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擅长:肝癌、胆管癌、胰腺癌、胆囊息肉、门静脉高压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主要从事肝胆外科专业,尤其擅长门静脉高压症、原发性肝癌、肝移植、胆道及胰腺肿瘤,微创外科技术及肿瘤综合治疗等领域,已独立完成2000余例复杂肝胆外科手术。先后在美国UCLA、MSKCC和克利夫兰医学中心进修学习。多次在国际大型学术会议做专题学术报告。近年来主编、主译《肝胆外科手术技巧》、《普通外科围手术期液体治疗》、《肝脏移植图谱》等专著,主持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行业科研专项等研究,在国内外杂志发表30余篇文章。

展开
个人擅长
肝癌、胆管癌、胰腺癌、胆囊息肉、门静脉高压病的诊治。展开
  • 微创胆囊切除术后一般需要静养多久

    微创胆囊切除术后患者静养时间一般为1-4周,受患者自身因素(年龄、基础健康状况)、手术相关因素(手术难度)、术后恢复情况(伤口恢复、胃肠道功能恢复)影响,患者自身状况等不同静养时间有差异,需综合多方面情况确定,静养期间要注意休息、合理饮食、逐渐增加活动量,异常及时就医。 一、患者自身因素 1.年龄 青壮年:身体状况相对较好,恢复能力较强,一般静养1-2周左右基本可以恢复日常轻体力活动。例如,20-35岁的青壮年患者,若没有基础疾病,术后1周左右伤口基本愈合,体力逐渐恢复,可开始进行一些轻度的室内活动,如缓慢散步等,但仍需避免剧烈运动。 老年人:身体机能减退,恢复相对较慢,可能需要静养2-4周甚至更长时间。因为老年人各器官功能下降,伤口愈合速度比年轻人慢,且可能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这些疾病会影响术后恢复。比如,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术后可能需要2周左右才能进行轻度活动,4周左右才能基本恢复正常的生活节奏,但具体还需根据自身恢复情况和基础疾病控制情况来定。 2.基础健康状况 健康无基础疾病者:术后静养1-2周即可。这类患者没有其他慢性疾病干扰,身体对手术的应激反应较小,恢复较快。 有基础疾病者:如合并糖尿病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会影响伤口愈合,需要在控制好血糖的基础上适当延长静养时间,可能需要2-3周甚至更久;合并心脏病的患者,要考虑心脏功能对活动的耐受情况,静养时间也会相应延长,可能需要3-4周,且需要密切监测心脏功能变化。 二、手术相关因素 1.手术难度 简单病例:如果手术过程顺利,没有出现复杂情况,如胆囊炎症较轻,与周围组织粘连不严重等,患者静养1-2周可基本恢复。 复杂病例:若手术中出现胆囊与周围组织严重粘连、解剖结构不清等情况,对身体的创伤较大,术后恢复时间会延长,可能需要静养2-4周。例如,胆囊炎症重且与肝外胆管等周围组织粘连紧密的患者,术后恢复时间相对较长。 三、术后恢复情况 1.伤口恢复 伤口愈合良好:一般术后1周左右伤口基本愈合,此时患者可以适当增加活动量,但仍需避免牵拉伤口。如果伤口愈合不佳,出现感染、脂肪液化等情况,静养时间需要相应延长,可能需要2-4周甚至更长,直到伤口完全愈合。 2.胃肠道功能恢复 胃肠道功能恢复快:一般术后1-2天胃肠道功能开始恢复,能正常排气、进食后,静养1-2周可基本恢复正常饮食和活动。如果胃肠道功能恢复缓慢,出现腹胀、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会影响患者的整体恢复,需要延长静养时间,可能需要2-3周来促进胃肠道功能完全恢复。 总体而言,微创胆囊切除术后患者一般需要静养1-4周,具体时间需综合患者自身情况、手术情况和术后恢复情况来确定。在静养期间,患者要注意休息,合理饮食,逐渐增加活动量,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2025-10-28 14:23:21
  • 肝囊肿需进行什么样的治疗手段

