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颖秋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擅长:唇腭裂手术治疗,面裂畸形手术重建,儿童颌骨创伤治疗,儿童颞下颌关节强直关节重建,牵引成骨技术矫治儿童颌骨畸形,重度皮罗征伴呼吸困难患者的综合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崔颖秋,男,颌面外科主任,副主任医师,1991年6月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口腔系,毕业后一直从事唇腭裂治疗及儿童口腔颌面外科临床工作。

  2007年赴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进修,2009年赴澳大利亚墨尔本市皇家儿童医院口腔颌面-整形外科研修,学习皮罗氏序列征小颌畸形的牵引成骨手术治疗,2010年赴美国波士顿儿童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短期交流。致力于唇腭裂及儿童先天性颌骨畸形的手术治疗及数字化医疗在儿童颌面外科的应用。

展开
个人擅长
唇腭裂手术治疗,面裂畸形手术重建,儿童颌骨创伤治疗,儿童颞下颌关节强直关节重建,牵引成骨技术矫治儿童颌骨畸形,重度皮罗征伴呼吸困难患者的综合治疗。展开
  • 四岁儿童的口腔构造是怎样的

    四岁儿童乳牙共二十颗牙冠短小硬度低耐酸性差易因酸性物质致龋,口腔黏膜薄嫩血管丰富易因咀嚼硬物或刷牙不当受损但修复力较强需避免过度刺激,唾液腺发育渐完善分泌量渐增具清洁辅助消化功能但缓冲能力弱需维护口腔酸碱环境,颌骨处发育阶段牙槽骨疏松为恒牙萌出预留空间需留意正常发育状况,口腔感觉神经渐发育需避刺激性食物,咀嚼肌力量逐步增强可适当引导合理咀嚼训练,家长需重视儿童口腔卫生选用适合软毛牙刷控高糖食物摄入并定期带儿童进行口腔检查以保障口腔健康发育。 一、牙齿结构 四岁儿童乳牙已基本出齐,共20颗。乳牙牙冠相对短小,牙颈部缩窄,牙体呈乳白色,硬度较恒牙低,耐酸性差,此与乳牙牙釉质、牙本质矿化程度低相关,易因酸性物质侵蚀引发龋齿。 二、口腔黏膜 四岁儿童口腔黏膜薄嫩,血管丰富,易因咀嚼硬物或刷牙不当受损,但黏膜修复能力相对较强。需注意避免过度刺激,以防黏膜损伤影响儿童口腔舒适。 三、唾液腺 四岁儿童唾液腺发育渐趋完善,唾液分泌量逐渐增加,唾液具清洁口腔、辅助消化功能,但缓冲能力较弱,对酸性物质中和能力有限,需关注儿童口腔酸碱环境维护。 四、颌骨发育 四岁儿童颌骨处于发育阶段,牙槽骨较为疏松,为恒牙萌出预留空间,下颌骨长度与宽度持续增长,此阶段需留意颌骨正常发育状况,及时发现异常。 五、神经与肌肉 四岁儿童口腔感觉神经渐趋发育,需避免刺激性食物过度刺激口腔;咀嚼肌力量逐步增强,助力牙齿咀嚼功能发展,日常可适当引导儿童进行合理咀嚼训练以促进肌肉发育。 六、温馨提示 家长需重视儿童口腔卫生,选用适合儿童的软毛牙刷,控制高糖食物摄入,因乳牙耐酸性差,高糖易致龋齿。定期带儿童进行口腔检查,及时察觉并处理口腔问题,以保障儿童口腔健康发育,体现对儿童口腔健康的人文关怀与科学照护。

