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颖秋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擅长:唇腭裂手术治疗,面裂畸形手术重建,儿童颌骨创伤治疗,儿童颞下颌关节强直关节重建,牵引成骨技术矫治儿童颌骨畸形,重度皮罗征伴呼吸困难患者的综合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崔颖秋,男,颌面外科主任,副主任医师,1991年6月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口腔系,毕业后一直从事唇腭裂治疗及儿童口腔颌面外科临床工作。

  2007年赴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进修,2009年赴澳大利亚墨尔本市皇家儿童医院口腔颌面-整形外科研修,学习皮罗氏序列征小颌畸形的牵引成骨手术治疗,2010年赴美国波士顿儿童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短期交流。致力于唇腭裂及儿童先天性颌骨畸形的手术治疗及数字化医疗在儿童颌面外科的应用。

展开
个人擅长
唇腭裂手术治疗,面裂畸形手术重建,儿童颌骨创伤治疗,儿童颞下颌关节强直关节重建,牵引成骨技术矫治儿童颌骨畸形,重度皮罗征伴呼吸困难患者的综合治疗。展开
  • 刷牙牙龈出血

    刷牙牙龈出血常见因口腔卫生不良致牙菌斑牙结石刺激牙龈发炎、刷牙方法不当损伤牙龈、全身性疾病影响,应对要改善口腔卫生习惯、定期洗牙、治疗原发病,儿童需指导正确刷牙,妊娠期女性重口腔清洁与检查,老年人要全面检查、轻柔护理并管理全身性疾病。 一、刷牙牙龈出血的常见原因 1.口腔卫生不良:牙菌斑、牙结石长期堆积于牙齿表面及牙龈边缘,会刺激牙龈组织,引发牙龈炎症,导致牙龈红肿、脆弱,刷牙时易出血。多项口腔医学研究表明,约70%-90%的牙龈出血由牙龈炎所致,而牙菌斑、牙结石的积累是牙龈炎发生的重要诱因。 2.刷牙方法不当:使用过硬的牙刷或刷牙时用力过猛,会直接损伤牙龈组织,从而引起刷牙时牙龈出血。例如采用横刷法刷牙,容易造成牙龈退缩、牙颈部磨损等问题,进而诱发牙龈出血。 3.全身性疾病影响:某些全身性疾病可表现为刷牙牙龈出血,如血液系统疾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等)会影响凝血功能,导致牙龈易出血;内分泌紊乱(妊娠期女性因激素水平变化易出现妊娠期牙龈炎)、糖尿病等也可能使牙龈对局部刺激的反应加重,引发出血。 二、应对措施 1.改善口腔卫生习惯:选择软毛牙刷,采用巴氏刷牙法,每天早晚各刷牙一次,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2分钟,确保牙齿各个面都能清洁到位。同时,可配合使用牙线或间隙刷,清除牙齿邻面的食物残渣和牙菌斑。 2.定期洗牙:每1-2年进行一次洗牙,通过专业设备清除牙齿表面的牙结石和牙菌斑,减轻牙龈炎症,降低牙龈出血的发生风险。 3.针对全身性疾病治疗:若刷牙牙龈出血是由全身性疾病引起,需积极治疗原发病。例如血液系统疾病患者需遵循血液科医生的诊疗方案进行相应治疗;妊娠期女性可在医生指导下加强口腔清洁护理,待分娩后激素水平恢复正常,牙龈状况多可改善。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刷牙牙龈出血可能与口腔卫生习惯不佳或乳牙萌出期有关。应指导儿童使用适合其年龄的软毛牙刷,监督并帮助儿童正确掌握刷牙方法,培养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若持续牙龈出血,需排查是否存在局部口腔刺激因素或全身性潜在问题。 2.妊娠期女性:妊娠期女性由于激素变化易出现牙龈出血,需特别注重口腔清洁。除保持正确刷牙外,可在医生建议下使用妊娠期专用的口腔护理产品。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时处理牙龈炎症等问题,避免因牙龈出血影响口腔健康及全身健康。 3.老年人:老年人牙龈出血常合并牙周病及全身性疾病,应更加注重全面口腔检查,了解是否存在牙周病、全身性疾病等情况。在口腔护理时,动作要轻柔,选择温和的口腔清洁产品,同时积极管理全身性疾病,如控制血糖、治疗血液系统疾病等,以减少牙龈出血的发生。

