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唇腭裂手术治疗,面裂畸形手术重建,儿童颌骨创伤治疗,儿童颞下颌关节强直关节重建,牵引成骨技术矫治儿童颌骨畸形,重度皮罗征伴呼吸困难患者的综合治疗。
向 Ta 提问
崔颖秋,男,颌面外科主任,副主任医师,1991年6月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口腔系,毕业后一直从事唇腭裂治疗及儿童口腔颌面外科临床工作。
2007年赴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进修,2009年赴澳大利亚墨尔本市皇家儿童医院口腔颌面-整形外科研修,学习皮罗氏序列征小颌畸形的牵引成骨手术治疗,2010年赴美国波士顿儿童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短期交流。致力于唇腭裂及儿童先天性颌骨畸形的手术治疗及数字化医疗在儿童颌面外科的应用。
展开-
牙痛能拔吗
牙痛能否拔除需综合多方面情况判断,可拔牙情况有严重龋齿、牙周病晚期、阻生智齿等;不建议拔牙情况有急性炎症期、全身性疾病不稳定时(包括心血管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糖尿病、妊娠、月经期等),不同人群牙痛拔牙需特别注意,最终由专业医生全面评估决定。 一、可以拔牙的情况 1.严重的龋齿:当龋齿发展到深龋,累及牙髓,引起反复剧烈疼痛,且经过根管治疗等保守治疗无法保留患牙时,可考虑拔除。例如因龋齿导致牙齿大面积破坏,无法通过修复等手段保留,且疼痛难以缓解,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和进食时,拔牙是合适的选择。 2.牙周病晚期:牙周病严重时,牙齿支持组织大量丧失,牙齿出现明显松动,且伴有反复的牙周脓肿、疼痛等症状,经医生评估无法通过治疗保留该牙齿,此时可以考虑拔除。比如牙周炎患者牙齿松动度达到Ⅲ度,经常疼痛不适,已无保留价值,可拔除。 3.阻生智齿:阻生智齿常引起智齿冠周炎反复发作,或导致邻牙龋坏、疼痛等问题。如垂直阻生、水平阻生等阻生智齿,经常引发疼痛,影响周围组织健康,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拔除。 二、不建议拔牙的情况 1.急性炎症期:当牙痛是由于急性牙髓炎、急性根尖周炎、急性牙龈炎、急性牙周炎等急性炎症引起时,一般不建议立即拔牙。因为在炎症急性期拔牙,可能导致炎症扩散,引起更严重的并发症,如颌面间隙感染等。例如急性根尖周炎伴有面部肿胀、发热等全身症状时,需先通过抗炎等治疗控制炎症后再考虑拔牙。 2.全身性疾病不稳定时 心血管疾病:患有未控制的高血压(血压高于180/100mmHg)、严重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等心血管疾病时,拔牙可能诱发心脑血管意外。因为拔牙时的疼痛、紧张等刺激可能导致血压进一步升高、心脏负担加重等。比如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不佳时拔牙,有引发脑出血等危险。 血液系统疾病:如未控制的白血病、严重贫血、出血性疾病等。血液系统疾病会影响凝血功能,拔牙后易导致大出血且难以止住。例如白血病患者凝血功能异常,拔牙后可能出现严重出血不止的情况。 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血糖高于8.88mmol/L)时,拔牙后易发生感染。因为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影响伤口愈合。比如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好,拔牙后伤口感染的风险大大增加。 妊娠:妊娠前3个月和后3个月一般不建议拔牙。妊娠前3个月拔牙易引起流产,妊娠后3个月拔牙易引起早产。例如妊娠2个月时拔牙,可能因刺激导致子宫收缩而引发流产。 月经期:月经期女性凝血功能会有一定变化,拔牙可能导致出血较多。所以一般建议避开月经期拔牙。 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人群在牙痛时拔牙需特别注意上述情况。儿童牙痛时更需谨慎评估,优先考虑保守治疗保留牙齿;女性在妊娠、月经期等特殊时期要格外注意;有基础疾病的人群要先将基础疾病控制稳定后再考虑拔牙事宜。总之,牙痛能否拔要由专业医生根据具体病情全面评估后决定。
