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性发育畸形、小儿肾积水、隐匿性阴茎、尿道下裂、隐睾等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毕业后一直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从事小儿泌尿外科的临床及科研工作。2011年和2017年分别在美国堪萨斯城儿童医院(CMH)和费城儿童医院(CHOP)小儿泌尿外科进修学习。对小儿泌尿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如各种原因导致的肾积水、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输尿管扩张、重复肾、肾发育不良、膀胱畸形、尿道下裂、尿道上裂合并尿失禁、两性畸形、隐匿型阴茎、隐睾等泌尿外科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熟练掌握腹腔镜等微创技术在泌尿外科各类疾病中的应用,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现担任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第九届委员会泌尿外科学组委员、广东省泌尿生殖协会小儿泌尿外科学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常委、广东省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第八届委员会泌尿外学组委员。主持和参与多项省市级科研项目。发表中华系列和SCI文章20余篇,其中SCI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8篇。
展开-
年轻人得前列腺炎多吗
年轻人得前列腺炎不少见,久坐、不良性生活习惯、饮食因素等是可能相关因素,会有尿频尿急、疼痛、性功能及精神神经症状等表现,影响生活,需通过调整生活方式预防,出现疑似症状及时就医并积极治疗及保持良好心态。 一、发病情况 年轻人得前列腺炎并不少见。据相关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前列腺炎在青壮年男性中是较为常见的疾病。其中,慢性前列腺炎是中青年男性的常见疾病之一,在泌尿外科门诊患者中,中青年患者占比较大,而前列腺炎是导致中青年男性排尿异常和慢性盆腔疼痛的最常见疾病之一。 二、可能的相关因素及影响 生活方式因素: 久坐:年轻人长时间久坐,如学生长时间坐在教室学习、上班族长时间坐在办公室工作等,会使会阴部长期受压,导致前列腺局部血液循环不畅,增加前列腺炎的发病风险。例如,有研究发现,每天坐着超过4小时的人群,前列腺炎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经常活动的人群。 不良性生活习惯:过度手淫或者性生活不规律等都可能诱发前列腺炎。过度手淫会导致前列腺反复充血,性生活不规律,如长期禁欲或频繁性交等,都可能引起前列腺组织的功能紊乱,增加炎症发生的可能性。 饮食因素:年轻人偏好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酗酒等,这些因素也可能对前列腺产生不良刺激,影响前列腺的正常生理功能,增加前列腺炎的发病几率。比如,长期大量饮酒的人群,酒精会刺激前列腺,使其充血水肿,容易引发炎症。 年龄与性别因素: 从年龄角度看,年轻人身体处于生长发育和生理活动较为活跃的阶段,前列腺的生理功能相对旺盛,但同时其自我调节和抵御外界不良因素影响的能力相对较弱,所以更容易受到各种致病因素的侵袭而引发前列腺炎。 性别方面,前列腺炎主要发生在男性群体中,年轻人作为男性中的一个重要年龄段,自然也面临着前列腺炎的发病风险。 