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性发育畸形、小儿肾积水、隐匿性阴茎、尿道下裂、隐睾等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毕业后一直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从事小儿泌尿外科的临床及科研工作。2011年和2017年分别在美国堪萨斯城儿童医院(CMH)和费城儿童医院(CHOP)小儿泌尿外科进修学习。对小儿泌尿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如各种原因导致的肾积水、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输尿管扩张、重复肾、肾发育不良、膀胱畸形、尿道下裂、尿道上裂合并尿失禁、两性畸形、隐匿型阴茎、隐睾等泌尿外科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熟练掌握腹腔镜等微创技术在泌尿外科各类疾病中的应用,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现担任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第九届委员会泌尿外科学组委员、广东省泌尿生殖协会小儿泌尿外科学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常委、广东省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第八届委员会泌尿外学组委员。主持和参与多项省市级科研项目。发表中华系列和SCI文章20余篇,其中SCI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8篇。
展开-
睾丸像抽筋一样疼痛是怎么回事
睾丸像抽筋一样疼痛可能由附睾炎、睾丸扭转、精索静脉曲张、睾丸炎、外伤等引起。附睾炎多因细菌逆行感染,性活跃中青年易患;睾丸扭转多见于青少年,常因剧烈运动或体位改变诱发;精索静脉曲张以青壮年为主,长期站立久坐加重;睾丸炎儿童青少年易因病毒感染,成人可因细菌感染;外伤各年龄段均可能因阴囊受外力撞击导致,需及时就医做阴囊超声等检查明确病因并治疗。 一、附睾炎 1.发病机制:附睾炎多由细菌感染引起,如大肠埃希菌等病原体经尿道逆行感染,可累及附睾,导致附睾出现炎症反应,引起睾丸像抽筋一样疼痛,常伴有附睾肿大、发热等表现。 2.人群差异:各年龄段均可发病,性生活活跃的中青年男性相对更易患附睾炎,这与该年龄段性活动较频繁,尿道逆行感染风险增加有关。 3.生活方式影响:不注意个人卫生、长期久坐、频繁手淫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增加附睾炎的发病风险。 二、睾丸扭转 1.发病机制:睾丸扭转是由于睾丸与精索的连接发生异常扭转,导致睾丸血液供应受阻,引起剧烈疼痛,疼痛性质可类似抽筋。多见于青少年,常在睡眠中或剧烈运动后发病。 2.人群差异:主要发生在青少年群体,是青少年阴囊急性疼痛的常见原因之一。 3.生活方式影响:剧烈运动、突然的体位改变等可能诱发睾丸扭转,因此青少年应避免剧烈运动后立即进行可能导致体位突然改变的活动。 三、精索静脉曲张 1.发病机制:精索静脉曲张是因精索内静脉回流受阻,血液淤积,导致阴囊内温度升高、静脉淤血等,可引起睾丸出现坠胀、隐痛,疼痛有时可表现为像抽筋一样。多见于青壮年,左侧发病较为常见。 2.人群差异:以青壮年男性为主,发病率较高。 3.生活方式影响:长期站立、久坐等可加重精索静脉曲张的症状,因此青壮年男性应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 四、睾丸炎 1.发病机制:睾丸炎可由细菌、病毒等感染引起,如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可引起病毒性睾丸炎,细菌感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可导致细菌性睾丸炎,炎症刺激睾丸组织引起疼痛,呈抽筋样疼痛,可伴有睾丸肿大、发热等。 2.人群差异:儿童及青少年易患病毒性睾丸炎,常继发于流行性腮腺炎;成年人可因细菌感染等患睾丸炎。 3.