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唇腭裂手术治疗,面裂畸形手术重建,儿童颌骨创伤治疗,儿童颞下颌关节强直关节重建,牵引成骨技术矫治儿童颌骨畸形,重度皮罗征伴呼吸困难患者的综合治疗。
向 Ta 提问
崔颖秋,男,颌面外科主任,副主任医师,1991年6月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口腔系,毕业后一直从事唇腭裂治疗及儿童口腔颌面外科临床工作。
2007年赴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进修,2009年赴澳大利亚墨尔本市皇家儿童医院口腔颌面-整形外科研修,学习皮罗氏序列征小颌畸形的牵引成骨手术治疗,2010年赴美国波士顿儿童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短期交流。致力于唇腭裂及儿童先天性颌骨畸形的手术治疗及数字化医疗在儿童颌面外科的应用。
展开-
腺性唇炎如何治疗好
腺性唇炎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避免刺激因素、保持唇部清洁)、局部治疗(外用糖皮质激素、抗生素软膏)、手术治疗(病情严重等情况时考虑),特殊人群(儿童、老年患者)有相应注意事项,治疗后需定期随访监测唇部情况。 一、一般治疗 避免刺激因素:对于有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的患者,需劝导其戒烟、限酒,减少对唇部的刺激。例如长期吸烟的腺性唇炎患者,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持续损伤唇部黏膜,戒烟后唇部受刺激减少,利于病情恢复。 保持唇部清洁: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唇部清洁卫生,可用温水轻轻清洗唇部,去除唇部的污垢、鳞屑等,但要避免过度清洁,防止破坏唇部的正常屏障功能。 二、局部治疗 外用药物: 糖皮质激素:如弱效的糖皮质激素乳膏,对于唇部炎症较轻的患者可使用,能减轻炎症反应,缓解唇部肿胀、瘙痒等症状。但需注意,长期使用可能会引起唇部皮肤萎缩等不良反应,所以应在医生指导下短期使用。 抗生素软膏:当唇部伴有细菌感染时,可使用抗生素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等,能抑制细菌生长,预防和控制感染。 三、手术治疗 适用于特定情况:对于病情严重、有恶变倾向或经保守治疗无效的腺性唇炎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主要是切除病变组织,但手术存在一定风险,如出血、感染、瘢痕形成等,术前需充分评估患者的全身状况和病变情况。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患者:儿童腺性唇炎相对较少见,若发生,在治疗时更应谨慎。局部治疗应选择温和、刺激性小的药物,避免使用可能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药物。同时,要加强对儿童的护理,防止儿童搔抓唇部,加重病情。 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常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在治疗腺性唇炎时,要考虑其基础疾病对治疗的影响。例如老年患者若有心血管疾病,使用某些药物需谨慎评估。局部治疗时要注意操作轻柔,避免引起患者不适。 五、随访与监测 患者在治疗后需定期随访,观察唇部病变的恢复情况,以及是否有复发或恶变的迹象。一般建议每隔一段时间进行复诊,通过肉眼观察、必要的实验室检查等方式,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治疗方案。
2025-10-14 13:29:36 -
智齿在哪
