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颖秋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擅长:唇腭裂手术治疗,面裂畸形手术重建,儿童颌骨创伤治疗,儿童颞下颌关节强直关节重建,牵引成骨技术矫治儿童颌骨畸形,重度皮罗征伴呼吸困难患者的综合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崔颖秋,男,颌面外科主任,副主任医师,1991年6月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口腔系,毕业后一直从事唇腭裂治疗及儿童口腔颌面外科临床工作。

  2007年赴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进修,2009年赴澳大利亚墨尔本市皇家儿童医院口腔颌面-整形外科研修,学习皮罗氏序列征小颌畸形的牵引成骨手术治疗,2010年赴美国波士顿儿童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短期交流。致力于唇腭裂及儿童先天性颌骨畸形的手术治疗及数字化医疗在儿童颌面外科的应用。

展开
个人擅长
唇腭裂手术治疗,面裂畸形手术重建,儿童颌骨创伤治疗,儿童颞下颌关节强直关节重建,牵引成骨技术矫治儿童颌骨畸形,重度皮罗征伴呼吸困难患者的综合治疗。展开
  • 口腔扁平苔藓

    口腔扁平苔藓是常见慢性炎症性黏膜病好发于三十至六十岁人群女性略多于男性病因涉免疫遗传感染精神因素等黏膜可见白色条纹等表现皮肤有紫红色多角形扁平丘疹依据临床表现初步判断组织病理检查为确诊金标准治疗包括去除局部刺激局部用糖皮质激素软膏等全身用免疫调节剂等儿童需谨慎选择药物孕妇用药权衡利弊老年需兼顾全身慢性病及药物相互作用。 一、定义与流行病学 口腔扁平苔藓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黏膜病,好发于30~60岁人群,女性略多于男性,病因涉及免疫(如细胞免疫功能紊乱)、遗传、感染(如幽门螺杆菌感染)、精神因素等多方面,发病率因地区、人群而异。 二、临床表现 1.黏膜表现:口腔黏膜可见白色条纹、斑块、糜烂或溃疡等,条纹可呈网状、树枝状、环状等,患者常感粗糙、木涩、烧灼感,糜烂时疼痛明显。 2.皮肤表现:部分患者伴皮肤损害,表现为紫红色多角形扁平丘疹,瘙痒明显。 三、诊断方法 1.临床表现:依据口腔黏膜典型病损特征初步判断。 2.组织病理检查:取病损组织行病理活检,可见上皮过度不全角化、基底层液化变性等特征性改变,是确诊金标准。 四、治疗原则 1.去除局部刺激:纠正不良修复体、戒烟酒、避免辛辣刺激食物等。 2.局部治疗:可选用糖皮质激素软膏(如曲安奈德口腔软膏)、维A酸制剂等局部涂布,以减轻炎症、缓解症状。 3.全身治疗:病情严重或反复发作者,可使用免疫调节剂(如转移因子)、抗组胺药等,需遵循个体化原则,依据患者全身状况及病情调整。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儿童口腔扁平苔藓相对少见,需谨慎选择治疗药物,优先采用温和的局部非药物干预,如保持口腔清洁、避免刺激性食物,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避免滥用可能影响儿童发育的药物。 2.孕妇患者:孕妇用药需权衡利弊,局部用药相对安全,全身用药需咨询妇产科及口腔科医生,评估药物对胎儿的潜在风险,以患者舒适度为首要考量,尽量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治疗方案。 3.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常合并全身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治疗时需兼顾口腔扁平苔藓与全身疾病的相互影响,密切监测全身状况,调整治疗方案,注意药物间相互作用。

