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擅长:耳鼻喉常见病及多发病的处理,如过敏性鼻炎、鼻窦炎、分泌性中耳炎、听力异常等,尤其擅长于耳科及听力学相关疾病,包括各种听力障碍的诊断及处理、听力障碍患者的言语康复指导等。
向 Ta 提问
王小亚,女,耳鼻喉及听力学硕士,广东省妇幼保健学会儿童听力协会副主委,广东省康复医学会听力及言语康复协会委员,临床听力学实践经验丰富。
擅长听力障碍的诊断及康复。熟悉耳鼻喉科常见病及多发病的处理,如鼻窦炎,过敏性鼻炎,中耳炎等。
展开-
解决晕车最有效的方法
乘坐交通工具时可选前排平稳位置以减颠簸,保持环境通风促空气流通,将视线集中远方固定物体来缓刺激,乘车前避免过饱空腹并选清淡易消化食物,可在医生评估后用抗组胺类药物,儿童、孕妇及有青光眼、前列腺增生等基础病者用药需依专业建议谨慎考量。 一、非药物干预措施 1.座位选择:乘坐交通工具时尽量选择前排平稳位置,如汽车的副驾驶座、火车的靠窗座位等,可减少车辆行驶中的颠簸感,降低晕车发生几率。例如,汽车行驶时前排座位相对后排晃动较小,能有效减轻身体的不适。 2.通风调节:保持乘坐环境空气流通,可通过打开车窗、调节空调出风口等方式,让新鲜空气进入,有助于缓解因车内空气不流通导致的头晕、恶心等晕车症状。如在车内开启适度的通风,能改善呼吸状态,减轻身体的不适感。 3.视觉聚焦调整:将视线集中在远方固定物体上,避免频繁注视车内移动的景物,如车内的座椅、扶手等,可使视觉信息保持相对稳定,从而减轻前庭器官受到的刺激,缓解晕车反应。比如长途乘车时,凝视窗外远处的山脉或建筑物等固定目标。 4.饮食管理:乘车前避免过饱或空腹,可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少量面包、饼干等,避免食用油腻、辛辣或不易消化的食物,以防加重肠胃负担,诱发或加重晕车症状。例如,乘车前1-2小时进食半饱且清淡的餐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晕车风险。 二、药物干预相关情况 可在医生评估后使用抗组胺类药物,如茶苯海明等,但需注意特殊人群的用药禁忌。儿童群体应谨慎使用此类药物,因其身体发育尚未完全,药物代谢等方面与成人存在差异,需遵循专业医疗人员的建议;孕妇使用相关药物也需咨询医生,权衡药物对自身及胎儿可能产生的影响;有青光眼、前列腺增生等基础疾病的人群使用药物时更需格外谨慎,应在医生指导下严格评估后决定是否用药。
2025-10-23 12:09:59 -
治疗中耳炎应该使用何种药物
急性细菌性中耳炎主要用抗生素治疗首选青霉素类过敏者选头孢菌素,分泌性中耳炎用黏液促排剂及鼻用减充血剂(儿童用需谨慎),急性非细菌性中耳炎病毒感染致的对症用解热镇痛药,儿童用药遵儿科原则选适宜剂型规范用抗生素,孕妇用药需医生评估利弊,老年人用抗生素关注肝肾功能及药物相互作用。 一、急性细菌性中耳炎用药 对于由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中耳炎,主要使用抗生素治疗。临床常首选青霉素类药物,如阿莫西林,若患者对青霉素类过敏,可选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如头孢克洛等。需依据患者病情及病原体耐药情况由医生合理选择具体抗生素种类。 二、分泌性中耳炎用药 1.黏液促排剂:可使用桉柠蒎肠溶软胶囊等,此类药物能促进中耳积液排出,改善中耳通气引流状况。 2.鼻用减充血剂:若存在鼻黏膜充血肿胀影响咽鼓管功能情况,可短期使用鼻用减充血剂,如麻黄碱滴鼻液,但儿童使用时需格外谨慎,因其长期使用可能引发药物性鼻炎等问题,需严格遵循医生指导控制使用时长及剂量。 三、急性非细菌性中耳炎用药 若为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中耳炎,主要进行对症治疗。当出现发热、耳痛等症状时,可使用解热镇痛药缓解,常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但需注意儿童使用此类药物时要按照儿童剂量标准选用合适剂型。 四、特殊人群用药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用药需严格遵循儿科用药原则,优先选择儿童适宜剂型,避免使用可能影响听力等的药物,且抗生素使用需在医生精准评估后规范应用,避免滥用导致耐药等问题。 孕妇:用药需由医生充分评估药物对胎儿的利弊后谨慎选用,确保在保障孕妇病情治疗的同时最大程度降低对胎儿的潜在风险。 老年人:若伴有基础疾病,使用抗生素时需关注肝肾功能情况,防止药物蓄积引发不良反应,同时需留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保证用药安全。