智齿是口腔内牙槽骨最里面的第三颗磨牙即从正中门牙往里数第八颗牙,正常16-25岁左右萌出有个体差异,存在正常萌出及近中、远中、水平阻生等异常萌出位置情况,青少年萌出时可能有牙龈肿胀疼痛等症状需注意口腔卫生,成年异常萌出易反复冠周炎要避免刺激及时就诊,特殊病史人群处理智齿需谨慎要提前告知医生综合评估诊疗。 一、智齿的解剖位置 智齿是人类口腔内牙槽骨上最里面的第三颗磨牙,从正中门牙往里数为第八颗牙齿。正常情况下,其位置处于上下颌骨的牙槽窝内,在口腔最内侧,对着第二磨牙的后方。一般在16-25岁左右萌出,但存在个体差异,部分人可能萌出较晚甚至终身不萌出。 二、智齿萌出的个体差异及异常位置情况 1.正常萌出情况:部分人群智齿能正常萌出至口腔内,与其他牙齿排列基本整齐,可正常行使咀嚼等功能。 2.异常萌出位置: 近中阻生:智齿向第二磨牙近中方向倾斜生长,部分牙冠被牙龈覆盖,易导致食物嵌塞,引发智齿冠周炎等问题。 远中阻生:智齿向第二磨牙远中方向生长,同样可能因牙龈覆盖等情况引发局部炎症等不适。 水平阻生:智齿呈水平方向生长,多埋伏于牙槽骨内,可能压迫邻牙牙根,造成邻牙吸收等问题,还可能因无法完全萌出导致牙龈与牙体之间形成盲袋,利于细菌滋生,引发反复的智齿冠周炎。 三、不同人群智齿相关特点及注意事项 1.青少年群体:16岁左右开始进入智齿萌出阶段,此时可能出现牙龈肿胀、疼痛等症状,需注意保持口腔卫生,可用淡盐水漱口,若疼痛明显且持续不缓解,需及时就医检查。 2.成年人群体:若智齿存在异常萌出位置,如水平阻生、近中阻生等,易反复引发智齿冠周炎,表现为智齿周围牙龈红肿、疼痛、张口受限等,此时要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注意休息,及时到口腔科就诊,评估是否需要拔除等处理。 3.特殊病史人群:如有口腔颌面部肿瘤病史、凝血功能异常等情况的人群,智齿萌出或处理时需格外谨慎,需提前告知医生病史,由医生综合评估后制定合适的诊疗方案,避免出现出血不止、感染扩散等不良后果。
2025-10-14 13:28:49 -
双颌前突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双颌前突的治疗方法包括单纯正畸、正颌外科手术治疗及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单纯正畸适用于轻度双颌前突且牙齿倾斜移位不严重者;中重度双颌前突单纯正畸效果有限时需正颌外科手术,手术有风险且需生长发育停止后进行;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先术前正畸,再正颌手术,术后再术后正畸,需多学科团队协作,不同年龄患者治疗有差异。 正颌外科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对于中重度双颌前突,单纯正畸难以达到理想效果时需采用正颌外科手术。常见的术式有上颌LeFortⅠ型截骨术、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等。通过将上颌骨和下颌骨截断后重新移动到合适的位置,调整上下颌骨的相对关系,从而改善双颌前突的面型和咬合关系。例如,上颌LeFortⅠ型截骨术可以向前、向后、向上或向下移动上颌骨,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可以调整下颌骨的前后位置和水平角度等。手术需要在患者生长发育停止后进行,因为生长发育期颌骨仍有变化,过早手术可能影响颌骨正常发育。对于成年患者,当双颌前突严重影响面容和功能时,正颌外科手术是有效的治疗手段,但手术风险包括出血、感染、神经损伤等,需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 治疗流程:先进行术前正畸,排齐牙齿、调整上下牙弓的形态和位置,为正颌手术创造条件;然后进行正颌外科手术,移动颌骨到理想位置;术后再进行术后正畸,进一步精细调整牙齿的咬合关系,使咬合达到最稳定、最协调的状态。这种联合治疗对于双颌前突的矫正效果更佳,能最大程度改善面型和咬合功能。例如,术前正畸可能需要1-2年的时间,通过佩戴矫治器将牙齿调整到合适的位置,然后进行正颌手术,术后再进行3-6个月的术后正畸,以确保牙齿的长期稳定和良好的咬合功能。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需要多学科团队协作,包括正畸医生、口腔颌面外科医生等共同制定治疗方案,密切配合完成整个治疗过程。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具体操作和预后可能有所不同,儿童患者由于生长发育的因素,治疗计划需要更精准地考虑颌骨的生长潜力和牙齿的萌出情况等。
2025-10-14 13:28:26 -
牙齿上的黄垢怎么去除
