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唇腭裂手术治疗,面裂畸形手术重建,儿童颌骨创伤治疗,儿童颞下颌关节强直关节重建,牵引成骨技术矫治儿童颌骨畸形,重度皮罗征伴呼吸困难患者的综合治疗。
向 Ta 提问
崔颖秋,男,颌面外科主任,副主任医师,1991年6月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口腔系,毕业后一直从事唇腭裂治疗及儿童口腔颌面外科临床工作。
2007年赴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进修,2009年赴澳大利亚墨尔本市皇家儿童医院口腔颌面-整形外科研修,学习皮罗氏序列征小颌畸形的牵引成骨手术治疗,2010年赴美国波士顿儿童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短期交流。致力于唇腭裂及儿童先天性颌骨畸形的手术治疗及数字化医疗在儿童颌面外科的应用。
展开-
拔完阻生牙脸肿多久
拔完阻生牙脸肿时间有个体差异,多数3-5天消退,有人需1周甚至更久,受身体状况(年龄、健康状况)和手术创伤程度影响;脸肿期间一般人群术后初期冷敷、2-3天及以后热敷,饮食温凉清淡易消化,特殊人群如儿童家长要关注口腔卫生和饮食营养,老年人要控基础病、重营养、避免剧烈运动。 影响脸肿消退时间的因素 身体状况 年龄方面:儿童的身体恢复能力相对较强,拔完阻生牙后脸肿消退可能相对较快;而老年人身体各方面机能下降,恢复能力变弱,脸肿消退时间可能会延长。例如,儿童拔完阻生牙后3-4天脸肿可能就明显减轻,而老年人可能需要5-7天甚至更久。 健康状况:本身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身体的免疫和修复功能受到影响,拔完阻生牙后脸肿消退时间会比健康人长。因为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不利于伤口的愈合和炎症的消退。 手术创伤程度:阻生牙的复杂程度不同,手术创伤也不一样。如果阻生牙埋伏较深、与周围组织粘连严重,手术创伤大,术后脸肿相对较明显,消退时间也会相应延长。相反,阻生牙相对容易拔除,手术创伤小,脸肿程度轻,消退时间也会较短。 脸肿期间的注意事项 一般人群 术后初期(1-2天):可以进行局部冷敷,使用冰袋或冷毛巾,每次冷敷15-20分钟,每天3-4次,这样可以收缩血管,减轻局部充血,缓解肿胀和疼痛。 术后2-3天及以后:可以改为局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帮助炎症消退和肿胀吸收。热敷温度不宜过高,一般40-50℃左右,每次热敷15-20分钟,每天3-4次。 饮食方面:术后应吃温凉、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过硬、过热的食物,以免刺激伤口,加重肿胀和疼痛。例如,可以吃粥、面条、鸡蛋羹等。 特殊人群 儿童:儿童在拔完阻生牙脸肿期间,家长要特别注意观察儿童的情况,保证儿童口腔卫生,督促儿童饭后漱口,但要注意力度,避免影响伤口。同时,要确保儿童饮食的营养均衡,以促进身体恢复。 老年人:老年人拔完阻生牙脸肿期间,要密切关注自身身体状况,控制好基础疾病,如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在饮食上要更加注重营养,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促进伤口愈合和身体恢复。并且要避免长时间卧床,适当进行轻度活动,但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影响伤口恢复。
2025-10-13 10:56:12 -
挑了牙神经牙齿会自己脱落吗
挑了牙神经后牙齿一般不会马上自己脱落,但需及时修复。挑牙神经是根管治疗步骤,之后牙齿缺牙髓营养支持变脆弱,儿童牙齿发育中不及时修复影响恒牙,成年人不修复受咬合力易折裂,都要按医嘱及时修复,发现异常及时就诊,否则牙齿会因不修复加速损坏致松动等需就医处理。 一、挑牙神经后的牙齿变化机制 挑牙神经通常是进行根管治疗的步骤之一,挑除牙神经后,牙齿失去了来自牙髓的营养供应等相关支持。但一般情况下牙齿不会马上自己脱落。牙齿主要依靠牙周组织(牙周膜、牙槽骨等)来稳固在口腔内。不过,如果挑牙神经后牙齿没有及时进行修复,长期受到咬合力等因素影响,可能会逐渐变得脆弱。