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Undefined index: department_name in /data/web/project/39yst/www/trunk1/app/modules/ask/index.php on line 310
刘涛副主任医师(29)_问答库_民福康养生
刘涛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擅长:腹部肿瘤,门脉高压,鞘膜积液,腹股沟斜疝,病理性脾切除术,胆道闭锁,肝肿瘤,先天性巨结肠,胆总管囊肿等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腹部肿瘤,门脉高压,鞘膜积液,腹股沟斜疝,病理性脾切除术,胆道闭锁,肝肿瘤,先天性巨结肠,胆总管囊肿等疾病的诊治。展开
  • 胆在人体的哪个部位

    胆位于右上腹肝脏下方呈梨形分多部分儿童胆未完全成熟易受损老年人有壁增厚收缩功能减退等变化胆囊结石发病率女性高于男性长期高脂肪高胆固醇饮食及缺乏运动者患胆病风险高孕妇因激素变化和子宫压迫易患胆囊炎有肝胆疾病史人群需更关注健康并遵医嘱调整生活方式。 胆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位于右上腹,肝脏的下方。具体来说,胆紧贴着肝脏的胆囊窝,其形状类似梨形,分为胆囊底、胆囊体、胆囊颈、胆囊管等部分。胆囊底通常露出于肝脏下缘,其体表投影在右侧锁骨中线与右肋弓交点附近。 年龄因素影响 儿童时期,胆的形态和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与成人相比,儿童的胆在结构上相对较为娇嫩,在受到外力撞击等情况时更容易受损。例如,儿童在运动或意外碰撞时,胆囊受到损伤的风险相对较高,因为其胆囊壁相对较薄,胆囊的生理调节功能也不如成人完善。 老年人的胆可能会出现一些生理性变化,如胆囊壁增厚、胆囊收缩功能减退等。这是因为随着年龄增长,胆囊的肌肉组织会发生退变,胆汁的排泄也会相对不顺畅,老年人患胆囊炎、胆结石等胆部疾病的概率相对较高。 性别因素影响 一般来说,在胆相关疾病的发病率上,男女有一定差异。例如,胆囊结石的发病率女性相对高于男性,这可能与女性的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有关。女性在妊娠、更年期等特殊生理时期,体内激素水平的波动会影响胆汁的成分和胆囊的收缩功能,从而增加了患胆部疾病的风险。 生活方式影响 长期高脂肪、高胆固醇饮食的人群,胆汁中胆固醇含量升高,容易形成胆固醇结晶,进而增加胆囊结石的发生风险。比如,一些经常食用油炸食品、动物内脏等食物的人,胆的负担加重,患胆部疾病的概率比饮食清淡的人要高。 缺乏运动的人,胆囊收缩功能可能会减退,胆汁容易淤积在胆囊内,也不利于胆的健康。例如,长期久坐的办公室人群,相对于经常运动的人,胆的正常生理功能更容易受到影响。 特殊人群风险及注意事项 孕妇在妊娠期间,由于体内激素变化和子宫增大对腹腔脏器的压迫,胆的排空功能可能会受到影响,容易发生胆囊炎等胆部疾病。孕妇需要注意合理饮食,避免暴饮暴食,以减轻胆的负担。同时,要定期进行产检,关注胆的相关状况。 患有肝胆疾病病史的人群,如既往有胆囊炎、胆结石病史,胆的结构和功能已经受到一定损害,需要更加密切地关注胆的健康状况。这类人群要遵循医生的建议,定期复查,调整生活方式,如严格控制饮食中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等,以防止胆部疾病复发或加重。