    2025-10-14 12:55:30
  • 鹅口疮表现有哪些及症状有哪些

    鹅口疮主要表现为口腔黏膜出现白色凝乳状小点或斑块可融合成片不易擦去强行擦拭致黏膜潮红粗糙溢血,好发于颊黏膜、舌、软腭及牙龈等处呈散在或融合状,部分患儿有烦躁不安、哭闹不止、哺乳困难等全身表现,婴幼儿易患与口腔卫生不佳、喂养器具消毒不彻底等有关未及时控制可影响营养摄入致体重增长缓慢新生儿可产道感染,成人免疫力低下如长期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致菌群失调时易患表现与婴幼儿类似且免疫力极度低下者病情进展更快更广。 一、典型局部表现 鹅口疮主要表现为口腔黏膜出现白色斑膜。具体而言,①口腔内颊黏膜、舌面、上颚、牙龈等部位可见白色凝乳状的小点或斑块,这些斑块可逐渐融合成大片,且不易用棉签或湿纱布擦去,若强行擦拭,局部黏膜会出现潮红、粗糙,甚至可能有溢血现象;②好发部位为颊黏膜、舌、软腭及牙龈等黏膜处,一般呈散在分布或融合成片。 二、部分患儿可能伴随的全身表现 部分患儿可能会出现一些全身相关表现,①如烦躁不安、哭闹不止,这是因为口腔内的不适会影响患儿的情绪和进食;②还可能出现哺乳困难,由于口腔内的白色斑膜会造成进食时的疼痛,导致患儿拒绝哺乳。 三、不同人群的易发及表现特点 婴幼儿群体:婴幼儿易患鹅口疮,多与口腔卫生不佳、喂养器具消毒不彻底等因素有关,除上述口腔局部及可能的烦躁、哺乳困难外,若病情未得到及时控制,可能会影响营养摄入,导致体重增长缓慢等情况;新生儿还有可能通过产道感染鹅口疮,表现为出生后口腔内即出现相关白色斑膜表现。 成人群体:成人若存在免疫力低下情况,比如长期使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等导致口腔菌群失调时易患鹅口疮,此时口腔内的白色斑膜表现与婴幼儿类似,但成人可能还会因全身免疫力状况不同而有不同的病情发展,比如免疫力极度低下者可能病情进展相对更快、范围更广。

    2025-10-14 12:54:45
  • 口腔溃疡吃菠萝会好吗

    口腔溃疡吃菠萝不会好,因其含有的菠萝蛋白酶可能刺激创面致疼痛加剧不利愈合。口腔溃疡与年龄(儿童因饮食等、成人因压力等)、性别(特殊时期女性激素影响发作)、生活方式(吸烟酗酒、吃辛辣过烫食物易引发)、病史(自身免疫病患者如白塞病常伴发)相关,正确应对是保持口腔清洁、多吃富含维B族和C的食物、用局部药物缓解症状,特殊人群需谨慎。 口腔溃疡的常规处理及相关因素影响 年龄方面:儿童口腔溃疡可能与饮食不均衡、口腔卫生不佳等有关,比如挑食的儿童容易缺乏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引发溃疡;成年人则可能因压力大、免疫力下降等因素诱发口腔溃疡,像长期熬夜、工作学习压力大的成年人更易受其困扰。 性别方面:一般无明显性别差异导致口腔溃疡的本质不同,但在特殊时期女性激素变化可能影响口腔溃疡的发作情况,如经期前后女性口腔溃疡发生率可能有一定变化。 生活方式方面:长期吸烟、酗酒的人,烟草中的尼古丁、酒精等会刺激口腔黏膜,增加口腔溃疡发生风险且不利于愈合;长期食用辛辣、过烫食物的人,会反复刺激口腔黏膜,易引发口腔溃疡。 病史方面: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如白塞病患者常伴有复发性口腔溃疡,这类患者的口腔溃疡有其自身疾病相关的病理基础,与普通单纯性口腔溃疡不同,不能靠吃菠萝来改善。 口腔溃疡的正确应对措施 如果发生口腔溃疡,可通过保持口腔清洁,使用淡盐水漱口等方式;多吃富含维生素B族、维生素C的食物,如新鲜的蔬菜(菠菜、西兰花等)和水果(橙子、猕猴桃等)来促进愈合;对于疼痛明显的溃疡,可使用口腔溃疡贴膜等局部药物来缓解症状,但不建议通过吃菠萝来处理口腔溃疡。特殊人群如儿童使用药物需格外谨慎,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孕妇若患口腔溃疡也需谨慎选择处理方式,避免自行随意使用可能影响胎儿的药物或食物。