例如,没有修复的死髓牙,由于缺乏牙髓的营养支持,牙体硬组织会逐渐变脆,在承受较大咬合力时更容易出现折裂等情况,但这也不等于牙齿会立刻自行脱落,而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 二、不同人群的差异情况 儿童:儿童处于牙齿发育和生长的阶段,挑牙神经后如果不及时修复,牙齿的破坏可能会影响到乳牙下方的恒牙胚等情况。儿童的牙齿相对来说更脆弱,而且儿童的咀嚼习惯等可能会加速牙齿的损坏,但也不会直接导致牙齿马上自行脱落,不过会影响牙齿的正常功能和后续恒牙的萌出等,需要及时进行合适的修复措施,如尽快做乳牙的根管治疗后进行合适的充填等,以维持牙齿的形态和功能,保证恒牙的正常发育。 成年人:成年人的牙齿相对儿童来说更稳定一些,但挑牙神经后如果不修复,随着时间推移,牙齿折裂的风险会增加。比如一些成年人长期用患牙咀嚼硬物,就会加速牙齿折裂的进程,一旦牙齿折裂到一定程度,可能会松动,但也不是直接自己脱落,而是需要就医进行相应的处理,如根据折裂情况考虑是否能保留牙齿进行修复,还是需要拔除等。 三、相关注意事项 挑牙神经后一定要按照医生的建议及时进行牙齿的修复,如做牙冠等。这样可以保护牙齿,避免牙齿过早出现折裂等情况而影响牙齿的存留。对于不同人群,儿童要特别注意保持口腔卫生,监督儿童正确刷牙等,成年人要注意避免用患牙咀嚼过硬的食物等。如果发现挑牙神经后的牙齿有异常松动、疼痛加剧等情况,要及时就诊,由医生评估牙齿的状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总之,挑了牙神经后牙齿一般不会马上自己脱落,但需要及时修复来维持牙齿的正常状态和功能。
2025-10-13 10:55:26 -
一岁两个月还没长牙齿正常吗
一岁两个月还没长牙齿可能正常或异常,正常情况有个体差异及营养充足等,异常情况有营养缺乏、疾病等,建议就医检查,还需注意合理喂养等日常护理及特殊人群的相关事项。 正常情况 个体差异因素:宝宝乳牙萌出时间受遗传因素影响较大,如果父母出牙较晚,宝宝也可能出牙偏晚,这属于正常的个体差异,通常不需要特殊处理,只需密切观察后续牙齿萌出情况即可。 营养状况影响:如果宝宝在胎儿期及婴儿期营养摄入充足,尤其是钙、磷、维生素D等与牙齿发育相关的营养物质不缺乏,虽然一岁两个月还没长牙齿,但后续牙齿可能会正常萌出。例如,宝宝在胎儿期从母体获得了足够的钙储备,出生后通过合理喂养保证了维生素D的摄入以促进钙的吸收,那么牙齿萌出可能会在正常范围内逐渐出现。 异常情况 营养缺乏:如果宝宝存在钙、磷、维生素D缺乏等情况,会影响牙齿的发育,导致出牙延迟。例如,严重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宝宝,除了出牙晚,还可能伴有多汗、夜惊、方颅等表现。 疾病因素:某些疾病也可能导致出牙延迟,如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这类宝宝除了出牙晚,还常伴有生长发育迟缓、智力发育落后、嗜睡、食欲差等表现;Down综合征(21-三体综合征)患儿也可能出现出牙延迟的情况,同时伴有特殊面容、智力低下等表现。 相关检查与建议 就医检查:如果宝宝一岁两个月还没长牙齿,建议家长带宝宝就医,医生可能会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包括检查宝宝的口腔情况、测量身高体重等,还可能会检测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甲状腺功能等相关指标,以明确牙齿未萌出的原因。 日常护理与注意事项 对于营养方面:保证宝宝合理的喂养,对于已经添加辅食的宝宝,可适当添加富含钙(如奶制品、豆制品等)、磷(如肉类、鱼类等)、维生素D(如深海鱼类、蛋黄等)的食物。对于母乳喂养的宝宝,母亲也应注意自身营养的摄入,以保证乳汁中营养物质的充足。 对于特殊人群:如果是有家族出牙延迟遗传史的宝宝,家长更要密切关注宝宝牙齿萌出情况,定期带宝宝进行儿童保健检查;对于怀疑有疾病因素导致出牙延迟的宝宝,如怀疑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宝宝,需尽早明确诊断并进行相应治疗,因为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这类疾病的预后非常重要,能够最大程度减少对宝宝生长发育和智力发育的影响。
2025-10-13 10:53:59 -
牙髓炎会自己好吗