    2025-10-28 13:28:05
  • 右下肝有血管瘤是否严重

    右下肝有血管瘤是否严重需综合多方面情况判断。瘤体大小是重要因素,较小(直径<5厘米)一般不严重,定期复查;较大(直径>5厘米)可能有压迫症状或破裂出血风险,较严重。患者年龄与基础疾病也有影响,儿童患者需关注,老年及有基础肝病患者处理更需权衡。有无症状也相关,无症状通常不严重,有症状则相对严重。 一、瘤体大小方面 较小的血管瘤(直径通常小于5厘米):一般不会引起明显症状,对肝脏功能和身体整体健康影响较小,不严重。这类血管瘤多在体检超声等检查时偶然发现,通常生长缓慢,定期复查监测其变化即可。例如,很多人在进行腹部超声检查时发现直径3-4厘米的右下肝血管瘤,长期随访观察瘤体大小无明显变化,也没有相关不适症状。 较大的血管瘤(直径大于5厘米):存在一定风险,可能会出现压迫症状,如压迫胃肠道引起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消化不良症状;压迫胆管可能导致黄疸等。少数情况下,巨大血管瘤有破裂出血的潜在风险,尤其是当瘤体受到外力撞击等情况时,破裂出血可能引起腹腔内大出血,严重时可危及生命,相对严重。比如直径8厘米的右下肝血管瘤患者,可能会因瘤体较大出现右上腹隐痛不适,且有破裂出血的潜在危险。 二、患者年龄与基础疾病方面 儿童患者:小儿右下肝血管瘤需密切关注。部分婴幼儿肝血管瘤有自行消退的可能,但也有少数会迅速增大,若瘤体增大压迫重要组织器官,可能影响其正常发育等,相对需要更谨慎对待。比如婴儿时期发现的右下肝血管瘤,要动态观察其生长速度等情况。而老年患者如果合并有其他严重基础疾病,如心脏病、糖尿病等,右下肝血管瘤的处理会更需权衡利弊,因为手术等治疗方式可能会面临更大风险,这时候血管瘤本身的严重程度评估要综合考虑患者整体状况。 有基础肝病的患者:本身伴有肝硬化等基础肝病的患者,右下肝血管瘤的存在可能会干扰对肝脏整体病情的评估和处理。而且这类患者肝脏功能等可能相对较差,血管瘤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可能相对更高。 三、是否有症状方面 无症状的右下肝血管瘤:通常不严重,定期随访观察瘤体变化即可。患者可以每6-12个月进行一次腹部超声检查,监测血管瘤的大小、形态等。 有症状的右下肝血管瘤:如有右上腹疼痛、腹胀等不适,或者出现破裂出血相关表现如突发剧烈腹痛、休克表现等,则相对严重,需要积极处理。例如患者因右下肝血管瘤出现反复右上腹隐痛,影响日常生活,就需要考虑进一步的治疗措施,如手术等。

    2025-10-28 13:26:59
  • 得了胆道闭锁怎么治比较好

    胆道闭锁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葛西手术是常用术式建议出生后2-3个月内进行,年龄大且肝脏严重硬化需肝移植,肝移植术后需长期服免疫抑制药并监测等,支持治疗包括营养支持和对症治疗,特殊人群如婴儿期患儿要重护理等,女性患儿关注未来生育问题,有特殊病史患儿需综合考虑疾病相互影响。 一、手术治疗 胆道闭锁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其中葛西(Kasai)手术是常用的术式。葛西手术的目的是重建胆汁引流通道,争取恢复胆汁的正常排出。一般建议在出生后2-3个月内进行手术,此时肝脏的损伤相对较轻,手术成功的概率相对较高。对于年龄较大,肝脏已经发生严重硬化的患儿,可能需要考虑肝移植。 二、肝移植 1.适用情况:如果葛西手术失败,或者患儿肝脏病变已进展到晚期,出现严重的肝硬化、肝功能衰竭等情况,肝移植是挽救生命的关键治疗手段。肝移植可以为患儿提供正常的肝脏功能,提高患儿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2.术后管理:肝移植术后需要长期服用免疫抑制药物,以防止移植肝发生排斥反应。同时,需要密切监测患儿的肝功能、免疫抑制剂的血药浓度等指标,并且要注意预防感染等并发症。 三、支持治疗 1.营养支持:由于胆道闭锁患儿胆汁分泌异常,影响脂肪等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需要保证患儿足够的营养摄入。可以采用母乳喂养或特殊的配方奶粉,必要时可能需要通过鼻饲等方式补充营养,以维持患儿的生长发育。 2.对症治疗:对于出现黄疸、腹水等症状的患儿,需要进行相应的对症处理。例如,针对黄疸可能需要进行利胆等治疗;对于腹水,可能需要使用利尿剂等药物来减轻症状,但药物使用需谨慎,尤其要考虑低龄儿童的用药禁忌等情况。 特殊人群考虑 1.婴儿期患儿:婴儿期是胆道闭锁治疗的关键时期,因为此阶段肝脏的再生能力相对较强,早期手术干预对预后影响重大。要特别注意婴儿的护理,保持患儿皮肤清洁,预防感染,同时保证营养的及时供给。 2.女性患儿:在治疗过程中,需关注女性患儿未来的生育等问题,但这主要是肝移植术后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可能带来的潜在影响,在治疗过程中主要以解决当前胆道闭锁的疾病状况为主,后续根据具体情况再进行相关评估和处理。 3.有特殊病史患儿:如果患儿有其他先天性疾病等病史,在治疗胆道闭锁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疾病之间的相互影响。例如,如果患儿同时伴有其他器官的先天性畸形,在手术和术后管理中都需要更加谨慎地制定方案,充分评估手术风险等情况。

