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涛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擅长:腹部肿瘤,门脉高压,鞘膜积液,腹股沟斜疝,病理性脾切除术,胆道闭锁,肝肿瘤,先天性巨结肠,胆总管囊肿等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腹部肿瘤,门脉高压,鞘膜积液,腹股沟斜疝,病理性脾切除术,胆道闭锁,肝肿瘤,先天性巨结肠,胆总管囊肿等疾病的诊治。展开
  • 胆囊结石怎么才能排出,怎么办

    胆囊结石可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促使其排出。具体如下: 一、药物治疗: 1.可遵医嘱使用抗炎药、胆汁酸药物等进行对症治疗。口服胆汁酸药物能使胆囊收缩,有助于结石碎裂以及胆囊功能恢复。常用药物有双氯芬酸、熊去氧胆酸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等。 二、手术治疗: 1.对于存在肝胆管炎、胆囊炎等严重情况或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需采取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包含开腹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等。 对于胆囊结石患者,除了要遵医嘱进行药物或手术治疗外,在日常生活中还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暴饮暴食,保持饮食清淡,多进行运动等,这样可降低胆囊结石的发生概率。 总结:胆囊结石的处理包括药物和手术治疗,同时患者要养成良好生活习惯。要根据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和注意生活中的相关事项。

    2025-04-01 22:27:50
  • 胆结石能喝牛奶嘛

    胆结石患者可适量喝牛奶。建议每天饮用250ml(约1杯)。牛奶富含大量蛋白质、维生素以及矿物质等营养成分。胆结石患者适量饮用牛奶具有诸多好处: 一、能够补充营养并为人体提供能量。 二、其中所含的色氨酸可在人体中转化为褪黑激素,起到安定神经的作用,有助于提高患者睡眠质量。 但患者不可过多饮用牛奶,否则可能对胃肠道造成刺激,引发恶心、腹胀、腹痛等症状。牛奶还应避免与菠菜、韭菜、巧克力等食物同食,以免影响钙的吸收。此外,由于牛奶中含有较多乳糖和蛋白质,乳糖不耐受患者和对蛋白质过敏的患者不宜饮用,不然容易引起腹泻。胆结石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做到:规律饮食,养成按时就餐的习惯;注意多休息;遵医嘱定时复查。 总之,胆结石患者对于牛奶的饮用要适量,同时要注意相关禁忌和日常生活中的保养。

    2025-04-01 22:27:50
  • 不吃早饭容易患胆结石

    胆结石通常指胆囊结石,而不吃早饭往往容易患上胆囊结石。 一、不吃早饭为何易患胆囊结石:胆汁是由肝脏分泌并储存在胆囊里的。当进食后,食物进入十二指肠会分泌胆囊收缩素,从而刺激胆囊收缩排出胆汁。胆囊具有浓缩胆汁的作用,要是胆汁一直处于浓缩状态,导致胆汁引流不畅,胆汁就会在胆囊中长期停留,这样时间久了就会增加形成胆囊结石等的风险。而长期不吃早饭会造成空腹状态,没有食物来促使胆囊工作以促进胆汁排出,于是胆汁沉积在胆囊或胆管中便容易诱发胆囊结石等。 二、预防胆囊结石的重要措施:按时吃早餐很有必要,如此能降低胆囊结石的发生概率。 三、特别提示:若身体有任何不适要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总之,不吃早饭与胆囊结石的形成有较大关联,要重视吃早餐以预防胆囊结石,出现不适要及时就医。

    2025-04-01 22:27:50
  • 孕期胆结石疼怎么缓解

    孕妇胆结石疼痛可通过多种方式改善,要点如下: 一、加强水分摄入:若结石体积较小且疼痛不很严重,患者可加强水分摄入,多饮温开水,这能促进尿液排出,加快机体新陈代谢,也可辅助起到排石效果。 二、饮食调整:此期间需适当调整饮食习惯,避免进食过于油腻食物,如肥肠、炸串、炸鸡等,可多吃清淡易消化食物,如山药粥、鸡蛋羹等,同时要避免暴饮暴食,以免加重病情。 三、药物治疗:疼痛严重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消炎利胆片、熊去氧胆酸胶囊等药物,能缓解不适。 此外,还可通过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若病情严重,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治疗,以免影响胎儿生长发育。 总结提示:孕妇胆结石疼痛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加强水分摄入、饮食调整、药物治疗等方式,严重时需就医治疗,避免影响胎儿。要依据病情合理选择改善措施。

    2025-04-01 22:27:41
  • 得了胆结石的人不可以吃什么

    胆结石患者在饮食等方面需多加注意。具体如下: 一、饮食禁忌: 1.高胆固醇食物:患有胆结石要避免食用高胆固醇的食物,如蛋黄、鱼虾蟹籽、动物内脏、肥肉等。因为食用这类食物可能会加重胆结石的情况。 2.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也要减少食用,这类食物可能会引起胆汁分泌增多,进而可能加重胆结石所引起的疼痛症状。 二、良好饮食习惯养成: 患有胆结石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避免食用刺激性与难以消化的食物,否则可能会使胆结石引发的恶心、呕吐等症状更为强烈。 三、及时就医治疗: 患有此类疾病需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以免耽误病情。 总之,胆结石患者要清楚饮食上的宜忌,同时重视及时就医治疗,这样才能更好地控制病情和促进康复。

    2025-04-01 22:27:41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