2025-10-13 12:24:47 -
根管治疗后牙齿松动可以恢复吗
根管治疗后牙齿松动能否恢复需分情况,轻度松动若患者牙周状况良好等有恢复可能,需严格保持口腔卫生等;中度及以上松动多因牙周组织破坏或医源性损伤等恢复难,严重时可能需牙周夹板固定等,情况不同处理措施不同。 一、轻度松动情况 1.原因及恢复可能性 根管治疗后短时间内出现轻度松动,可能是治疗过程中局部组织轻度反应引起。若患者本身牙周状况良好,牙齿松动度在Ⅰ度以内(以牙齿松动幅度衡量,Ⅰ度松动是牙齿松动幅度在1mm以内),一般有恢复可能。因为根管治疗主要是处理根管内感染等问题,对牙周支持组织影响较小,通过自身组织的修复和适应,松动可能逐渐缓解。例如一些研究表明,单纯因根管治疗后短暂炎症反应导致的轻度松动,约有60%-70%可在数周内随着局部炎症消退而恢复正常松动度。 从年龄角度看,年轻人身体修复能力相对较强,恢复可能性相对更高;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修复能力稍弱,但如果牙周基础状况好,也有一定恢复可能。女性在激素水平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恢复可能稍优于激素波动较大时期的女性,但这不是绝对因素,主要还是看局部牙周及牙髓治疗情况。生活方式方面,保持良好口腔卫生习惯的患者,局部炎症控制好,更有利于松动恢复。 2.应对措施 患者要严格保持口腔卫生,按时刷牙(采用巴氏刷牙法,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使用牙线等辅助清洁工具,防止局部感染加重影响恢复。同时要避免用患牙咀嚼硬物,给牙齿恢复创造稳定环境。 二、中度及以上松动情况 1.原因及恢复难度 若牙齿松动度达到Ⅱ度(松动幅度在1-2mm)及以上,可能存在多种原因。一方面可能是根管治疗前牙齿本身牙周组织已有一定程度破坏,根管治疗只是处理了牙髓问题,牙周组织的损伤未得到根本解决;另一方面可能是根管治疗过程中对牙周组织造成了较严重的医源性损伤。这种情况下恢复相对困难。研究显示,对于Ⅱ度及以上松动的牙齿,能完全恢复正常松动度的比例较低,可能不足30%。 年龄较大的患者,本身牙周组织随着年龄增长已存在一定退变,恢复能力更差;女性如果处于孕期等特殊生理时期,身体激素变化可能影响牙周组织的修复,不利于松动恢复;有长期吸烟史的患者,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影响牙周组织的血液循环和修复功能,会增加松动恢复的难度。 2.应对措施 对于牙周基础状况差且松动较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进一步的牙周治疗,如牙周夹板固定等。牙周夹板固定可以将松动牙齿与相邻稳固牙齿固定在一起,分散咬合力,为松动牙齿的恢复提供稳定的环境。但固定后患者仍需严格维护口腔卫生,定期复查,观察牙齿松动恢复情况。如果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松动仍无改善甚至加重,可能需要考虑其他治疗方案,如拔除等,但这是最后的选择。 总之,根管治疗后牙齿松动是否能恢复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轻度松动有较大恢复可能,中重度松动恢复相对困难,需要根据患者具体状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2025-10-13 12:23:49 -
颊向阻生智齿难拔吗
