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唇腭裂手术治疗,面裂畸形手术重建,儿童颌骨创伤治疗,儿童颞下颌关节强直关节重建,牵引成骨技术矫治儿童颌骨畸形,重度皮罗征伴呼吸困难患者的综合治疗。
向 Ta 提问
崔颖秋,男,颌面外科主任,副主任医师,1991年6月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口腔系,毕业后一直从事唇腭裂治疗及儿童口腔颌面外科临床工作。
2007年赴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进修,2009年赴澳大利亚墨尔本市皇家儿童医院口腔颌面-整形外科研修,学习皮罗氏序列征小颌畸形的牵引成骨手术治疗,2010年赴美国波士顿儿童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短期交流。致力于唇腭裂及儿童先天性颌骨畸形的手术治疗及数字化医疗在儿童颌面外科的应用。
展开-
睡觉咬紧牙关很用力是怎么回事
睡觉咬紧牙关很用力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精神心理因素方面包括压力焦虑及睡眠相关障碍;牙齿咬合因素有牙齿排列不齐和咬合干扰;其他因素涉及神经系统问题以及药物因素,特殊人群使用相关药物时需格外留意。 一、精神心理因素 压力与焦虑:当人处于长期高压力状态或焦虑情绪中时,可能会在睡眠中出现咬紧牙关很用力的情况。例如,现代社会中,工作压力大的人群,由于白天精神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到了睡眠时,身体的肌肉紧张状态可能仍未完全缓解,就容易出现睡觉咬紧牙关用力的现象。长期的焦虑情绪会影响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使得在睡眠时,控制咀嚼肌的神经出现异常兴奋,导致牙关咬紧用力。 睡眠相关障碍:某些睡眠障碍,如睡眠磨牙症,是一种常见的睡眠行为异常,主要表现就是睡眠中牙齿紧咬、grinding(研磨)或摩擦。其发生可能与精神心理因素密切相关,比如近期有生活事件导致情绪波动,像家庭关系不和睦、面临重要考试等情况,都可能诱发睡眠磨牙症,出现睡觉咬紧牙关很用力的表现。 二、牙齿咬合因素 牙齿排列不齐:如果牙齿存在排列不整齐的情况,比如牙齿拥挤、虎牙等,会导致牙齿在咬合时不能达到正常的协调状态。在睡眠过程中,为了试图让牙齿达到更合适的咬合位置,咀嚼肌就会不自觉地收缩,从而出现咬紧牙关很用力的情况。例如,有牙齿排列不齐的儿童,在睡眠时可能就会因为牙齿咬合的不协调而出现这种现象。 咬合干扰:牙齿的咬合关系存在干扰,即上下牙齿在非咀嚼状态下的接触关系不正常。当人进入睡眠状态后,咀嚼肌仍会有一些不自主的运动,试图调整这种不正常的咬合关系,就会表现为咬紧牙关很用力。比如,补牙后牙齿的咬合恢复不佳,存在局部的高点,就可能引起咬合干扰,导致睡觉时有咬紧牙关用力的表现。 三、其他因素 神经系统问题:某些神经系统的疾病也可能影响到咀嚼肌的控制。例如,癫痫患者在发作间期,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自主的运动,包括咀嚼肌的收缩,从而导致睡觉咬紧牙关很用力。另外,帕金森病等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也可能影响到肌肉的调节功能,使得患者在睡眠中出现牙关咬紧用力的情况。对于患有神经系统疾病的人群,由于疾病本身对神经系统的损伤,导致对咀嚼肌的控制失调,更容易出现这种睡眠中的异常行为。 药物因素:某些药物的使用也可能导致睡觉咬紧牙关很用力的副作用。比如,一些抗抑郁药物、抗精神病药物等,可能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从而引起咀嚼肌的不自主收缩。在使用这些药物的患者中,需要密切观察是否出现睡眠中牙关咬紧用力的情况,如果出现,可能需要考虑药物副作用的因素,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评估和处理。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儿童等,在使用可能影响神经系统的药物时,更要谨慎,因为他们的身体对药物副作用的耐受和反应可能与常人不同。例如,老年患者肝肾功能减退,药物代谢减慢,更容易出现药物相关的副作用;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神经系统尚未完全成熟,对药物的敏感性更高,使用可能影响神经系统的药物时需格外注意。