    肝囊肿有观察随访策略,囊肿较大伴压迫症状等用囊肿开窗术,囊肿位置特殊等用肝部分切除术,身体不适合手术等可采用穿刺抽吸硬化术,儿童肝囊肿需谨慎处理,老年肝囊肿无症状多观察有症状综合评估,有基础疾病患者选治疗要考虑对基础病的影响。 一、观察随访 对于无症状且囊肿较小(直径通常小于5厘米)的肝囊肿患者,一般采取观察随访策略。通过定期进行腹部超声检查,监测囊肿的大小、形态等变化情况。因为较小的肝囊肿通常不会对肝脏功能及身体其他系统造成明显影响,定期随访可及时发现囊肿是否出现异常变化。例如,对于无任何不适症状的年轻患者,若超声检查显示肝囊肿直径小于5厘米,可每隔6~12个月复查超声。 二、手术治疗 1.囊肿开窗术:适用于囊肿较大(直径≥5~10厘米)且出现压迫症状(如上腹饱胀、腹痛、恶心、呕吐等)的患者。手术通过打开囊肿壁,使囊液引流出囊肿,解除对周围组织的压迫。该手术能有效缓解患者因囊肿压迫产生的不适症状。例如,当肝囊肿直径达到8厘米并导致患者出现明显上腹饱胀感时,可考虑行囊肿开窗术。 2.肝部分切除术:当囊肿位置特殊、与重要管道结构关系密切或怀疑囊肿有恶变可能时,会采用肝部分切除术。此手术需要精准评估囊肿与肝脏血管、胆管等结构的关系,以最大程度切除囊肿并保留正常肝脏组织。比如,若肝囊肿位于肝脏重要功能区域且高度怀疑有恶变倾向时,需行肝部分切除术。 三、穿刺抽吸硬化术 对于身体状况不适合手术、囊肿较大但不愿接受手术的患者,可采用超声引导下穿刺抽吸硬化术。具体操作是在超声引导下将穿刺针插入囊肿内,抽出囊肿内液体,然后注入无水酒精等硬化剂,使囊壁纤维化闭合,从而达到治疗目的。但该方法存在一定复发风险,需患者在治疗后定期复查。例如,老年患者身体基础状况较差,无法耐受手术时,可考虑此治疗方式,但要告知患者有复发可能。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肝囊肿:儿童肝囊肿需谨慎处理,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肝囊肿的病因可能与先天性因素等有关,应根据囊肿具体情况评估。若囊肿较小且无症状,以密切观察为主,避免过度医疗;若囊肿较大影响生长发育或出现相关症状,需在专业医生评估后选择合适治疗方式,优先考虑对儿童生长发育影响较小的方法。 老年肝囊肿:老年患者肝囊肿若无症状,多以观察随访为主,因老年患者身体机能下降,手术等治疗风险相对较高。若有症状则需综合评估老年患者的心肺功能、基础疾病等情况,选择相对安全的治疗方式,如身体状况允许可考虑手术或穿刺等治疗。 有基础疾病患者:对于合并有糖尿病、心脏病等基础疾病的肝囊肿患者,在选择治疗方式时需充分考虑治疗对基础疾病的影响。例如,合并糖尿病的患者行手术治疗时,需严格控制血糖,以降低手术风险;合并心脏病的患者在治疗前需评估心脏功能,选择对心脏负担较小的治疗手段。

