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擅长:肝癌、胆管癌、胰腺癌、胆囊息肉、门静脉高压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主要从事肝胆外科专业,尤其擅长门静脉高压症、原发性肝癌、肝移植、胆道及胰腺肿瘤,微创外科技术及肿瘤综合治疗等领域,已独立完成2000余例复杂肝胆外科手术。先后在美国UCLA、MSKCC和克利夫兰医学中心进修学习。多次在国际大型学术会议做专题学术报告。近年来主编、主译《肝胆外科手术技巧》、《普通外科围手术期液体治疗》、《肝脏移植图谱》等专著,主持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行业科研专项等研究,在国内外杂志发表30余篇文章。

展开
个人擅长
肝癌、胆管癌、胰腺癌、胆囊息肉、门静脉高压病的诊治。展开
  • 肝脏结节,会癌变吗如何治疗

    肝脏结节有多种类型部分可能癌变可通过多种检查判断,良性结节根据情况定期随访或相应治疗,可能癌变或恶性结节可手术、介入、局部消融、靶向及免疫治疗,儿童、妊娠期女性、老年人及有基础肝病患者处理各有注意事项。 一、肝脏结节是否会癌变 肝脏结节有多种类型,部分可能癌变。例如,肝硬化结节有一定癌变风险,尤其是病毒性肝炎相关肝硬化基础上的结节;肝腺瘤有恶变可能,尤其是女性长期口服避孕药者;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一般极少恶变,但也有个别恶变报道;而一些良性结节如肝囊肿等通常不会癌变。判断肝脏结节是否有癌变倾向可通过多种检查,如超声造影、增强CT或MRI等,观察结节的血供、强化方式等特征,同时结合甲胎蛋白(AFP)等肿瘤标志物检测。 二、肝脏结节的治疗 1.良性结节的处理 肝囊肿:如果囊肿较小且无症状,一般定期随访观察即可;当囊肿较大(如直径>5cm)出现压迫症状或怀疑合并感染等情况时,可考虑超声引导下穿刺抽液或手术切除等治疗。 肝血管瘤:对于较小的(直径<5cm)无症状的肝血管瘤,定期复查超声等;若血管瘤直径>5cm且有症状或位于肝边缘易破裂风险时,可考虑介入栓塞治疗或手术切除。 2.可能癌变或恶性结节的处理 手术治疗:对于明确有癌变倾向或已确诊为恶性的肝脏结节,如符合手术指征的肝癌等,可考虑手术切除,包括肝部分切除术等。手术切除适用于肝功能较好、肿瘤局限且无远处转移的患者。 介入治疗:如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通过阻断肿瘤供血动脉并注入化疗药物来杀伤肿瘤细胞,适用于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等情况。 局部消融治疗:包括射频消融、微波消融等,通过局部产生高温使肿瘤组织坏死,适用于早期小肝癌等,尤其对于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选择。 靶向及免疫治疗:对于晚期肝癌等,可应用靶向药物如索拉非尼等,以及免疫治疗药物如帕博利珠单抗等,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增强机体免疫对肿瘤的杀伤作用来控制病情,但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由医生评估后选择应用。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肝脏结节相对少见,若发现肝脏结节,需详细询问病史,如是否有先天性胆道疾病等相关病史。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治疗需更加谨慎,优先考虑对生长发育影响小的治疗方式,如能通过定期观察的良性结节尽量先观察,对于可能需要治疗的结节,要充分评估手术、介入等治疗对儿童未来生长发育的影响。 妊娠期女性:妊娠期发现肝脏结节需特别谨慎,因为妊娠会影响肝脏的血流动力学等情况。要综合考虑结节性质、妊娠孕周等因素。如果是良性结节且病情稳定,可在密切监测下继续妊娠;如果是怀疑恶性或有恶变倾向的结节,需多学科会诊,权衡妊娠和治疗对母婴的影响后制定个体化方案。 老年人:老年人肝脏结节的处理要考虑其基础疾病情况,如是否有冠心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治疗方式的选择需更注重安全性,对于身体状况较差、不能耐受较大创伤治疗的老年人,可优先考虑相对温和的治疗方式,如对于小的良性结节定期随访,对于部分恶性结节可选择对机体打击较小的局部消融等治疗,但要充分评估其耐受性和预后。 有基础肝病患者:如有病毒性肝炎(如乙肝、丙肝)基础的患者出现肝脏结节,要积极治疗基础肝病,如乙肝患者需规范抗病毒治疗,在此基础上处理肝脏结节。因为基础肝病会影响肝脏结节的发展和治疗效果,同时肝脏结节的存在也可能影响基础肝病的控制。