三、症状表现及对生活的影响 症状表现:年轻人患前列腺炎时,常见的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痛,会阴部、下腹部等部位的疼痛不适,部分人还可能出现性功能障碍,如勃起功能减退、早泄等,以及精神神经症状,如焦虑、抑郁、失眠等。这些症状会明显影响年轻人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状态。例如,尿频、尿急会频繁干扰年轻人的正常工作和学习,导致注意力不集中;会阴部疼痛等不适会影响其身体的舒适度和活动能力。 对生活的影响:前列腺炎带来的症状会对年轻人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可能导致其自信心下降、情绪低落等。同时,在社交生活中也可能因为身体的不适而受到一定限制,进而影响整体的生活质量。 四、预防及注意事项 生活方式调整: 避免久坐,定时起身活动,每坐1小时左右就起身活动5-10分钟,可以进行散步、做简单的腰部和腿部运动等。 保持规律的性生活,避免过度手淫,适度的性生活频率有助于前列腺的正常新陈代谢,但要注意避免不洁性生活。 调整饮食结构,减少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如辣椒、花椒等,避免酗酒,多吃蔬菜水果,保持饮食清淡,保证营养均衡。 特殊人群提示:对于年轻男性来说,要关注自身身体状况,一旦出现尿频、尿急、会阴部不适等疑似前列腺炎的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预防前列腺炎的发生。如果已经患有前列腺炎,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同时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因为心理因素也可能对前列腺炎的病情产生影响,保持乐观的心态有助于病情的恢复。
2025-10-11 14:06:19 -
阴茎有异味怎么回事
阴茎有异味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个人卫生清洁不到位,如不常清洗阴茎等易致包皮垢积聚产生异味;包皮龟头炎中细菌性和真菌性的炎症刺激会产生异味;尿道炎的淋菌性和非淋菌性也会伴随阴茎异味;泌尿系统感染的膀胱炎、肾盂肾炎等严重时可能导致阴茎异味;还有汗液残留、穿着不透气衣物等其他原因也会引发。若异味持续不缓解或伴其他不适需及时就医检查治疗,要保持良好个人卫生、穿着透气衣物等,明确病因后遵医嘱规范治疗。 应对措施: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每天用温水清洗阴茎及阴囊部位,尤其是包皮过长者,要翻开包皮彻底清洗包皮垢。 包皮龟头炎 情况说明: 细菌性包皮龟头炎:多因细菌感染引起,常见致病菌有大肠杆菌等。糖尿病患者、长期使用抗生素或免疫抑制剂者等易患。炎症刺激会导致局部出现红肿、疼痛、有异常分泌物,从而产生异味。例如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局部抵抗力下降,易受细菌侵袭引发炎症。 真菌性包皮龟头炎:通常由白色念珠菌等真菌感染所致,多见于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糖尿病患者、免疫力低下者。表现为包皮和龟头红斑、丘疹,表面有白色膜状物,伴有瘙痒、异味等。比如长期滥用抗生素破坏了局部菌群平衡,易诱发真菌感染。 应对措施:细菌性包皮龟头炎可根据病情使用抗生素治疗,真菌性包皮龟头炎需使用抗真菌药物。同时要注意保持局部清洁,避免刺激。糖尿病患者需积极控制血糖。 尿道炎 情况说明: 淋菌性尿道炎:由淋病奈瑟菌感染引起,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多见于有不洁性行为的青壮年。除了尿道分泌物增多、尿频、尿急、尿痛外,分泌物可能有异味,有时阴茎也会伴随异味。 非淋菌性尿道炎:主要由沙眼衣原体、支原体等感染引起,也可通过性接触传播,症状相对淋菌性尿道炎稍轻,但也会有尿道刺痒、少量分泌物,若不及时处理,也可能导致阴茎出现异味。 