    2025-10-14 13:49:51
  • 嘴里长了口腔溃疡不能吃什么

    口腔溃疡患者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因其会加重疼痛与炎症反应;避免过烫食物,否则会烫伤黏膜致溃疡加重;避免粗糙坚硬食物,其会摩擦创面阻碍愈合;避免酸性食物,因其会刺激创面引发疼痛影响愈合。 一、辛辣刺激性食物 具体食物及影响:辣椒、花椒、生姜、大蒜等属于辛辣刺激性食物。这类食物会对口腔溃疡创面产生强烈的刺激,加重疼痛症状,还可能导致创面充血、炎症反应加重,不利于溃疡的愈合。例如,有研究表明,食用辛辣食物后,口腔溃疡患者的疼痛程度会明显升高,创面愈合时间也会延长。对于儿童患者来说,其口腔黏膜更为娇嫩,辛辣食物的刺激可能会使其哭闹不安,影响进食和休息;而对于成年人,长期大量摄入辛辣食物也会干扰口腔溃疡的正常恢复进程。 二、过烫的食物 具体食物及影响:温度过高的食物,如刚出锅的热汤、滚烫的热茶等。过烫的食物会烫伤口腔黏膜,而口腔溃疡患者的口腔黏膜本就处于受损状态,烫伤后会使溃疡情况加重,延长愈合时间。老年人由于口腔感觉神经相对不敏感,可能更易在进食过烫食物时造成烫伤,进而加重口腔溃疡的病情;儿童则因为不知道控制食物温度,在食用过热食物时也容易对口腔黏膜造成损伤,影响口腔溃疡的恢复。 三、粗糙坚硬的食物 具体食物及影响:像油炸食品中的锅巴、坚果类(花生、核桃等)、脆硬的饼干等。这些粗糙坚硬的食物在咀嚼过程中会不断摩擦口腔溃疡创面,导致创面进一步损伤,使疼痛加剧,甚至可能引起出血等情况,阻碍溃疡的愈合。对于患有口腔溃疡的老年人,其牙齿咀嚼功能可能有所下降,若食用此类粗糙坚硬食物,更容易对口腔黏膜造成摩擦损伤;儿童在食用这类食物时,由于咀嚼力量和协调性不足,也可能在不经意间加重口腔溃疡的症状。 四、酸性食物 具体食物及影响:柑橘、柠檬、杨梅等含有酸性成分的水果。酸性物质会刺激口腔溃疡创面,引发疼痛,影响溃疡的愈合。例如,有研究发现,口腔溃疡患者食用酸性水果后,疼痛评分会显著提高。在儿童群体中,他们可能更偏爱这类酸甜口味的食物,但食用后会对口腔溃疡的恢复产生不利影响;成年人若大量食用酸性食物,也会干扰口腔溃疡的正常愈合过程,导致愈合时间延长。

    2025-10-14 13:49:25
  • 孩子几岁换牙齿

    孩子换牙齿一般从6岁左右开始,乳牙6个月左右开始萌出,2岁半左右20颗乳牙基本萌出完毕,6-8岁第一恒磨牙首先萌出,之后中切牙7-8岁、侧切牙8-9岁、第一前磨牙9-10岁、尖牙10-12岁、第二前磨牙11-13岁依次萌出替换乳牙,12-15岁第二恒磨牙萌出,17-25岁左右第三恒磨牙萌出,且存在遗传、营养、内分泌等个体差异因素,换牙明显早于或晚于范围较多的孩子建议就医排查异常。 一、乳牙阶段 孩子通常在6个月左右开始萌出乳牙,到2岁半左右20颗乳牙基本萌出完毕。乳牙会陪伴孩子度过幼儿期和童年早期,一般从6岁左右开始逐渐脱落,开启换牙过程。 二、恒牙萌出的时间顺序 1.第一恒磨牙(六龄齿):一般在6-8岁时首先萌出,这是不在乳牙替换位置上萌出的恒牙,它是口腔中最早萌出的恒牙,对建立咬合关系非常重要。 2.中切牙:通常在7-8岁时,乳牙下的恒牙中切牙开始替换乳牙,逐渐萌出。 3.侧切牙:一般在8-9岁时,侧切牙开始替换相应的乳牙。 4.第一前磨牙:大约在9-10岁时,第一前磨牙开始萌出替换乳牙。 5.尖牙:通常在10-12岁时,尖牙开始萌出替换乳牙。 6.第二前磨牙:大约在11-13岁时,第二前磨牙萌出替换乳牙。 7.第二恒磨牙:一般在12-15岁时萌出,此时大部分乳牙已被恒牙替换完毕。 8.第三恒磨牙(智齿):萌出时间较晚,一般在17-25岁左右,不过也有部分人智齿先天缺失或者萌出位置异常等情况。 三、个体差异因素 孩子换牙齿的时间会存在一定个体差异,这与遗传、营养、内分泌等因素有关。比如遗传因素,如果父母换牙时间较早,孩子通常也会相对较早开始换牙;营养方面,充足的钙、磷等矿物质以及维生素D等营养物质的摄入有助于牙齿正常替换,若孩子营养不良可能会导致换牙时间推迟或者出现牙齿发育异常等情况;内分泌因素,甲状腺激素等内分泌激素水平正常与否也会影响牙齿的发育和替换时间,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内分泌疾病可能会影响牙齿的萌出和替换进程。对于一些换牙明显早于或晚于上述时间范围较多的孩子,建议家长带孩子到口腔科就诊,排除是否存在异常情况。

