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惟葭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宣武医院

擅长:擅长青光眼,白内障,眼科激光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宣武医院科室副主任、主任医师。从事临床工作二十年,每年专业工作时间45周以上,以青光眼的临床和基础研究为主要工作方向,每周出青光眼专家门诊2次。年承担院内外会诊1-2个月,并同时承担急会诊和参加院内疑难病例会诊,特需门诊疑难病例会诊。在青光眼早期诊断和治疗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通过开展应用stratus OCT3 对青光眼治疗前后房角的观察,获得了一种简单易行的临床观察手段,该技术参加2009年世界青光眼大会论文交流。同时针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病特征对患者治疗前后资料数据进行对比研究,探寻房角急性关闭的各种因素,并提出了前房拥挤系数作为房角关闭的风险评估指标。在青光眼研究,尤其在青光眼个体化治疗、视野研究和视神经保护研究等领域具有较深造诣。展开
个人擅长
擅长青光眼,白内障,眼科激光治疗。展开
  • 1000度近视怎么治

    1000度近视可通过佩戴眼镜(框架眼镜、隐形眼镜)、手术治疗(准分子激光手术、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及日常用眼保健(合理用眼、饮食调整)来治疗,佩戴眼镜需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手术有相应条件和禁忌证,日常要注意合理用眼和调整饮食。 一、佩戴眼镜 框架眼镜:是常见的矫正近视的方法,通过镜片的折射作用,使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从而提高视力。对于1000度近视的患者,选择合适度数和材质的框架眼镜可以改善视力,但需要定期验光,根据近视度数的变化及时更换眼镜。不同年龄段的人群,框架眼镜的选择也有差异,儿童和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眼睛度数可能会变化较快,需要更频繁地检查和更换眼镜;成年人相对稳定,但也需要根据自身用眼情况选择合适的款式和材质。 隐形眼镜:包括软性隐形眼镜和硬性透气性隐形眼镜(RGP)等。RGP对控制近视进展可能有一定作用,对于1000度近视的成人患者,如果符合佩戴条件,可以考虑。但佩戴隐形眼镜需要注意眼部卫生,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佩戴和摘取,否则容易引起眼部感染等问题。比如长时间不注意卫生可能导致角膜炎等眼部疾病。 二、手术治疗 准分子激光手术:包括LASIK等术式,通过激光切削角膜组织来改变角膜的曲率,从而矫正近视。但对于1000度近视的患者,需要评估角膜厚度等情况,一般要求角膜厚度足够厚才能进行手术。如果角膜厚度不足,可能不适合该手术方式。该手术有一定的年龄限制,通常要求患者年龄在18-50岁之间,且近视度数稳定两年以上。 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ICL):适用于高度近视患者,尤其是1000度以上的近视。它是将人工晶体植入眼内,不切削角膜,保留了眼球结构的完整性。但手术有一定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需要进行详细的术前检查,如眼部检查、全身检查等,排除眼部炎症、青光眼等疾病才能进行手术。不同年龄的患者在手术前需要根据自身眼部情况和全身健康状况综合评估是否适合该手术。 三、日常用眼保健 合理用眼:无论是儿童、青少年还是成年人,都要注意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如长时间看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一般建议每隔30-40分钟休息10-15分钟,可以向远处眺望或者做眼保健操。对于儿童和青少年,家长要监督其用眼习惯,控制近距离用眼时间,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因为户外活动可以有效预防近视的发生和发展。研究表明,每天2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可以降低近视的发生率。 饮食调整:适当补充富含维生素A、C、E和叶黄素等营养素的食物,如胡萝卜、橙子、蓝莓、菠菜等。维生素A有助于维护眼部上皮组织的健康,维生素C和E具有抗氧化作用,保护眼睛免受自由基的损伤,叶黄素对视网膜有保护作用。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在饮食上可以根据自身特点进行调整,儿童可以通过多样化的饮食摄入这些营养素,成年人也应注重饮食的均衡。