    2025-10-28 14:22:40
  • 肝脏出血怎么回事

    肝脏出血成因多样,包括创伤、医源性因素、肝脏疾病等,不同人群有不同相关情况,表现因出血量和速度而异,诊断靠病史、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治疗依情况分保守和手术。 不同年龄人群的相关情况 儿童:儿童肝脏出血相对少见,若发生多与先天性肝脏血管畸形、严重的腹部外伤等有关。比如意外摔倒撞击腹部等情况,由于儿童肝脏相对脆弱且血管发育特点,容易出现出血。 成年人:成年人肝脏出血常见原因包括外伤、肝脏本身的病变如肝硬化、肝肿瘤等。外伤中交通事故、暴力击打腹部等是常见致伤因素;而肝硬化患者因肝脏结构改变,血管压力异常,更容易出现血管破裂出血情况较为多见。 不同性别方面的差异 一般来说,在肝脏出血的发病原因上,男女没有明显的特异性差异,主要还是由上述的创伤、疾病等因素决定,但在一些与疾病相关的情况中,比如某些肝脏肿瘤的发生率可能在不同性别上有一定差异,但这并非是直接导致肝脏出血的根本原因,而是通过影响肝脏病变进而间接影响出血风险。 生活方式影响 长期大量饮酒可导致酒精性肝病,进而发展为肝硬化,增加肝脏出血的可能性;长期高脂饮食、缺乏运动等导致的肥胖相关脂肪肝,也可能引发肝脏病变,增加出血风险;有外伤风险的生活方式,如从事高风险职业(建筑工人等)、经常进行高风险运动(如摩托车越野等),会使腹部受到外伤的几率增加,从而增加肝脏出血风险。 病史相关 有肝脏疾病病史的人群,如已经确诊肝硬化、肝脏肿瘤等,其肝脏出血的概率明显高于无相关病史者。例如,有肝硬化病史的患者,因为肝脏内血管已经处于异常状态,随时可能出现血管破裂出血;有肝脏外伤病史的人,再次发生肝脏出血的风险也会增高,因为肝脏组织可能存在潜在的损伤后血管不稳定等情况。 肝脏出血的表现 肝脏出血的表现因出血量和出血速度不同而有所差异。少量缓慢出血时,可能仅有右上腹隐痛、不适等表现;如果出血量较多、出血速度较快,患者会出现面色苍白、心慌、气短、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同时可能有腹部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等腹膜刺激征表现,腹部可触及包块等。 肝脏出血的诊断 医生会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结合相关辅助检查来诊断。体格检查可发现腹部体征等异常;实验室检查可能有血红蛋白下降等提示出血的指标;影像学检查是重要的诊断手段,如腹部超声可以初步观察肝脏有无占位、血管情况等;CT检查能够更清晰地显示肝脏内部结构、出血部位、出血量等情况;磁共振成像(MRI)对于一些复杂情况的诊断也有重要价值。 肝脏出血的治疗原则 对于肝脏出血的治疗,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措施。少量出血且生命体征平稳的患者,可能采取保守治疗,包括卧床休息、止血药物应用、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等;如果出血量较大、出血持续,往往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肝修补术、肝部分切除术等,以控制出血、修复肝脏损伤。

    2025-10-28 14:22:01
  • 胆结石微创手术怎么做

    胆结石微创手术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前要评估患者、完善检查;手术包括建立气腹、放置穿刺套管、分离胆囊、处理胆囊管和动脉、取出胆囊;术后要进行一般护理、疼痛管理、饮食恢复、活动指导;术后有出血、胆瘘、感染等并发症及相应处理,还有其他术式也遵循微创原则。 患者评估:需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是否有胆囊结石相关的症状,如腹痛、黄疸等,还要评估患者的心肺功能等全身状况,以确定患者是否能耐受手术。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小儿胆结石相对少见,但若发生,需特别关注其机体发育情况及对手术的耐受能力;老年患者可能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要在术前尽量将这些基础疾病控制在相对稳定的状态。女性患者需询问月经情况等。 完善检查:通常需要进行腹部超声检查以明确胆结石的位置、大小等情况,还可能需要进行血常规、凝血功能、肝功能等实验室检查,以及胸部X线或CT等检查来评估心肺等情况。 手术步骤 建立气腹:患者一般采取仰卧位,在患者腹部建立人工气腹,通常会选择脐部作为穿刺点,插入腹腔镜,通过腹腔镜观察腹腔内情况。 放置穿刺套管:根据手术需要,在腹部其他部位放置几个穿刺套管,用于插入手术器械。 分离胆囊:通过腹腔镜和手术器械分离胆囊周围的组织,暴露胆囊管和胆囊动脉。 处理胆囊管和胆囊动脉:分别钳夹、切断并结扎胆囊管和胆囊动脉,将胆囊与周围组织分离。 取出胆囊:将切除的胆囊通过穿刺套管取出体外。 术后恢复 一般护理:术后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体温、心率、血压等。患者返回病房后,去枕平卧6小时,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 疼痛管理:根据患者的疼痛情况给予适当的镇痛措施,对于小儿患者要特别注意其疼痛的表达和处理,避免因疼痛导致的机体应激反应;老年患者对疼痛的耐受能力可能不同,要合理选择镇痛方式。 饮食恢复:一般术后6小时可少量饮水,如无不适,逐渐过渡到流质、半流质饮食,然后再恢复正常饮食。饮食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过早摄入。 活动指导:鼓励患者早期活动,小儿患者要在家长看护下适当活动,促进胃肠蠕动恢复,减少肺部并发症等发生;老年患者活动要循序渐进,防止因活动不当导致跌倒等意外情况。 术后并发症及处理 出血:较少见,但如果发生需要根据出血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如保守治疗或再次手术止血。 胆瘘:如果出现胆瘘,要保持引流通畅,观察患者的腹部情况,必要时进行引流等处理。 感染:包括腹腔感染、切口感染等,要根据感染情况使用抗生素等进行治疗。对于小儿患者和老年患者,由于其免疫力相对较弱,更要加强感染的预防和监测。 胆结石微创手术还有其他术式,如保胆取石术等,其手术过程等会有所不同,但总体都遵循微创的原则,在手术操作过程中都要尽量减少对患者机体的创伤,促进患者尽快恢复。

