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凤华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擅长:胸膜疾病,纵隔疾病,膈肌疾病,肺部病变等。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胸膜疾病,纵隔疾病,膈肌疾病,肺部病变等。展开
  • 低分化肺癌一般存活期是多久

    低分化肺癌存活期受多种因素影响无固定数值,早期及时治疗部分可长生存,中晚期总体5年生存率低,肿瘤分期、治疗方式、患者身体状况、肿瘤生物学特性等均有影响,早期积极治疗部分可5年以上,中晚期总体5年生存率10%-30%,老年要评估身体耐受选温和方案,年轻要寻合适手段争更好预后。 肿瘤分期:肿瘤发现时的分期是关键因素。早期低分化肺癌(如Ⅰ期)患者,如果能够及时接受手术等治疗,部分患者有较长的生存时间,5年生存率可能相对较高;而中晚期(Ⅱ期、Ⅲ期、Ⅳ期)低分化肺癌患者,预后则较差。例如,Ⅲ期低分化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早期患者。 治疗方式:合适的治疗方式对存活期有重要影响。对于能够手术切除的低分化肺癌患者,手术切除肿瘤结合术后的辅助治疗(如化疗、放疗等),可能延长生存时间;对于无法手术的患者,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手段,也会影响存活期。比如,有驱动基因阳性的低分化肺癌患者接受靶向治疗,可能获得较好的疗效和较长的生存时间。 患者身体状况:患者的年龄、基础健康状况等也会影响存活期。年轻、身体状况较好、心肺功能等重要脏器功能正常的患者,往往能够更好地耐受治疗,生存时间相对可能更长;而年龄较大、合并有其他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治疗耐受性差,存活期可能受到一定影响。 肿瘤生物学特性:低分化肺癌的分子生物学特征等也与存活期相关。不同的基因突变情况、肿瘤的增殖活性等,都会对患者的预后产生影响。例如,某些特定分子标志物阳性的低分化肺癌患者,对某些治疗反应更好,存活期可能相对较长。 一般来说,低分化肺癌早期患者经过积极治疗,部分可存活5年以上甚至更长时间;而中晚期患者总体5年生存率较低,可能在10%-30%左右,但具体个体差异很大。对于特殊人群,比如老年低分化肺癌患者,要充分评估其身体耐受性,选择相对温和但有效的治疗方案,注重生活质量的维持;对于年轻低分化肺癌患者,要积极寻找合适的治疗手段,争取更好的预后。

    2025-10-17 11:00:25
  • 左胸部上面一点的位置疼是什么原因

    左胸部上面一点的位置疼可能由心脏疾病、肺部问题、肋骨或胸骨问题、神经痛、肌肉劳损或拉伤等原因引起。 左胸部上面一点的位置疼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 1.心脏疾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心脏疾病可能导致左胸部上方疼痛。这些情况通常与体力活动、情绪激动或其他诱因有关,疼痛可能向左肩部、左臂甚至颈部放射。 2.肺部问题:肺炎、胸膜炎、气胸等肺部疾病也可能引起左胸部上方疼痛。疼痛可能伴随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 3.肋骨或胸骨问题:肋骨骨折、肋软骨炎、胸骨骨折等骨骼问题可能导致左胸部上方疼痛。疼痛可能在深呼吸、咳嗽或按压时加重。 4.神经痛:肋间神经炎、带状疱疹等神经病变也可能引起左胸部上方疼痛。疼痛可能呈现电击样、刀割样或烧灼样。 5.肌肉劳损或拉伤:过度使用胸部肌肉、提重物或运动损伤可能导致肌肉劳损或拉伤,引起左胸部上方疼痛。 6.其他原因:胃食管反流病、食管炎、纵隔炎等也可能引起类似的疼痛。 需要注意的是,某些严重的疾病,如主动脉夹层、肺栓塞等,也可能表现为左胸部上方疼痛。因此,如果疼痛持续不缓解、加重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如呼吸困难、心悸、恶心、呕吐等,应立即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以确定疼痛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老年人、有心血管疾病史的人、吸烟者或长期接触有害物质的人,左胸部上方疼痛可能更需要引起重视。此外,女性在生理期或怀孕期间也可能出现类似的疼痛。 在就医之前,患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休息:停止活动,尽量放松身体,避免加重疼痛。 2.观察症状:注意疼痛的性质、持续时间、加重或缓解因素,并记录其他伴随症状。 3.避免诱因:避免吸烟、饮酒、过度劳累、寒冷刺激等可能加重疼痛的因素。 4.不要自行用药:不要随意使用止痛药,以免掩盖症状或影响诊断。 总之,左胸部上方疼痛可能是多种疾病的表现,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诊断。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是重要的。