    2025-10-28 15:22:49
  • 肝胆管结石最快的排石方法是什么

    肝胆管结石治疗需依具体病情而定,无所谓“最快排石方法”。一般治疗包括饮食调整(规律饮食、避免高油高脂高胆固醇食物、儿童注意营养均衡)和多饮水;药物治疗有溶石药物(如熊去氧胆酸,儿童一般不首先考虑,合并胆道感染用抗生素且需依结果选);手术治疗有胆管切开取石术(适用于相应情况,不同年龄患者风险及护理有别)和肝切除术(结石致局部肝脏病变时考虑,儿童风险大,成年人综合多因素),需个体化选择治疗方案。 一、一般治疗 1.饮食调整 对于无症状或症状较轻的肝胆管结石患者,应注意规律饮食,尤其是要保证早餐的摄入。避免高油、高脂、高胆固醇饮食,减少肥肉、油炸食品、动物内脏等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等富含膳食纤维食物的摄入,以维持胆汁的正常分泌和排泄,降低结石进一步增大或增多的风险。例如,多吃苹果、西兰花等,其中的膳食纤维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减少胆汁在胆道内的淤积。 对于儿童患者,要注意营养均衡,避免长期挑食导致营养不均衡引发肝胆管结石相关问题。儿童应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同时控制高脂肪、高糖食物的过量摄入。 2.多饮水 每日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一般建议饮水量在1500-2000ml左右。多饮水可以增加尿液生成,通过尿液的冲刷作用,促进小的结石排出,同时也能稀释胆汁,减少胆汁中胆固醇等成分的过饱和状态。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要根据其年龄和体重适当调整饮水量,保证其充足的水分摄入,但要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增加肾脏负担;成年人则可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安排饮水量。 二、药物治疗 1.溶石药物 熊去氧胆酸等药物可能对部分胆固醇结石有一定的溶解作用,但一般起效较慢,且需要长期服用,通常需要服用数月甚至数年。例如,对于一些较小的胆固醇性肝胆管结石,在医生评估后可考虑使用熊去氧胆酸,但药物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肝功能等指标,因为药物可能会对肝脏有一定影响。对于儿童患者,一般不首先考虑溶石药物治疗,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药物对其潜在影响尚不明确,多以观察和保守治疗为主。 对于合并胆道感染的患者,可能会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如头孢类抗生素等,但抗生素的使用需要严格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来选择,避免滥用抗生素导致耐药等问题。 三、手术治疗 1.胆管切开取石术 对于结石较大、症状明显或合并胆管狭窄等情况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胆管切开取石术。手术中直接切开胆管,取出结石。这种手术方式适用于各种大小和部位的肝胆管结石,但手术有一定创伤,术后需要注意伤口护理,防止感染等并发症。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儿童进行胆管切开取石术风险相对较高,需要更精细的手术操作和术后护理,要密切观察儿童的生命体征、伤口愈合情况等;成年人则需要根据自身身体状况评估手术耐受性等。 2.肝切除术 如果结石导致局部肝脏出现萎缩、纤维化等病变,可能需要进行肝切除术。例如,某一肝段或肝叶因长期结石存在导致严重的肝脏损害,为了去除病灶,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会考虑肝切除。对于儿童患者,肝切除术的风险更大,需要充分评估肝脏剩余功能等情况,谨慎选择手术方式;成年人则要根据肝脏病变程度、全身状况等综合考虑是否进行肝切除。 总之,肝胆管结石的治疗需要个体化,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年龄、身体状况等多方面因素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不存在适用于所有患者的所谓“最快排石方法”。

