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擅长:唇腭裂手术治疗,面裂畸形手术重建,儿童颌骨创伤治疗,儿童颞下颌关节强直关节重建,牵引成骨技术矫治儿童颌骨畸形,重度皮罗征伴呼吸困难患者的综合治疗。
向 Ta 提问
崔颖秋,男,颌面外科主任,副主任医师,1991年6月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口腔系,毕业后一直从事唇腭裂治疗及儿童口腔颌面外科临床工作。
2007年赴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进修,2009年赴澳大利亚墨尔本市皇家儿童医院口腔颌面-整形外科研修,学习皮罗氏序列征小颌畸形的牵引成骨手术治疗,2010年赴美国波士顿儿童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短期交流。致力于唇腭裂及儿童先天性颌骨畸形的手术治疗及数字化医疗在儿童颌面外科的应用。
展开-
乳牙根管治疗会影响恒牙吗
乳牙根管治疗在规范操作下一般不影响恒牙,但存在异常情况,如治疗操作不当(超填、欠填)、乳牙病变严重(严重根尖周病变)、个体差异(遗传因素)可能影响恒牙,应规范治疗操作、早期治疗乳牙病变、定期口腔检查来预防乳牙根管治疗对恒牙的不良影响。 一、正常情况下乳牙根管治疗对恒牙的影响 乳牙根管治疗是针对乳牙牙髓病及根尖周病的有效治疗方法,在规范操作下一般不会对恒牙造成不良影响。乳牙的牙髓组织与继承恒牙的牙胚关系密切,乳牙根管治疗主要是清除感染的牙髓组织,消除根尖周炎症,保护乳牙的牙槽骨支持结构,为恒牙的正常萌出创造有利条件。例如,通过控制乳牙根尖周病变,可避免病变波及恒牙胚,保证恒牙胚周围的牙槽骨正常发育和恒牙的正常萌出方向等。 二、可能影响恒牙的异常情况及原因 1.治疗操作不当 超填情况:如果乳牙根管治疗时根管充填材料超填,超出根尖孔进入恒牙胚周围组织,可能会对恒牙胚产生刺激,影响恒牙的发育。例如,超填的根管充填材料可能引起局部炎症反应,干扰恒牙胚的正常生长发育环境,导致恒牙釉质发育不全、牙冠形态异常等。这种情况多发生在操作不熟练、对根管长度判断不准确的情况下,尤其在儿童乳牙根管治疗中,由于乳牙根管较细,操作难度相对较大,更需要精准的操作。 欠填情况:乳牙根管治疗欠填时,根尖周炎症可能持续存在,炎症因子会影响恒牙胚的发育。炎症刺激可能导致恒牙牙釉质、牙本质发育异常,出现牙齿颜色改变、硬度降低等问题。欠填的原因可能是根管预备不彻底、充填材料选择或操作不当等。 2.乳牙病变严重程度 严重根尖周病变:当乳牙根尖周病变非常严重时,炎症可能已经波及恒牙胚,影响恒牙胚的成釉细胞和牙本质细胞的正常功能。例如,严重的根尖周病变可能导致恒牙釉质发育的矿化程度降低,使恒牙在萌出后出现釉质表面不光滑、有凹陷等情况。这种情况在乳牙龋坏长期未得到治疗,发展为严重根尖周病的儿童中更易出现,年龄较小的儿童由于口腔卫生维护相对较差,乳牙龋坏进展快,更容易出现严重的根尖周病变影响恒牙。 3.个体差异 遗传因素:部分儿童可能存在遗传因素相关的牙发育异常倾向,即使乳牙根管治疗规范,也可能因个体遗传背景导致恒牙发育出现一定问题。例如,某些遗传性牙发育不良的患儿,在乳牙根管治疗后,恒牙仍可能出现釉质发育不全等情况。这种情况与患儿的基因遗传有关,临床中对于有家族遗传牙发育异常病史的儿童,在乳牙根管治疗时需更加谨慎,密切关注恒牙的发育情况。 三、预防乳牙根管治疗影响恒牙的措施 1.规范治疗操作 牙科医生在进行乳牙根管治疗时,要严格遵循操作规范,准确测量根管长度,确保根管充填材料恰填,避免超填或欠填。对于儿童乳牙根管治疗,要选择合适的器械和充填材料,操作过程要轻柔、精准,减少对恒牙胚的刺激。 2.早期治疗乳牙病变 家长要重视儿童乳牙的健康,一旦发现乳牙龋坏等问题,要尽早带儿童到正规医院口腔科就诊,进行早期治疗,避免乳牙病变发展为严重的牙髓病和根尖周病。