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颖秋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擅长:唇腭裂手术治疗,面裂畸形手术重建,儿童颌骨创伤治疗,儿童颞下颌关节强直关节重建,牵引成骨技术矫治儿童颌骨畸形,重度皮罗征伴呼吸困难患者的综合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崔颖秋,男,颌面外科主任,副主任医师,1991年6月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口腔系,毕业后一直从事唇腭裂治疗及儿童口腔颌面外科临床工作。

  2007年赴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进修,2009年赴澳大利亚墨尔本市皇家儿童医院口腔颌面-整形外科研修,学习皮罗氏序列征小颌畸形的牵引成骨手术治疗,2010年赴美国波士顿儿童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短期交流。致力于唇腭裂及儿童先天性颌骨畸形的手术治疗及数字化医疗在儿童颌面外科的应用。

展开
个人擅长
唇腭裂手术治疗,面裂畸形手术重建,儿童颌骨创伤治疗,儿童颞下颌关节强直关节重建,牵引成骨技术矫治儿童颌骨畸形,重度皮罗征伴呼吸困难患者的综合治疗。展开
  • 补过的牙又疼了怎么办

    补过的牙疼痛可能由充填物周围微渗漏、继发龋、牙髓炎症、牙周组织问题等引起,需针对不同原因进行相应处理,同时可通过保持良好口腔卫生、定期口腔检查、避免过度咬硬物等措施预防补过牙后疼痛。 一、可能的原因及对应处理 (一)充填物周围微渗漏导致疼痛 1.原因:补过的牙若存在充填物周围微渗漏,细菌等可侵入,引发牙髓或牙周组织炎症从而疼痛。例如,当牙齿龋坏较深接近牙髓时,充填后仍可能有微渗漏。 2.处理:需及时就医,医生会评估情况,可能需要去除原有充填物,重新进行充填治疗。对于儿童患者,要选择合适的充填材料,操作中要注意尽量减少微渗漏的发生,同时要安抚儿童情绪,使其配合治疗。 (二)继发龋引起疼痛 1.原因:补过的牙可能因口腔卫生不良等原因再次发生龋坏即继发龋,龋坏进展可能刺激牙髓等组织导致疼痛。比如患者补过牙后没有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食物残渣易残留导致继发龋。 2.处理:就医后医生会去除继发龋坏组织,然后重新充填。儿童患者要特别注意口腔卫生指导,家长要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减少继发龋发生的可能。 (三)牙髓炎症导致疼痛 1.原因:补牙前龋坏已累及牙髓,未及时发现,补牙后牙髓炎症进一步发展;或者补牙过程中对牙髓造成刺激,引发牙髓炎症。例如,深龋未察觉已感染牙髓,补牙后牙髓炎症发作。 2.处理:如果是牙髓充血,可先观察或进行安抚治疗;如果是牙髓炎,则可能需要进行根管治疗。儿童患者牙髓炎症时疼痛往往较剧烈,要尽快就医,根管治疗过程中要注意儿童的配合度,必要时可在镇静或全麻下进行治疗。 (四)牙周组织问题导致疼痛 1.原因:补过的牙周围的牙周组织可能因牙结石、牙龈炎等问题出现疼痛。比如补牙后口腔卫生维护不佳,导致牙龈发炎,进而引起疼痛。 2.处理:需要进行牙周治疗,如洗牙去除牙结石,局部使用药物消炎等。儿童患者牙周组织问题相对较少见,但也需注意口腔卫生,定期进行口腔检查。 二、预防措施 (一)保持良好口腔卫生 1.刷牙:每天早晚正确刷牙,采用巴氏刷牙法,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对于儿童,家长要帮助其刷牙,选择适合儿童的软毛牙刷和儿童牙膏,教导正确的刷牙方法并监督其养成习惯。 2.使用牙线:每天使用牙线清洁牙缝,清除食物残渣和菌斑。儿童可能需要家长协助使用牙线。 (二)定期口腔检查 1.频率:每6-12个月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及时发现牙齿问题。儿童要定期到口腔科进行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补过牙后的潜在问题。 2.检查内容:检查补过的牙的充填物情况、牙龈牙周情况等。 (三)避免过度咬硬物 1.原因:补过的牙咬硬物可能导致充填物脱落或牙齿折裂等问题,进而引起疼痛。比如补过的牙咬到过硬的食物,如坚果等。 2.措施:尽量避免用补过的牙咬过硬的东西,儿童患者家长要注意监管,避免儿童啃咬过硬物品。