    2025-09-28 12:33:34
  • 眼睛白眼球出血是怎么回事

    眼睛白眼球出血医学上称球结膜下出血,常见外伤、高血压、动脉硬化、凝血功能障碍等原因,表现为白眼球红色片状出血,一般通过肉眼观察初步诊断,早期冷敷、48小时后热敷,由其他病引起需治原发病,预后多较好,儿童要留意外伤等,老年人要重视基础病及避免相关情况。 外伤因素:眼部受到外力撞击,如用手揉眼、眼部被物体击中等,会导致球结膜下的小血管破裂出血。比如儿童在玩耍时不小心碰到眼睛,就可能出现这种情况;成年人若工作中眼部意外受伤,也可能引发球结膜下出血。 高血压: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较大时,容易使球结膜下的血管破裂。尤其是本身血压控制不佳的中老年人,在情绪激动、用力排便等情况下,血压突然升高,更易出现球结膜下出血。 动脉硬化:老年人常见动脉硬化,血管弹性下降、脆性增加,容易破裂出血。随着年龄增长,血管的生理性变化使得球结膜下血管破裂出血的风险增加。 凝血功能障碍:某些血液系统疾病会引起凝血功能障碍,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等。患者不仅会出现球结膜下出血,还可能有身体其他部位的出血表现,像皮肤瘀斑、鼻出血等。 其他:剧烈咳嗽、呕吐、便秘等情况,会导致腹压或眼压突然升高,进而引起球结膜下血管破裂出血。另外,长期使用某些抗凝药物的人群,也可能出现球结膜下出血的情况。 眼睛白眼球出血的表现与诊断 表现:主要表现为白眼球上出现红色片状出血,范围可大可小,患者一般无明显疼痛等不适症状,但可能会有眼部异物感。 诊断:医生通过肉眼观察眼部情况即可初步诊断球结膜下出血。一般会询问患者的病史,如近期是否有外伤、血压情况、是否有血液系统疾病等,必要时可能会建议患者进行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检查,以排除血液系统等方面的疾病。 眼睛白眼球出血的处理与预后 处理:在出血早期可进行冷敷,收缩血管,减少出血;48小时后可改为热敷,促进出血吸收。如果是由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疾病引起的,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对于凝血功能障碍等原因导致的出血,需要针对具体病因进行相应处理。 预后:球结膜下出血一般预后较好,多数情况下出血会在1-2周内自行吸收,不会对视力造成影响。但如果是由严重疾病引起的球结膜下出血,预后则取决于原发病的治疗情况。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出现球结膜下出血时,家长要仔细回忆孩子是否有眼部外伤史等情况。如果是外伤导致,要注意观察孩子眼部是否有其他异常表现,如视力是否受影响等。同时,儿童自身不会准确表达眼部不适,家长需密切关注孩子眼部变化,及时带孩子就医检查。 老年人:老年人出现球结膜下出血时,由于常伴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基础疾病,要更加重视。需要密切监测血压,严格按照医嘱控制血压、血脂等指标。同时,老年人行动相对不便,在生活中要注意避免剧烈咳嗽、便秘等情况,防止球结膜下出血复发。