生活方式影响: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更易患睾丸炎,因此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增强免疫力,可降低发病风险。 五、外伤 1.发病机制:阴囊部位受到外力撞击等外伤时,可导致睾丸出现像抽筋一样的疼痛,同时可能伴有阴囊肿胀、淤血等表现。各年龄段均可因外伤导致此类情况,如运动中碰撞、意外受伤等。 2.人群差异:所有年龄段都可能发生,取决于是否有外伤暴露。 3.生活方式影响:参与高风险运动或处于易发生外伤环境中的人群,需注意保护阴囊,避免外伤。 如果出现睾丸像抽筋一样疼痛的情况,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如阴囊超声等,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025-10-11 12:58:41 -
为什么射完精之后阴茎会痛
射精后阴茎痛的原因包括感染因素(尿道炎、前列腺炎)、机械性因素(性生活过于剧烈、包皮过长或包茎)及其他因素(结石),感染因素中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病史会有不同影响,机械性因素与性生活方式、包皮状况及生活方式有关,其他因素与年龄、生活方式及病史相关。 一、感染因素 1.尿道炎 年龄与性别因素:各年龄段均可发病,男性尿道炎可能与不洁性生活等有关。例如,成年男性若有不洁性行为,感染淋球菌或支原体、衣原体等病原体,可引发尿道炎。在性生活后射精过程中,炎症部位受到刺激,就可能出现射精后阴茎痛。 生活方式影响:长期不注意个人卫生,会增加尿道感染的风险。比如,不经常清洗外生殖器,细菌等病原体容易滋生,进而引发尿道炎症,导致射精后阴茎痛。 病史关联:有尿道损伤病史的人,尿道黏膜受损后防御能力下降,更容易受到病原体侵袭而引发感染,从而出现射精后阴茎痛的情况。 2.前列腺炎 年龄因素:多见于中青年男性。青年男性性生活不规律,过度手淫或性生活频繁等,都可能诱发前列腺炎。 生活方式影响:长期久坐、酗酒、吃辛辣食物等不良生活方式,会使前列腺充血,增加前列腺炎的发病几率。当患有前列腺炎时,射精过程中前列腺收缩等动作可能刺激炎症部位,导致射精后阴茎痛。 病史关联:既往有前列腺病史的患者,病情复发时也可能出现射精后阴茎痛的症状。 二、机械性因素 1.性生活过于剧烈 年龄与性别因素:青年男性性生活相对较频繁,若性生活时动作过于粗暴、剧烈,比如用力过猛、姿势不当等,会导致阴茎组织受到过度摩擦、牵拉等机械性损伤。在射精后,就可能出现阴茎痛的情况。 生活方式影响:偶尔一次性生活过于剧烈也可能引发这种情况,这与当时的身体状态、性生活时的环境等生活方式相关因素有关。 2.包皮过长或包茎 年龄因素:儿童时期如果存在包皮过长或包茎情况,若不及时处理,到成年后可能影响性生活。包皮过长者,包皮口狭窄,在射精时阴茎勃起,包皮对阴茎的束缚可能导致局部血液循环不畅或组织受到牵扯,从而引起射精后阴茎痛。 性别因素:仅男性存在包皮过长或包茎的情况,这是男性生殖系统的解剖结构问题。 生活方式影响:不注意阴茎局部清洁,容易导致包皮垢堆积,进一步刺激包皮和阴茎头,增加射精后阴茎痛的发生风险。 三、其他因素 1.结石 年龄因素:各年龄段都可能发生尿道结石或前列腺结石等。中老年男性由于代谢等原因,相对更容易出现结石。 生活方式影响:饮水过少、饮食结构不合理等生活方式,会增加结石形成的几率。例如,长期摄入高钙、高草酸等食物,且饮水不足,尿液中相关成分浓度过高,容易形成结石。当存在尿道结石或前列腺结石时,射精过程中结石可能刺激周围组织,导致射精后阴茎痛。 病史关联:有泌尿系统结石病史的患者,复发时可能出现射精后阴茎痛的症状。
2025-10-11 12:57:44 -
前列腺液白细胞少量怎么办