    2025-10-14 13:46:32
  • 口吃如何通过训练来缓解和矫正

    呼吸训练可通过腹式呼吸进行,儿童可结合吹泡泡等趣味性活动辅助;发音训练包括从单字缓慢清晰发音且可扩展到短句或用简单词汇,还可重复练习易口吃字词句子;节奏训练利用节拍器辅助调整说话节奏;心理训练有渐进性肌肉松弛法、正念训练等,不同年龄人群训练有差异,儿童重趣味性与家长陪伴,成年人需持续坚持并保持积极心态,训练需循序渐进长期坚持以缓解口吃症状。 一、呼吸训练 呼吸是流畅说话的基础,通过腹式呼吸训练可帮助稳定气息。练习时取舒适体位,将一手放在腹部,吸气时腹部隆起,呼气时腹部收缩,每次训练持续5~10分钟,每日可进行2~3次。儿童进行呼吸训练时可结合吹泡泡等趣味性活动辅助,以提高参与度。 二、发音训练 1.缓慢发音:从单字开始,缓慢清晰地说出每个字,如“爸-爸”“妈-妈”,每字发音时长可逐渐延长,初期每次练习10~15分钟,每日2~3次。成年人可在此基础上扩展到短句练习,儿童则以简单词汇为主。 2.重复练习:对易口吃的字词或句子进行重复练习,如反复说“今天天气很好”,每次重复时注意语调平稳、节奏均匀,逐步增加重复次数和语句长度,儿童可选择其感兴趣的简单语句进行重复。 三、节奏训练 利用节拍器辅助调整说话节奏。将节拍器设置为合适速度,跟随节拍器的节奏说话,从缓慢节奏开始,逐渐加快。例如先以每分钟40拍左右的节奏练习,适应后逐步提高到每分钟60拍等,通过节奏训练帮助建立稳定的说话韵律,儿童可选择节奏明快的儿歌等配合节拍器练习。 四、心理训练 口吃往往与紧张情绪相关,心理训练有助于缓解紧张感。可通过放松训练,如渐进性肌肉松弛法,先紧绷肌肉再逐步放松,每次训练15~20分钟;还可进行正念训练,专注于当下说话的感受,排除外界干扰,减轻焦虑。成年人可通过冥想等方式辅助心理训练,儿童则可在家长引导下进行简单的放松互动游戏来缓解紧张。 不同年龄人群在训练中需注意差异,儿童训练应注重趣味性和家长陪伴,避免给儿童过大压力;成年人需持续坚持训练并保持积极心态。整体训练过程需循序渐进,根据自身情况逐步调整训练强度和内容,长期坚持可有效缓解口吃症状。

    2025-10-14 13:46:08
  • 口腔扁平苔藓能够治愈吗

    口腔扁平苔藓目前难完全根治但规范治疗可缓解症状达临床缓解状态,主要通过去除局部刺激因素如戒烟酒、避免过烫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及处理锐利牙尖残根残冠等,还可药物治疗用糖皮质激素等,儿童优先非药物干预且需专业评估用药,孕妇用药谨慎需多科评估选安全药物,老年要考虑基础病和药物相互作用并监测全身状况。 一、口腔扁平苔藓的治疗目标与现状 口腔扁平苔藓目前难以实现完全根治,但通过规范治疗可有效缓解症状、控制病情进展,使患者达到临床缓解状态。临床缓解表现为口腔黏膜病损消失或明显改善,相关不适症状减轻或消除,但存在病情复发的可能性。 二、主要治疗措施 1.去除局部刺激因素 需积极寻找并去除可能的局部刺激源,例如戒烟、戒酒,避免食用过烫、辛辣、刺激性食物,及时处理锐利的牙尖、残根残冠等局部不良修复体,以减少对口腔黏膜的持续刺激,防止病情加重或复发。 2.药物治疗 可使用糖皮质激素,如局部涂抹糖皮质激素软膏等,以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疼痛等症状;对于病情较为顽固或泛发的患者,可能会考虑使用免疫抑制剂等药物,但需密切关注药物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此外,还可辅助使用维生素类药物等进行支持治疗,帮助改善黏膜营养状况。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 儿童患口腔扁平苔藓时,应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手段,谨慎使用药物治疗,因为儿童对药物的耐受性和不良反应敏感性与成人不同,需在专业医生严格评估后,权衡药物治疗的收益与风险再决定是否用药,且用药过程中要密切监测儿童的身体反应。 2.孕妇患者 孕妇患口腔扁平苔藓时,用药需格外谨慎,因为某些药物可能对胎儿发育产生影响。一般优先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治疗方法,如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来控制病情,若必须用药,需由妇产科医生和口腔科医生共同评估,选择对胎儿相对安全的药物,并密切监测胎儿状况。 3.老年患者 老年患者常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在治疗口腔扁平苔藓时,要充分考虑其整体健康状况和药物相互作用。使用药物时需密切关注药物不良反应,如肝肾功能变化等,治疗过程中要加强对口腔黏膜的监测以及全身状况的评估,根据个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2025-10-14 13:44:45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