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唇腭裂手术治疗,面裂畸形手术重建,儿童颌骨创伤治疗,儿童颞下颌关节强直关节重建,牵引成骨技术矫治儿童颌骨畸形,重度皮罗征伴呼吸困难患者的综合治疗。
向 Ta 提问
崔颖秋,男,颌面外科主任,副主任医师,1991年6月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口腔系,毕业后一直从事唇腭裂治疗及儿童口腔颌面外科临床工作。
2007年赴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进修,2009年赴澳大利亚墨尔本市皇家儿童医院口腔颌面-整形外科研修,学习皮罗氏序列征小颌畸形的牵引成骨手术治疗,2010年赴美国波士顿儿童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短期交流。致力于唇腭裂及儿童先天性颌骨畸形的手术治疗及数字化医疗在儿童颌面外科的应用。
展开-
五岁孩子牙疼怎么办
五岁孩子牙疼需先初步观察与家庭护理,包括观察疼痛情况、保持口腔清洁、避免刺激食物,然后要尽快带孩子就诊牙科,根据病因处理,如龋齿或其他口腔问题,同时要注意五岁儿童护理的温和性、安全性,安抚情绪,遵循医嘱,养成良好口腔卫生习惯预防牙疼。 一、初步观察与家庭护理 1.观察疼痛情况:首先要观察孩子牙疼的具体表现,比如是持续疼痛还是间歇性疼痛,疼痛的部位是单个牙齿还是多个牙齿等。五岁孩子可能不太能准确描述疼痛细节,家长需仔细留意孩子的反应,如是否频繁用手触碰脸部、哭闹等情况。这有助于初步判断牙疼的大致状况,比如是龋齿引发的疼痛还是其他口腔问题导致。 2.保持口腔清洁:让孩子在饭后用温水漱口,虽然孩子可能不太配合,但尽量让其养成饭后清洁口腔的习惯。可以使用儿童专用的软毛牙刷轻轻帮助孩子刷牙,每天至少早晚各一次。保持口腔清洁能减少口腔内细菌滋生,防止牙疼进一步加重。因为食物残渣残留口腔容易滋生细菌,引发或加重牙齿炎症。 3.避免刺激食物:让孩子避免食用过冷、过热、过甜、过酸的食物。这些刺激性食物会进一步刺激牙疼的牙齿,导致疼痛加剧。例如,过冷的冰淇淋可能会刺激牙髓,加重龋齿引起的疼痛;过甜的糖果会为口腔内细菌提供发酵底物,促进细菌产酸,腐蚀牙齿。 二、及时就医检查 1.尽快就诊牙科:五岁孩子牙疼通常需要及时带其到正规医院的口腔科就诊。因为儿童的牙齿问题若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影响乳牙的健康,进而影响恒牙的发育等。医生会通过专业的检查,如口腔视诊、X线检查等,明确牙疼的原因。比如通过视诊可以观察牙齿是否有龋齿、牙龈是否红肿等情况;X线检查能更清晰地看到牙齿内部及周围牙槽骨等情况,判断是否有牙髓炎、根尖周炎等问题。 2.根据病因处理 龋齿处理:如果是龋齿导致的牙疼,医生会根据龋齿的严重程度进行相应处理。对于浅龋或中龋,可能会去除龋坏组织后进行填充治疗;如果龋齿已经累及牙髓,可能需要进行根管治疗等进一步处理。 其他口腔问题处理:若是牙龈炎症等其他口腔问题引起的牙疼,医生会采取相应的局部处理措施,如清洁牙龈、局部上药等,以缓解炎症和疼痛。 三、特殊人群(五岁儿童)护理注意事项 五岁儿童正处于牙齿发育和口腔健康维护的关键阶段,在整个应对牙疼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护理的温和性和安全性。家长要安抚好孩子的情绪,避免孩子因为看牙等过程产生恐惧心理,影响后续的治疗和恢复。同时,要严格遵循医生的嘱咐,按时带孩子复诊等。在家庭护理中,使用的口腔清洁用品要选择儿童专用的,确保无刺激且符合儿童口腔特点,避免因护理用品不当对孩子口腔造成额外伤害。另外,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从日常做起预防牙疼等口腔问题的发生,比如控制孩子吃甜食的频率和量等。
2025-10-13 12:06:23 -
治疗口臭的办法有哪些
