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从事肝胆外科专业,尤其擅长门静脉高压症、原发性肝癌、肝移植、胆道及胰腺肿瘤,微创外科技术及肿瘤综合治疗等领域,已独立完成2000余例复杂肝胆外科手术。先后在美国UCLA、MSKCC和克利夫兰医学中心进修学习。多次在国际大型学术会议做专题学术报告。近年来主编、主译《肝胆外科手术技巧》、《普通外科围手术期液体治疗》、《肝脏移植图谱》等专著,主持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行业科研专项等研究,在国内外杂志发表30余篇文章。
展开-
胆结石术后吃什么水果
胆结石术后适合食用苹果、香蕉、猕猴桃、橙子等水果,食用时要注意在肠道功能恢复后进行,且要考虑个体差异,如老年患者胃肠功能弱、有特殊基础疾病患者需谨慎,同时遵循循序渐进原则。 香蕉:易于消化,且富含钾元素等。钾元素对于维持身体电解质平衡有重要作用,香蕉还能起到润肠通便的效果,可预防术后便秘情况的发生。术后肠道功能逐渐恢复时可适量食用,每天1-2根较为合适。但对于糖尿病合并胆结石术后患者,需根据血糖情况在医生指导下食用,因为香蕉含糖量相对较高。 猕猴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等作用,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伤口愈合等。一般人群均可食用,胆结石术后患者每天可食用1-2个猕猴桃,但对于胃肠道较为敏感的患者,可能需要适当注意食用量和食用方式,避免引起胃肠道不适。 橙子:富含维生素C等,能为身体补充营养。橙子中的成分有助于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等。一般人群可食用,术后患者每天可食用1-2个橙子,同样对于胃肠道敏感者需注意。 食用水果的注意事项 食用时间:胆结石术后患者食用水果一般建议在肠道功能恢复,开始进食半流质或流质饮食过渡到正常饮食后进行。刚开始可以将水果制成水果泥或榨汁饮用,逐渐过渡到直接食用。 个体差异:不同患者术后身体恢复情况不同,对水果的耐受程度也有差异。例如,老年胆结石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相对较弱,食用水果时更要注意适量和选择易于消化的水果种类;年轻患者身体状况较好的情况下可相对灵活一些,但也需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同时,有特殊基础疾病的患者,如合并胃肠道疾病(如胃溃疡等)的胆结石术后患者,食用水果时要更加谨慎,可能需要避免食用过酸等刺激性较强的水果,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
2025-10-28 11:57:47 -
胆囊摘除术对于身体的危害有哪些
胆囊摘除术后有三方面影响,一是消化功能相关,胆汁持续流入肠道致进食高脂餐时腹胀、腹泻等,儿童消化吸收障碍更明显,老年消化功能减退加重,需注意饮食;二是胆管损伤风险,虽发生率降低但仍有0.5%-1%,有既往胆道疾病史等患者风险更高,术前要评估解剖结构选经验丰富医生;三是肠道细菌移位相关,胆囊免疫防御功能减少细菌移位,摘除后可能性增加,糖尿病、免疫低下患者感染风险更高,需加强感染监测。 胆管损伤相关风险 在胆囊摘除术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胆管损伤风险。虽然现代手术技术不断提高,胆管损伤的发生率已明显降低,但仍有0.5%-1%的发生率。胆管损伤可能导致胆管狭窄、胆汁漏等严重并发症。如果发生胆管狭窄,会影响胆汁的正常排泄,进而影响肝脏功能,长期可能导致肝硬化等不良后果。对于有既往胆道疾病史或解剖结构特殊的患者,如曾有胆道手术史、胆管变异等情况,胆管损伤的风险相对更高,在手术前需要充分评估患者的胆道解剖结构,选择经验丰富的外科医生进行手术,以降低胆管损伤的发生概率。 肠道细菌移位相关问题 胆囊具有一定的免疫防御功能,能够减少肠道细菌移位。胆囊摘除后,肠道细菌移位的可能性增加。肠道细菌移位可能引发一系列全身感染性并发症,如腹腔感染、菌血症等。有实验研究发现,胆囊摘除后的动物模型中,肠道细菌移位的发生率高于正常胆囊存在的动物。对于患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肠道细菌移位带来的感染风险更高,因为这类患者自身的抗感染能力较弱,一旦发生肠道细菌移位引发感染,病情可能较为严重且难以控制。所以这类患者在胆囊摘除术后需要加强感染监测,密切观察体温、血常规等指标的变化,必要时采取相应的抗感染预防措施。
2025-10-28 11:57:06 -
做胆囊结石b超需要空腹吗
做胆囊结石B超通常需空腹,因空腹可让胆囊充盈,利于清晰显示结构,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糖尿病患者有相应注意事项,儿童要沟通好禁食禁饮时间并安抚情绪,老年人要考虑身体耐受及基础疾病情况,糖尿病患者需与医生沟通调整降糖药物以稳定血糖并遵禁食禁饮要求保证检查顺利及结果准确。 一、空腹的原因 胆囊在空腹状态下会充盈,此时超声检查能够更清晰地显示胆囊壁、胆囊内结石等结构。若进食后,胆囊会收缩,胆汁排出,胆囊体积缩小,可能导致胆囊结石等结构显示不清,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一般建议检查前8-12小时禁食、禁饮,使胆囊充分充盈,以利于观察胆囊结石的情况。 二、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进行胆囊结石B超检查时同样需要空腹,原因与成人相同。