    2025-10-13 11:53:32
  • 磨牙后多长时间才能戴牙冠

    磨牙后戴牙冠时间综合多因素判断,一般拔牙后修复磨牙3个月左右合适,青少年适当提前;根管治疗后磨牙1-2周左右考虑,老年患者适当延长;伴有全身疾病的患者,糖尿病需血糖平稳,心血管疾病需血压稳定后再定。 1.拔牙后修复磨牙 如果是因龋齿等原因拔除磨牙后需要戴牙冠修复,通常在拔牙后3个月左右较为合适。这是因为拔牙创口需要一定时间愈合,一般3个月时牙槽骨吸收基本稳定,此时进行牙冠修复能保证牙冠与牙槽骨、邻牙等的适配性较好。例如,相关研究表明,拔牙后3个月左右进行牙冠修复,患者的咀嚼功能恢复、牙冠的稳定性等方面都能达到较好的状态。 对于青少年患者,由于其牙槽骨还在生长发育,拔牙后戴牙冠的时间可能会适当提前,但一般也需要至少2-3个月,并且需要密切观察牙槽骨的发育情况,因为青少年牙槽骨的生长可能会影响牙冠修复后的长期效果。 2.磨牙经过根管治疗后戴牙冠 根管治疗后的磨牙,一般在根管治疗完成后1-2周左右可以考虑戴牙冠。不过具体时间还需要根据牙齿的恢复情况来定。如果根管治疗后牙齿没有明显的疼痛、肿胀等不适症状,且牙体组织的强度基本稳定,就可以进行牙冠修复。例如,一些临床研究发现,根管治疗后1-2周内进行牙冠修复,能有效保护患牙,防止牙齿折裂等情况发生,同时也能较好地恢复牙齿的外形和功能。对于老年患者,由于其身体代谢相对较慢,牙齿周围组织的恢复可能会稍慢一些,可能需要适当延长观察时间,一般在根管治疗后2-3周再考虑戴牙冠,以确保牙齿周围组织完全恢复稳定,保证牙冠修复的效果和长期稳定性。 特殊情况 1.伴有全身疾病的患者 如果磨牙患者伴有糖尿病等全身疾病,戴牙冠的时间需要谨慎确定。因为糖尿病患者伤口愈合相对较慢,拔牙后的创口愈合以及根管治疗后的牙齿周围组织恢复都可能受到影响。一般需要在血糖控制平稳后再考虑戴牙冠,通常要求空腹血糖控制在7.0mmol/L以下,且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也需控制在相对良好的水平。例如,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进行牙冠修复,感染的风险会增加,牙冠修复后的愈合时间也会延长。对于这类患者,在确定戴牙冠时间时,还需要与内科医生协同评估全身健康状况,以保证牙冠修复过程的安全和效果。 对于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如高血压患者,需要在血压控制稳定后进行牙冠修复。一般要求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并且在整个牙冠修复过程中要密切监测血压情况,因为手术等操作可能会引起血压波动。例如,血压波动过大可能会对心血管系统造成不良影响,所以需要将血压控制平稳后再考虑磨牙后戴牙冠的时间,通常可能需要在血压稳定1-2周后再进行相关操作。

