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唇腭裂手术治疗,面裂畸形手术重建,儿童颌骨创伤治疗,儿童颞下颌关节强直关节重建,牵引成骨技术矫治儿童颌骨畸形,重度皮罗征伴呼吸困难患者的综合治疗。
向 Ta 提问
崔颖秋,男,颌面外科主任,副主任医师,1991年6月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口腔系,毕业后一直从事唇腭裂治疗及儿童口腔颌面外科临床工作。
2007年赴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进修,2009年赴澳大利亚墨尔本市皇家儿童医院口腔颌面-整形外科研修,学习皮罗氏序列征小颌畸形的牵引成骨手术治疗,2010年赴美国波士顿儿童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短期交流。致力于唇腭裂及儿童先天性颌骨畸形的手术治疗及数字化医疗在儿童颌面外科的应用。
展开-
舌头发涩是怎么回事
舌头发涩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口腔局部因素如口腔卫生不良、口腔局部炎症(舌炎、牙周炎)、口腔局部损伤;全身系统因素如消化系统疾病(反流性食管炎、胃炎、胃溃疡)、内分泌系统疾病(糖尿病、干燥综合征)、神经系统疾病(脑血管疾病、神经炎);药物因素如某些药物的副作用;其他因素如饮食因素(长期食用刺激性食物)、精神心理因素(长期不良情绪状态)。 口腔局部炎症: 舌炎:如地图舌、沟纹舌等,炎症会使舌乳头受损,味觉感受器功能异常,从而导致舌头发涩。地图舌在儿童和青少年中相对常见,可能与遗传、免疫、精神因素等有关;沟纹舌则可能因先天性发育异常或后天的感染等因素引发。 牙周炎:牙周组织的炎症可蔓延影响到舌头,细菌及其毒素等刺激可能导致舌头发涩。牙周炎在成年人中较为高发,不良的口腔卫生、吸烟等因素会增加患病风险。 口腔局部损伤:食用过烫、过于尖锐的食物,或不慎咬伤舌头等,会造成舌头的损伤,进而引起舌头发涩。不同年龄人群都可能发生,儿童可能因饮食时不注意,老年人因牙齿咀嚼功能下降等原因也易出现舌头损伤情况。 全身系统因素 消化系统疾病: 反流性食管炎:胃酸反流至口腔,刺激舌头,可导致舌头发涩。中老年人相对更易患反流性食管炎,肥胖、不良饮食习惯(如晚餐过饱、进食后立即平卧等)会增加患病几率。 胃炎、胃溃疡: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可能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进而导致体内代谢失衡等情况,反映到口腔就是舌头发涩。各年龄段均可发病,长期饮食不规律、精神压力大等是常见诱因。 内分泌系统疾病: 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时,血糖升高会使唾液的渗透压改变,影响舌头的感觉神经,导致舌头发涩。糖尿病在中老年人群中较多见,肥胖、家族遗传等是重要的发病相关因素。 干燥综合征:这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累及外分泌腺,包括唾液腺,导致唾液分泌减少,口腔干燥,舌头会有发涩感。多见于中年女性,病因与自身免疫、遗传、感染等因素有关。 神经系统疾病: 脑梗死、脑出血等脑血管疾病:病变影响了神经系统对舌头感觉的传导等功能,可能出现舌头发涩的症状。中老年人是高发人群,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是引发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神经炎:如舌咽神经、面神经等神经发生炎症时,可能影响舌头的感觉功能,导致舌头发涩。各种原因引起的感染、营养缺乏等都可能引发神经炎。 药物因素 某些药物的副作用:一些药物在服用后可能会有舌头发涩的不良反应,例如某些抗生素、抗抑郁药等。不同年龄和健康状况的人群在使用相关药物时都可能出现,具体取决于药物的种类和个体对药物的反应。比如老年患者同时服用多种药物时,发生药物副作用的风险可能更高,因为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等情况更复杂。 其他因素 饮食因素:长期大量食用辛辣、油腻、过咸等刺激性食物,可能会对舌头产生刺激,导致舌头发涩。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都可能因饮食偏好而出现这种情况,比如喜欢吃重口味食物的人群相对更易发生。 精神心理因素:长期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状态,可能会影响神经功能,导致感觉异常,出现舌头发涩的情况。各年龄段人群都可能受精神心理因素影响,现代社会中生活节奏快,很多人都面临一定的精神压力,易出现此类情况。