2025-10-14 16:08:52 -
牙疼引起发烧如何退烧
针对牙疼引起发烧需从多方面处理,物理降温适用于各年龄段,温水擦浴、用退热贴等;要针对牙疼根源及时就诊,如儿童、成人都应尽快到口腔科明确病因治疗;需观察监测体温和全身状况,儿童要注意物理降温温和及用药禁忌等,老年人要关注基础病情况并尽快就医。 一、物理降温 1.适用于各年龄段人群 温水擦浴:用32-34℃的温水擦拭患者的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因为这些部位的血管丰富,通过温水擦浴可以利用水分蒸发带走热量,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例如,每次擦拭10-15分钟,可多次进行。对于儿童来说,要注意擦拭时动作轻柔,避免着凉。 使用退热贴:将退热贴贴在额头等部位,退热贴中的凝胶成分可以通过水分蒸发和传导热量来降低局部温度。退热贴适用于各年龄段,儿童使用时要注意选择适合儿童的产品,并且按照说明书正确使用。 二、针对牙疼引起发烧的根源处理 1.及时就诊 牙疼引起发烧通常是因为牙齿的感染扩散导致全身反应。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都需要尽快到口腔科就诊。儿童由于口腔卫生习惯等问题容易出现龋齿等导致牙疼的情况,更要及时就诊,因为儿童的免疫系统相对较弱,感染容易扩散。成人也不能忽视牙疼,长期的牙疼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感染问题。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检查,如口腔检查、可能的影像学检查等,以明确牙疼的原因,如龋齿、牙髓炎、根尖周炎等,并进行相应的治疗,从根源上解决问题,从而缓解发烧症状。例如,对于牙髓炎导致的牙疼,可能需要进行根管治疗来消除感染源。 三、观察与监测 1.体温监测 对于所有人群,都要密切监测体温变化。可以使用体温计定时测量体温,如每1-2小时测量一次。如果是儿童,要选择合适的儿童体温计,如耳温枪或额温枪等,准确监测体温。通过监测体温,可以了解发烧的程度和变化趋势,以便采取进一步的措施。如果体温持续升高或出现其他异常情况,如精神萎靡等,要及时就医。 2.全身状况观察 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都要观察全身状况。包括精神状态、食欲等。儿童如果出现精神不振、食欲明显下降等情况,可能提示感染较为严重,需要引起重视。成人如果出现乏力、头痛等全身不适症状加重,也需要及时反馈给医生,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 儿童的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善,在进行物理降温时要特别注意。避免使用过冷的水擦浴,防止儿童着凉。同时,在选择退热产品时要严格按照儿童的特点和剂量要求。如果儿童牙疼引起发烧,家长要更加细心观察儿童的口腔情况和全身反应,及时带儿童到正规医院就诊,因为儿童用药有更多的禁忌和需要注意的事项,不能自行随意用药。 2.老年人 老年人身体机能相对下降,牙疼引起发烧时要更加关注其基础疾病情况。例如,老年人可能本身有心血管疾病等基础病,发烧可能会加重心脏等器官的负担。在进行物理降温等处理时要温和,同时要尽快带老年人到医院就诊,医生在治疗时也需要考虑老年人的基础疾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2025-10-14 16:07:38 -
经常晚上感觉口干口苦口渴是怎么回事
口干口苦口渴可由生理性因素中环境干燥、晚餐过咸过干、睡前饮酒吸烟等引发,病理性因素包含口腔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代谢疾病、干燥综合征等导致,特殊人群里老年人因唾液腺功能减退等易现,儿童需关注口腔卫生等,孕妇因激素变化等易出现相关情况。 一、生理性因素 环境因素:夜间睡眠环境空气干燥,如室内暖气温度过高、空调使用时间过长等,会使人体通过呼吸等途径丢失较多水分,引发口干口苦口渴。以冬季长期使用暖气的房间为例,空气湿度较低,易出现此情况。 饮食因素:晚餐摄入过咸、过干食物,会因钠盐摄入过多致口渴,且过干食物使口腔唾液分泌相对减少,出现口干口苦。比如晚餐食用大量咸菜等过咸食物后,夜间易感口干口苦口渴。 生活习惯:睡前过度饮酒、吸烟等不良习惯可影响。饮酒后酒精利尿致身体缺水,引起口干口渴;吸烟改变口腔内环境,可能出现口苦,且这些习惯会在夜间加重相关不适。 