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颖秋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擅长:唇腭裂手术治疗,面裂畸形手术重建,儿童颌骨创伤治疗,儿童颞下颌关节强直关节重建,牵引成骨技术矫治儿童颌骨畸形,重度皮罗征伴呼吸困难患者的综合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崔颖秋,男,颌面外科主任,副主任医师,1991年6月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口腔系,毕业后一直从事唇腭裂治疗及儿童口腔颌面外科临床工作。

  2007年赴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进修,2009年赴澳大利亚墨尔本市皇家儿童医院口腔颌面-整形外科研修,学习皮罗氏序列征小颌畸形的牵引成骨手术治疗,2010年赴美国波士顿儿童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短期交流。致力于唇腭裂及儿童先天性颌骨畸形的手术治疗及数字化医疗在儿童颌面外科的应用。

展开
个人擅长
唇腭裂手术治疗,面裂畸形手术重建,儿童颌骨创伤治疗,儿童颞下颌关节强直关节重建,牵引成骨技术矫治儿童颌骨畸形,重度皮罗征伴呼吸困难患者的综合治疗。展开
  • 牙缝变黑是怎么去除

    牙缝变黑常见原因有牙菌斑牙结石、龋齿、色素沉着,对应去除方法分别是洗牙、补牙、喷砂洁牙,不同原因导致的牙缝变黑及相应去除方式需根据自身情况采取措施。 一、牙菌斑、牙结石导致的牙缝变黑 原因:日常口腔清洁不彻底,食物残渣、唾液中的矿物质等会逐渐钙化形成牙菌斑、牙结石,沉积在牙缝处就会使牙缝变黑。例如,长期不认真刷牙、使用牙线的人群容易出现这种情况。不同年龄段人群都可能发生,儿童若口腔卫生不良也会出现,成年人因生活节奏快、口腔清洁不到位更常见。 去除方法 洗牙:通过超声波洗牙等专业手段去除牙结石和牙菌斑。超声波洗牙利用高频振动的超声波洁治器,能有效击碎牙结石并将其清除,同时去除表面的牙菌斑。一般每6-12个月进行一次洗牙,可有效预防和改善牙缝因牙结石、牙菌斑导致的变黑情况。对于儿童,要选择儿童专用的洗牙设备和合适的操作方式,避免造成不适;成年人则可根据自身口腔状况定期洗牙。 二、龋齿引起的牙缝变黑 原因:细菌感染导致牙齿硬组织被破坏形成龋洞,食物残渣等进入龋洞后会使牙缝看起来变黑。龋齿的发生与口腔卫生、饮食习惯等有关,儿童喜欢吃甜食且口腔自洁能力相对较弱,更容易患龋齿;成年人如果有不良的饮食习惯,如频繁进食含糖食物、饮料等,也易引发龋齿。 去除方法 补牙:如果龋坏程度较轻,需要将龋洞内的腐质去除干净,然后用补牙材料进行填充。补牙材料有多种,如树脂材料等,能恢复牙齿的外形和功能,从而改善牙缝变黑的情况。儿童补牙时要选择儿童专用的补牙材料,并且在治疗过程中要安抚儿童情绪,使其配合治疗;成年人补牙相对更注重材料的美观性和耐久性等。 三、色素沉着导致的牙缝变黑 原因:长期饮用咖啡、茶、可乐等深色饮品,或长期吸烟,会使色素沉积在牙缝处导致变黑。不同年龄、性别人群都可能因这些习惯出现色素沉着,例如长期吸烟的成年人牙缝处容易有烟渍沉积变黑。 去除方法 喷砂洁牙:对于色素沉着导致的牙缝变黑,可以采用喷砂洁牙的方法。喷砂洁牙利用高压气流将特制的喷砂粉喷射到牙齿表面,能有效去除牙齿表面的色素沉着,包括牙缝处的色素。一般喷砂洁牙配合洗牙一起进行,能更好地改善牙缝变黑状况。对于有长期深色饮品饮用习惯的人群,可适当增加洗牙和喷砂洁牙的频率;吸烟者则需要戒烟并定期进行口腔清洁护理。