    2025-10-13 11:52:51
  • 拔牙之后能吃什么

    拔牙后不同时间段有不同饮食要求,0-2小时禁食;2-24小时可选凉软食物、流质食物,儿童和老年人需特别关注;1-3天可吃半流质及清淡易消化食物,儿童要增补钙食物,老年人注意营养均衡;3天以上逐步恢复正常饮食,仍要避辛辣、刺激、过硬、过烫食物,饮食遵循从软到硬、清淡到正常、避刺激原则,还要根据儿童、老年人等不同人群调整,以助创口愈合和满足营养需求。 拔牙后2-24小时 凉软食物:可选择凉的、柔软的食物,例如凉的布丁、凉的豆腐脑等。凉的食物可以收缩血管,有助于减轻创口的肿胀和疼痛;柔软的食物则不会刺激创口,避免加重出血或引起疼痛。对于儿童来说,要特别注意食物的温度,避免过烫,因为儿童对温度的感知可能不如成人准确,过烫的食物可能会烫伤口腔黏膜。而老年人由于口腔感觉可能相对迟钝,也需要特别关注食物温度,同时要确保食物足够柔软,方便咀嚼和吞咽。 流质食物:像牛奶、酸奶、藕粉等都是不错的选择。牛奶和酸奶富含蛋白质等营养成分,藕粉则易于消化。儿童在食用流质食物时,要注意避免呛咳,可缓慢喂食;老年人如果吞咽功能稍有减退,食用流质食物时也需要慢慢饮用,防止发生误吸。 拔牙后1-3天 半流质食物:例如鸡蛋羹、软面条、蔬菜泥(将蔬菜煮熟后用料理机打成泥状)等。鸡蛋羹富含优质蛋白质,软面条容易消化,蔬菜泥则能补充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儿童在这个阶段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富含钙的食物,如奶酪泥等,有助于创口愈合;老年人则要注意食物的营养均衡,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等,以促进身体恢复。 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比如煮得很软的米饭、清蒸鱼(去骨后)等。煮软的米饭易于咀嚼和消化,清蒸鱼富含优质蛋白,且不会过于油腻刺激创口。儿童食用清蒸鱼时要确保没有鱼刺,避免卡喉;老年人如果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要注意控制米饭的摄入量,选择低糖的鱼类品种。 拔牙后3天以上 正常饮食(逐步恢复):可以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但仍要注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等,以及过硬、过烫的食物。辛辣刺激性食物会刺激创口,可能导致疼痛加剧、肿胀加重甚至创口感染;过硬的食物可能会摩擦创口,引起出血;过烫的食物同样会刺激口腔黏膜。对于儿童来说,要引导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食用不利于口腔健康的食物;老年人如果有牙周炎等病史,更要注意饮食的选择,尽量选择对口腔刺激小、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以维持口腔健康和身体的整体状态。 总之,拔牙后饮食的选择要遵循从软到硬、从清淡到正常、避免刺激的原则,同时要根据不同人群(儿童、老年人等)的特点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保证创口顺利愈合,同时满足身体对营养的需求。

    2025-10-13 11:52:21
  • 口腔内壁有刺痛感是怎么回事

    口腔内壁有刺痛感常见于口腔溃疡、创伤性损伤(咬伤、异物刺激)、感染性疾病(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若持续不缓解或反复发作影响生活需及时就医,就医前要保持口腔清洁、避免刺激性食物,儿童家长需密切关注,老年人要注意口腔牙齿健康。 相关情况:口腔溃疡是常见原因之一,病因可能与遗传、免疫、精神压力、维生素或微量元素缺乏等有关。各年龄段人群均可发生,比如儿童可能因挑食导致维生素缺乏引发口腔溃疡,成年人可能因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诱发。口腔溃疡表现为口腔内壁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的溃疡面,表面覆盖黄色假膜,周围黏膜红肿,有明显刺痛感,尤其是在进食辛辣、过咸等刺激性食物时,疼痛会加剧。 创伤性损伤: 相关情况: 咬伤:比如吃饭时说话或咀嚼过快,牙齿不慎咬伤口腔内壁;儿童可能因牙齿发育不完善,咀嚼时容易咬到自己的口腔内壁。这种情况导致的刺痛感通常比较局限,能明确看到咬伤的痕迹,伤口可能会有渗血等情况。 异物刺激:口腔内有残根、残冠、锐利的牙尖等,长期刺激口腔内壁;或者进食了尖锐的食物,如鱼刺、骨头等,刺伤口腔内壁。不同年龄人群因口腔状况不同,发生风险有差异,老年人可能因牙齿磨损、残根残冠较多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儿童则可能因误食尖锐异物导致创伤。创伤性损伤引起的刺痛感会因刺激物的不同和损伤程度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一般能发现明显的刺激源。 感染性疾病: 相关情况: 病毒感染:如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疱疹性口炎,多见于儿童,也可见于免疫力低下的成年人。口腔内壁会出现成簇的小水疱,水疱破溃后形成溃疡,伴有刺痛、发热、局部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细菌感染:如细菌性口炎,可能因口腔卫生不良等原因导致细菌滋生感染。口腔内壁黏膜充血、水肿,有糜烂或溃疡,有脓性分泌物,刺痛明显,患者可能伴有口臭、发热等全身症状。不同年龄人群因免疫力等差异,感染的易感性和表现有所不同,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相对更容易发生病毒感染引起的相关疾病,老年人由于免疫力下降等原因,细菌感染的风险可能增加。 就医建议及注意事项 就医建议:如果口腔内壁刺痛感持续不缓解或反复发作,影响进食、说话等日常生活,应及时就医。医生一般会通过口腔检查等方式明确病因。对于儿童患者,家长应密切关注其口腔情况及全身症状,及时带孩子就诊,因为儿童表述能力有限,家长的观察很重要。 注意事项:在就医前,应注意保持口腔清洁,可用淡盐水漱口,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刺痛感。对于儿童,要引导其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监督其避免咬伤口腔内壁等情况。老年人则要特别注意口腔内牙齿的健康状况,定期检查口腔,及时处理残根残冠等问题。