二、病理性因素 口腔疾病:牙龈炎、牙周炎等口腔疾病,口腔内细菌滋生,炎症刺激致唾液分泌异常,出现口干,炎症代谢产物等可致口苦。如患有牙龈炎时,牙龈组织红肿、出血,细菌繁殖,夜间可能感口干口苦口渴。 呼吸系统疾病:慢性鼻炎、鼻窦炎等,鼻腔分泌物增多,夜间睡眠时经后鼻孔流入咽部刺激咽部,呼吸时空气未充分经鼻腔湿润处理,致口干口渴,炎症相关因素可引发口苦。如鼻窦炎患者鼻腔分泌物倒流,夜间会现口干口苦口渴。 消化系统疾病:胃食管反流病常见,夜间平卧时胃酸等胃内容物易反流至食管甚至口腔,刺激口腔黏膜等致口苦,反流致身体缺水现口渴,还可影响唾液分泌致口干。如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夜间常感口干口苦口渴。 内分泌代谢疾病: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血糖升高使血浆渗透压增高,刺激口渴中枢致口渴,进而口干,且易并发口腔感染等问题伴口苦。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甲状腺素分泌过多致机体代谢亢进、产热增多、出汗较多,夜间因失水现口干口渴,代谢紊乱等可影响口腔感觉致口苦。 干燥综合征:自身免疫性疾病,累及外分泌腺致唾液腺受损、唾液分泌减少,出现明显口干,伴口苦,夜间症状可能更明显,还可有眼干等表现。 三、特殊人群情况 老年人:唾液腺功能减退致唾液分泌量减少,更易现口干,夜间因代谢相对缓慢,水分丢失后更易感口渴,且常合并多种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呼吸系统疾病等),增加口干口苦口渴风险。如老年糖尿病患者,因血糖控制及自身生理变化,夜间口干口苦口渴发生率可能较高。 儿童:需关注口腔卫生问题(如龋齿等),排查是否有发热等致水分丢失情况,自身表达不清晰,家长需密切观察整体状态,持续不缓解需及时就医。如儿童睡前食用含糖高食物未及时清洁口腔,易引发龋齿等口腔问题,进而现口干口苦等。 孕妇:孕期女性体内激素变化影响口腔环境及身体水分代谢,易现口干,孕期若有恶心呕吐等致水分丢失,夜间可感口渴口苦。如孕期因孕激素变化致唾液腺分泌受影响现口干,伴妊娠反应时更易现相关不适。
2025-10-14 16:06:22 -
口干口苦口臭一招解决真的吗
口干口苦口臭成因多样,口干有生理性(饮水少)和病理性(糖尿病、舍格伦综合征等)因素,对应通过补水或治原发疾病应对;口苦有口腔局部(口腔疾病)、胃肠道(胆汁反流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及其他(吸烟饮酒、服药)因素,需保持口腔卫生、治胃肠病等;口臭有口腔、胃肠道及全身性疾病因素,要改善口腔卫生、治胃肠病及原发全身性疾病,且无一招解决之法,不同人群情况不同,特殊人群需谨慎处理。 一、口干的相关情况 原因分析: 生理性因素:饮水过少时,口腔内唾液分泌量减少,会导致口干,一般及时补充水分后可缓解。比如长期处于干燥环境且未主动补充足够水分的人群易出现。 病理性因素:一些疾病会引起口干,如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升高导致渗透性利尿,使身体失水,从而出现口干症状;舍格伦综合征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会破坏唾液腺功能,导致唾液分泌减少,引起口干。 应对方式:对于生理性口干,养成主动饮水的习惯,每天保证足够的饮水量;对于病理性口干,需要针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如糖尿病患者需控制血糖水平等。 二、口苦的相关情况 原因分析: 口腔局部问题:口腔卫生状况差,有龋齿、牙龈炎、牙周炎等口腔疾病时,细菌滋生繁殖,可能会引起口苦。例如长期不刷牙、不洗牙的人,口腔内细菌堆积易出现口苦。 胃肠道问题: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胆汁反流进入食管甚至口腔,会导致口苦;幽门螺杆菌感染也可能引起胃肠道功能紊乱,出现口苦症状。 其他因素:长期吸烟、饮酒,服用某些药物(如抗生素等)也可能导致口苦。 应对方式: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定期刷牙、洗牙;对于胃肠道问题引起的口苦,若为胆汁反流性胃炎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应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则需进行规范的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减少吸烟饮酒,用药需遵医嘱,若因药物导致口苦可与医生沟通是否能调整用药。 