    2025-10-28 15:22:14
  • 肝多发血管瘤怎么治疗最好

    肝多发血管瘤的治疗方式包括观察随访、手术治疗、介入治疗和射频消融治疗,观察随访适用于大多数无症状且体积较小的患者需考虑年龄等因素;手术治疗适用于体积较大有症状或特殊人群情况,方式有肝部分切除术和血管瘤捆扎术;介入治疗适用于不能耐受手术或特殊部位的患者,方法是经导管动脉栓塞术;射频消融治疗适用于较小或特殊人群的肝多发血管瘤,原理是利用热能使血管瘤组织凝固坏死需考虑相关情况。 一、观察随访 1.适用情况:对于大多数无症状且体积较小(直径<5cm)的肝多发血管瘤患者,一般采取观察随访的策略。因为这类患者通常病情进展缓慢,血管瘤不会对身体造成明显的不良影响。例如,通过定期进行腹部超声检查,监测血管瘤的大小、形态等变化情况,一般建议每6-12个月复查一次超声。 2.考虑因素:需要考虑患者的年龄因素,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身体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血管瘤可能有一定的变化趋势,但多数也可先观察;对于老年患者,若身体状况较差,不耐受手术等有创操作,观察随访是更稳妥的选择。同时要关注患者的生活方式,如有无剧烈运动等可能导致血管瘤破裂的高危行为,若有应加以提醒纠正。 二、手术治疗 1.适用情况 血管瘤体积较大且有症状:当肝多发血管瘤直径>10cm,或者出现了压迫症状,如压迫胃肠道引起腹痛、恶心、呕吐等,压迫胆管导致黄疸等情况时,需要考虑手术治疗。例如,有患者因肝多发血管瘤直径达15cm,出现了明显的上腹部胀痛不适,影响进食,此时手术干预是必要的。 特殊人群情况: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育龄女性,若血管瘤有增大趋势且有生育计划,可能需要提前评估手术;对于有基础疾病且血管瘤有快速增长迹象的患者,也需考虑手术。 2.手术方式 肝部分切除术:适用于局限于一段或一叶的肝多发血管瘤,将病变的肝组织切除。这种手术方式可以较为彻底地去除血管瘤,但对肝脏功能有一定影响,需要考虑患者的肝脏储备功能。 血管瘤捆扎术:对于无法切除的多发血管瘤,可采用捆扎的方法,通过捆扎血管瘤的供血血管,使其缺血坏死。这种手术相对创伤较小,但存在复发的可能。 三、介入治疗 1.适用情况 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对于一些身体状况较差,如合并严重心肺疾病、肝肾功能不全等,无法耐受手术的肝多发血管瘤患者,介入治疗是一种可选的方法。例如,一位70岁的患者,合并严重冠心病,心功能较差,无法承受手术,可考虑介入治疗。 特殊部位的血管瘤:对于一些位于肝脏深部或特殊位置,手术切除难度较大的多发血管瘤,介入治疗可以通过导管选择性进入血管瘤的供血动脉,进行栓塞治疗。 2.介入治疗方法 经导管动脉栓塞术(TAE):通过插入导管至供应血管瘤的动脉,注入栓塞剂,使血管瘤缺血、坏死。但可能存在栓塞不完全或复发的情况,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评估。 四、射频消融治疗 1.适用情况 较小的肝多发血管瘤:对于直径<5cm的单发或多发较小的肝血管瘤,射频消融治疗有一定的应用。例如,发现多个直径3-4cm的肝血管瘤,可考虑射频消融。 特殊人群:对于老年患者身体状况相对较好,但又不愿接受较大手术的情况,射频消融也是一种微创的选择。需要考虑患者的凝血功能等情况,若凝血功能差则可能不适合该治疗。 2.治疗原理:利用射频电极产生的热能,使血管瘤组织凝固坏死,从而达到治疗目的。但需要注意操作过程中对周围正常肝组织的影响。

