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男,主任医师,1987年考入华西医科大学六年制,后又取得华西医科大学硕士博士学位。擅长垂体瘤、动脉瘤、颅咽管瘤、脑膜瘤、胶质瘤、听神经瘤、髓母细胞瘤、癫痫、椎管肿瘤、先天性畸形及颅脑外伤等治疗。
展开-
脊髓拴系综合征的病因是什么
脊髓拴系综合征的病因与终丝紧张、椎管内脂肪瘤、脊髓发育畸形、皮毛窦、Currarion综合征等有关。 1、终丝紧张 终丝紧张是原发性脊髓拴系综合征的主要原因。终丝是连接脊髓末端及椎管末端的正常结构,可以辅助保持脊髓位置稳定,如果在胚胎发育时期形成过程中受到干扰,会出现终丝发育异常,成脊髓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逐渐受到牵拉,引起脊髓拴系相关症状。 2、椎管内脂肪瘤 椎管内脂肪瘤是造成脊髓拴系综合征的常见病因,由于脊髓末端发育过程中混入脂肪所致。脂肪瘤多位于腰骶部,90%的患者会有腰骶部皮肤异常改变,如异常小凹、异常色素沉着、多毛等。 3、脊髓发育畸形 脊髓纵裂畸形是一种先天畸形,因为脊髓被异常的骨嵴或纤维间隔分为两半,造成的脊髓活动受限,从而出现拴系症状。 4、皮毛窦 皮毛窦椎管和皮肤之间存在的一条开放或闭锁的通道,是一种先天发育异常,会引发脊髓拴系综合征。未完全闭锁的窦道时会有异常渗出物出现,可能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加重脊髓拴系。 5、Currarion综合征 主要表现为骶前肿物、骶尾发育不全等,可合并脊髓拴系综合征。
2025-04-01 11:42:16 -
脑血栓前兆能治愈吗
如果出现脑血栓前兆经过积极、正确的治疗未再次出现发作性前兆,且脑血管检查未发现严重的狭窄或闭塞,一般能够治愈。脑血栓是由脑动脉主干或皮质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增厚、管腔狭窄闭塞、血栓形成,主要表现为突然出现的偏侧上下肢麻木无力、口眼歪斜等症状。 如果出现突然发作性的言语含糊不清、肢体麻木、无力,以及发作性的口角歪斜、双眼黑蒙、单眼视物不清等,可能是脑血栓前兆,需引起重视,要到医院进行相应检查,若出现脑的小血管狭窄或小血管病变,应积极应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等,或他汀类药物,如洛伐他汀、普伐他汀、辛伐他汀等,不再发作则算临床治愈。 如果脑的大血管狭窄或闭塞,可能是脑血栓、脑梗死的前兆症状,需介入支架或闭塞开通等介入干预,才能延缓发展为脑梗死、脑血栓的情况,此外还要积极控制脑血栓前兆的易患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肥胖等因素。此类人群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以清淡低盐、低脂饮食为主,保证营养均衡、全面,还要根据自身的情况适当进行运动,如游泳、快走、散步等,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
2025-04-01 11:42:16 -
先天性脑积水的病因病理是什么呢
由于脑组织先天性发育异常所致的脑积水,称为先天性脑积水。形成脑积水的原因可能是脑脊液的分泌和吸收之间失去平衡,即脑脊液产生过多或吸收障碍。 此外,脑脊液循环通路阻塞也是引起先天性脑积水的重要原因。 婴幼儿先天性脑积水多在出生后数周头颅开始增大,一般经3~5个月方逐渐发现,也有出生时头颅即增大者。临床特别是因颅内压增高引起头颅进行性的异常增大,与周身发育不成比例。 额部向前突出、眶顶受压向下,双眼球下视,眼球向下转,致巩膜上部露白,前囟扩大且张力增加,其它囟门也可扩大,颅骨骨缝分离,头皮静脉扩张。 头颅叩诊呈“破壶音”。 婴幼儿骨缝未闭,颅内压增高时,头颅可以发生代偿性扩大,故在早期颅内压增高症状可以不明显。但脑积水严重,进展较快时,亦可出现,其症状为反复呕吐。 脑退行性变,脑发育障碍,四肢中枢性瘫痪,尤以下肢为重,常有智力改变和发育障碍。视神经受压萎缩,可致失明。眼球震颤,惊厥亦较常见。 还常并发身体其它部位畸形。
2025-04-01 11:42:15 -
脑血栓CT能查出来吗
一般情况下,脑血栓能够通过CT查出来,因为CT检查能够通过对脑部血管进行影像学造影,判断血管血液运行情况,从而确诊脑血栓。若确诊为脑血栓,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诊,积极遵医嘱使用药物进行治疗。 脑血栓形成早期,可通过脑CT检查排除脑出血,而在排除脑出血的基础上,可结合患者的神经系统症状,帮助确诊为缺血性脑病,即脑血栓形成。一般在脑血栓初级阶段,经过CT检查,可以发现部分部位发生轻微改变,患者可能会存在大脑皮质边缘与灰白质界限模糊的情况,上述CT结果就是提示患者存在脑血栓的相关表现。 同时CT检查也能检测出相关部位血管病变的严重情况,可以观察是否存在血流不畅的情况。如果CT检查排除脑出血后仍不能发现脑血栓,可考虑进行脑MRI检查,通过进行脑血管造影,准确地判断血栓形成引起的血管狭窄程度和具体部位。 建议患者平时注意做好日常护理,以低盐、低脂、高蛋白的饮食为主。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应定期翻身,保持身体清洁,并经常拍背、按摩等,防止褥疮和坠积性肺炎。
2025-04-01 11:42:15 -
小儿蛛网膜囊肿的原因有哪些
小儿蛛网膜囊肿绝大多数是先天发育异常,只有少部分是因为外伤或者感染等其他因素引起。 蛛网膜囊肿,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异常,本身为良性病灶,一般不会增长,比较稳定。发生的原因是蛛网膜形成局部包裹,其内蓄积脑脊液。小儿出现蛛网膜囊肿,绝大部分是因为先天发育的原因,在神经系统发育的过程中,出现蛛网膜分裂或者分布的异常,导致局部脑脊液被包裹,或者是早期胚胎脉络丛分化变异残留导致局部脑脊液蓄积。这类蛛网膜囊肿由于在脑组织发育节段即可出现,因此脑组织生长时会退让出相应的位置,一般来讲两者均会相安无事。不论是蛛网膜本身还是其内包裹的脑脊液均是对人体无害的成分,所以绝大多数的囊肿并不会影响功能,也不会出现症状。 还有一部分囊肿的成因是继发性的,常见的原因有外伤、感染、出血等因素导致蛛网膜破损、粘连等形成囊肿。这类除了积极处理原发病外,还需要判断蛛网膜囊肿是否存在占位和挤压,以明确是否需要手术干预。
2025-04-01 11:4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