2025-10-13 13:08:14 -
牙疼一般会疼多久
牙疼持续时间因人而异,受病因、个体差异、生活方式、特殊人群等因素影响,如龋齿不同阶段、牙髓炎急慢性、根尖周炎急慢性、智齿冠周炎等病因致持续时长有别,个体耐受、免疫等有差异,生活方式中饮食等有作用,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情况特殊,一旦牙疼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治疗以尽快缓解疼痛避免影响加大。 病因不同持续时长有别: 龋齿:如果是单纯浅龋一般无明显疼痛,若龋坏进展到中龋,遇冷热酸甜刺激会疼痛,刺激去除后疼痛立即消失,这种疼痛持续时间较短;当发展到深龋,食物嵌入龋洞会引起疼痛,去除刺激后疼痛也会很快缓解,通常持续时间也不长,但如果龋坏引发牙髓炎,疼痛则较为剧烈且持续时间长,可呈自发性阵痛等。一般中龋、深龋单纯刺激引起的疼痛多在数秒至数分钟。 牙髓炎:急性牙髓炎疼痛往往较为剧烈,具有自发性、阵发性疼痛特点,疼痛持续时间不等,早期可能持续几分钟,随着病情发展,疼痛间歇期缩短,持续时间延长;慢性牙髓炎一般疼痛症状相对较轻,可能间歇性疼痛,持续时间从数分钟到数小时不等。 根尖周炎:急性根尖周炎初期患牙有轻微疼痛,随病情发展,疼痛逐渐加重,呈持续性跳痛,持续时间较长;慢性根尖周炎一般症状不明显,可能有咬合不适等,疼痛持续时间相对不固定,时轻时重。 智齿冠周炎:急性智齿冠周炎疼痛较为明显,若未得到及时治疗,疼痛可能会持续数天甚至更长时间,随着炎症控制,疼痛会逐渐缓解。 个体差异的影响:不同个体对疼痛的耐受程度、身体的免疫状态等存在差异。比如,年轻人身体状况较好,免疫功能相对较强,在相同病因导致牙疼时,可能疼痛持续时间相对较短;而老年人可能身体机能下降,对疼痛的反应和恢复能力不同,牙疼持续时间可能相对较长。另外,疼痛耐受程度低的人可能觉得牙疼持续时间更久,耐受程度高的人相对感觉没那么难熬。 生活方式的作用:如果在牙疼发生后,仍进食辛辣、过冷过热等刺激性食物,会加重牙疼症状,使疼痛持续时间延长;相反,保持清淡饮食、注意口腔卫生等良好生活方式,有助于减轻炎症,缩短牙疼持续时间。例如,牙疼时经常吃辣椒等刺激性食物,会刺激牙髓或牙周组织,导致炎症加重,疼痛持续更久;而保持口腔清洁,按时刷牙漱口,能减少细菌滋生,利于牙疼恢复。 特殊人群情况: 儿童:儿童牙疼可能由龋齿、牙髓炎等引起,由于儿童表述疼痛的能力和配合治疗的程度有限,家长需密切关注。儿童牙疼持续时间也因病因不同而异,比如乳牙龋齿引发的疼痛,若不及时处理,可能持续影响孩子进食等,且可能影响恒牙发育,需要及时就医干预,相对来说儿童牙疼可能因为其自身恢复能力相对较强,但如果延误治疗,疼痛持续时间可能会延长。 孕妇:孕妇牙疼时要特别注意,因为孕期身体状况特殊,激素水平变化等可能影响牙疼的发展。比如孕期患牙髓炎,疼痛可能相对敏感,持续时间可能受孕期身体反应等影响,而且在治疗上也需要谨慎选择方法,牙疼持续时间可能会因孕期的特殊情况而与非孕期有所不同,需要在保证孕妇和胎儿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处理以缩短牙疼持续时间。 总之,牙疼具体会疼多久不能一概而论,一旦出现牙疼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进行相应治疗,以尽快缓解疼痛,避免牙疼持续时间过长对生活和健康造成更大影响。
2025-10-13 13:07:39 -
种植牙也有年龄限制,种植牙的优缺点详解
种植牙有年龄限制,18-60岁左右为宜,青少年颌骨未发育完全不宜,60岁以上需评估全身健康;优点是功能接近天然牙、不损伤邻牙、美观性好;缺点是治疗周期较长、费用相对较高、对患者全身健康状况要求较高。 一、种植牙的年龄限制 种植牙并非适合所有年龄段人群,一般来说,最佳种植年龄在18-60岁左右,但也会因个体差异有所不同。青少年时期(18岁前),颌骨还未发育完全,此时种植可能影响颌骨正常发育,所以不建议;对于60岁以上人群,如果全身健康状况良好,口腔局部条件合适,也可以进行种植牙,但需要评估全身健康,比如是否有严重的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未控制等情况会增加种植风险。 二、种植牙的优点 1.功能接近天然牙 种植牙是将人工牙根植入牙槽骨内,然后在人工牙根上安装牙冠,其咀嚼效率较高,能够恢复接近天然牙的咀嚼功能。有研究表明,种植牙的咀嚼效率可以达到天然牙的80%以上,能够很好地咀嚼各种食物,满足日常饮食需求。 对于单颗牙缺失、多颗牙缺失甚至全口牙缺失的患者,种植牙都能提供良好的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的咀嚼和吞咽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2.