牙髓炎不会自己好,其成因有细菌感染、物理刺激、化学刺激等,症状有剧烈疼痛等,危害包括影响咀嚼、对儿童颌骨发育及老年人全身健康有不良影响,治疗有应急处理(开髓引流缓解疼痛)和彻底治疗(根管治疗),发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治疗避免病情恶化。 牙髓炎的成因及发展 细菌感染:主要是来自深龋的细菌感染,细菌及其毒素通过牙本质小管或穿髓点侵入牙髓,引发炎症反应。例如,龋齿没有得到及时治疗,病变继续发展,细菌就会感染牙髓。不同年龄阶段人群患牙髓炎的细菌感染情况可能有差异,儿童和青少年的口腔卫生状况相对较差时,更容易因龋齿导致细菌感染引发牙髓炎。 物理刺激:如咀嚼硬物导致的创伤,温度刺激(过冷、过热)等。长期食用过冷或过热的食物,可能会逐渐刺激牙髓,引发炎症。对于老年人,牙齿可能存在磨耗等情况,牙髓对外界刺激的耐受能力下降,更易因温度等物理刺激引发牙髓炎。 化学刺激:医源性药物刺激等,如治疗深龋时使用刺激性较强的消毒药物。在治疗过程中,如果药物使用不当,可能会刺激牙髓组织。 牙髓炎的症状及危害 症状表现:主要有疼痛,疼痛往往比较剧烈,呈自发性、阵发性痛,夜间疼痛加重等。不同年龄患者对疼痛的感知和表达可能不同,儿童可能表现为哭闹、不愿进食等,而成年人则能更明确地描述疼痛特点。 危害:除了引起剧烈疼痛外,还可能影响咀嚼功能,进而影响患者的进食和营养摄入。对于儿童,长期牙髓炎可能会影响颌骨的发育;对于老年人,可能会加重全身健康问题,因为口腔局部感染可能会对全身免疫系统产生影响,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等的发病风险。 牙髓炎的治疗方法 应急处理:首先要缓解疼痛,可采用开髓引流的方法,让牙髓腔内的炎性渗出物得到引流,减轻髓腔压力,从而迅速缓解疼痛。 彻底治疗:通常需要进行根管治疗,包括根管预备、根管消毒和根管充填等步骤,彻底清除感染的牙髓组织,消除炎症,然后填充根管,恢复牙齿的功能。不同年龄患者在根管治疗中的耐受性和操作难度可能不同,儿童的牙髓腔较大,根管较粗,治疗时需要更加小心操作;老年人可能存在牙齿磨损、根管钙化等情况,增加了根管治疗的难度。 总之,牙髓炎不会自己好,一旦发现有牙髓炎的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治疗,以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2025-10-13 10:51:54 -
如何做牙齿整形
口腔正畸先到正规口腔机构经专业医生面诊问询并通过视诊、X光、取模等全面检查制定个性化方案如传统金属托槽或隐形无托槽矫正,依方案佩戴矫正器,传统需粘结托槽用弓丝施力,隐形需定期换矫治器且日戴时长达标,按医嘱定期复诊调整力度,儿童因牙生长快复诊间隔短成人稍长,矫正完成后戴保持器巩固初期全天后续渐减时长并保持良好口腔卫生,儿童一般恒牙列基本萌出后矫正严重颌面畸形需早期干预且矫正中避啃硬物,成人矫正周期长需先治口腔问题再矫正且过程中注重口腔卫生。 一、前期评估与方案制定 1.就医咨询:患者应前往正规口腔医疗机构,由专业正畸医生进行初步面诊,医生会询问牙齿问题史、家族牙齿情况等,通过视诊观察牙齿排列、咬合等外观表现。 2.全面检查:需进行口腔X光拍摄(如全景片、头颅侧位片等)以了解牙齿及颌骨内部结构,取牙齿模型分析,综合评估牙齿畸形类型、严重程度及颌面生长发育状况,据此为患者定制个性化方案,如选择传统金属托槽矫正、隐形无托槽矫正等。 二、矫正实施过程 1.矫正器佩戴:依据所选方案佩戴矫正器,传统金属托槽矫正需将托槽粘结于牙齿表面,通过弓丝施力移动牙齿;隐形矫正则佩戴定制透明矫治器,患者需遵医嘱定期更换,每日佩戴时长通常不少于20-22小时。 2.定期复诊:按医生安排定期复诊,医生会检查牙齿移动情况并调整矫正器力度,儿童因牙齿生长快复诊间隔相对较短,一般为4-8周,成人复诊间隔可能稍长。 三、矫正后保持阶段 1.保持器佩戴:矫正完成后需佩戴保持器巩固效果,初期全天佩戴,后续依医嘱逐渐减少佩戴时间,如改为夜间佩戴,佩戴时长通常持续数月至数年,具体因个体牙齿情况而定。 2.口腔维护:保持良好口腔卫生习惯,每日早晚正确刷牙、使用牙线,定期口腔检查,维持牙齿及口腔健康。 四、不同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牙齿整形: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一般建议恒牙列基本萌出(约12岁)后矫正,但若有严重影响颌面发育的畸形(如前牙反颌)需早期干预,矫正中避免啃咬硬物以防矫正器损坏。 2.成人牙齿整形:成人矫正周期较长,因牙齿及牙槽骨改建慢,矫正前需确保口腔健康,有牙周炎等问题需先治疗,矫正过程中注重口腔卫生,避免因口腔问题致矫正延期或并发症。
2025-10-13 10:5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