    2025-10-28 14:20:37
  • 胆囊结石一定要切胆吗

    胆囊结石治疗方式需综合评估选择,无症状且结石小等情况可观察等待,部分符合条件者可选保胆取石术但有生活方式要求,有明显症状、合并相关情况等需胆囊切除术,手术方式有开腹和腹腔镜等,要个体化评估决策。 一、观察等待情况 1.适用人群及情况:对于无症状的胆囊结石,尤其是偶然发现、结石较小(直径小于1厘米)且无明显胆囊壁增厚、炎症等情况的患者,可选择观察等待。例如一些老年患者,基础疾病较多,手术风险较高时,若结石无明显症状,可定期随访,包括超声检查等,观察结石大小、胆囊情况等变化。 2.年龄因素影响:儿童胆囊结石相对少见,但如果儿童胆囊结石无症状且病情稳定,也可能先考虑观察,但需密切关注,因为儿童胆囊功能可能随生长发育有变化,且日后结石可能进展。而老年患者观察时要更关注整体健康状况,因为老年人体质相对较弱,手术耐受能力差,观察过程中需定期评估胆囊及结石情况。 二、保胆取石术 1.适用条件:部分胆囊功能良好、结石数目较少、有强烈保胆意愿的患者可考虑保胆取石术。但需要严格把握手术指征,比如结石直径一般不宜过大,胆囊收缩功能正常等。有研究表明,合适的患者行保胆取石术后,在一定时间内结石复发率有一定范围,但通过术后生活方式调整等可降低复发风险。 2.性别差异影响:性别对保胆取石术本身的影响不大,但不同性别患者术后恢复可能因体质等略有不同,不过总体差异不显著。 3.生活方式要求:无论是否保胆,患者都需要注意调整生活方式。比如饮食上要规律进食,避免高油、高脂、高胆固醇饮食,多吃蔬菜水果等。对于保胆取石术后患者,更要强调低脂饮食,因为高脂饮食可能增加结石复发风险。 三、胆囊切除术 1.必须切除的情况 当胆囊结石伴有明显症状,如反复胆绞痛发作,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时,通常建议手术切除胆囊。此外,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反复发作,尤其是急性化脓性胆囊炎、坏疽性胆囊炎等情况,也需要及时行胆囊切除术。还有胆囊结石合并胆囊息肉、胆囊壁明显增厚(如大于3毫米)、怀疑胆囊癌等情况,也需要行胆囊切除术。 年龄因素方面,中青年患者如果结石有症状且符合手术指征,应积极考虑手术,因为随着时间推移,病情可能进展,增加治疗难度和风险。而对于老年患者,若基础疾病能够耐受手术,且结石有明显症状或存在上述需要切除的情况,也应权衡利弊后考虑手术,因为长期的胆绞痛等症状会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2.手术方式选择:胆囊切除术有传统开腹手术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创伤小、恢复快,是目前常用的手术方式,但对于一些复杂情况,可能需要开腹手术。 总之,胆囊结石是否需要切胆不能一概而论,需要综合患者的症状、结石情况、胆囊功能、年龄、基础疾病等多方面因素进行个体化评估,由医生和患者共同决策合适的治疗方案。

    2025-10-28 14:20:00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