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难以配合口腔检查和治疗,家长要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如每天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等,减少乳牙患龋的风险。 3.定期口腔检查 定期带儿童进行口腔检查,一般每半年至一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以便及时发现乳牙和恒牙的发育问题。对于有乳牙根管治疗史的儿童,更要加强随访,密切观察恒牙的萌出情况、牙体形态和颜色等变化,如有异常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2025-10-13 13:34:37 -
牙齿上的肉肿了怎么办
牙齿上肉肿可能由牙龈炎、牙周炎、智齿冠周炎等引起,需先明确病因。非药物干预可从口腔清洁和饮食调整入手,口腔清洁要根据年龄和生活方式正确刷牙、漱口,饮食要调整结构,多吃有益食物。牙龈肿胀严重等情况要及时就医,医生会检查并针对性治疗,孕妇和老年人出现该情况需特殊对待,保持口腔卫生和健康生活方式是预防基础,严重时及时就医是关键。 一、明确病因 牙齿上的肉肿了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常见的有牙龈炎、牙周炎、智齿冠周炎等。牙龈炎多因口腔卫生不良,牙菌斑、牙结石堆积刺激牙龈导致炎症肿胀;牙周炎是在牙龈炎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累及牙周支持组织;智齿冠周炎则是智齿萌出不全或阻生时,牙冠周围软组织发生的炎症。不同病因导致的牙龈肿胀表现和处理方式有一定差异,需要先明确具体病因。 二、非药物干预措施 口腔清洁 年龄因素:儿童要在家长帮助下正确刷牙,使用儿童专用软毛牙刷,每天早晚刷牙,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2分钟,教导其掌握正确的巴氏刷牙法,去除牙面上的食物残渣和菌斑。成年人则要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每天至少刷牙两次,使用牙线或牙缝刷清理牙缝间的食物残渣和菌斑。 生活方式:对于有吸烟习惯的人,应尽量减少吸烟频率或戒烟,因为吸烟会加重牙龈炎症。长期熬夜、作息不规律的人要调整生活方式,保证充足睡眠,提高身体免疫力,有助于牙龈炎症的恢复。 具体操作:可以使用温水漱口,每次进食后都尽量漱口,清除口腔内的食物碎屑。用软毛牙刷按照正确方法刷牙,从牙龈边缘开始,沿牙齿长轴上下刷动,内外侧都要刷到。 饮食调整 年龄因素:儿童要避免食用过多高糖、高黏性的食物,如糖果、巧克力等,防止龋齿和牙龈炎症加重。成年人也要减少这类食物摄入,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保证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的充足供应,维生素C缺乏可能会加重牙龈炎症。 生活方式:有不良饮食习惯,如偏爱辛辣、刺激性食物的人,要调整饮食结构,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例如,减少辣椒、花椒等辛辣食物的摄入,多吃米粥、面条、蒸蛋等。 :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橙子、柠檬、猕猴桃、西兰花等,维生素C可以增强牙龈组织的抵抗力;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全麦面包、玉米、芹菜等,有助于清洁牙齿,减少菌斑附着。 三、就医治疗情况 当牙龈肿胀严重,疼痛明显,影响进食和日常生活时,应及时就医 医生检查:医生会通过口腔检查,观察牙龈肿胀的部位、范围、颜色等情况,必要时可能会进行X线检查,了解牙齿、牙周组织的情况,以明确病因。 