    2025-10-13 11:51:40
  • 拔智齿后饮食应注意什么

    拔牙后不同时期有不同饮食注意事项,术后早期以温凉细软食物为主,特殊人群有相应注意;术后中期逐渐过渡到半流质食物,特殊人群需注意食物细节;术后后期基本恢复正常饮食,特殊人群要保证营养均衡等且注意相关饮食情况。 一、术后早期(1-2天) 食物选择:应以温凉、细软的食物为主,例如温凉的牛奶、豆浆、藕粉等。这些食物容易吞咽,不会对拔牙创口造成过度摩擦和刺激。因为术后早期创口处于凝血阶段,需要避免食用过热、过硬、辛辣刺激性的食物,过热食物会使血管扩张,增加创口出血的风险;过硬食物需要咀嚼,会牵扯到创口周围肌肉,可能导致血凝块脱落,引起创口感染等问题;辛辣刺激性食物会刺激创口,不利于愈合。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儿童拔智齿后,由于其吞咽反射等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更要严格遵循温凉细软的饮食原则,家长需密切关注儿童进食情况,确保食物温度适宜,防止因进食不当导致创口出血或不适。老年人拔智齿后,身体恢复相对较慢,除了遵循上述饮食原则外,还需注意营养的补充,可以适当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如将牛奶冲泡得更浓稠一些,但要注意温度,同时要保证食物的细软程度,方便咀嚼和消化。 二、术后中期(3-7天) 食物选择:可以逐渐过渡到半流质食物,如鸡蛋羹、软面条、豆腐脑等。这些食物比早期食物稍有硬度,但仍比较容易消化,同时能提供一定的营养。此时创口开始初步愈合,但仍需避免食用粗糙、坚硬的食物,如坚果、油炸食品等,这些食物可能会再次刺激创口,影响愈合进程。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儿童在这个阶段可以开始尝试一些软烂的蔬菜泥等食物,但要注意避免有尖锐边角的蔬菜,防止刮伤创口。老年人则可以根据自身牙齿情况适当调整食物质地,比如软面条中可以适当添加一些切碎的软嫩蔬菜,但要确保蔬菜没有尖锐部分,同时要保证摄入足够的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促进创口愈合,可适当增加水果泥的摄入,但同样要注意温度和细腻程度。 三、术后后期(1周后至创口完全愈合) 食物选择:基本可以恢复正常饮食,但仍要注意避免长期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过于坚硬的食物。可以正常食用一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的食物,如瘦肉、鱼类、新鲜蔬菜和水果等。不过,在食用水果时,对于一些较硬的水果可以切成小块或榨成汁饮用,防止因咀嚼过硬水果而影响创口。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儿童在创口完全愈合前,仍需家长监督其饮食,避免其食用可能影响创口的食物,同时要保证营养均衡,促进生长发育。老年人在恢复正常饮食后,要注意饮食的多样性,保证各种营养物质的摄入,维持身体正常机能,同时要关注自身口腔和身体的适应情况,如果在进食过程中出现不适,要及时调整饮食。

    2025-10-13 11:50:57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