要解决口臭问题,需从保持口腔清洁、治疗相关疾病、调整生活方式三方面入手。保持口腔清洁要正确刷牙、使用牙线、漱口;治疗口腔、胃肠、呼吸等相关疾病;调整饮食、作息并适量饮水,不同年龄人群各有相应注意事项。 使用牙线:每天使用牙线清理牙缝,能去除牙刷难以清洁的牙缝中的食物残渣和菌斑,防止食物残渣在牙缝中发酵产生异味。成年人和儿童(6岁以上具备一定手部协调能力)均可使用牙线,但儿童使用时需在成人监护下进行,选择适合儿童的细牙线,避免损伤牙龈。 漱口:使用漱口水辅助清洁口腔,可选择含有杀菌成分的漱口水,如含有氯己定成分的漱口水能抑制口腔内的细菌生长。但儿童应避免使用含有酒精等刺激性成分的漱口水,可选用儿童专用的温和漱口水。 治疗相关疾病 口腔疾病:如龋齿、牙龈炎、牙周炎等口腔疾病易引发口臭。龋齿需及时就医充填治疗;牙龈炎和牙周炎则需要进行牙周洁治(洗牙)等治疗,清除牙石和菌斑,控制炎症。对于儿童,乳牙龋齿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影响恒牙发育,且易导致口腔异味,家长应定期带儿童进行口腔检查,早发现早治疗。 胃肠道疾病:如胃炎、胃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等胃肠道疾病也可能引起口臭。幽门螺杆菌感染可通过碳-13或碳-14呼气试验检测,若确诊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的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对于患有胃肠道疾病的不同年龄段人群,治疗方案会有所差异,儿童患胃肠道疾病相对较少,但也需谨慎对待,遵循儿科治疗原则。 呼吸系统疾病:鼻窦炎、扁桃体炎等呼吸系统疾病可能导致口腔异味。鼻窦炎需要根据病情进行抗感染、鼻腔冲洗等治疗;扁桃体炎若反复发作,可在医生评估下考虑是否进行扁桃体切除手术等治疗。不同年龄患者的呼吸系统疾病治疗方式不同,儿童的呼吸系统疾病治疗更需考虑其生理特点,选择温和有效的治疗方法。 调整生活方式 饮食调整: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洋葱、大蒜等易引起口臭的食物。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有助于促进口腔唾液分泌,唾液分泌增加可冲刷口腔,减少异味产生。对于不同年龄人群,饮食调整需符合其营养需求,儿童应保证均衡饮食,避免过多食用零食和甜食。 规律作息:保持充足的睡眠,良好的睡眠有助于维持身体的正常代谢和免疫系统功能。长期熬夜等不良作息可能导致身体代谢紊乱,影响口腔健康从而引发口臭。不同年龄人群对睡眠时间的需求不同,儿童需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如婴幼儿每天需要12-16小时睡眠,学龄儿童每天需要9-12小时睡眠。 适量饮水: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每天饮用足够的水,有助于保持口腔湿润,冲刷口腔内的细菌和食物残渣。脱水会导致口腔干燥,增加口臭的发生风险。不同年龄人群的饮水量不同,儿童应根据年龄和活动量适量饮水,避免饮水不足。
2025-10-13 12:05:36 -
尽头牙必须拔掉吗
尽头牙是否必须拔掉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位置正常且有对颌牙、无明显症状的尽头牙可保留;位置异常、经常引起炎症的尽头牙通常需要拔除,需综合位置、症状、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多方面因素判断。 一、无需拔除的情况 1.位置正常且有对颌牙的尽头牙 年龄因素:对于青少年或年轻成年人,如果尽头牙(第三磨牙)萌出位置正常,与对颌牙能够建立正常的咬合关系,没有出现食物嵌塞等问题,这种情况下可以保留。从解剖结构来看,正常萌出的尽头牙有正常的牙体形态和功能,能够参与咀嚼等口腔功能活动。例如,一些人的尽头牙萌出方向正确,与上颌相对应的牙齿可以形成稳定的咬合接触,发挥正常的咀嚼效率。 生活方式因素:如果个人的口腔卫生状况良好,能够有效清洁尽头牙及其周围组织,没有因为尽头牙的存在而引发口腔疾病,那么位置正常的尽头牙可以保留。良好的生活方式包括每天至少早晚刷牙,使用牙线等清洁工具,保持口腔清洁,降低尽头牙发生龋坏、牙周炎等疾病的风险。 2.