    2025-10-14 15:49:02
  • 口气有哪些特征

    口气气味具多样性,有腐臭味(与口腔卫生差等相关)、酸臭味(可能提示消化不良等)、金属味(体内代谢异常如肾功能不全时可能出现);持续时间分短暂性(因进食特定食物,漱口等可缓解)和持续性(口腔长期问题或全身性疾病所致难改善);伴随症状有口气伴牙龈出血红肿提示牙周炎等、伴反酸烧心等提示胃肠病、伴口干多饮多尿考虑糖尿病;儿童因口腔清洁不充分等致口气问题,老年人因唾液分泌少自洁差及全身性疾病等致口气问题,特殊生活方式人群因吸烟饮酒饮食偏好等致口气问题。 一、气味特征 口气的气味具有多样性,常见如腐臭味,多与口腔卫生状况差、牙龈炎症、牙周病等相关,口腔内细菌分解食物残渣、坏死组织等可产生此类气味;酸臭味可能提示消化不良、胃肠功能紊乱,食物在胃肠道内发酵异常可导致口气散发酸臭;还有可能出现类似金属味的口气,当体内代谢异常,如肾功能不全时,可能因毒素蓄积而使口气带有金属味等。 二、持续时间特征 1.短暂性口气:多因近期进食特定食物引起,例如食用大蒜、洋葱、韭菜等具有特殊气味的食物后,口气会短暂出现相关食物的气味,一般在漱口、刷牙或进食后一段时间可缓解; 2.持续性口气:若口气长时间存在且难以通过口腔清洁等方式改善,往往提示口腔内存在长期问题,如慢性牙周炎、口腔内长期有未处理的龋齿等,也可能与全身性疾病相关,像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可能因酮症酸中毒而出现特殊的口气且持续存在。 三、伴随症状相关特征 口气可能伴随其他症状,若口气伴随牙龈出血、牙龈红肿等表现,通常提示存在牙周炎等口腔局部炎症性疾病;若口气伴随反酸、烧心、上腹部不适等症状,多提示可能有胃肠道疾病,如胃食管反流病等,此时胃肠道内的胃酸等反流至口腔可导致相应口气并伴随这些消化系统症状;若口气伴随口干、多饮、多尿等表现,需考虑糖尿病的可能,因为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时可能出现特殊口气且伴有这些代谢紊乱相关症状。 四、不同人群的口气特征差异 儿童:儿童口气可能因口腔清洁不充分,如未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导致食物残渣在口腔内残留发酵产生口气,另外龋齿在儿童中较为常见,龋齿未及时处理也会引发口气问题,且儿童若有不良饮食习惯,如过多食用甜食等,也易出现口气异常; 老年人:老年人由于唾液分泌减少,口腔自洁能力下降,容易发生口腔疾病,如口腔黏膜病、牙周病等,从而导致口气问题,同时老年人可能患有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肾功能不全等,这些疾病也会使老年人出现特殊的口气,且老年人行动不便可能影响口腔清洁,进一步加重口气情况; 特殊生活方式人群:长期吸烟的人,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残留在口腔中,使口气带有烟臭味且较为顽固;长期饮酒的人,酒精刺激可能影响口腔环境,导致口气异常;饮食偏好高油高脂、刺激性食物的人群,胃肠道消化负担加重,也容易出现口气方面的问题。