前列腺液中出现少量白细胞需结合患者症状综合判断,可能由生理性因素(正常生理状态下少量白细胞、性活动后短暂变化)或轻度炎症可能导致,若不放心可进一步做相关检查,通过观察、调整生活方式及必要时复查监测来处理,以确保前列腺健康。 一、初步评估与观察 前列腺液中出现少量白细胞可能是多种情况导致的,首先要结合患者的症状来综合判断。如果患者没有明显的尿频、尿急、尿痛等不适症状,可能只是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轻微的状态,需要进一步观察自身状况的变化。比如年龄方面,不同年龄段的人群情况有所不同,年轻患者可能更多与生活习惯等因素相关,而中老年患者则需考虑前列腺本身的生理性变化等情况;性别上男性会出现这种情况;生活方式方面,长期久坐、频繁性刺激等可能有影响;病史方面,若既往有过泌尿系统感染等病史,那此次前列腺液中少量白细胞可能与既往病史有一定关联,但目前只是少量。 二、可能的原因及应对 (一)生理性因素 1.正常生理状态下的少量白细胞 正常前列腺液中可能本身就会有极少量的白细胞,这是因为前列腺组织处于正常的代谢状态下,有少量的免疫细胞存在来维持局部的微环境稳定。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其他异常症状,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只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即可,比如避免久坐,一般建议每隔1-2小时起身活动一下;适度规律的性生活,既不过于频繁也不过于克制等,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来维持前列腺的正常生理状态。 2.性活动后的短暂变化 在性活动后,前列腺会充血等,可能会导致前列腺液中白细胞暂时稍有变化,出现少量白细胞的情况。这种情况通常也是暂时的,一般休息一段时间后会恢复正常,同样通过保持良好生活方式来促进恢复。 (二)轻度炎症可能 虽然是少量白细胞,但也不能完全排除轻度炎症的可能。如果患者伴有轻微的会阴部不适等症状,需要注意避免一些可能加重炎症的因素。比如饮食上要避免食用过多辛辣、刺激性食物,像辣椒、花椒等,这些食物可能会刺激前列腺,加重局部的不适情况。同时要注意保暖,尤其是会阴部的保暖,寒冷可能会导致前列腺部位的血管收缩等,不利于前列腺的健康。 三、进一步检查与监测 如果对前列腺液中少量白细胞情况不放心,可以考虑进一步进行相关检查,如尿液检查、前列腺超声等检查,来全面评估泌尿系统和前列腺的状况。通过定期复查前列腺液,观察白细胞数量等情况的变化,如果白细胞数量没有明显增加,也没有出现其他不适症状,通常继续保持良好生活方式并定期监测即可;如果白细胞数量有增多趋势或者出现了明显的症状,如尿频、尿急等,则需要及时就医,进一步明确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总之,对于前列腺液白细胞少量的情况,首先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通过观察、调整生活方式以及必要时的进一步检查监测来处理,以确保前列腺的健康状况处于良好的状态。
2025-10-11 12:56:59 -
膀胱血流信号说明什么
膀胱血流信号通过超声等检查发现,反映膀胱血液供应情况,正常有一定血流信号,异常可能提示炎症性、肿瘤性等病变,不同人群如儿童、女性、男性及有基础病史人群膀胱血流信号异常有不同特点及意义,是膀胱相关病变诊断的重要超声指标,结合多方面可明确病因、指导诊治。 炎症性病变:当膀胱存在炎症时,如膀胱炎,炎症刺激会导致局部血管扩张、充血,超声检查可能发现膀胱血流信号增多。例如,细菌性膀胱炎时,炎性细胞浸润周围,使得血管增生以提供更多营养和免疫细胞来对抗炎症,从而表现为血流信号较正常增多。 肿瘤性病变:膀胱肿瘤是导致膀胱血流信号异常的重要原因之一。肿瘤细胞生长迅速,需要大量的血液供应来维持其增殖,所以肿瘤内部及周边往往会有丰富的血流信号。通过超声检查观察血流信号的特点,有助于初步判断肿瘤的良恶性,一般恶性肿瘤的血流信号通常更为丰富且杂乱。 其他病变:如膀胱结石、膀胱憩室等病变,也可能影响膀胱局部的血流情况。膀胱结石刺激膀胱黏膜,引起局部组织的反应性改变,可能导致血流信号的变化;膀胱憩室形成后,局部组织的血供也可能出现相应改变。 不同人群膀胱血流信号异常的特点及意义 儿童:儿童膀胱血流信号异常相对较少见,若出现需考虑先天性泌尿系统发育异常等情况。例如先天性膀胱发育畸形可能伴有血流信号的改变,这与儿童自身的生长发育特点及先天性因素密切相关,需要进一步结合其他检查如泌尿系统造影等明确病因。 女性:女性在生理期或妊娠期可能会有一些特殊情况影响膀胱血流信号。生理期时,盆腔充血可能会波及膀胱,导致膀胱血流信号有一定变化,但一般属于生理性的;妊娠期随着子宫增大,可能会对膀胱局部血供产生一定影响,但通常是相对轻微的。如果妊娠期出现异常的膀胱血流信号增多等情况,需要警惕是否存在妊娠期泌尿系统相关并发症,如妊娠期膀胱炎等。 