不损伤邻牙 传统的镶牙方式需要磨损邻牙来制作牙套或者卡环等装置,而种植牙不需要磨损旁边的健康牙齿,它是依靠自身的人工牙根来固位,最大限度地保留了邻牙的健康组织,这对于保持牙列的完整性和邻牙的健康非常有利。例如,在单颗牙缺失时,种植牙只需要在缺失牙的部位进行种植,不会对相邻的牙齿造成磨削等损伤。 3.美观性好 种植牙的牙冠可以根据患者的口腔情况和邻牙的形态、颜色进行定制,使其与天然牙的外观非常相似,从外观上几乎难以分辨出是种植牙还是天然牙。这样可以很好地恢复患者的面部美观,尤其对于前牙缺失的患者,种植牙能够极大地改善美观效果,避免了传统假牙可能存在的外露卡环等影响美观的问题。 三、种植牙的缺点 1.治疗周期较长 种植牙的治疗过程相对较长,一般需要3-6个月左右。首先需要进行种植体植入手术,然后等待种植体与牙槽骨形成骨结合,这个过程通常需要3-4个月,之后再进行牙冠的安装,整个过程可能持续数月。例如,患者首先要经过口腔检查、影像学评估等术前准备,然后进行种植手术,术后等待骨结合,之后取模、制作牙冠、安装牙冠等步骤,整个周期比较长,需要患者有足够的时间和耐心配合治疗。 2.费用相对较高 种植牙的费用通常比较高,包括种植体、牙冠以及手术等费用,整体费用一般在数千元到上万元一颗不等。这主要是因为种植牙的材料成本较高,而且种植手术需要专业的医生和设备,技术要求也比较高。不同品牌的种植体价格差异较大,进口种植体相对国产种植体价格更高,同时地区差异也会影响种植牙的费用,一线城市的种植费用通常比二线城市更高。 3.对患者全身健康状况要求较高 种植牙手术属于有创手术,对患者的全身健康状况有一定要求。患者需要没有严重的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血液系统疾病等。例如,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佳,手术创口容易感染,影响种植体的愈合和种植效果;心血管疾病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可能面临心血管意外的风险等。此外,吸烟会影响种植体周围的血液循环,降低种植成功率,所以吸烟者在种植前需要戒烟一段时间。
2025-10-13 13:07:04 -
种植牙时间要多久
种植牙整个过程总体时间一般3-6个月左右,具体因个体情况而异,术前检查受年龄、生活方式、病史影响,种植手术因年龄、生活方式、病史有时间差异,术后修复也受年龄、生活方式、病史影响,简单情况3个月左右,复杂情况如牙槽骨差需骨增量手术可能6个月甚至更长。 术前检查阶段(约1-2周) 年龄因素:不同年龄段患者术前检查重点有所差异。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种植牙需谨慎,术前检查除常规口腔检查外,还需关注颌骨发育情况等;成年人相对检查项目主要围绕口腔局部状况,如牙槽骨的密度、宽度、高度,口腔是否有炎症、肿瘤等病变。老年人则要关注全身健康状况,如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影响手术的疾病,因为这些疾病可能增加手术风险,需要先进行相应的控制和评估,这可能会延长术前检查的时间。 生活方式:长期吸烟的患者,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成分会影响牙槽骨的血运,增加种植手术感染和种植体失败的风险,所以术前可能需要患者戒烟一段时间后再进行评估和手术,这会使术前检查及准备时间延长;有酗酒习惯的患者,酒精会影响身体的免疫和代谢功能,也需要在术前进行相应的健康指导和调整,可能延长术前准备周期。 病史:有牙周病史的患者,术前需要先控制牙周炎症,进行牙周治疗,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几周时间,从而影响整个种植牙时间的起始。比如患者牙周炎比较严重,需要先进行洗牙、龈下刮治等一系列牙周治疗,待牙周炎症控制稳定后才能进入种植手术准备阶段。 种植手术阶段(约1小时-数小时) 年龄因素:儿童由于颌骨还在发育,种植手术需要更加精准,手术时间可能相对成年人长一些,且术后恢复需要密切关注颌骨发育对种植体的影响;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手术耐受性相对较差,手术时间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比如手术中需要更小心操作以避免损伤周围组织等。 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健康、身体状况良好的患者,手术过程相对顺利,时间可能较短;而生活方式不健康、身体有基础疾病的患者,手术中可能需要更多的监测和调整,手术时间会相应延长。 