    2025-10-14 15:47:49
  • 牙周病的口臭怎么治疗

    改善口臭可通过控制牙周病进展(龈上洁治、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保持口腔卫生(正确刷牙、使用牙线或间隙刷)、药物辅助治疗(含漱液)、治疗相关系统性疾病(如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调整生活方式(均衡饮食、戒烟限酒、定期复诊)等多方面来实现,不同人群可根据自身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一、控制牙周病进展 1.龈上洁治:通过专业器械去除牙齿表面的牙菌斑、牙结石等龈上菌斑生物膜及牙石,一般每6-12个月进行一次,可有效减少因菌斑堆积导致的口臭。研究表明,龈上洁治后能显著降低口腔中挥发性硫化物的含量,从而改善口臭情况,不同年龄、性别及生活方式的人群均可通过此方法控制菌斑。 2.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对于牙周袋较深的患者,需进行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去除龈下的菌斑、牙石及感染的病变牙骨质,能进一步消除牙周炎症,减少细菌滋生,一般在龈上洁治后数周进行。不同病史的牙周病患者,如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可能需要更密切的监测和适当调整治疗方案,但仍可通过该方法控制牙周病进展来改善口臭。 二、保持口腔卫生 1.正确刷牙:使用巴氏刷牙法,每天早晚各刷牙一次,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不同年龄的人群刷牙方法略有不同,儿童需在家长帮助下正确刷牙,确保将牙齿的各个面都清洁到位,能有效清除牙面上的食物残渣和菌斑,减少口臭发生。 2.使用牙线或间隙刷:每天使用牙线或间隙刷清洁牙齿邻面,特别是牙龈乳头处,能去除牙齿邻面的菌斑和食物嵌塞,对于有牙缝的人群尤为重要。不同性别和生活方式的人群都可通过使用牙线或间隙刷来辅助清洁口腔,减少口臭诱因。 三、药物辅助治疗 1.含漱液:使用具有抗菌作用的含漱液,如氯己定含漱液,可抑制口腔内的细菌生长,减少菌斑形成,从而改善口臭。但长期使用氯己定含漱液可能会导致牙齿和黏膜着色,儿童应避免使用,成年人使用时也需注意按照说明书规范使用。 四、治疗相关系统性疾病 如果口臭是由全身系统性疾病引起的牙周病相关口臭,如糖尿病患者,需积极控制血糖水平。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易发生牙周感染,进而导致口臭,严格控制血糖后,牙周炎症可能会有所改善,口臭情况也会随之缓解。不同病史的糖尿病合并牙周病患者,需在内分泌科和口腔科的共同协作下,制定综合治疗方案来改善口臭。 五、调整生活方式 1.均衡饮食:减少摄入辛辣、刺激性食物及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吸烟会使口腔内环境变差,增加口臭发生的几率,戒烟后口腔异味会逐渐减轻;过量饮酒也会影响口腔菌群平衡,导致口臭,适量饮酒并保持均衡饮食有利于口腔健康,改善口臭。不同年龄、性别和生活方式的人群都应注意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来配合治疗口臭。 2.定期复诊:定期到口腔科复诊,一般每3-6个月复诊一次,监测牙周病的恢复情况及口臭改善程度,根据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2025-10-14 15:46:28
  • 儿童能洗牙吗

    儿童可以洗牙,存在口腔菌斑、牙石等局部刺激物时可考虑,洗牙时要注意年龄因素、操作规范和术后护理指导,其益处在于预防口腔疾病和促进口腔健康发育,定期洗牙可降低儿童患牙龈炎概率,清除污垢利于维持口腔酸碱平衡减少龋齿,还能为牙齿正常萌出和排列提供良好环境,避免牙齿不整齐等问题。 一、儿童可以洗牙的情况 儿童是可以洗牙的,但需要根据儿童的具体口腔状况来决定。一般来说,当儿童口腔内存在较多的菌斑、牙石等局部刺激物时,就可以考虑洗牙。例如,对于一些口腔卫生较差的儿童,牙齿表面附着了大量的食物残渣、软垢,时间久了会钙化形成牙石,牙石会持续刺激牙龈,导致牙龈炎等问题,此时洗牙可以去除这些局部刺激物,维护口腔健康。 二、儿童洗牙的注意事项 1.年龄因素 对于较小的儿童,如3岁以下的幼儿,由于其配合度较差,洗牙可能会比较困难。这是因为幼儿难以长时间保持静止状态,不能很好地听从医生的指令。所以在为3岁以下儿童洗牙时,需要特别耐心,尽量在儿童情绪较为稳定的短时间内快速完成简单的清洁操作。 随着儿童年龄增长到4-6岁左右,配合度会有所提高,但仍需要家长在一旁协助,安抚儿童情绪,让儿童能够较好地配合医生进行洗牙操作。 2.操作规范 洗牙时所使用的器械和力度都要特别注意。儿童的牙齿比较娇嫩,洗牙器械的选择要适合儿童口腔尺寸,操作力度要轻柔。例如,超声波洗牙机在儿童洗牙时要调整到合适的功率,避免因功率过大对儿童的牙釉质造成损伤。 医生在洗牙过程中要密切观察儿童的反应,一旦儿童出现不适,如疼痛、哭闹等,要立即停止操作,安抚儿童后再决定是否继续以及调整操作方式。 3.术后护理指导 洗牙后,要告知家长和儿童注意口腔卫生。例如,指导儿童正确刷牙,使用适合儿童年龄的软毛牙刷,每天早晚至少刷牙2次,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2分钟。同时,要减少儿童食用含糖量高的食物和饮料,因为洗牙后牙齿表面相对更敏感,高糖食物容易导致龋齿复发。 三、儿童洗牙的益处 1.预防口腔疾病 定期为儿童洗牙可以有效预防牙龈炎、龋齿等口腔疾病。通过洗牙去除菌斑和牙石,能够减少细菌在口腔内滋生的环境,降低牙龈炎的发生风险。同时,也能及时发现早期的龋齿倾向,以便采取进一步的预防措施。 例如,有研究表明,定期洗牙的儿童患牙龈炎的概率明显低于不洗牙的儿童。而且,洗牙可以清除牙齿表面的污垢,使牙齿保持清洁,有利于维持儿童口腔的酸碱平衡,减少龋齿的发生几率。 2.促进口腔健康发育 对于儿童的口腔健康发育来说,洗牙是有益的。它可以保证儿童牙齿周围的组织处于健康状态,为牙齿的正常萌出和排列提供良好的环境。如果儿童口腔内存在过多的局部刺激物,可能会影响牙齿的正常生长方向和排列,导致牙齿不整齐等问题,而洗牙可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促进儿童口腔的正常发育。