三、口臭的相关情况 原因分析: 口腔因素:同口苦相关的口腔卫生差、龋齿、牙龈炎、牙周炎等都会导致口臭,食物残渣在口腔内被细菌分解发酵产生异味。 胃肠道因素: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病等胃肠道疾病会引起口臭,胃肠道内食物不能正常消化吸收,产生的不良气味向上反流至口腔。 全身性疾病:如鼻窦炎、呼吸道感染等疾病也可能导致口臭,细菌感染产生的异味通过呼吸道影响口腔气味。 应对方式:改善口腔卫生是基础;对于胃肠道疾病引起的口臭需针对疾病进行治疗;对于全身性疾病导致的口臭则要对原发疾病进行处理。 需要注意的是,不存在所谓“一招解决”口干口苦口臭的绝对方法,因为其成因复杂多样,需要根据具体的病因进行综合的、个体化的处理。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人群,其口干口苦口臭的原因及应对措施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儿童口臭可能更多与口腔卫生不良、饮食习惯等有关,而老年人可能因多种慢性疾病共同作用导致,在应对时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同时,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等,在处理口干口苦口臭问题时需更加谨慎,优先考虑非药物的安全干预方式。
2025-10-14 16:04:54 -
吃东西牙疼怎么回事
吃东西牙疼可能由龋齿、牙髓炎、根尖周炎、牙本质过敏、智齿冠周炎引起,各病症有不同原理、相关年龄因素、生活方式及病史特点,如龋齿是细菌侵蚀牙齿硬组织致食物嵌入龋洞刺激牙髓神经牙疼,儿童青少年因喜食甜食等易患,成年人也可因口腔卫生不良患病;牙髓炎多由龋齿发展而来,各年龄段可发生,口腔卫生差者易患;根尖周炎是牙髓炎进一步发展,与牙齿病变发展相关,口腔卫生习惯不好者易患;牙本质过敏因牙釉质磨损等致牙本质暴露,中老年人易患,不正确刷牙等生活方式可致;智齿冠周炎是智齿萌出不全等致周围软组织炎症,18-25岁青年多见,口腔卫生差者易患且有相关病史者易复发。 一、龋齿(蛀牙) 1.原理:细菌侵蚀牙齿硬组织,形成龋洞,当进食时,食物嵌入龋洞会刺激牙髓神经,从而引起牙疼。 2.年龄因素:儿童和青少年由于喜欢吃甜食且口腔卫生清洁不彻底,较易发生龋齿;成年人如果长期口腔卫生不良,也可能患龋齿。 3.生活方式:高糖饮食、口腔清洁不认真等生活方式会增加患龋齿风险,比如经常喝含糖饮料、吃完东西不及时刷牙漱口等。 4.病史:有长期高糖饮食史、既往口腔卫生差且未及时治疗口腔问题的患者更易出现因吃东西牙疼的情况。 二、牙髓炎 1.原理:多由龋齿发展而来,细菌感染牙髓组织引发炎症,进食时冷热刺激或食物刺激可导致剧烈疼痛。 2.年龄因素:各年龄段都可能发生,儿童及青少年可能因龋齿未及时治疗发展为牙髓炎,成年人也可能因牙齿的慢性病变出现牙髓炎。 3.生活方式:不良生活方式如口腔卫生差会促进牙髓炎发生,长期口腔卫生维护不佳者易患。 4.病史:有龋齿病史且未治疗、有过牙齿敏感未重视等病史的人更易出现牙髓炎导致吃东西牙疼。 三、根尖周炎 1.原理:牙髓炎进一步发展,炎症波及根尖周组织,吃东西时牙齿受力会引起疼痛。 2.年龄因素:不同年龄段均可发病,与牙齿本身的病变发展相关。 3.生活方式:口腔卫生习惯不好是诱因之一,比如不按时刷牙等。 4.病史:有牙髓病史、牙齿曾受外伤等病史的人较易出现根尖周炎致吃东西牙疼。 四、牙本质过敏 1.原理:牙釉质磨损、牙龈退缩等导致牙本质暴露,进食时受到机械、温度等刺激引起疼痛。 2.年龄因素:中老年人由于牙齿磨损等原因较易出现,年轻人如果有不良刷牙习惯等也可能发生。 3.生活方式:不正确的刷牙方法(如用力横刷)、喜欢吃硬物等生活方式会导致牙本质过敏。 4.病史:有长期不正确刷牙史、有牙齿磨损病史等的人易出现牙本质过敏致吃东西牙疼。 五、智齿冠周炎 1.原理:智齿萌出不全或阻生时,周围软组织发生炎症,进食时食物刺激炎症部位引起疼痛。 2.年龄因素:18-25岁左右的青年多见,因为此阶段是智齿萌出的常见时期。 3.生活方式:口腔卫生差会加重智齿冠周炎的发生,比如长时间不清洁智齿周围区域。 4.病史:有智齿萌出史、既往有智齿冠周炎发作史的人更易再次出现吃东西时智齿周围牙疼的情况。
2025-10-14 16: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