针对性治疗:如果是牙龈炎,医生可能会进行洗牙,清除牙菌斑、牙结石等局部刺激因素,然后局部涂抹消炎药,如碘甘油等;如果是牙周炎,可能需要进行系统性的牙周治疗,包括龈下刮治、根面平整等;如果是智齿冠周炎,医生会用生理盐水、过氧化氢溶液等反复冲洗智齿周围的盲袋,局部上药,炎症消退后根据智齿的情况考虑是否拔除智齿。 特殊人群:孕妇出现牙龈肿胀时要特别注意,因为孕期口腔健康很重要,要谨慎选择治疗方式,尽量在孕期相对稳定的阶段进行必要的口腔处理,避免因牙龈炎症加重影响孕妇和胎儿健康。老年人出现牙龈肿胀时,要考虑是否有全身疾病的影响,如糖尿病等,糖尿病患者牙龈炎症容易反复发作且不易控制,需要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进行口腔治疗。 总之,牙齿上的肉肿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牙龈肿胀的重要基础,出现严重情况及时就医是关键。
2025-10-13 13:33:36 -
拔除智齿以后那个洞怎么办
拔牙后创口有正常愈合过程,护理要点包括止血与血凝块保护、口腔清洁、饮食注意,特殊人群如儿童和老年患者有不同注意事项,儿童需家长细心引导护理,老年患者要注意自身机体修复能力下降相关问题及基础疾病对创口愈合的影响,均需关注创口异常情况并及时就医。 一、拔牙后创口的正常愈合过程 拔牙后创口会经历一系列生理变化来逐渐愈合。首先,拔牙后数小时内,创口内会形成血凝块,这是机体的自然止血机制,血凝块对于保护创口、防止感染和促进愈合至关重要。一般在拔牙后1-2天,创口周围的牙龈组织开始有轻度炎症反应,这是身体对创伤的正常免疫应答。随着时间推移,血凝块会逐渐机化,大约1周左右,创口表面开始有上皮组织覆盖,大约1-2个月,拔牙窝会基本长平,但完全愈合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有的可能需要3-6个月,具体时间因个体差异、智齿拔除的复杂程度等因素而异。 二、拔牙后创口的护理要点 1.止血与血凝块保护 拔牙后医生会在创口放置棉球让患者咬住,一般需咬住30-40分钟以帮助止血。咬住棉球时要注意力度适中,避免过早吐掉棉球导致血凝块脱落。对于儿童患者,家长要在旁边监护,确保棉球咬合适当时间。如果是成人,自己也要注意遵循医嘱。血凝块脱落后可能会导致干槽症等并发症,干槽症表现为拔牙后2-3天出现剧烈疼痛,疼痛向耳颞部放射,创口内血凝块脱落,牙槽骨暴露并伴有恶臭等。 2.口腔清洁 拔牙后24小时内一般不建议刷牙和漱口,以免破坏血凝块。24小时后可以轻轻刷牙,使用软毛牙刷,动作要轻柔,避免刷到拔牙创口部位。漱口也应在24小时后逐渐开始,使用温盐水漱口是比较好的选择,温盐水有一定的清洁和抑菌作用。对于儿童患者,家长要协助其进行口腔清洁,选择儿童专用的软毛牙刷,并且要耐心引导,让孩子配合,避免因不配合导致口腔卫生不佳影响创口愈合。 3.饮食注意 拔牙后当天应吃温凉、松软的食物,避免吃过热、过硬、辛辣刺激性食物。过热的食物可能会使创口局部血管扩张,导致出血;过硬的食物可能会摩擦创口,影响愈合。例如可以吃温凉的粥、面条等。儿童患者的饮食要更加注意,要选择适合其咀嚼能力的软烂食物,并且要避免食物温度过高或过低刺激创口。同时要保证营养摄入,以促进创口愈合,但要注意避免食物残渣残留在创口附近。 三、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 儿童拔牙后创口愈合相对成人可能更快,但也更需要家长的细心护理。儿童可能不太配合口腔清洁和饮食要求,家长要耐心引导。比如儿童可能不愿意用温盐水漱口,家长可以给孩子讲解漱口的好处,并选择孩子喜欢的口味的温盐水(如果有合适的儿童专用含漱液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在饮食方面,要避免给儿童吃坚果、硬糖等坚硬或粘性大的食物,防止影响创口。同时要密切观察儿童拔牙后的反应,如是否有持续出血、剧烈疼痛等异常情况,一旦发现要及时就医。 2.老年患者 老年患者拔牙后创口愈合可能相对缓慢,因为老年人的机体修复能力有所下降。老年患者要更加注意口腔卫生的维护,虽然24小时后可以刷牙漱口,但动作要更轻柔。在饮食上要保证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有助于创口愈合的食物,如鸡蛋、牛奶、新鲜蔬菜和水果等。同时要密切关注自身身体状况,如有高血压等基础疾病,要注意控制血压稳定,因为血压波动可能影响创口愈合。如果老年患者拔牙后出现创口愈合不良、疼痛加剧等情况,要及时复诊,排查是否存在其他潜在问题。