男性:男性前列腺疾病可能影响膀胱血流信号。例如前列腺增生时,增大的前列腺可能压迫膀胱,导致膀胱组织缺血缺氧,进而引起血流信号的改变,同时前列腺疾病本身也可能伴有局部血管的相应变化,影响膀胱的血流情况。 有基础病史人群:对于有糖尿病病史的人群,糖尿病性膀胱病变可能导致膀胱神经源性损害,进而影响膀胱的血流供应,超声检查可能发现膀胱血流信号异常。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高血糖状态,会引起血管病变,包括膀胱血管的病变,使得血流信号发生改变。而对于有泌尿系统既往手术史的人群,术后局部组织的修复、粘连等情况可能影响膀胱血流,超声检查发现的血流信号变化需要结合手术史综合判断,比如术后局部瘢痕形成可能导致血流信号减少等情况。 总之,膀胱血流信号是膀胱相关病变诊断的一个重要超声指标,通过对膀胱血流信号的观察,结合患者的病史、症状等综合分析,有助于明确病因,为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2025-10-11 12:55:48 -
肾结石2mm排出时会痛吗
肾结石2mm排出时可能会痛且因人而异,可通过增加饮水量、适当运动促进排出,排出过程中需密切观察自身症状,特殊人群出现异常要及时就医。 一、肾结石2mm排出时疼痛的可能性 1.疼痛情况分析 直径2mm的肾结石相对较小,在排出过程中可能会引起疼痛,但疼痛程度因人而异。一般来说,由于结石较小,在通过输尿管等尿路管道时,对尿路黏膜的刺激相对较轻,疼痛可能不是很剧烈。不过,也有部分人可能会感觉到腰部或腹部的隐痛、胀痛等不适。这是因为结石在移动过程中会刺激尿路平滑肌,引起平滑肌痉挛,从而产生疼痛。例如,相关研究表明,较小的结石在排出时,约有一定比例的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但疼痛程度多为轻度到中度。 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疼痛感受可能有所差异。一般来说,儿童对疼痛的敏感度相对较高,可能会更明显地感觉到疼痛;女性在生理结构上,输尿管相对较细,结石排出时可能会比男性更容易引起疼痛,但这也不是绝对的。 从生活方式角度看,平时饮水少、运动量少的人,结石排出时相对更容易出现疼痛,因为尿液浓缩,结石移动时对尿路的刺激更明显;而平时经常大量饮水、保持适当运动量的人,结石排出时疼痛可能相对较轻。 有既往肾结石病史的人,在结石再次排出时,可能对疼痛的耐受程度会有所不同,但总体来说,2mm结石排出时的疼痛情况还是主要与结石移动刺激尿路有关。 二、促进结石排出减少疼痛的相关措施 1.增加饮水量 大量饮水可以增加尿量,尿液对结石有冲刷作用,有助于结石的排出。一般建议每天饮水量在2000-3000ml以上,以保持尿液呈淡黄色或无色为好。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儿童由于身体代谢快,需要根据体重适当增加饮水量,比如每公斤体重每天饮水40-60ml左右;成年人则按照上述标准。女性在月经期间等特殊时期,也需要保证足够的饮水量,因为月经期间身体水分流失相对较多,更需要通过多饮水来促进结石排出。 2.适当运动 适当的运动,如跳绳、跳跃、爬楼梯等,可以利用重力作用,促进结石排出。运动时要注意适度,避免过度劳累。对于儿童来说,家长可以陪伴孩子进行一些适合的轻度运动,如在平坦的地方跳绳等,但要注意安全;成年人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每天进行30分钟左右的跳绳或散步等运动。 3.观察与就医 在结石排出过程中,要密切观察自身症状。如果疼痛持续加重、出现血尿加重、发热等情况,应及时就医。对于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孕妇等,由于他们的身体状况相对特殊,出现异常情况时更要及时就诊。儿童肾结石排出时疼痛可能更需要密切关注,因为儿童表达疼痛的方式可能不典型,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对疼痛的耐受和应对能力较弱,孕妇则需要考虑胎儿的安全等因素,所以这些特殊人群在结石排出过程中出现任何异常都应立即就医。
2025-10-11 12:5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