    2025-10-13 11:00:54
  • 厌氧菌能引起牙龈炎吗

    厌氧菌能引起牙龈炎,其在牙龈沟内通过产生酶类和毒素破坏牙龈组织,临床研究显示牙龈炎患者牙龈沟内厌氧菌数量种类多于健康人群,不同人群中厌氧菌引发牙龈炎有不同特点,儿童、成年人、老年人因各自口腔状况不同受影响,了解这些有助于采取措施预防治疗牙龈炎。 一、厌氧菌在牙龈炎发病中的作用机制 牙龈沟内存在着复杂的微生物生态环境,其中厌氧菌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一些厌氧菌,如具核梭杆菌等,会黏附于牙龈上皮和牙齿表面,引发炎症反应。它们通过产生多种酶类和毒素,破坏牙龈组织的结构和功能。例如,某些厌氧菌产生的蛋白酶可以降解牙龈组织中的胶原蛋白等成分,导致牙龈组织的破坏和炎症的进一步发展。 二、相关研究依据 多项临床研究表明,牙龈炎患者的牙龈沟内厌氧菌的数量和种类明显多于健康人群。通过对牙龈沟内微生物的培养和分析发现,厌氧菌的过度增殖与牙龈炎的红肿、出血等临床表现密切相关。例如,有研究对牙龈炎患者和健康者的牙龈沟样本进行对比,发现牙龈炎患者样本中厌氧菌的构成比例显著升高,且与炎症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三、不同人群中厌氧菌引发牙龈炎的特点 儿童:儿童口腔卫生状况相对较差,若口腔清洁不及时,口腔内的厌氧菌更容易滋生。儿童活泼好动,饮食中可能摄入较多甜食等,为厌氧菌的生长提供了营养基础,从而增加了儿童患牙龈炎的风险。而且儿童的牙龈组织相对娇嫩,厌氧菌引发的炎症可能进展相对较快,需要家长更加注重儿童的口腔卫生护理。 成年人:成年人如果存在不良的口腔卫生习惯,如不按时刷牙、刷牙方法不正确等,也容易导致厌氧菌在牙龈周围聚集。一些患有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等的成年人,由于机体免疫力相对较低,对厌氧菌感染的抵抗力减弱,更容易因厌氧菌感染引发较为严重的牙龈炎。 老年人:老年人往往口腔内存在多种牙齿问题,如牙齿缺失、牙齿磨损等,这会改变口腔内的微生态环境,有利于厌氧菌的定植和生长。同时,老年人的口腔唾液分泌可能减少,唾液的清洁和防御功能下降,使得厌氧菌更易引发牙龈炎,且老年人的牙龈炎恢复相对较慢,需要更加细致的口腔护理和关注。 总之,厌氧菌是引起牙龈炎的重要因素之一,了解厌氧菌在牙龈炎发病中的作用以及不同人群的相关特点,有助于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预防和治疗牙龈炎,如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等。