    2025-10-28 13:26:40
  • 胆结石应该怎么进行治疗

    胆结石的治疗包括观察等待、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观察等待针对无症状结石患者需定期检查,药物治疗有溶石及缓解症状药物且需考虑不同人群特点,手术治疗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适用于有症状者需评估不同人群风险及术后个体化护理)、开腹胆囊切除术(用于腹腔镜困难等情况)、保胆取石术(适用于有症状且胆囊功能良好者需谨慎选择不同人群)。 一、观察等待 对于无症状的胆结石患者,若结石较小且无明显症状,可选择观察等待。需定期进行超声检查,监测结石大小、胆囊壁情况等。一般建议每6-12个月复查一次。年龄较小的儿童若无症状胆结石,需密切关注其生长发育及结石变化情况,因为儿童胆结石可能与特殊的代谢、先天因素等有关;老年患者观察等待时要考虑其基础疾病较多的情况,评估手术风险与观察风险的平衡。 二、药物治疗 溶石药物:熊去氧胆酸等药物可能对胆固醇结石有一定溶解作用,但疗程较长,一般需要6-24个月,且并非所有患者都有效。对于儿童患者,使用溶石药物需谨慎,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药物对其代谢等影响尚不明确;老年患者使用时要考虑肝肾功能情况,因为药物主要经肝肾代谢。 缓解症状药物:当胆结石患者出现胆绞痛等症状时,可使用解痉止痛药物,如阿托品等,但药物使用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尤其要注意不同年龄、基础病史患者的药物禁忌。 三、手术治疗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适用情况:对于有症状的胆结石,如反复发作胆绞痛、胆囊炎等,是主要的手术方式。对于不同年龄患者,儿童患者手术需充分评估其身体耐受及麻醉风险,老年患者则要综合评估心肺等重要脏器功能。 手术过程:通过在腹部建立几个小切口,插入腹腔镜和手术器械,切除胆囊。术后恢复相对较快,但仍需根据患者年龄、基础状况进行个体化的术后护理,如儿童术后要注意伤口感染及营养支持,老年患者要注意预防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 开腹胆囊切除术: 适用情况:主要用于腹腔镜手术困难的情况,如严重的腹腔粘连等。对于特殊年龄或基础病史复杂的患者,如存在严重心肺功能不全无法耐受腹腔镜手术的老年患者,可能会选择开腹手术,但创伤相对较大。 保胆取石术: 适用情况:适用于有症状的胆囊结石,且胆囊功能良好的患者。但复发率相对较高,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对于儿童患者,保胆取石术后复发可能影响其胆囊功能及生长发育,需谨慎选择;老年患者保胆取石后也要密切随访,因为老年患者胆囊功能可能本身就有一定退化。

    2025-10-28 13:26:01
  • 胆囊结石挂什么科

    胆囊结石就诊首先考虑挂普通外科,大型医院可挂肝胆外科;就诊前要准备病史及了解检查空腹要求;不同人群有不同特点及注意事项,成年患者要提供生活方式等信息,儿童要说明生长发育等情况,女性要告知月经周期等,老年患者要告知基础疾病控制情况,治疗方案需综合各因素选择。 一、科室选择依据 胆囊结石属于消化系统疾病相关范畴,通常首先考虑挂普通外科。这是因为胆囊结石的诊断与治疗,如手术切除胆囊等操作,主要由普通外科医生负责。在一些大型综合性医院,可能还会细分出肝胆外科,若医院有肝胆外科设置,也可选择挂肝胆外科,肝胆外科医生在胆囊结石的专业诊治方面具有更精准的经验和技术。 二、就诊前准备 1.病史准备:需清晰回忆自身症状出现的时间、频率、严重程度等情况,比如是否有右上腹疼痛反复发作,疼痛是否向肩背部放射等;同时要告知医生既往是否有其他疾病史,如是否有胃肠道疾病、心脏病等,因为这些情况可能会影响胆囊结石的诊断和治疗方案的选择。 2.检查准备:可能需要进行一些检查,就诊前要了解是否需要空腹,一般进行腹部超声检查时需要空腹,以保证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因为进食后胆囊收缩可能会影响对胆囊结石的观察。 三、不同人群特点及注意事项 1.成年人群:成年患者在就诊时要如实向医生提供详细的生活方式信息,如饮食是否偏好高脂、高胆固醇食物等,因为这类饮食习惯可能与胆囊结石的形成相关。在治疗方案选择上,医生会根据结石的大小、数量、患者症状等情况综合判断是采取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等。 2.儿童人群:儿童胆囊结石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发生,需要特别谨慎。儿童胆囊结石的病因可能与先天胆道发育异常、代谢因素等有关。就诊时要向医生详细说明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是否有特殊的喂养史等。在诊断检查时要考虑儿童的耐受性等情况,治疗上优先考虑非手术的保守治疗方法,如调整饮食等,但需在医生严密监测下进行。 3.女性人群:女性在育龄期可能与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有关胆囊结石的发生风险。在就诊时要告知医生月经周期等情况,因为激素水平可能对胆囊功能有一定影响。在治疗方案选择上,要综合考虑女性的生育需求等因素。 4.老年人群:老年患者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就诊时要详细告知医生既往基础疾病的控制情况。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要更加关注对基础疾病的影响,治疗方案的选择要更加谨慎,需充分评估手术等治疗方式的风险和收益比。

    2025-10-28 13:25:23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