    2025-09-28 12:32:32
  • 假性近视是什么

    假性近视是因用眼过度致睫状肌痉挛、晶状体增厚致视物模糊的近视状态,成因有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用眼环境不佳,可通过散瞳验光、视力波动情况鉴别,不控制会发展为真性近视,需休息放松、改善用眼环境、增加户外活动干预,儿童、青少年、成年人各有注意事项。 成因 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儿童青少年若长时间看书、玩手机、看电视等近距离用眼,会让眼睛的睫状肌一直处于紧张收缩状态。比如小学生每天长时间写作业、看电子设备,就容易引发假性近视。成年人长时间近距离工作,像程序员长时间盯着电脑屏幕,也可能出现假性近视情况。 用眼环境不佳:光线过强或过弱都会影响眼睛。例如在昏暗的灯光下看书,眼睛需要更努力调节,易导致睫状肌疲劳,进而引发假性近视;光线过亮时,强光刺激也会对眼睛造成不良影响,增加假性近视发生风险。 鉴别方法 散瞳验光:这是鉴别假性近视和真性近视的重要方法。使用睫状肌麻痹剂,如托吡卡胺滴眼液等,放松睫状肌后进行验光。如果散瞳后近视度数消失,呈现正视或远视状态,那就是假性近视;若散瞳后仍存在近视度数,则为真性近视。 视力波动情况:假性近视的视力具有一定波动性。比如经过一段时间休息或使用睫状肌放松药物后,视力可能会有所提高;而真性近视的视力相对稳定,不会轻易因休息等因素有明显改善。 危害与干预 危害:假性近视若不加以控制,可能会逐渐发展为真性近视。一旦成为真性近视,会影响日常生活和学习,比如看远处物体不清,需要佩戴眼镜等,还可能对未来从事某些对视力要求高的职业产生限制。 干预措施 休息与放松:让眼睛充分休息是关键。儿童青少年应减少近距离用眼时间,每用眼30-40分钟,就休息10-15分钟,可以眺望远处、做眼保健操等。成年人也应合理安排工作中的用眼时间,适当休息眼睛。 改善用眼环境:保证用眼环境光线适宜,避免过强或过弱光线。例如书房的灯光要柔和,可选择带有灯罩的台灯,光线照射在书本上不刺眼。 增加户外活动:每天保证一定时间的户外活动,像儿童每天户外活动2小时以上,能有效预防和缓解假性近视。因为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以促进多巴胺的分泌,多巴胺能抑制眼轴的增长,从而预防近视的发生发展。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眼部调节能力较强,但也更容易出现假性近视。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的用眼情况,培养孩子良好的用眼习惯,如正确的读写姿势等。学校也应提供良好的用眼环境,保证教室光线充足等。 青少年:青少年学习任务重,用眼时间长,更要注意合理安排时间,避免过度用眼。可以通过参加体育活动等方式放松眼睛,同时定期进行视力检查,及时发现视力问题并采取措施。 成年人:成年人也要重视用眼健康,避免因长时间工作等导致假性近视发展为真性近视。在工作间隙要主动休息眼睛,调整用眼状态。

    2025-09-28 12:30:47
  • 结膜炎需要忌口吗

    结膜炎患者有饮食忌口情况,应避免辛辣刺激性、油腻、海鲜类易过敏食物,建议吃富含维生素、清淡易消化食物,不同人群如儿童、老年、过敏体质患者有特殊忌口情况需注意。 一、结膜炎患者的饮食忌口情况 (一)应避免食用的食物 1.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芥末等。这类食物可能会加重眼部的炎症反应,因为它们具有较强的刺激性,会促使眼部血管扩张,导致结膜充血加重,使结膜炎的症状更明显。例如,有研究表明,长期大量摄入辛辣食物的人群,眼部炎症复发的概率相对较高。 2.油腻食物:像油炸食品、肥肉等。过多食用油腻食物可能会影响身体的代谢功能,导致体内湿热内生,从而加重结膜炎的不适症状。临床观察发现,部分结膜炎患者在食用大量油腻食物后,眼睛红肿、瘙痒等症状会有所加重。 3.海鲜类易过敏食物:若患者本身是过敏体质,接触或食用海鲜类食物(如虾、蟹、贝类等)可能会引发过敏反应,进而加重结膜炎的病情。因为过敏反应会导致眼部的变态反应性炎症加重,出现更严重的结膜水肿、瘙痒等情况。 (二)建议食用的食物 1.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例如新鲜的蔬菜(如菠菜、胡萝卜等)和水果(如橙子、蓝莓等)。维生素A对眼睛的健康非常重要,胡萝卜中富含的胡萝卜素可以在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有助于维护角膜的正常功能;蓝莓中含有丰富的花青素,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够减轻眼部的氧化应激损伤,对结膜炎的恢复有一定帮助。 2.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面条等。这类食物可以减轻胃肠道的负担,保证身体营养的正常摄入,有利于身体的整体恢复,从而间接促进结膜炎的好转。 二、不同人群结膜炎忌口的特殊情况 (一)儿童患者 儿童的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相对较弱,在饮食忌口方面需要格外注意。儿童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易过敏的食物,同时要保证营养均衡。例如,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家长要严格控制其饮食,避免给孩子食用可能引起过敏的海鲜等食物,选择清淡且富含营养的食物,如蒸蛋、蔬菜泥等,以促进儿童结膜炎的康复,同时保障儿童的生长发育不受影响。 (二)老年患者 老年患者可能同时患有其他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饮食忌口时,除了遵循一般结膜炎患者的忌口原则外,还需要考虑基础疾病的影响。例如,患有糖尿病的老年结膜炎患者要避免食用高糖食物,遵循糖尿病饮食控制的要求,同时注意控制辛辣、油腻食物的摄入,保持饮食的清淡、低盐、低糖,以维持身体的整体健康状况,利于结膜炎的治疗。 (三)过敏体质患者 过敏体质的结膜炎患者除了要避免食用海鲜类易过敏食物外,还需要留意其他可能引起过敏的食物,如某些坚果等。在日常生活中要仔细观察自己的饮食反应,尽量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原食物,同时在患病期间更要严格把控饮食,防止因食物过敏导致结膜炎病情加重。