    2025-10-13 10:59:37
  • 龋齿拔掉怎么办

    儿童拔牙后需进行间隙保持以保证恒牙正常萌出,修复方式有活动义齿、固定桥修复、种植修复等选择,日常要做好口腔护理,包括正确刷牙和合理饮食,且需定期复诊观察创口及调整治疗方案。 一、间隙保持 若儿童乳牙因龋齿拔除且继承恒牙短期内不能萌出,需制作间隙保持器,维持缺牙间隙,保证继承恒牙正常萌出。对于混合牙列期儿童,要定期检查间隙保持器状况,确保其正常发挥作用,同时关注儿童口腔卫生,避免保持器周围发生继发龋等问题。 二、修复方式选择 活动义齿:适用于多个乳牙缺失的情况,可自行摘戴,但需要患者有较好的配合度,能保持义齿清洁。对于儿童来说,需要定期调整义齿以适应颌骨的生长发育,但可能会影响发音和咀嚼效率,且长期佩戴可能会对口腔黏膜造成一定刺激。 固定桥修复:适用于少数牙缺失且邻牙条件良好的情况,固定桥由基牙、桥体和连接体组成,能较好恢复咀嚼功能,但需要磨除部分邻牙牙体组织,可能会对邻牙造成一定影响,而且随着儿童颌骨的生长,固定桥可能会出现不贴合等问题。 种植修复:一般适用于恒牙缺失的情况,儿童时期不建议过早进行种植修复,因为儿童颌骨仍在发育,种植体植入后可能会影响颌骨正常生长发育,且种植修复的时机、种植体的选择等都需要根据儿童具体情况谨慎评估。 三、日常口腔护理 刷牙:使用儿童专用软毛牙刷,每天早晚正确刷牙,采用巴氏刷牙法,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2分钟,帮助清除口腔内食物残渣和菌斑,保持口腔清洁,减少龋齿发生风险,对于拔牙后的口腔也能起到维护作用,防止创口感染等情况。 饮食:减少甜食和碳酸饮料摄入,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纤维性食物有助于清洁牙齿,促进口腔自洁。拔牙后短期内要避免食用过热、过硬、辛辣刺激性食物,选择温软食物,如粥、面条等,待创口愈合后再恢复正常饮食,但仍要注意保持均衡饮食,保证营养摄入,促进口腔健康和全身发育。 四、定期复诊 拔牙后要按照医生嘱咐定期复诊,一般1-2周复诊一次,观察拔牙创口愈合情况,以及缺牙区周围口腔组织的变化。对于需要进行修复的情况,要根据儿童口腔发育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口腔健康和正常的咀嚼、发音等功能发育。例如,在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颌骨不断生长,需要根据颌骨的变化来选择合适的修复方式或调整间隙保持器等。

    2025-10-13 10:58:38
  • 牙齿如何正畸

    正畸前需全面进行口腔检查与影像学评估来制定个性化方案,矫治器有传统金属托槽(价格低、美观差)和隐形矫治器(美观、价高、依从性要求高),复诊通常按阶段调整弓丝等,正畸后需戴保持器巩固且不同年龄佩戴要求及时长依情况定。 一、正畸前的评估与方案制定 1.1口腔检查与影像学评估:需全面检查牙齿排列、咬合关系及牙周状况,同时拍摄头颅侧位片、曲面断层片等影像学资料,以此评估牙齿、牙槽骨及颌骨情况,为定制方案提供依据。不同年龄人群口腔发育有别,儿童正畸重颌骨生长潜力评估,成人则聚焦牙齿及牙周健康;青少年生长发育期可借颌骨潜力积极矫治,成人需精细调整牙齿位置以改善咬合与美观。 1.2制定个性化正畸方案:依据口腔检查与影像学结果,设计包括矫治器类型(传统金属托槽、隐形矫治器等)选择、矫治步骤及预计疗程等内容的方案,综合考量患者年龄、牙齿状况、面部美观需求等,青少年利用生长潜力矫治,成人侧重牙齿及咬合调整。 二、正畸矫治器的选择 2.1传统金属托槽矫治器:由金属托槽与弓丝组成,价格较低、矫治力度易控,可矫正各类牙齿错位,但美观性欠佳,金属托槽可能致口腔黏膜摩擦,儿童佩戴需家长监督口腔清洁。 2.2隐形矫治器:透明可摘戴,美观性佳,可自行摘戴便于口腔清洁与进食,但价格较高、对患者依从性要求高,需严格按医嘱佩戴,儿童需家长协助确保佩戴时长,成人须自觉维持佩戴以保矫治效果。 三、正畸过程中的复诊与调整 3.1复诊频率:通常每4~6周复诊一次,医生依牙齿移动情况调整弓丝或更换矫治器,复诊频率随牙齿移动速度与矫治阶段调整,青少年生长快复诊更频,成人牙齿移动慢复诊间隔可延长。 3.2矫治调整:复诊时医生检查牙齿移动情况,通过调整弓丝施加合适力引导牙齿移动至预定位置,调整中患者可能有轻微不适,属正常现象,不同年龄患者对矫治力耐受不同,儿童对矫治力反应更敏感,需观察牙齿与口腔反应,异常及时告知医生。 四、正畸后的保持 4.1保持器的佩戴:正畸结束后需戴保持器巩固效果防牙齿复发,保持器分活动与固定等类型,活动保持器需按时佩戴,固定保持器黏着牙齿较稳定,不同年龄患者佩戴要求异,儿童需家长监督活动保持器佩戴,成人须自觉遵佩戴时间与要求,一般需戴数月至数年,具体时长依牙齿情况定。