应对措施:明确病原体后,针对性地使用抗生素治疗,如淋菌性尿道炎常用头孢曲松等药物,非淋菌性尿道炎常用多西环素等药物。治疗期间避免性行为,性伴侣也需同时检查治疗。 泌尿系统感染 情况说明: 膀胱炎:多由大肠杆菌等感染引起,女性发病率相对较高,但男性也可患病。除了尿频、尿急、尿痛外,严重时可能会影响到阴茎周围,产生异味。 肾盂肾炎:多由细菌上行感染引起,可出现发热、腰痛、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也可能伴随阴茎异味情况。常见于抵抗力较弱者,如老年人、糖尿病患者等。比如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免疫力相对低,易发生泌尿系统感染。 应对措施:根据感染病原体选用合适抗生素,膀胱炎一般口服抗生素即可,肾盂肾炎可能需要静脉用药等。同时要注意休息,多饮水,增加尿量以冲洗尿道。 其他原因 情况说明: 汗液残留:在炎热环境下或剧烈运动后,会阴部出汗较多,若汗液未能及时蒸发,长时间残留也可能产生异味,各年龄段人群在相应环境下都可能出现。 穿着不透气衣物:长时间穿着紧身、不透气的内裤或裤子,会导致会阴部局部不通风,汗液不易散发,容易滋生细菌等,产生异味,尤其在夏季或活动量大时更明显。 应对措施:尽量穿着宽松、透气的棉质内裤,保持会阴部通风干燥。炎热天气或运动后及时清洗更换衣物。 如果阴茎有异味情况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如疼痛、红肿、分泌物异常等,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后遵医嘱进行规范治疗。
2025-10-11 14:05:21 -
睾丸坠胀疼痛是什么原因
男性睾丸坠胀疼痛的原因包括炎症性因素(附睾炎、睾丸炎)、精索静脉曲张、外伤因素、其他因素(睾丸扭转、鞘膜积液)。炎症性因素中附睾炎由病原体感染引发,睾丸炎多由附睾炎蔓延或病毒感染引起;精索静脉曲张是精索内静脉回流受阻致静脉丛迂曲扩张;外伤因素是睾丸受外力撞击等;睾丸扭转是睾丸与精索解剖结构异常致血液供应受阻;鞘膜积液是鞘膜腔内液体分泌吸收失衡致液体积聚,不同情况有不同年龄性别影响及症状表现。 一、炎症性因素 (一)附睾炎 1.发病机制:细菌等病原体感染附睾,引发炎症反应。常见的病原体有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性生活不规律、长时间久坐、导尿等因素易增加附睾炎的发病风险。例如,有不洁性生活史的人群,病原体可能通过尿道逆行感染附睾。 2.年龄与性别影响: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中青年男性相对多见。男性由于生殖系统解剖结构特点,更容易发生附睾炎相关感染。 3.症状表现:主要表现为睾丸坠胀疼痛,可伴有附睾部位的红肿、发热,疼痛可放射至下腹部及腹股沟区。 (二)睾丸炎 1.发病机制:多由附睾炎蔓延所致,也可由病毒感染引起,如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流行性腮腺炎患者中约有20%-30%会合并睾丸炎。 2.年龄与性别影响:睾丸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男性,儿童期患流行性腮腺炎后发生睾丸炎的风险相对较高。男性为易感人群。 3.症状表现:睾丸部位出现坠胀疼痛,伴有睾丸肿大、质地变硬,体温可升高。 二、精索静脉曲张 (一)发病机制 精索内静脉回流受阻,导致静脉丛迂曲扩张。解剖因素是主要原因,如左侧精索内静脉呈直角汇入左肾静脉,血液回流阻力较大;此外,长时间站立、久坐等生活方式也可加重精索静脉曲张。 (二)年龄与性别影响 多见于青壮年男性,青春期前精索静脉曲张较少见,随着年龄增长,尤其是性生活活跃期,发病风险增加。男性发病概率远高于女性。 (三)症状表现 患者可感觉睾丸坠胀疼痛,多在站立过久或行走劳累后加重,平卧休息后可缓解,部分患者可伴有阴囊表面迂曲的静脉团。 三、外伤因素 (一)发病机制 睾丸受到外力撞击、挤压等外伤。