    2025-10-14 15:46:10
  • 清除牙结石疼吗

    清除牙结石的疼痛感受因人而异,与牙结石范围、附着情况、清除方法及特殊人群等因素有关,轻度牙结石、超声波洁牙时多数人疼痛较轻,重度牙结石、手动刮治、儿童、孕妇、患牙周疾病者疼痛可能更明显,需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减轻疼痛并做好后续护理。 一、牙结石范围与附着情况影响疼痛 1.轻度牙结石:如果牙结石范围较小且附着相对较松,在清除过程中通常疼痛较轻。例如,只是牙齿表面有少量较松散的牙结石,在进行超声波洁牙等常规清除操作时,可能仅有轻微的酸胀感,多数人可以耐受。这是因为超声波洁牙仪的工作原理是通过高频振动击碎牙结石,对于较松的牙结石,振动传递引起的不适程度较低。 2.重度牙结石:当牙结石范围广泛且附着十分紧密时,清除过程中疼痛可能较为明显。紧密附着的牙结石需要更多的力量和时间来去除,在洁牙过程中可能会有较明显的酸痛感,甚至可能出现牙齿对冷热敏感的短暂加剧情况。这是由于紧密附着的牙结石被去除时,会对牙龈和牙齿周围组织产生一定的刺激,破坏了原本相对稳定的牙周环境。 二、不同清除方法的疼痛差异 1.超声波洁牙:这是比较常用的清除牙结石的方法,一般来说,操作过程中多数人会感觉有一定程度的不适,但大多在可接受范围内。对于一些敏感体质的人或者牙结石特别严重的情况,可能会感觉疼痛相对明显。超声波洁牙仪产生的高频振动在击碎牙结石时,会通过牙齿传递到牙周组织,引起不同程度的感觉。 2.手动刮治:如果牙结石非常顽固,需要手动刮治时,疼痛可能相对更明显一些。手动操作需要医生更精准地去除牙结石,在这个过程中对牙龈和牙周组织的刺激相对超声波洁牙可能更大,尤其是对于牙周状况较差的患者,疼痛感受可能会更显著。 三、特殊人群的疼痛情况及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在清除牙结石时,由于其口腔组织更为娇嫩,对疼痛的敏感度可能相对更高。如果儿童存在牙结石问题,在清除前需要与儿童进行良好的沟通,安抚其情绪,尽量采用相对温和的操作方式,以减轻疼痛感受。例如,可以在操作前适当延长安抚时间,让儿童放松,并且在操作过程中尽量加快速度,减少儿童的不适时间。 2.孕妇:孕妇在清除牙结石时要特别注意疼痛问题。由于孕期身体的特殊性,孕妇可能对疼痛更加敏感。在清除牙结石前,医生需要充分评估孕妇的情况,选择相对舒适的操作方式和时间,尽量减少孕妇的疼痛感受。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因疼痛引起孕妇紧张,进而可能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 3.患有牙周疾病的人群:本身患有牙周疾病的人,牙龈可能已经比较脆弱,在清除牙结石时疼痛往往更明显。这类人群在清除牙结石前,医生需要先对其牙周状况进行详细评估,在清除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反应,必要时可以采取局部麻醉等辅助手段来减轻疼痛,同时在清除后要加强对牙周的护理,促进牙周组织的恢复。

    2025-10-14 15:44:46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