    2025-10-17 10:59:26
  • 肺癌传染人吗

    肺癌不具有传染性因无病原体在人际传播,部分肺癌有遗传易感性但非传递,长期吸烟等环境致癌是个体暴露结果,正常与肺癌患者日常交往无需过度隔离,密切接触者应关注患者护理且自身需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来预防肺癌。 一、肺癌不具有传染性 肺癌是一种发生于肺部的恶性肿瘤,其发病机制主要与遗传易感性、环境因素(如长期吸烟、接触石棉等职业致癌物质、空气污染等)、慢性肺部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等相关。不存在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等)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情况,因此肺癌不会传染给他人。科学研究表明,目前没有任何证据支持肺癌能通过空气、接触等途径在人群中传播。例如,与肺癌患者共同生活、工作、密切接触的人,其感染肺癌的风险并不会比普通人群显著增高,这是因为肺癌不具备传染病的传播特性,不满足传染病由病原体引起、能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等基本要素。 二、相关因素说明 1.遗传因素:部分肺癌具有一定遗传易感性,但这并非传染,而是个体基因层面的特质使得其患肺癌风险相对较高,是自身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不会从一个人传递给另一个人。 2.环境致癌因素:长期吸烟的人患肺癌风险明显升高,这是因为烟草中的尼古丁、焦油等多种致癌物质会损伤肺部细胞的DNA,导致细胞癌变,但这是个体长期暴露于致癌环境的结果,不会在吸烟者和非吸烟者之间造成传染。长期接触石棉等职业致癌物质的人群,也是因自身接触特定致癌环境而增加肺癌发病几率,不存在传染现象。 三、特殊人群提示 对于各类人群而言,无需因担心肺癌传染而对肺癌患者产生不必要的隔离等过度反应。正常与肺癌患者进行日常交往、生活接触等不会有被传染肺癌的风险。但需要注意的是,肺癌患者自身可能因疾病导致身体状况较差,家属等密切接触者应关注患者的护理等相关事宜,同时自身应注重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如避免吸烟、减少接触致癌环境等,以降低自身患肺癌等疾病的风险,尤其对于有肺癌家族史等特定情况的人群,更应重视通过健康生活方式来预防肺癌发生。

    2025-10-17 10:58:47
  • 肺癌患者手指可以出现什么变化

    肺癌患者可能出现杵状指、手指皮肤改变(皮肤色素沉着、红斑)、手指关节疼痛等手指变化,杵状指与肺癌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有关,手指皮肤改变与内分泌紊乱、免疫反应等有关,手指关节疼痛与骨转移、副肿瘤综合征等有关,需及时就医全面检查并综合多因素制定个性化诊疗方案。 机制:目前认为可能与肺癌产生的一些生物活性物质有关,这些物质刺激肢端毛细血管和软组织增生等。研究发现,肺癌组织可产生生长激素释放因子等,可能参与了杵状指的形成过程。例如,有研究通过对肺癌患者和健康人群的对比观察,发现肺癌患者中杵状指的发生率相对较高,且在肺癌得到有效治疗后,部分患者的杵状指可能会有所改善。 手指皮肤改变 皮肤色素沉着:部分肺癌患者手指皮肤可能出现色素沉着,表现为手指皮肤颜色加深。这可能与肺癌导致的内分泌紊乱等因素有关。一些研究表明,肺癌细胞可能会分泌一些激素样物质,影响皮肤的色素代谢,从而引起手指皮肤色素沉着。 皮肤红斑:少数肺癌患者手指可能出现红斑,其发生机制尚不十分明确,但可能与肺癌引发的免疫反应等有关。有研究推测,肺癌患者体内的异常免疫状态可能导致手指皮肤出现红斑样改变。 手指关节疼痛 原因及表现:肺癌患者有时会出现手指关节疼痛,疼痛可呈间歇性或持续性。这可能与肺癌骨转移、肺癌引起的副肿瘤综合征等有关。如果是骨转移导致的手指关节疼痛,还可能伴有局部的压痛、活动受限等;如果是副肿瘤综合征引起的,除了关节疼痛外,可能还会有其他系统的一些非特异性表现。例如,部分肺癌患者出现手指关节疼痛,经检查排除了外伤等常见因素后,需要考虑肺癌相关的因素,进一步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 对于肺癌患者出现手指变化的情况,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检查,包括肺部影像学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等,以明确病情,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肺癌患者,其手指变化的表现可能会有所不同,在临床诊断和处理中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制定个性化的诊疗方案。

    2025-10-17 10:58:23
  • 扁平胸怎么治疗

    扁平胸分生理性与病理性处理,生理性多为胸廓发育正常变异无明显症状时定期观察,病理性由疾病引发需针对原发病治疗,严重影响外观伴心肺功能受限可考虑手术矫正,儿童期需密切监测胸廓发育,怀疑病理性如佝偻病要保证营养促进骨骼发育,成年人发现需排查潜在疾病,老年人则综合评估健康状况等后选择合适治疗方案。 一、生理性扁平胸的处理 生理性扁平胸多为个体胸廓发育的正常变异,无明显临床症状且不影响心肺功能时,通常无需特殊治疗,定期观察胸廓发育情况即可。 二、病理性扁平胸的针对性治疗 (一)原发病治疗 若扁平胸由疾病引发,如佝偻病等,需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以佝偻病为例,需补充维生素D及钙剂,以纠正体内钙磷代谢紊乱,促进骨骼正常发育,从而改善胸廓畸形状况。 (二)手术矫正 对于严重影响外观且伴心肺功能受限时的病理性扁平胸,可考虑手术矫正。但手术存在一定风险,如出血、感染、胸廓畸形复发等,需严格评估患者病情、身体状况及手术获益与风险后谨慎选择。 三、不同人群的特殊考虑 (一)儿童群体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生理性扁平胸需密切监测胸廓发育进程。若怀疑为病理性因素导致,如佝偻病,应确保儿童营养均衡,保证充足的维生素D及钙摄入,通过合理饮食(如多摄入富含钙的食物,像奶制品、豆制品等)及适当户外活动促进维生素D合成,以助力骨骼正常发育,预防胸廓畸形加重。 (二)成年人群 成年人若发现扁平胸,需排查是否存在潜在疾病。若伴有呼吸困难、胸痛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检查,明确病因后采取相应治疗。对于因疾病导致的扁平胸,需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根据具体病情评估是否需要手术等干预措施。 (三)老年人群 老年人若出现扁平胸,多与退行性变或既往疾病有关。需综合评估老年人整体健康状况、心肺功能等,若扁平胸未明显影响心肺功能且无不适,可采取保守观察;若影响生活质量或伴发其他严重问题,则需在充分考量老年人身体耐受性等因素后,谨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2025-10-17 10:57:42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