如运动时的碰撞、性生活中姿势不当等都可能导致睾丸外伤。 (二)年龄与性别影响 各年龄段男性均可发生,男性由于从事体力活动或运动的概率相对较高,外伤风险也相应增加。 (三)症状表现:受伤后立即出现睾丸坠胀疼痛,可能伴有阴囊淤血、肿胀,严重时可出现睾丸破裂等情况,疼痛较为剧烈且持续。 四、其他因素 (一)睾丸扭转 1.发病机制:睾丸与精索的解剖结构异常,导致睾丸顺时针或逆时针扭转,使睾丸的血液供应受阻。先天性解剖异常是主要原因,如睾丸引带过长等。 2.年龄与性别影响:多见于青少年男性,新生儿及儿童也可发生,男性发病多于女性。 3.症状表现:突发的睾丸剧烈坠胀疼痛,可伴有恶心、呕吐,疼痛可向腹股沟区及下腹部放射,阴囊皮肤可出现红肿。 (二)鞘膜积液 1.发病机制:鞘膜腔内液体分泌与吸收失衡,导致液体积聚。炎症、外伤等因素可引起鞘膜积液。 2.年龄与性别影响: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婴幼儿鞘膜积液多为先天性因素,成人鞘膜积液可由炎症等后天因素引起,男性发病为主。 3.症状表现:睾丸部位有坠胀感,若积液量较多,可出现阴囊增大,坠胀疼痛程度相对较轻,但也可因积液增多而有不适感。
2025-10-11 14:04:14 -
睾丸疼是怎么回事
睾丸疼痛可由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因素导致。感染性因素包括附睾炎(细菌经尿道等逆行感染,青壮年易患,表现为阴囊红肿疼痛等)和睾丸炎(儿童青少年多由腮腺炎病毒血行感染,表现为睾丸疼痛肿胀等);非感染性因素包括睾丸扭转(青少年睡眠或剧烈运动后发病,表现为一侧睾丸剧烈疼痛等)、精索静脉曲张(青壮年多见,左侧常见,表现为阴囊坠胀疼痛等)、外伤(有明确外伤史,表现为睾丸局部疼痛肿胀等)、睾丸肿瘤(发病机制与遗传等有关,表现为睾丸逐渐肿大等)。 一、感染性因素导致的睾丸疼 (一)附睾炎 1.发病机制:附睾炎多由细菌感染引起,如大肠埃希菌等。细菌可经尿道、前列腺、精囊等途径逆行感染附睾。性生活不规律、长时间久坐等生活方式可能增加附睾炎的发病风险,例如长期久坐会导致会阴部血液循环不畅,利于细菌滋生繁殖。青壮年男性相对更易患附睾炎,因为此阶段生殖系统功能活跃,且可能存在性活动频繁等情况。 2.症状表现:患侧阴囊会出现红肿、疼痛,疼痛可放射至下腹部及腹股沟区,同时可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查体可触及附睾肿大、触痛明显。 (二)睾丸炎 1.发病机制: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是引起儿童及青少年睾丸炎的常见病原体,病毒可通过血液循环感染睾丸。腮腺炎患者中约有20%-30%会合并睾丸炎,这与病毒的嗜腺性有关。而细菌性睾丸炎则多由附睾炎蔓延所致。 2.症状表现:睾丸部位疼痛、肿胀,伴有高热、寒战等全身症状,儿童患流行性腮腺炎合并睾丸炎时,睾丸可能会迅速肿大。 二、非感染性因素导致的睾丸疼 (一)睾丸扭转 1.发病机制:睾丸扭转是由于睾丸与精索的连接发生异常扭转,导致睾丸血液供应受阻。青少年是睾丸扭转的高发人群,多在睡眠中或剧烈运动后发病,可能与睡眠中体位变化、精索过长等因素有关。例如,在睡眠时姿势突然改变,可能引起精索扭转。 2.症状表现:突然发生一侧睾丸剧烈疼痛,疼痛可向下腹部、腹股沟区放射,同时睾丸肿胀、抬高睾丸时疼痛加剧,这是睾丸扭转的典型表现,若不及时处理,可导致睾丸缺血坏死。 (二)精索静脉曲张 1.发病机制:精索静脉曲张是由于精索内静脉回流受阻,血液淤积导致精索蔓状静脉丛迂曲扩张。长期站立、从事重体力劳动等生活方式可能增加精索静脉曲张的发生风险,因为这些因素会影响静脉回流。多见于青壮年男性,左侧精索静脉曲张较为常见,这与左侧精索静脉的解剖特点有关,左侧精索静脉呈直角汇入左肾静脉,回流阻力较大。 2.症状表现:患侧阴囊坠胀、疼痛,疼痛可放射至下腹部、腹股沟区,在站立、行走时症状加重,平卧休息后可缓解,部分患者可伴有精液质量异常。 (三)外伤 1.发病机制:阴囊受到外力撞击、骑跨伤等可导致睾丸损伤,引起睾丸疼痛。例如,运动时被他人踢到阴囊,或骑自行车时会阴部受到车把的撞击等。 2.症状表现:有明确的外伤史,睾丸局部疼痛、肿胀,严重时可出现淤血、血肿,若损伤严重可能影响睾丸的生精功能等。 (四)睾丸肿瘤 1.发病机制:睾丸肿瘤的具体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可能与遗传、隐睾等因素有关。隐睾患者发生睾丸肿瘤的风险比正常下降至阴囊内的睾丸高数十倍。 2.症状表现:睾丸逐渐肿大,质地变硬,一般无明显疼痛,但部分患者可出现阴囊坠胀、隐痛等不适,若肿瘤内出血、坏死,可引起剧烈疼痛。