但儿童可能难以长时间禁食禁饮,医护人员需要提前与家长沟通好禁食禁饮的时间要求,以确保检查顺利进行。在禁食过程中要注意儿童的情绪安抚,避免因饥饿导致儿童哭闹等情况影响检查操作。 老年人:老年人可能存在胃肠功能减退等情况,在安排禁食时间时要考虑老年人的身体耐受情况。如果老年人有低血糖等基础疾病,长时间禁食可能会引发低血糖等问题,这种情况下需要提前评估,并与医生沟通是否需要采取适当措施,比如在检查前适当补充少量含糖饮品,但仍需尽量遵循空腹要求,以保证B超检查对胆囊结石诊断的准确性。 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需要格外注意空腹检查的安排。由于糖尿病患者自身血糖调节存在问题,长时间空腹可能导致血糖波动。在检查前应与内分泌科医生沟通,调整降糖药物的使用方案,确保检查过程中血糖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同时严格遵循禁食禁饮时间,以保障胆囊结石B超检查的顺利进行及结果的准确性。
2025-10-28 11:55:46 -
肝包虫病是不是肿瘤
肝包虫病是由细粒棘球绦虫幼虫寄生肝脏引发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成虫寄生犬狼肠道,虫卵污染食物水后六钩蚴经门静脉入肝发育,不同人群可患病,畜牧区等接触狗等及饮食习惯不良者风险高,早期无症状,囊肿大可致右上腹隐痛等,影像学及血清学可诊断,治疗靠手术切除,不能耐受或多发者药物辅助,早期治预后好,延误有并发症预后差,儿童手术需谨慎,妊娠期要综合考量制定方案。 病原体与发病机制 细粒棘球绦虫的成虫寄生在犬、狼等食肉动物的肠道内,虫卵随粪便排出,人误食被虫卵污染的食物或水后,虫卵在十二指肠内孵化出六钩蚴,六钩蚴穿过肠壁进入门静脉系统,大部分停留在肝脏内发育成包虫囊肿。 不同年龄、性别人群均可患病,生活在畜牧区、有与狗等宠物密切接触史、饮食习惯不良(如食用未洗净的蔬菜等)的人群发病风险相对较高。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肝包虫病早期可无明显症状,随着囊肿增大,可出现右上腹隐痛、饱胀感等,若囊肿压迫胆道可引起黄疸,压迫门静脉可导致门静脉高压等表现。 诊断方法:通过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检查可发现肝脏内囊性占位,CT检查可见边界清晰的囊性病变,血清学检查如棘球蚴抗体检测等有助于辅助诊断。 治疗与预后 治疗: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囊肿,对于不能耐受手术或多发囊肿的患者可考虑药物治疗,如阿苯达唑等,但药物治疗通常作为手术的辅助或姑息治疗。 预后:早期诊断、及时治疗的患者预后较好,若延误治疗出现严重并发症如囊肿破裂、继发感染等,预后相对较差。对于特殊人群,如儿童患者,手术需更加谨慎,要充分评估手术风险和患儿身体状况;妊娠期女性患肝包虫病时,需综合考虑妊娠周期、病情严重程度等多方面因素来制定治疗方案。
2025-10-28 11:55:29 -
胆结石开刀要住院几天
胆结石开刀(胆囊切除术)后住院时间因人而异,一般为3-7天,但取决于患者健康状况、手术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等。 术后住院时间的主要考虑因素如下: 手术类型: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术通常需要较长的住院时间,因为手术切口较大,术后恢复较慢。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一种微创手术,切口较小,术后恢复较快,住院时间相对较短。 患者健康状况:如果患者存在其他健康问题,如糖尿病、心脏病、肺部疾病等,可能会延长住院时间,以确保患者在术后能够得到适当的监测和治疗。 术后恢复情况:术后需要观察患者的疼痛情况、伤口愈合情况、饮食恢复情况以及有无并发症等。如果患者恢复良好,没有出现并发症,住院时间会相应缩短。 在术后恢复期间,患者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休息和活动:术后需要适当休息,但也应避免长期卧床。逐渐增加活动量有助于促进恢复。 饮食:术后饮食应从清流食逐渐过渡到软食、正常饮食。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以免引起消化不良。 伤口护理:保持伤口清洁干燥,按照医生的指示更换敷料。如果伤口出现红肿、渗液或疼痛加重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告知医生。 疼痛管理: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疼痛情况给予适当的止痛药物。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药物,不要自行增减剂量。 按时复诊:按照医生的安排定期复诊,进行术后检查和评估。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老年人、身体虚弱或有其他特殊情况的患者,住院时间可能会更长。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评估,并制定相应的治疗和康复计划。 如果您对胆结石开刀后的住院时间有具体疑问,建议咨询您的医生,他们可以根据您的具体情况提供更准确的信息和建议。同时,遵循医生的指导,积极配合治疗和康复,有助于促进术后恢复。
2025-10-28 11:54: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