    2025-10-28 15:20:59
  • 有胆结石的人饮食需要注意什么

    胆结石患者需从多方面进行饮食调整,包括控制脂肪摄入(每日宜40-50克内,避免油炸、动物内脏、肥肉等)、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每天每公斤体重1-1.2克,选精瘦肉、鱼肉、豆类等)、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等)、规律饮食(定时进餐,保证吃早餐且营养均衡)、控制胆固醇摄入(严格限制蛋黄、蟹黄等,每周蛋黄不超3个),儿童、孕妇、老年人等特殊人群饮食也各有注意事项。 胆结石患者需从多方面进行饮食调整,包括控制脂肪摄入(每日宜40-50克内,避免油炸、动物内脏、肥肉等)、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每天每公斤体重1-1.2克,选精瘦肉、鱼肉、豆类等)、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等)、规律饮食(定时进餐,保证吃早餐且营养均衡)、控制胆固醇摄入(严格限制蛋黄、蟹黄等,每周蛋黄不超3个),儿童、孕妇、老年人等特殊人群饮食也各有注意事项。 一、控制脂肪摄入 胆结石患者应减少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因为高脂肪饮食会刺激胆囊收缩素分泌,引起胆囊收缩,导致胆绞痛发作。每日脂肪摄入量宜控制在40-50克以内。要避免食用油炸食品,如炸鸡、炸薯条等;动物内脏也要少吃,像猪肝、猪心等;还要减少肥肉的摄取,例如肥猪肉。因为这些食物中的脂肪含量高,容易诱发胆囊收缩,加重病情。 二、适量摄入蛋白质 可以选择优质蛋白质,如瘦肉、鱼肉、豆类及豆制品等。蛋白质有助于修复身体组织,但也不能过量,每天每公斤体重摄入1-1.2克为宜。瘦肉应选择精瘦肉,如鸡胸肉等,鱼肉可选择鳕鱼、鲈鱼等;豆类可食用豆浆、豆腐等。适量的蛋白质摄入有助于维持身体正常代谢,又不会给胆囊造成过重负担。 三、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芹菜、菠菜、西兰花等)、水果(苹果、香蕉、橙子等)、全谷物(燕麦、糙米等)。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减少胆固醇的吸收,对降低胆结石发病风险有帮助。以芹菜为例,每天可摄入100-200克;苹果每天吃1-2个较为合适。 四、规律饮食 定时进餐非常重要,每日三餐要规律,避免暴饮暴食。不吃早餐是胆结石的诱发因素之一,因为空腹时间过长,胆汁浓度升高,容易形成结石。所以要保证每天吃早餐,而且早餐要营养均衡,可选择全麦面包、鸡蛋、牛奶等。 五、控制胆固醇摄入 严格限制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取,像蛋黄、蟹黄、鱼子等。例如,每周蛋黄的摄入量不宜超过3个。因为胆固醇摄入过多会增加胆汁中胆固醇的含量,促使胆结石形成或加重病情。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胆结石相对较少见,但如果是有相关基础疾病或特殊情况的儿童,饮食上同样要遵循上述原则,不过要根据儿童的年龄和生长发育需求进行合理调整,保证营养均衡的同时严格控制脂肪、胆固醇等摄入。例如,儿童的蛋白质摄入要保证优质且适量,避免食用过于油腻、高胆固醇的食物。 孕妇:孕妇患有胆结石时,饮食调整需更加谨慎。要保证足够营养供应胎儿发育,同时控制脂肪等摄入。可选择低脂高蛋白食物,如低脂牛奶、瘦肉等,膳食纤维的摄入也不能少,但要注意避免引起胃肠不适。要规律进餐,避免因为孕期反应等原因不规律进食。 老年人:老年人消化功能减退,饮食上要更注重易消化。在控制脂肪、胆固醇等摄入的基础上,蛋白质的摄入要保证容易消化吸收,如鱼肉等。同时,要注意膳食纤维的合理摄入,预防便秘,因为便秘可能会影响胆道健康。