2025-10-11 14:02:55 -
不割包皮怎么样
不割包皮在卫生、性功能、生育及疾病发生风险等方面各有情况。儿童期注意清洁,成年期需良好卫生习惯,否则易引发炎症等;多数成年男性不割包皮不一定直接致性功能障碍,但特殊人群可能受影响;单纯不割包皮且卫生好对生育影响小,特殊情况可能有不利;不割包皮易引发龟头炎,是阴茎癌危险因素之一,还可能增加女性妇科疾病概率。 一、卫生方面 儿童期:对于婴幼儿及儿童时期的男孩,若包皮无异常情况,不割包皮时需要注意加强局部清洁。由于儿童的包皮与龟头可能存在生理性粘连,日常洗澡时轻柔翻开包皮清洗即可,但要避免过度用力强行上翻,以防造成损伤。随着生长发育,部分儿童的包皮可自行退缩,露出龟头。例如一些研究表明,多数儿童在青春期前包皮会逐渐外翻,龟头可自然暴露。 成年期:成年男性若不割包皮,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仍很重要。需每天清洗阴茎,将包皮上翻后清洁龟头和冠状沟部位,清除包皮垢。若个人卫生维护不佳,包皮垢长期积聚可能增加龟头炎、尿道炎等疾病的发生风险。有研究显示,包皮过长者发生龟头炎的概率相对包皮环切术后人群要高。 二、性功能影响 一般人群:对于大多数成年男性,不割包皮本身不一定会直接导致性功能障碍,但如果因为包皮过长、包茎引发反复的龟头炎症等情况,可能间接影响性生活质量。例如,频繁的龟头炎症可能使男性在性生活中出现疼痛、不适等,从而对性欲、性交过程等产生负面影响。不过也有很多包皮过长但无炎症等问题的男性,性功能不受明显影响。 特殊人群:如存在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男性,由于自身免疫力相对较低,不割包皮时更易发生包皮龟头的感染,进而可能对性功能产生更明显的不良作用。糖尿病患者本身神经血管等可能受到影响,再加上包皮局部的感染等问题,会进一步干扰正常的性功能。 三、对生育的影响 一般情况:单纯不割包皮且包皮无异常、个人卫生良好的男性,对生育的影响相对较小。但如果包皮过长导致反复发生严重的龟头炎、附睾炎等,可能会影响精液质量等,从而对生育产生一定不利影响。有相关研究发现,严重的生殖道感染与精液参数异常存在一定关联,而包皮过长相关的感染可能是引发生殖道感染的因素之一。 特殊人群:对于准备生育的男性,如果存在包皮过长且合并有精液质量异常等情况,可能需要综合评估是否需要进行包皮环切术等干预措施。比如一些患有少精症、弱精症的男性,在排除其他因素后,发现存在包皮过长相关的感染问题,改善包皮状况后可能有助于精液质量的提升,对生育起到积极作用。 四、疾病发生风险 龟头炎:长期不割包皮,包皮内温暖潮湿的环境利于细菌、真菌等滋生,容易引发龟头炎。临床表现为龟头红肿、瘙痒、疼痛、有异味等。据统计,包皮过长人群龟头炎的发生率比包皮环切术后人群高出数倍。 阴茎癌:虽然阴茎癌的发生主要与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等多种因素相关,但包皮过长、包茎是阴茎癌的危险因素之一。有研究表明,包皮环切术可显著降低阴茎癌的发生风险。不过这种风险相对较低,不是所有包皮过长者都会患阴茎癌,但确实存在一定相关性。 女性妇科疾病:男性不割包皮,性生活时包皮垢等可能进入女性阴道,增加女性患阴道炎、宫颈病变等妇科疾病的概率。有研究发现,女性配偶有包皮过长情况的,其发生妇科炎症的几率高于配偶包皮环切术后的情况。
2025-10-11 14:0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