无明显症状的尽头牙 病史因素:如果尽头牙没有既往的疼痛、肿胀等不适症状,也没有发现龋坏、牙髓炎等病变,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保留。例如,有些人的尽头牙在口腔检查时被发现,但始终没有出现任何临床症状,这种情况下可以密切观察,暂不拔除。 二、需要拔除的情况 1.位置异常的尽头牙 年龄因素:无论哪个年龄段,若尽头牙萌出位置异常,如近中阻生、远中阻生、水平阻生等。以近中阻生为例,尽头牙向邻牙(第二磨牙)近中方向倾斜生长,会导致邻牙受到压迫,容易引发邻牙龋坏等问题。随着年龄增长,邻牙受到的损害可能会逐渐加重,而且位置异常的尽头牙自身也容易发生龋坏等病变。 生活方式因素:即使生活方式良好,如果尽头牙位置异常,由于其特殊的位置,口腔清洁难以彻底到位,更容易堆积食物残渣、菌斑等,从而增加了患龋病、牙周炎等疾病的风险。例如,水平阻生的尽头牙,牙冠大部分被牙龈和牙槽骨覆盖,很难清洁,长期下去会引发牙龈炎症、牙槽骨吸收等问题。 2.经常引起炎症的尽头牙 病史因素:如果尽头牙反复引起冠周炎,表现为牙龈肿胀、疼痛、张口受限等症状。冠周炎的反复发作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而且炎症还可能扩散,引起邻近组织的感染等并发症。例如,一些患者的尽头牙每年都会发作几次冠周炎,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和进食。 特殊人群因素:对于孕妇等特殊人群,如果尽头牙经常发炎,在孕期发作可能会面临用药等多方面的顾虑。因为孕期用药需要谨慎,而反复发作的冠周炎会给孕妇的身体和心理都带来负担,这种情况下可能需要考虑拔除尽头牙以消除隐患。 总之,尽头牙是否必须拔掉不能一概而论,需要综合考虑尽头牙的位置、是否有症状、患者的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多方面因素来进行判断。
2025-10-13 12:05:09 -
为什么长智齿
智齿是人类口腔内牙槽骨上最里面的第三颗磨牙,其生长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解剖学基础(颌骨无足够空间容纳)、遗传因素(决定颌骨结构影响智齿萌出)、颌骨发育(青少年时期发育不良及不同性别差异影响)、食物精细化(使颌骨缺乏刺激发育受限阻碍萌出),且智齿萌出异常有阻生智齿(致局部发炎等问题)和异位萌出智齿(挤压邻牙等问题),这些因素综合作用决定智齿生长及相关问题,需采取措施预防治疗。 遗传因素的影响 遗传在智齿生长中起到重要作用。如果家族中有长辈智齿萌出异常或有智齿相关问题,那么后代出现智齿生长问题的概率会相对较高。因为遗传决定了颌骨的形态、大小等结构特征,而这些特征与智齿能否正常萌出密切相关。例如,一些家族成员可能存在颌骨短小的遗传倾向,这就使得智齿没有足够的空间萌出。 颌骨发育的影响 青少年时期颌骨发育:在青少年生长发育阶段,颌骨不断生长和改建。如果颌骨发育不良,长度和宽度不足,就无法为智齿提供足够的萌出空间。一般来说,16-25岁是智齿萌出的常见年龄段,此时颌骨的发育基本定型,但如果在之前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颌骨发育出现问题,就会影响智齿的萌出。 不同性别颌骨差异:男性和女性的颌骨在形态和大小上存在一定差异。通常男性颌骨相对宽大,女性颌骨相对窄小。这就导致女性智齿萌出异常的概率可能相对较高,尤其是在颌骨发育本身就相对不足的女性群体中,智齿更易出现阻生等情况。 食物精细化的影响 现代人的饮食相较于古代更加精细化,这使得颌骨缺乏足够的刺激来发育到足够的大小。在人类进化早期,人们需要咀嚼较粗糙的食物,这会促进颌骨的发育,为牙齿提供充足的萌出空间。而现在由于食物精细化,颌骨得不到充分刺激,逐渐变得短小,从而阻碍智齿的正常萌出。例如,经常吃精细食物的人群,其颌骨的咀嚼功能刺激减少,颌骨发育受限,智齿萌出受阻的情况更为常见。 智齿萌出异常的类型及危害 阻生智齿:是最常见的智齿萌出异常情况,智齿部分或完全被牙龈、骨组织等阻挡,无法正常萌出到口腔内。阻生智齿可能会引起局部牙龈反复发炎,出现牙龈肿痛、出血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导致面部肿胀、张口受限等。