    2025-09-28 12:28:59
  • 绝眼是怎么造成的

    麦粒肿是常见眼部疾病,由细菌感染和睑板腺分泌受阻引起。细菌感染中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侵袭眼睑腺体致炎,风险因素有年龄(儿童青少年易患,成年人也有)、生活方式(不注意眼部清洁、长期戴不清洁隐形眼镜、过度用眼等)、病史(有眼部慢性炎症或基础疾病者易患);睑板腺分泌受阻是因开口阻塞致油脂积聚刺激引发炎症,风险因素有年龄、生活方式(长期用油性化妆品、处于干燥环境)、病史(有睑板腺囊肿病史者易再发)。 一、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发病机制:麦粒肿主要是由葡萄球菌,特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眼睑腺体引起。当眼睑的皮脂腺或睑板腺受到金黄色葡萄球菌侵袭时,细菌会在腺体内部大量繁殖,引发炎症反应。例如,眼部卫生状况不佳时,手部携带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容易接触到眼部,从而进入眼睑腺体导致感染。 风险因素: 年龄方面: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发病,但儿童和青少年相对更易患麦粒肿。儿童的眼部卫生习惯往往不够完善,且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对细菌的抵御能力相对较弱;青少年则可能因为学习压力大、用眼过度等因素,同时眼部皮脂腺分泌相对旺盛,增加了感染风险。 生活方式方面:长期不注意眼部清洁,比如不经常洗手就用手揉眼睛,会使细菌有更多机会接触眼部并感染眼睑腺体;长期佩戴不清洁的隐形眼镜,也为细菌在眼部的滋生和感染提供了条件;过度用眼,如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熬夜等,会导致眼疲劳,使眼睑腺体的分泌和排泄功能受到影响,增加麦粒肿的发病几率。 病史方面:有眼部慢性炎症性疾病的患者,如睑缘炎等,其眼部的微环境适合细菌生存,更容易并发麦粒肿。另外,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由于血糖控制不佳,身体的免疫力下降,对细菌的抵抗力减弱,也更容易发生麦粒肿且病情可能相对较重,恢复时间较长。 二、睑板腺分泌受阻 发病机制:睑板腺分泌的油脂可以润滑眼球表面,如果睑板腺的开口被阻塞,分泌的油脂就无法正常排出,从而在腺体内积聚,刺激周围组织引发炎症,形成麦粒肿。例如,眼部受到灰尘、化妆品残留等异物刺激时,可能会导致睑板腺开口堵塞。 风险因素: 年龄方面:成年人也较为常见,随着年龄增长,睑板腺的功能可能会发生一定变化,分泌功能相对不稳定,更容易出现开口阻塞的情况;而儿童睑板腺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相对来说分泌受阻的情况相对较少,但也不是绝对不会发生。 生活方式方面:长期使用油性化妆品的人群,化妆品残留容易堵塞睑板腺开口;长期处于干燥环境中,眼部水分蒸发较快,也可能影响睑板腺油脂的正常分泌和排出,增加睑板腺分泌受阻进而引发麦粒肿的风险。 病史方面:有过睑板腺囊肿病史的人,再次发生睑板腺分泌受阻的可能性相对较高,因为之前的病变可能导致睑板腺的结构和功能已经受到一定影响,更容易出现开口阻塞的情况。

    2025-09-28 12:27:32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