颊向阻生智齿拔除难度受智齿解剖结构(牙根形态、与周围组织关系)和患者因素(年龄、性别)影响,拔除时要充分术前评估、规范操作,拔除后需注意术后护理,特殊人群如妊娠期女性、糖尿病患者有相应特殊注意事项,其拔除难度因人而异,需综合多因素保障拔牙顺利及术后良好恢复。 解剖结构因素 牙根形态:如果颊向阻生智齿的牙根呈弯曲、多根等复杂形态,在拔除时需要更精细的操作来完整取出牙齿,避免断根等情况,这会显著增加拔牙的难度。例如,研究发现一些颊向阻生智齿存在融合根等特殊牙根形态,使得拔牙时去除骨质、分离牙齿等步骤更加复杂。 与周围组织关系:颊向阻生智齿周围的骨质覆盖情况以及与邻牙、神经血管等结构的位置关系至关重要。若智齿与邻牙之间间隙很小,在拔除时需要小心翼翼地分离邻牙,防止损伤邻牙;若智齿离下牙槽神经等重要神经较近,为了避免神经损伤,需要更精准地操作,这无疑增加了拔牙的难度。 患者因素 年龄:儿童和青少年时期,颌骨还在发育,骨质相对较疏松,颊向阻生智齿的拔除相对可能更容易一些;而成年人尤其是中老年患者,颌骨骨质逐渐致密,颊向阻生智齿与周围骨质的附着更紧密,拔除难度会增大。例如,有研究对比了不同年龄段患者颊向阻生智齿的拔除情况,发现中老年患者拔牙时间明显长于年轻患者。 性别:女性在生理期时,身体的凝血功能可能会发生变化,这在颊向阻生智齿拔除后可能增加出血风险,而且生理期身体抵抗力相对较低,术后感染的风险也可能略有不同,不过这主要是从术后恢复角度影响,对于拔牙操作难度本身,性别差异主要体现在体质等方面间接影响。 颊向阻生智齿拔除的操作要点 在拔除颊向阻生智齿时,需要遵循一定的操作规范。首先要进行充分的术前评估,通过口腔全景片等影像学检查明确智齿的具体位置、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然后在操作过程中,要小心分离牙龈,去除覆盖的骨质,逐步分割牙齿(如果牙齿较大),在分割和拔除过程中要时刻注意保护周围组织,尤其是神经血管等重要结构。例如,在去除骨质时要使用合适的牙钻等器械,轻柔操作,避免过度磨除骨质损伤邻牙或神经。 颊向阻生智齿拔除后的注意事项 拔除颊向阻生智齿后,患者需要注意术后护理。首先要咬住棉球30-40分钟进行止血,24小时内不要刷牙漱口,饮食方面要吃温凉软食,避免用患侧咀嚼。对于特殊人群,如妊娠期女性,拔牙需要更加谨慎,因为孕期拔牙可能引发宫缩等情况,所以一般建议在孕期前3个月和后3个月避免进行颊向阻生智齿的拔除,中间3个月如果必须拔牙,要在严格评估风险后进行;对于糖尿病患者,要注意术后血糖的控制,因为高血糖不利于伤口愈合,拔牙后要按照糖尿病的饮食和治疗方案来护理伤口,防止感染等并发症。 总之,颊向阻生智齿的拔除难度因人而异,受多种因素影响,在拔除前后都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确保拔牙过程的顺利和术后的良好恢复。
2025-10-13 12:23:27 -
矫正牙齿一定要拔智齿吗
矫正牙齿不一定都要拔智齿,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若智齿位置正常且有咀嚼功能、矫正方案不需要其拔来提供空间则不需要拔;若智齿位置不正致牙列拥挤、无对颌牙致伸长影响矫正则需要拔,由专业正畸医生综合评估确定。 一、不需要拔智齿的情况 1.智齿位置正常且有咀嚼功能 若智齿萌出位置正常,与对颌牙能够建立正常的咬合关系,并且没有影响到其他牙齿的排列和口腔健康,那么在矫正牙齿时就不需要拔除智齿。例如,经过口腔检查发现智齿完全萌出,位置端正,和相邻牙齿之间没有食物嵌塞等问题,这种情况下智齿可以保留,不影响矫正牙齿的过程。 从年龄因素来看,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都可能出现这种情况,青少年时期如果智齿位置正常,也可以在矫正牙齿时保留智齿。对于女性来说,在孕期等特殊时期,如果智齿位置正常,一般也不需要拔除,因为孕期口腔治疗需要谨慎,而正常位置的智齿在矫正牙齿时可以保留以维持口腔正常的咀嚼等功能。 2.矫正方案不需要智齿拔除来提供空间 一些矫正医生通过专业的正畸评估,如利用X光片、模型分析等手段,制定的矫正方案中,不需要通过拔除智齿来获得牙齿排列的空间。比如,通过扩弓等方法来开拓牙弓空间,使得其他需要矫正的牙齿能够顺利排列整齐,这种情况下就不需要拔除智齿。在生活方式方面,如果患者没有特殊的口腔不良习惯,且牙齿拥挤等情况可以通过非拔牙的矫正方法解决,那么也不需要拔除智齿。 二、需要拔智齿的情况 1.智齿位置不正导致牙列拥挤 当智齿萌出位置不正,如近中阻生、水平阻生等,会对相邻的第二磨牙产生挤压,导致牙列拥挤,这种情况下通常需要拔除智齿来为其他牙齿的矫正创造空间。例如,智齿部分萌出,向前倾斜挤压第二磨牙,使得牙弓内没有足够的空间来排列牙齿,这种情况下拔除智齿是必要的。从年龄角度,成年人如果出现这种智齿位置不正导致牙列拥挤的情况,矫正时往往需要拔除智齿。对于男性来说,在进行矫正时如果存在这种因智齿引起的牙列拥挤问题,也需要考虑拔除智齿。 