长期的阻生智齿刺激还可能增加智齿冠周炎反复发作的风险,甚至有引发颌骨囊肿、肿瘤等潜在风险。 异位萌出智齿:智齿萌出方向异常,不在正常的牙列线上。异位萌出的智齿可能会挤压邻牙,导致邻牙牙根吸收、邻牙龋坏等问题,影响邻牙的健康和功能。对于儿童来说,如果是乳牙期或替牙期出现异位萌出的智齿,可能会干扰恒牙的正常萌出和排列,导致牙列不齐等问题,需要及时关注和处理。 总之,智齿的生长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了解这些因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智齿生长相关问题,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2025-10-13 12:04:15 -
牙周炎可以把牙拔了吗
牙周炎患者是否拔牙需综合病情严重程度、特殊人群情况等多方面因素决定,轻中度多先保守治疗保留牙齿,严重松动、反复感染无法控制时可能拔牙,儿童、孕妇、老年人有各自特殊考量,医生会综合评估制定合适治疗方案。 一、牙周炎较轻时的处理 当牙周炎处于早期或较轻阶段,一般首先会采取保守治疗。通过洗牙去除牙齿表面的牙菌斑、牙结石等局部刺激因素,同时进行牙周的基础治疗,如局部药物冲洗上药等。经过规范的保守治疗,多数患者的牙周炎症可以得到控制,牙齿可以保留并继续行使功能。例如,有研究表明,约80%-90%的轻中度牙周炎患者通过基础治疗后能够维持牙齿的健康状态。 二、牙周炎较严重时拔牙的考量 1.牙齿松动严重:当牙周炎发展到晚期,牙齿松动度达到Ⅲ度(牙齿松动幅度超过2mm,且伴有明显的颊舌向松动),经过评估无法通过牙周治疗等手段来稳固牙齿,继续保留这样的牙齿可能会导致咀嚼功能严重受限,还可能引起邻牙的一系列问题,此时可能需要考虑拔牙。 2.反复感染且无法控制:如果牙周炎导致牙齿反复出现剧烈疼痛、脓肿等感染症状,经过多种治疗方法都无法有效控制感染,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消除病灶、缓解患者痛苦,也可能会考虑拔牙。 三、特殊人群的情况 1.儿童:儿童患有牙周炎相对较少,但如果发生,需要谨慎评估。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牙齿对于咀嚼、颌骨发育等都非常重要,一般会优先选择尽量保留牙齿,通过积极治疗牙周炎来挽救牙齿。因为过早拔牙可能会影响颌骨的正常发育以及后续恒牙的萌出等。例如,对于儿童轻度牙周炎,会采取更温和的治疗方式,如指导正确的口腔卫生习惯,使用儿童专用的口腔清洁用品等,尽量保留乳牙或刚刚萌出的恒牙。 2.孕妇:孕妇患有牙周炎时,拔牙需要特别谨慎。孕期拔牙可能会引起宫缩等,增加流产或早产的风险。所以对于孕妇的牙周炎,首先会采取保守治疗控制炎症,尽量在孕中期(怀孕4-6个月相对稳定的时期)且经过充分评估后再考虑是否拔牙等有创操作。如果必须拔牙,会采取严格的无菌操作等措施来降低风险。 3.老年人:老年人患牙周炎时,也要综合考虑全身健康状况。老年人可能同时患有多种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拔牙需要评估患者的全身状况是否能够耐受拔牙手术。在控制好全身疾病的情况下,再考虑牙周炎牙齿的去留问题。如果牙齿可以通过治疗保留,能更好地维持老年人的咀嚼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如果必须拔牙,术后需要密切关注伤口愈合情况以及全身状况的变化。 总之,牙周炎患者是否拔牙是一个需要由专业医生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全身状况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评估后才能决定的问题,医生会在最大程度保留患者牙齿功能的前提下为患者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2025-10-13 12: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