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从事肝胆外科专业,尤其擅长门静脉高压症、原发性肝癌、肝移植、胆道及胰腺肿瘤,微创外科技术及肿瘤综合治疗等领域,已独立完成2000余例复杂肝胆外科手术。先后在美国UCLA、MSKCC和克利夫兰医学中心进修学习。多次在国际大型学术会议做专题学术报告。近年来主编、主译《肝胆外科手术技巧》、《普通外科围手术期液体治疗》、《肝脏移植图谱》等专著,主持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行业科研专项等研究,在国内外杂志发表30余篇文章。
展开-
吃桂枝茯苓丸可治疗肝囊肿吗
桂枝茯苓丸未被科学证实可直接治肝囊肿,肝囊肿处理依大小、症状等综合考虑,小且无症状定期随访,大或有症状等考虑手术等;孕妇禁用桂枝茯苓丸,儿童肝囊肿少用该药多观察,有基础病史者需全面评估治疗方式。 特殊人群方面,比如孕妇属于特殊群体,由于桂枝茯苓丸中的某些成分可能会对胎儿产生影响,所以孕妇一般禁用桂枝茯苓丸。而对于儿童患者,肝囊肿相对较少见,且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药物的使用需要更加谨慎,一般不优先考虑使用桂枝茯苓丸来治疗肝囊肿,更多是采取密切观察等非药物干预为主的方式,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以保障儿童的健康和正常生长发育。对于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如有肝脏其他基础疾病等情况,在考虑肝囊肿相关治疗时,需要更加全面评估基础疾病对治疗方式选择的影响等多方面因素。
2025-09-17 11:54:50 -
脾切除后的影响有哪些
脾切除后可能会对免疫功能、贫血、血小板增多、腹部不适等产生影响。 脾切除后可能会对人体产生一些影响,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影响: 1.免疫功能下降:脾脏是人体的重要免疫器官,切除后可能会导致免疫功能下降,容易感染疾病。 2.贫血:脾脏可以破坏老化的红细胞,如果脾脏被切除,可能会导致贫血。 3.血小板增多:脾脏可以清除血小板,如果脾脏被切除,血小板可能会在血液中积聚,导致血小板增多。 4.腹部不适:脾脏切除后,可能会出现腹部不适、疼痛等症状。 5.其他:脾脏切除后,还可能会出现发热、乏力、恶心等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手术情况都不同,因此脾切除后的影响也可能会有所不同。如果您对脾切除后的影响有任何疑问,建议咨询医生。
2025-09-17 11:53:27 -
胆结石吃什么药能排出结石
熊去氧胆酸可抑制肝脏胆固醇合成增加胆汁中熊去氧胆酸含量改变胆汁脂质成分降低胆固醇饱和度以促进胆囊功能良好且结石为胆固醇型的患者排出胆固醇型胆结石孕妇严重肝功能损害者需避免使用儿童使用需经专业医生评估后谨慎决定。 一、熊去氧胆酸 熊去氧胆酸可通过抑制肝脏胆固醇合成,增加胆汁中熊去氧胆酸含量,改变胆汁脂质成分,降低胆固醇饱和度,从而促进胆固醇型胆结石排出,适用于胆囊功能良好且结石为胆固醇型的患者。但孕妇、严重肝功能损害者等特殊人群需避免使用,孕妇使用可能影响胎儿,严重肝功能损害者使用可能加重肝脏负担,儿童使用需经专业医生评估后谨慎决定。
2025-09-17 11:51:36 -
肝内胆管结石好治疗吗
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手术治疗、内镜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具体治疗方法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治疗过程中需注意饮食调节和定期复查。 1.保守治疗:对于无症状或症状较轻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通常采用保守治疗。包括定期复查肝功能、B超等检查,以及注意饮食调节,避免食用高胆固醇、高脂肪的食物等。 2.手术治疗:对于症状明显、结石较大或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包括肝部分切除术、肝门胆管切开取石术、胆肠吻合术等。 3.内镜治疗:对于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狭窄或梗阻的患者,可采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等内镜治疗方法。 4.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中药在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方面也有一定的优势,可采用清热解毒、疏肝利胆、活血化瘀等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方法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如结石的大小、位置、数量、肝功能等因素。同时,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饮食调节,避免食用高胆固醇、高脂肪的食物,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对于特殊人群,如儿童患者,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需要更加谨慎。由于儿童的肝脏和胆道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治疗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更密切的监测和随访。 总之,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并定期复查,以确保治疗效果和身体健康。
2025-07-30 10:59:26 -
胆结石会腹泻吗
胆结石有可能引起腹泻,机制是影响胆汁正常排放致脂肪消化吸收障碍、肠道蠕动加快。不同人群有不同特点及注意事项,成年人需留意腹泻情况、及时就医、避免高脂高油食物;老年人要更积极就医、密切监测、饮食清淡易消化;儿童患胆结石腹泻需特别谨慎,及时就医、保证饮食易消化、密切观察并发症。 不同人群胆结石致腹泻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成年人:成年人患胆结石出现腹泻时,需留意腹泻的频率、粪便性状等。若腹泻频繁,可能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等问题。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腹部超声等,以明确胆结石的情况。同时,在饮食上要注意避免高脂、高油食物,因为这类食物会加重胆道负担,进一步影响胆汁排放,加重腹泻症状。 老年人:老年人本身消化功能相对较弱,胆结石引发腹泻时更要关注身体状况。由于老年人可能同时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等,腹泻可能会诱发这些基础疾病的加重。所以老年人出现胆结石相关腹泻时,应更积极地就医,密切监测身体指标,并且在饮食方面要格外注意清淡、易消化,减少对肠道和胆道的刺激。 儿童:儿童患胆结石相对较少,但一旦发生胆结石并出现腹泻,需要特别谨慎。儿童的消化系统尚未发育完全,腹泻更容易导致脱水、营养不良等问题。要及时带儿童就医,进行全面检查评估胆结石情况,在饮食上要保证营养均衡的同时,选择容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因腹泻导致营养摄入不足影响生长发育,并且要密切观察儿童的精神状态、尿量等情况,及时发现脱水等严重并发症。
2025-07-30 10:58: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