在病史方面,如果患者曾经有过因智齿位置不正导致的牙龈反复发炎等情况,在矫正牙齿时更需要拔除智齿,因为如果不拔除,炎症可能会在矫正过程中复发,影响矫正的顺利进行以及口腔健康。 2.智齿无对颌牙导致伸长影响矫正 若智齿没有对应的上颌牙齿来咬合,会不断伸长,这样就会干扰矫正牙齿的正常排列。例如,上颌智齿没有对应的下颌牙齿,不断伸长后会与下牙弓发生冲突,影响矫正过程中牙齿的排列调整。这种情况下需要拔除智齿。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都可能出现这种情况,青少年如果发现智齿无对颌牙伸长影响矫正,也需要考虑拔除。女性在矫正牙齿时如果出现这种智齿无对颌牙伸长的情况,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拔除智齿,以保证矫正的顺利进行。 总之,矫正牙齿是否需要拔智齿要由专业的正畸医生通过详细的口腔检查、X线片等多种手段进行综合评估后确定,不能一概而论。
2025-10-13 12:22:52 -
牙癌的早期症状
牙癌会有口腔内异常肿物或溃疡、牙齿相关异常、口腔感觉异常、面部肿胀等外观改变等表现,各表现有不同年龄性别因素相关情况,如中老年人相对易出现部分表现,长期吸烟饮酒、有口腔病史、牙周病史、口腔神经病变病史、面部外伤史等人群风险不同,女性特殊生理时期及男性长期不良生活方式等也会影响相关表现的发生。 年龄性别因素:各年龄段均可发生,但一般来说,中老年人相对更易出现,男性和女性在发生率上没有绝对的明显差异,但有长期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风险相对更高。长期吸烟的人,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刺激口腔黏膜,增加牙癌发生的可能性;长期大量饮酒也会对口腔黏膜造成损伤,破坏口腔的正常环境,从而增加患病风险。有口腔病史,如口腔白斑、红斑等癌前病变的人群,发展为牙癌的概率比普通人群要高。 牙齿相关异常 表现:可能出现牙齿松动、疼痛等情况。牙齿原本稳固,却逐渐出现松动,且没有明显的外伤等诱因;牙齿出现不明原因的疼痛,疼痛可能为持续性或间歇性,服用一般的止痛药物难以缓解。 年龄性别因素:不同年龄都可能发生,但中老年人由于口腔组织的退变等因素,相对更易出现牙齿松动等问题。对于女性而言,在孕期等特殊生理时期,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口腔环境可能会发生改变,也可能影响牙齿的健康状况,增加牙癌相关牙齿异常的发生风险;而男性如果有长期的口腔不良习惯,如喜欢咀嚼槟榔等,会大大增加牙癌导致牙齿异常的可能性。有牙周病史的人群,牙周组织的病变会影响牙齿的稳固性,使得牙齿更容易受到牙癌等病变的影响而出现松动等情况。 口腔感觉异常 表现:可能出现口腔麻木、疼痛或味觉改变等感觉异常。比如口腔某一部位有麻木感,或者疼痛感觉与以往不同,原本没有味觉异常的人出现味觉减退或味觉改变等情况。 年龄性别因素: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发生,但老年人由于感觉神经的退化等原因,可能对感觉异常的感知相对不那么敏感。女性在更年期等激素水平波动较大的时期,口腔感觉可能会出现一些变化,增加牙癌导致感觉异常的易感性;男性如果有长期接触化学物质等情况,如工作中接触某些工业化学制剂,这些化学物质可能会影响口腔神经,从而增加牙癌相关感觉异常的发生概率。有口腔神经病变病史的人群,其口腔感觉本身就可能存在异常,更容易被牙癌的感觉异常所干扰或掩盖。 面部肿胀等外观改变 表现:可能出现面部相应部位的肿胀,比如牙龈癌可能导致面部相应区域的肿胀,外观上可见脸部不对称等情况。 年龄性别因素:不同年龄均可发生,男性如果有长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影响身体的代谢和免疫等功能,从而影响面部组织对牙癌病变的反应,更容易出现面部肿胀等外观改变;女性在孕期如果口腔卫生不良等,也可能增加牙癌导致面部肿胀的风险。有面部外伤史等情况的人群,面部的基础状况可能会影响对牙癌导致面部肿胀等外观改变的判断,需要更细致地进行排查。
2025-10-13 12:2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