2025-10-13 13:32:13 -
洗牙对牙齿好吗
洗牙益处多,能清除牙菌斑、牙结石,维护口腔健康与美观,改善口腔气味、提升牙齿美观度;洗牙有注意事项,儿童洗牙需谨慎,孕妇要选合适阶段,患某些疾病者需评估风险,洗牙后要注意短期口腔反应及护理,不同人群洗牙需关注自身情况且洗牙后要做好口腔护理以维护口腔健康。 一、洗牙的益处 (一)清除牙菌斑和牙结石 1.牙菌斑的危害与清除:牙菌斑是一种细菌性生物膜,不断积聚会引发龋齿、牙龈炎等问题。洗牙可以有效去除牙齿表面及牙龈沟内的牙菌斑,一般通过专业的洗牙设备,如超声波洗牙机,利用高频振动将牙菌斑震落并清除,能降低患龋病和牙龈炎的风险。例如,有研究表明,定期洗牙的人群患牙龈炎的概率明显低于不洗牙人群。 2.牙结石的危害与清除:牙结石是牙菌斑逐渐矿化形成的,质地坚硬,与牙齿结合紧密,仅靠刷牙无法去除。洗牙时,通过特殊的器械可以将牙结石刮除,减轻牙结石对牙龈的刺激,防止牙龈退缩、牙槽骨吸收等情况发生。长期存在的牙结石还可能导致牙周袋形成,影响牙周健康,洗牙能够阻止牙周炎向更严重阶段发展。 (二)维护口腔健康与美观 1.改善口腔气味:牙菌斑、牙结石等堆积会引起口腔异味,洗牙后能有效清除这些导致异味的物质,使口腔气味清新。无论是儿童、成年人还是老年人,口腔异味都可能因洗牙而得到改善,尤其对于有吸烟、饮酒等生活习惯的人群,洗牙对改善口腔气味的效果更为显著。 2.提升牙齿美观度:洗牙可以让牙齿恢复原本的色泽,去除因色素沉着(如长期喝茶、咖啡、吸烟等导致的色素)而变黄、变黑的牙齿表面物质,使牙齿看起来更洁白、干净,提升个人的口腔美观和自信心。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若存在牙齿色素沉着情况,洗牙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牙齿外观。 二、洗牙的注意事项 (一)不同人群的特殊情况 1.儿童:儿童洗牙需要特别谨慎,因为儿童的牙齿和牙龈相对娇嫩。一般建议3岁以上的儿童在家长陪同下进行简单的口腔检查和必要的洗牙,且要选择儿童专用的洗牙设备和较为温和的洗牙方式。儿童洗牙前应避免空腹,防止在洗牙过程中出现低血糖等不适情况。同时,要向儿童耐心解释洗牙过程,缓解其紧张情绪,确保洗牙顺利进行。 2.孕妇:孕妇在孕期由于激素水平变化,更容易出现牙龈问题,如妊娠期牙龈炎。洗牙是安全的非药物治疗方法,但洗牙前需告知医生怀孕情况,选择在孕期相对稳定的阶段(一般是孕期4-6个月)进行洗牙,以避免因洗牙刺激导致流产或早产等情况。洗牙过程中要注意采取舒适的体位,避免长时间仰卧造成不适。 3.患有某些疾病的人群:患有出血性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等)的人群洗牙时容易出血不止,需要在病情控制稳定后,由医生评估洗牙的风险和必要性。患有严重心脏病的人群洗牙可能会因紧张、洗牙过程中的刺激等引发心脏不适,洗牙前需告知医生病情,在医生的监护下进行洗牙。 (二)洗牙后的护理 1.短期口腔反应及应对:洗牙后短期内可能会出现牙齿敏感情况,尤其是牙根暴露的人群,表现为对冷、热、酸、甜等刺激敏感。此时应避免食用过冷、过热、过酸、过甜的食物,一般1-2周后牙齿敏感情况会逐渐缓解。同时,洗牙后要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继续坚持每天早晚刷牙、使用牙线等,维持口腔清洁,防止牙菌斑和牙结石再次堆积。 总之,洗牙对牙齿是有诸多好处的,但不同人群在洗牙时需关注自身特殊情况,洗牙后也要注意口腔护理,以更好地维护口腔健康。
2025-10-13 13:29:07 -
