较好。其中一级主要有星形细胞瘤、毛细胞星形细胞瘤等;二级主要有星形细胞瘤、少突星形细胞瘤等。二、高级别脑胶质瘤包括三级和四级,预后相对较差,特别是四级。三级主要是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四级主要是胶质母细胞瘤,且较易复发。脑胶质瘤的治疗可采取手术切除,也可行放疗、化疗、肿瘤电场治疗等。常用药物有注射用替莫唑胺等,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治疗期间还应定期检测血常规和肝肾功能。 总结概况提示:阐述了脑胶质瘤的分级情况,包括低级和高级别脑胶质瘤的具体类别,以及治疗方法和常用药物,还强调了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2025-06-24 16:30:04
  • 脑出血失语恢复例子

    脑出血失语在积极治疗和康复训练下可以恢复,患者在治疗和康复训练的配合下逐渐恢复语言能力,能进行日常交流、独立生活或用清晰语言表达想法需求。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患者的情况都是独特的,失语恢复的速度和程度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此外,失语恢复需要综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语言治疗等多种手段。 患者1:张先生,65岁,因高血压导致基底节区脑出血,术后出现失语症状。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语言康复训练,他逐渐恢复了部分语言能力,可以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 患者2:李女士,48岁,在脑出血后出现失语和右侧肢体偏瘫。经过积极的康复治疗,她不仅恢复了语言功能,还能够独立进行日常生活活动。 患者3:王大爷,72岁,因右脑半球出血导致失语。经过长期的语言治疗和康复训练,他的语言能力得到了显著改善,可以用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 这些例子表明,脑出血失语是可以恢复的,但需要患者和家属的积极配合,以及专业医生的指导和治疗。如果您或您身边的人出现了脑出血失语的情况,建议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评估和治疗,同时积极参与康复训练,以促进语言功能的恢复。

    2025-06-11 17:41:18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