    2025-10-28 15:20:33
  • 胆囊息肉患者的饮食

    胆囊息肉患者饮食原则包括低脂肪饮食(避免油炸食品、动物内脏,选瘦肉)、高纤维饮食(多吃蔬菜水果)、规律饮食(保证三餐规律,早餐可选低脂牛奶配全麦面包,主食用粗粮),不同人群有不同注意事项,儿童要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垃圾食品、保证营养均衡,老年要控制糖分摄入、食物软烂易消化,需避免饮酒和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因酒精影响胆囊和肝脏代谢、辛辣刺激可诱发腹部不适。 一、胆囊息肉患者的饮食原则 (一)低脂肪饮食 1.原因:胆囊息肉患者的胆囊功能可能受到一定影响,高脂肪饮食会刺激胆囊收缩,可能引起右上腹疼痛等不适症状。例如,有研究表明,高脂饮食可使胆囊收缩素分泌增加,导致胆囊收缩,对于胆囊息肉患者可能加重不适。 2.具体食物选择:应避免食用油炸食品,如炸鸡、炸薯条等;减少动物内脏的摄入,如猪肝、猪心等;选择瘦肉,如鸡胸肉、鱼肉等,其中鱼肉富含优质蛋白且脂肪含量相对较低,像三文鱼,每100克约含脂肪4-7克左右,是较好的选择。 (二)高纤维饮食 1.原因:高纤维饮食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减少胆固醇的重新吸收,对降低血液中胆固醇水平有帮助,从而间接减轻胆囊的负担。 2.具体食物选择:多吃蔬菜,如芹菜,每100克芹菜中膳食纤维含量约为1.2克,菠菜每100克膳食纤维含量约为1.7克等;水果方面,苹果是不错的选择,一个中等大小的苹果约含膳食纤维2克左右,还有香蕉等,香蕉每100克膳食纤维含量约为2.6克。 (三)规律饮食 1.原因:定时进餐可以维持胆囊的正常收缩和舒张节律,避免胆汁在胆囊内过度淤积。如果不吃早餐,胆汁在胆囊内停留时间过长,胆固醇易析出形成息肉或使息肉增大。 2.具体要求:每天应保证三餐规律,早餐要吃,可选择喝一杯低脂牛奶(200毫升左右)搭配全麦面包(1-2片);午餐和晚餐要均衡,主食可选择粗粮,如玉米、燕麦等,粗粮富含膳食纤维,且升糖指数相对较低。 二、不同人群胆囊息肉患者的饮食注意事项 (一)儿童胆囊息肉患者 1.注意事项:儿童胆囊息肉相对较少见,但如果发生,饮食上要特别注意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的垃圾食品,如膨化食品等。要保证营养均衡,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保证蛋白质的合理摄入,如选择鸡蛋(每天1个为宜,吃蛋白部分为主)、纯牛奶等优质蛋白来源。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饮食既要满足胆囊健康需求,又要保障正常生长发育所需营养。 (二)老年胆囊息肉患者 1.注意事项:老年患者多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饮食上,除了遵循上述原则外,要注意控制糖分摄入,避免食用高糖食物,如糖果、甜饮料等,因为高血糖可能影响身体整体代谢,对胆囊息肉病情不利。同时,老年患者消化功能相对较弱,食物应做得软烂易消化,如将蔬菜切碎烹饪,肉类可选择炖煮至软烂。 三、胆囊息肉患者需避免的饮食情况 (一)避免饮酒 1.原因:酒精会刺激胆囊收缩素的分泌,进而影响胆囊的正常功能,还会干扰肝脏的代谢功能,导致胆固醇代谢紊乱,增加胆囊息肉的相关风险。有研究发现,长期饮酒者胆囊息肉的发生率相对较高。 (二)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1.原因: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等,会刺激胃肠道,引起胃肠道蠕动加快或痉挛,可能反射性地引起胆囊收缩,对于胆囊息肉患者可能诱发腹部不适。例如,过量食用辣椒后可能出现腹痛等症状,对胆囊息肉病情不利。

    2025-10-28 15:19:43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