病史:有糖尿病的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进行种植手术易发生感染等并发症,手术中需要更加谨慎操作,可能会使手术时间延长;有心脏病的患者,手术需要在心电监护等监测下进行,手术时间也会受此影响。 术后修复阶段(约2-3个月) 年龄因素:儿童术后恢复要关注种植体与颌骨的适配及生长情况,修复时间可能会因个体差异有所不同,相对成年人恢复时间可能更长一些;老年人术后恢复较慢,因为机体修复能力下降,所以修复阶段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来确保种植体与周围组织良好结合。 生活方式:术后保持良好生活方式的患者,如戒烟、保持口腔清洁等,修复过程会更顺利,修复时间可能相对较短;生活方式不良的患者,可能会出现种植体周围炎等并发症,需要额外的治疗和观察,从而延长修复时间。 病史:有高血压的患者术后需要密切监测血压,控制血压稳定以保证种植体周围组织的血运,这可能会影响修复进程;有免疫系统疾病的患者,术后感染风险高,修复时间需要根据免疫状态调整,可能会延长。 一般来说,从开始种植牙到最终完成,简单情况可能3个月左右,复杂情况如牙槽骨条件差需要先进行骨增量手术等则可能需要6个月甚至更长时间。
2025-10-13 13:06:06 -
怀孕可以补牙洞吗
孕期可补牙洞,4-6个月较安全,操作包括去腐等,不同孕期有注意事项,补牙后要注意口腔卫生、饮食,特殊情况如严重感染需谨慎处理,要配合医生保持良好心态。 一、孕期补牙洞的可行性及时机选择 怀孕时可以补牙洞,一般在怀孕的第4-6个月进行相对较为安全。此阶段胎儿发育相对稳定,孕妇发生流产或早产的风险相对较低。如果孕期出现牙洞,应及时处理,因为牙洞若不处理可能会导致牙齿疼痛加剧,甚至引发牙髓炎、根尖周炎等更严重的口腔问题,而严重的口腔感染可能会对孕妇和胎儿产生不良影响。 二、补牙的操作过程及安全性 1.操作过程:补牙通常包括去腐、制备洞型、填充等步骤。医生会使用专业的牙科器械去除牙洞内的腐质,然后用填充材料进行填充。在这个过程中,所使用的局部麻醉药物等一般不会对胎儿造成明显不良影响,因为局部麻醉药物的用量很少,且不会通过胎盘大量进入胎儿体内。 2.安全性:目前常用的补牙材料如树脂材料等,其生物相容性较好,在孕期使用是相对安全的。只要操作规范,遵循无菌操作原则,一般不会对孕妇和胎儿健康造成危害。不过,孕妇在补牙前应向医生如实告知自己的妊娠情况,以便医生更好地选择操作方式和材料。 三、孕期不同阶段补牙的注意事项 1.孕早期(前3个月):孕早期胚胎处于高度分化阶段,对外界因素较为敏感。如果孕期早期出现牙洞需要补牙,应尽量选择简单的处理方式,如先进行应急处理缓解疼痛,然后在孕中期再进行彻底的补牙。因为孕早期进行复杂的牙科操作可能会增加孕妇的紧张情绪,而紧张情绪可能会对胎儿产生一定影响。 2.孕中期(4-6个月):这是孕期补牙的相对最佳时期。此时孕妇的身体状况相对稳定,胎儿发育也比较平稳,在这个阶段可以较为安全地进行补牙的全部操作过程。 3.孕晚期(7-9个月):孕晚期孕妇的子宫较为敏感,进行牙科操作时的体位等可能会刺激子宫,增加早产的风险。所以在孕晚期一般不建议进行复杂的补牙操作,如果有紧急的口腔问题需要处理,应在医生的评估下谨慎进行简单的处理。 四、孕期补牙后的护理要点 1.口腔卫生:孕妇在补牙后要更加注重口腔卫生,坚持每天早晚正确刷牙,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可选择软毛牙刷。同时,还可以使用牙线或间隙刷辅助清洁牙齿,保持口腔清洁,防止食物残渣残留导致再次龋坏。 2.饮食注意:补牙后短期内应避免食用过硬、过黏的食物,以免导致填充材料脱落。孕妇要保证饮食均衡,摄入富含钙、磷、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奶制品、豆制品、新鲜蔬菜水果等,有利于牙齿健康的维护。 3.定期复查: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进行口腔复查,及时发现补牙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如填充材料是否有松动、牙齿是否有新的龋坏等情况,以便及时处理。 五、特殊情况的处理 如果孕妇在孕期出现严重的口腔感染,如急性根尖周炎等,可能需要进行根管治疗等相对复杂的牙科操作。在进行根管治疗时,医生会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确保治疗过程的安全。但根管治疗中使用的药物等也需要谨慎选择,尽量选择对胎儿影响最小的药物。同时,孕妇在治疗过程中要积极配合医生,保持良好的心态,因为紧张焦虑的情绪可能会影响治疗的顺利进行以及自身和胎儿的健康。
2025-10-13 13: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