舌根两边疼怎么办
舌根两边疼可能由口腔溃疡、舌炎、智齿冠周炎累及舌根等原因引起,不同人群有特殊情况及注意事项,儿童需家长帮助保持口腔清洁等,老年人要注意口腔卫生及牙齿修复等,女性特殊时期因激素变化易出现该症状且需注意相应事项。 一、可能的原因及对应处理 (一)口腔溃疡 原因:口腔溃疡可发生在口腔内多个部位,包括舌根两边。其诱因较多,如局部创伤(牙齿咬伤舌根等)、缺乏维生素(如维生素B12、叶酸等缺乏)、免疫力下降等。 处理:保持口腔清洁,可用淡盐水漱口,每天3-4次。饮食上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如橙子、菠菜等。一般轻型口腔溃疡具有自限性,1-2周可自愈。若疼痛明显,可局部使用一些促进愈合的药物,如口腔溃疡散等,但儿童使用需谨慎,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二)舌炎 原因: 感染性舌炎:细菌、病毒等感染可引起舌炎,如念珠菌感染,多见于免疫力较低人群,包括儿童、老年人或长期使用抗生素、激素的人群。 缺乏营养性舌炎:如缺乏铁、锌等微量元素也可导致舌炎,常见于挑食、节食的人群,儿童若长期营养不均衡易发生。 处理: 感染性舌炎若为念珠菌感染,可使用抗真菌药物,但儿童使用需严格遵医嘱。保持口腔卫生,使用有抗菌作用的漱口水。 营养性舌炎则需要调整饮食,保证营养均衡,适当补充缺乏的微量元素,儿童可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相应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制剂。 (三)智齿冠周炎累及舌根 原因:智齿萌出不全或阻生时,周围软组织发生炎症,炎症可能蔓延至舌根两边,引起疼痛。多见于18-25岁的青年人群,女性相对多见。 处理: 局部用生理盐水、过氧化氢溶液交替冲洗智齿周围的盲袋,清除食物残渣和脓液。 急性期可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如头孢类抗生素等,但儿童及孕妇等特殊人群使用需咨询医生。待炎症缓解后,对于阻生智齿可考虑拔除。 二、不同人群的特殊情况及注意事项 (一)儿童 原因分析:儿童舌根两边疼可能与口腔卫生不良、乳牙萌出刺激或饮食不当有关。例如儿童喜欢吃甜食,若口腔清洁不及时,易引发龋齿,进而可能波及舌根周围组织引起疼痛;乳牙萌出时,牙龈不适可能导致儿童用舌舔舐舌根等动作,造成舌根两边疼痛。 注意事项:家长要帮助儿童保持口腔清洁,每天早晚刷牙,饭后漱口。饮食上要控制甜食摄入,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如玉米、芹菜等,促进口腔清洁。若儿童疼痛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发热等症状,需及时就医,因为儿童免疫力相对较低,病情变化可能较快。 (二)老年人 原因分析:老年人舌根两边疼可能与口腔黏膜退变、牙齿问题(如牙齿磨损、缺失等)有关。口腔黏膜退变使黏膜抵抗力下降,易发生炎症等;牙齿缺失后咀嚼功能改变,可能导致舌部受力不均等情况,引发疼痛。 注意事项:老年人要注意口腔卫生维护,可使用软毛牙刷刷牙。对于牙齿缺失的情况,可及时修复牙齿,恢复正常咀嚼功能。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口腔内潜在问题并处理。 (三)女性特殊时期 原因分析:女性在生理期或孕期可能因体内激素变化导致口腔黏膜敏感性增加,容易出现舌根两边疼的情况。生理期时激素水平波动较大,孕期激素变化也会影响口腔环境。 注意事项:生理期女性要注意保持情绪稳定,保证充足睡眠。孕期女性要特别注意口腔用药安全,若出现舌根两边疼,应先通过保持口腔清洁等非药物方式缓解,若需用药需在医生评估后谨慎使用,因为孕期用药需考虑对胎儿的影响。
2025-10-13 13:28: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