    2025-10-14 12:54:12
  • 口腔溃疡吃猕猴桃好吗

    猕猴桃对口腔溃疡有潜在益处,因其富含维生素C等利于口腔黏膜修复,但过敏人群、口腔溃疡严重者、糖尿病患者、儿童食用时需注意相应情况,过敏者慎食,严重溃疡者可榨汁,糖尿病患者适量且监测血糖,儿童需防噎呛。 一、猕猴桃对口腔溃疡的潜在益处 猕猴桃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对口腔溃疡可能有一定益处。其一,猕猴桃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每100克猕猴桃中维生素C含量可达62-120毫克左右。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够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有助于口腔黏膜的修复。有研究表明,维生素C缺乏可能会增加口腔溃疡发生的风险,而适当补充维生素C有助于维持口腔黏膜的健康,对于口腔溃疡的愈合可能有一定帮助。其二,猕猴桃还含有多种矿物质,如钾、镁等,这些矿物质对于维持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包括口腔局部的内环境稳定等有一定作用,从而间接有利于口腔溃疡的恢复。 二、食用猕猴桃需注意的情况 1.过敏人群:部分人可能对猕猴桃过敏,若本身是过敏体质,食用猕猴桃后可能会引发口腔瘙痒、肿胀等不适,甚至可能加重口腔溃疡的症状。所以过敏体质者应谨慎食用猕猴桃。 2.口腔溃疡较严重者:当口腔溃疡较为严重,创面较大且疼痛明显时,直接食用猕猴桃可能会刺激溃疡创面,导致疼痛加剧。此时可以将猕猴桃榨汁后饮用,减少对溃疡面的刺激。 3.糖尿病患者:猕猴桃虽然营养丰富,但其中含有一定量的糖分,糖尿病患者食用后需密切关注血糖变化。因为过高的血糖水平可能不利于口腔溃疡的愈合,甚至可能影响身体的整体恢复,所以糖尿病患者食用时应适量,并在食用后监测血糖。 4.儿童:儿童食用猕猴桃时需注意,由于儿童的咀嚼能力和吞咽能力相对较弱,可能会发生噎呛的风险。建议将猕猴桃切成小块或榨汁后给儿童食用,同时要监督儿童食用,避免发生意外。

    2025-10-14 12:53:10
  • 正常人多少牙齿

    正常人牙齿数量因年龄不同有差异,乳牙20颗,恒牙28-32颗,儿童期牙齿萌出替换受饮食习惯等影响,成年期与口腔保健、遗传有关,老年期因牙龈萎缩等易致牙齿松动脱落且口腔疾病多。 乳牙阶段 婴儿在6个月左右开始萌出乳牙,到2岁半左右,20颗乳牙会全部萌出。乳牙的数量是固定的20颗,上下颌左右侧各5颗,分别为乳中切牙、乳侧切牙、乳尖牙、第一乳磨牙、第二乳磨牙。 恒牙阶段 儿童通常在6岁左右开始萌出第一恒磨牙(也称为六龄齿),之后乳牙会逐渐被恒牙替换,到12-13岁时,除了第三磨牙(智齿)外,28颗恒牙会基本萌出。第三磨牙一般在18岁以后开始萌出,也有部分人终生不萌出,所以成年人正常的牙齿数量在28-32颗之间。如果智齿全部萌出,就是32颗牙齿;如果有智齿缺失等情况,则牙齿数量少于32颗。 不同年龄阶段牙齿情况的影响因素 儿童期:儿童在乳牙萌出和恒牙替换过程中,需要注意口腔卫生,因为乳牙龋坏可能会影响恒牙的发育,而且恒牙萌出时可能会出现牙齿排列不齐等情况,这与儿童的饮食习惯、是否有不良口腔习惯(如吮指、口呼吸等)有关。例如,长期口呼吸可能会导致上颌骨发育异常,影响牙齿的排列。 成年期:成年人牙齿数量的稳定与日常的口腔保健密切相关。如果平时不注意口腔清洁,容易导致龋齿、牙周病等,进而引起牙齿的松动、脱落,使牙齿数量减少。另外,遗传因素也会影响牙齿的萌出情况,比如有些人智齿可能先天缺失。 老年期:老年人由于牙龈萎缩、牙槽骨吸收等原因,更容易出现牙齿松动、脱落的情况,这会进一步减少牙齿的数量,而且老年人口腔疾病的发生率较高,如牙周炎等,都会对牙齿数量产生影响。同时,老年人的口腔黏膜感觉相对迟钝,对口腔问题的察觉可能不及时,也会影响牙齿健康状况的维护。

    2025-10-14 12:52:37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