要去除牙齿表面黄垢,可通过正确刷牙(选软毛牙刷用巴氏刷牙法,早晚至少3分钟)、使用牙线(每天清洁牙缝,儿童需家长辅助)、洗牙(正规机构超声洗牙,特殊人群需注意)、使用漱口水(选合适漱口水辅助,儿童避含酒精款)、调整生活方式(饮食少染色素食物饮料,儿童控糖,成人均衡饮食;作息良好保证充足睡眠)来实现。 使用牙线 牙线使用:每天使用牙线清洁牙缝,牙缝间的黄垢通过牙线可以有效清除。对于儿童,家长可帮助其使用牙线,选择适合儿童的细牙线,引导孩子配合清洁牙缝。 洗牙 超声洗牙:到正规医院或口腔诊所进行超声洗牙,超声洗牙是利用超声波的高频振动,去除牙齿表面的牙菌斑、牙结石和黄垢等。一般每年可进行1-2次洗牙,能有效清洁牙齿,但对于孕妇等特殊人群,需提前告知医生自身情况,因为洗牙可能会有轻微不适,孕妇在怀孕前3个月和后3个月一般不建议洗牙,避免引起流产或早产等情况;儿童洗牙需谨慎,要选择专业的儿童牙科医生操作,考虑儿童的配合度和牙齿发育情况。 使用漱口水 含漱漱口水:使用含有杀菌、清洁成分的漱口水辅助清洁口腔,减少牙齿表面的黄垢。市场上有多种漱口水可供选择,但儿童应避免使用含酒精等刺激性成分的漱口水,可选择儿童专用的温和漱口水,按照说明书正确含漱,一般每天含漱1-2次,每次含漱30秒左右。 调整生活方式 饮食方面:减少食用易染色的食物和饮料,如咖啡、浓茶、酱油等,这些食物和饮料中的色素容易附着在牙齿表面形成黄垢。不同年龄人群在饮食调整上有差异,儿童要控制含糖饮料和零食的摄入,避免过多色素沉积在牙齿上;成年人要注意均衡饮食,减少对牙齿有染色风险的食物和饮料的摄取频率。 作息方面:保持良好的作息,充足的睡眠有助于维持口腔的正常生理环境,促进口腔唾液分泌,唾液可以起到一定的清洁口腔作用。儿童需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一般学龄前儿童每天需要12-14小时睡眠,学龄儿童每天需要10-12小时睡眠,良好的作息对儿童牙齿健康有益;成年人也应保证7-8小时的充足睡眠。
2025-10-14 13:27:26 -
如何解释鹅口疮
鹅口疮是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累及婴幼儿及免疫力低下成人等的口腔黏膜炎症,病因包括婴幼儿口腔娇嫩自洁差、器具消毒不彻底及免疫系统不完善,长期用广谱抗生素或糖皮质激素破坏菌群平衡,免疫力低下者防御弱易感染,临床表现为口腔黏膜白色斑膜难擦、剥离后潮红溢血等,严重可蔓延影响进食呼吸,靠口腔典型病变初步判断,真菌镜检或培养确诊,婴幼儿需注重口腔清洁器具及乳头消毒等,免疫力低下人群要治基础病提免疫力注意生活环境清洁卫生。 一、定义 鹅口疮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口腔黏膜炎症,主要累及婴幼儿群体,也可见于免疫力低下的成人等。 二、病因分析 1.婴幼儿因素:婴幼儿口腔黏膜娇嫩,自洁能力差,若奶瓶、奶嘴等器具消毒不彻底,易导致白色念珠菌滋生感染;且婴幼儿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抵抗力相对较弱,更易受白色念珠菌侵袭。 2.长期用药影响: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或糖皮质激素,会破坏口腔内正常菌群的平衡,使白色念珠菌过度增殖而引发感染。 3.免疫力低下人群:如早产儿、患有艾滋病等免疫缺陷性疾病者,机体免疫防御功能减弱,难以有效抵御白色念珠菌的感染,从而增加患鹅口疮的风险。 三、临床表现 口腔黏膜表面可见白色斑膜,斑膜形似奶块,用棉签不易擦去,强行剥离后局部黏膜会呈现潮红、粗糙状态,甚至可能有溢血现象。一般情况下无全身症状,但若病情严重,白色斑膜可蔓延至咽喉、食管等部位,影响进食及呼吸等功能。 四、诊断方式 主要依据口腔典型的病变表现进行初步判断,同时可通过真菌镜检或真菌培养来检测是否存在白色念珠菌,若检测到白色念珠菌则可确诊。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婴幼儿:需注重口腔清洁,奶瓶、奶嘴等器具要严格消毒,哺乳母亲也要注意乳头清洁,以减少白色念珠菌接触婴幼儿口腔的机会;日常应加强护理,增强婴幼儿机体抵抗力。 免疫力低下人群:需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提升自身免疫力,比如艾滋病患者应规范进行抗艾滋病病毒治疗;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接触可能导致感染的危险因素,保持生活环境的清洁卫生。
2025-10-14 13:2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