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擅长:肝癌、胆管癌、胰腺癌、胆囊息肉、门静脉高压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主要从事肝胆外科专业,尤其擅长门静脉高压症、原发性肝癌、肝移植、胆道及胰腺肿瘤,微创外科技术及肿瘤综合治疗等领域,已独立完成2000余例复杂肝胆外科手术。先后在美国UCLA、MSKCC和克利夫兰医学中心进修学习。多次在国际大型学术会议做专题学术报告。近年来主编、主译《肝胆外科手术技巧》、《普通外科围手术期液体治疗》、《肝脏移植图谱》等专著,主持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行业科研专项等研究,在国内外杂志发表30余篇文章。

展开
个人擅长
肝癌、胆管癌、胰腺癌、胆囊息肉、门静脉高压病的诊治。展开
  • 肝内钙化灶能喝酒吗

    肝内钙化灶患者不建议喝酒,成年患者无论饮酒量多少都有不良影响需戒酒并定期复查,有其他肝脏基础病史患者要绝对避免饮酒,因特殊疾病致儿童有类似肝脏局部钙化情况时儿童也不能接触酒精,因其肝脏发育不完善,酒精毒性作用大。 不同人群需特别注意 成年患者:成年肝内钙化灶患者若饮酒,不管酒精量多少,都会对肝脏产生不良影响。应严格戒酒,同时定期复查肝脏相关指标,如肝功能、肝脏超声等,监测肝内钙化灶及肝脏整体情况。 特殊病史患者:若患者有其他肝脏基础病史,如乙肝、丙肝等,饮酒会加重对肝脏的损害,使病情恶化的风险大幅增加。这类患者更要绝对避免饮酒,遵循医生针对其整体肝脏病情制定的治疗和生活指导方案。 儿童相关情况:儿童一般不会出现肝内钙化灶情况,但如果是因特殊疾病导致儿童出现类似肝脏局部钙化情况,那儿童肯定不能接触酒精,因为儿童肝脏发育尚不完善,酒精对其肝脏的毒性作用更大,会严重影响儿童肝脏正常生长发育及功能。

    2025-09-17 12:04:03
  • 人有几个胆

    正常人体内一般只有1个胆即胆囊,有储存和浓缩胆汁等作用,正常生理状态下少见多个胆囊情况,极罕见先天性畸形可有双胆囊等,儿童正常仅1个胆囊,妊娠期女性胆囊数目一般也不改变,儿童有胆道异常症状或妊娠期女性有胆囊不适需相应处理。 从胚胎发育等角度来看,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不存在多个胆囊的常见情况。但在极罕见的先天性畸形情况下,可能会出现胆囊数目异常,比如有报道称存在双胆囊的情况,但这种情况极为少见,其发生机制与胚胎发育过程中胆道系统的异常分化有关。对于儿童而言,正常情况下也是只有1个胆囊,若儿童出现胆道相关异常症状,如腹痛、黄疸等,需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以明确是否存在胆道系统的先天性畸形等异常情况;对于妊娠期女性,胆囊的功能可能会因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有所改变,但胆囊的数目一般不会改变,仍为1个,妊娠期女性若出现胆囊相关不适,也需要谨慎评估和处理。

    2025-09-17 11:59:54
  • 肝下面是什么器官

    肝下面邻接右肾上腺、右肾、胃前面小部分、幽门、十二指肠上部、腹主动脉等器官,儿童肝下面邻接器官与成人有差异,有基础病史人群肝与胃邻接关系受病变影响,不良生活方式影响肝及周围器官,孕妇妊娠进展会使肝下面邻接器官位置推移。 从年龄因素来看,儿童的肝下面邻接器官因身体发育尚未完全成熟,与成人在解剖细节上可能存在一定差异,但总体邻接关系基本遵循上述成人的解剖结构特点。对于有基础病史的人群,比如有胃部疾病的患者,肝下面与胃的邻接关系可能会因胃部病变而产生一定影响,需要结合具体病史进一步评估。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大量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影响肝脏及周围器官的健康状态,进而影响肝下面邻接器官的正常解剖关系及功能等。特殊人群如孕妇,随着妊娠进展,子宫增大等因素可能会对肝下面邻接器官的位置产生一定推移等影响,需要特别关注解剖结构的变化情况。

    2025-09-17 11:59:07
  • 琥珀胆碱的功效与作用

    琥珀酰胆碱,通常也被称为琥珀胆碱,是一种骨骼肌松弛剂。其主要作用是通过与骨骼肌中的胆碱受体结合,引发去极化,从而导致骨骼肌放松。具体功效和作用如下: 一、用于全麻手术后的气管插管,能使肌肉松弛,便于操作。 1.在全麻过程中,该药物发挥着重要作用,能确保气管插管的顺利进行。 二、在骨折脱臼、整复过程中,注射后可让肌肉放松,有利于骨折脱位的整复。 1.当出现骨折或脱臼情况时,使用该药能促进整复工作的开展。 三、用于破伤风等惊厥性疾病导致的肌肉痉挛治疗,起到松弛肌肉的效果。 1.在少见的破伤风及其他痉挛性疾病中,能帮助缓解肌肉痉挛状态。 总之,琥珀酰胆碱主要在临床上用于麻醉,尤其是全麻时经常会用到。同时,在一些特殊疾病的治疗中也能发挥其松弛肌肉的作用。患者在接受手术前常需注射该药,以避免手术过程中身体转动而影响手术操作。

    2025-09-17 11:58:30
  • 胆结石出现和体质有关吗

    胆结石出现与体质及生活方式相关,肥胖体质、女性妊娠阶段等体质因素易致胆结石,长期高脂高糖、缺乏运动、有胆道系统疾病病史、儿童有先天性胆道发育异常等体质及生活方式情况均会影响胆结石形成。 从生活方式角度,长期高脂、高糖饮食的体质类型人群,由于摄入过多的脂肪和糖分,会使胆汁中的脂质成分失衡,容易引发胆结石。而长期缺乏运动的体质,胃肠蠕动减慢,胆汁排泄不畅,也会增加胆结石形成的几率。对于有胆道系统疾病病史的人群,其体质状态可能已经存在胆道功能的基础异常,更容易在此基础上发展为胆结石。例如既往有胆道感染病史的人,胆道黏膜受损,胆汁的正常理化性质改变,为胆结石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在儿童群体中,虽然相对成人患胆结石的比例较低,但如果存在先天性胆道发育异常等体质相关因素,也可能成为胆结石发生的潜在风险因素。

    2025-09-17 11:56:46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