    2025-10-13 10:57:55
  • 乳牙拔了恒牙会归位吗

    乳牙拔了恒牙是否归位分情况,正常替牙期乳牙自然脱落恒牙易归位,乳牙过早拔除、口腔不良习惯、恒牙胚发育异常等会致恒牙难归位,儿童群体家长要关注及培养良好习惯,特殊病史儿童需密切监测并多学科协作。 在正常的替牙期,如果乳牙自然脱落,恒牙有较大可能会自行归位。因为乳牙脱落后,恒牙胚会在牙槽骨内逐渐调整位置,朝着正常的牙列方向生长。例如,对于大多数儿童来说,乳牙脱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恒牙会依据牙槽骨的生长发育和自身的生长潜力来调整位置,以达到正常的咬合关系。一般3-12岁处于替牙期,此阶段如果乳牙正常脱落,恒牙通常能较好地归位。 存在影响因素时恒牙可能无法归位 乳牙过早拔除:如果乳牙因龋齿等原因过早拔除,牙槽骨可能会发生改变,比如牙槽骨吸收等情况,这会影响恒牙萌出的空间和方向,导致恒牙无法正常归位。例如,儿童6岁左右第一颗乳牙(乳磨牙)开始脱落,如果过早拔除,后面的恒牙萌出时可能没有足够的空间,从而出现排列不齐等问题。 口腔不良习惯:一些儿童存在口腔不良习惯,如吮指、吐舌、偏侧咀嚼等,这些习惯会对牙列的发育产生影响。即使乳牙正常脱落,不良习惯可能干扰恒牙的正常萌出位置,导致恒牙不能归位。比如长期吮指的儿童,可能会使上前牙前突,影响恒牙的正常排列。 恒牙胚发育异常:如果恒牙胚本身发育异常,如位置异常、形态异常等,即使乳牙正常脱落,恒牙也很难正常归位。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但确实存在,需要通过口腔检查等手段来发现。 不同人群的相关情况及注意事项 儿童群体:家长应密切关注儿童乳牙脱落和恒牙萌出情况。在儿童替牙期,要注意培养良好的口腔习惯,如正确的刷牙方式、避免吮指等不良习惯。一旦发现乳牙过早脱落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带儿童到口腔科就诊,进行评估和必要的干预。例如,3岁以下儿童如果有吮指习惯,家长可以通过安抚等方式帮助儿童纠正,因为此阶段儿童的口腔发育尚未定型,及时纠正不良习惯有助于恒牙正常归位。 特殊病史儿童:如果儿童有先天性牙列发育异常等病史,在乳牙脱落过程中更要密切监测恒牙萌出情况。需要定期进行口腔检查,由专业医生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监测和干预方案。比如有唇腭裂等先天性颌面畸形病史的儿童,恒牙归位情况可能更为复杂,需要多学科的协作评估和治疗。

    2025-10-13 10:56:48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