2025-10-23 12:08:16 -
治疗鼻塞的小妙招
缓解鼻塞的方法有生理盐水洗鼻、蒸汽吸入、按摩穴位。生理盐水洗鼻可清洁鼻腔减轻炎症水肿,各年龄段适用,特殊情况需谨慎;蒸汽吸入能湿润鼻腔缓解鼻塞,一般人群适用,发热等全身不佳者谨慎;按摩迎香穴各年龄段可操作,面部破损者不宜。 一、生理盐水洗鼻 1.原理及操作:生理盐水洗鼻可清洁鼻腔,减轻炎症水肿。用专门的洗鼻器,将温生理盐水缓缓注入一侧鼻孔,使其从另一侧鼻孔流出,重复操作。对于儿童,需使用适合儿童的小剂量洗鼻器,操作时动作要轻柔,避免引起呛咳等不适。成年人也可自行操作,但要注意力度适中。 2.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各年龄段人群均可尝试,尤其适用于因过敏、上呼吸道感染等引起鼻塞的人群。但如果鼻腔有出血倾向等特殊情况需谨慎使用,使用的生理盐水要保证无菌、温度适宜。 二、蒸汽吸入 1.原理及操作:通过吸入蒸汽湿润鼻腔,缓解鼻塞。可以烧一壶开水,将脸靠近盛有热水的杯子,用毛巾围住头部形成一个封闭空间,让蒸汽吸入鼻腔。或者使用专门的蒸汽吸入器,按照说明书操作。对于儿童,要注意避免烫伤,可选择温度适中的蒸汽,且家长要在旁监护。 2.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一般人群适用,对于因干燥空气等导致鼻腔黏膜干燥引起的鼻塞有一定缓解作用。但如果是发热等全身情况不佳的患者,要谨慎使用,防止因蒸汽吸入导致体温进一步变化等情况。 三、按摩穴位 1.迎香穴按摩:迎香穴位于鼻翼外缘中点旁,鼻唇沟中。用食指指腹轻轻按摩迎香穴,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各按摩10-15次。对于儿童,按摩力度要轻柔,以孩子能耐受为宜。成年人按摩时可稍用力,但也不宜过度用力导致局部不适。 2.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各年龄段人群均可按摩迎香穴来缓解鼻塞,但如果面部有皮肤破损等情况则不宜按摩该部位。
2025-10-23 12:06:47 -
慢性中耳炎如何根治
慢性中耳炎急性发作时专业医生依病情选抗生素遵循证用药原则;手术上鼓膜修补术适单纯鼓膜穿孔无明显中耳病变者,乳突根治术用于中耳复杂病变如肉芽胆脂瘤等;儿童需重非药物干预基础如保持耳部清洁且用药谨慎,成人据自身整体健康和病史评估治疗方案有基础病需积极控制。 一、药物治疗 慢性中耳炎急性发作时可使用抗生素类药物控制感染,需由专业医生依据病情判断并选择合适药物,抗生素的使用需遵循循证医学中针对感染病原体的用药原则,例如若为细菌感染且明确病原体类型,会选用针对性的抗生素,但严格禁止涉及具体服用频率、剂量等指导内容。 二、手术治疗 1.鼓膜修补术:适用于单纯鼓膜穿孔且无明显中耳病变的患者,通过手术修复鼓膜,恢复鼓膜的完整性,从而改善中耳通气等状况,促进中耳炎的康复,该手术需根据患者鼓膜穿孔的具体情况来确定是否适用及手术时机。 2.乳突根治术:用于处理中耳存在复杂病变,如肉芽、胆脂瘤等情况,通过手术清除病变组织,防止病变进一步恶化并改善耳部相关症状,手术的实施需综合评估患者中耳病变的严重程度等因素。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患者:需尤其注重非药物干预的基础,如保持耳部清洁,避免让污水进入耳道,因为儿童耳部结构相对特殊,免疫力等方面与成人有差异,要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措施,且用药需谨慎,避免低龄儿童使用不恰当药物,以保障儿童耳部健康并减少药物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需根据儿童的年龄、耳部具体状况等综合考虑治疗方案。 成人患者:需根据自身整体健康状况和病史综合评估治疗方案,如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需积极控制好基础病,因为基础病会影响身体的免疫力等,进而影响中耳炎的治疗和恢复,要结合自身具体情况遵循循证医学原则进行规范的治疗决策。
2025-10-23 12:04:13 -
耳屎是什么
耳屎医学上称耵聍由外耳道耵聍腺分泌混合脱落上皮细胞灰尘等形成,主要成分有油脂样物质等,分干性片状易自行排出和湿性黏稠不易排,适量耵聍有阻挡异物、杀菌等保护作用,耵聍栓塞会致不适,儿童需避免不当掏耳应就医,成年人异常要就医由医生用专业工具清理勿自行盲目操作。 一、定义 耳屎医学上称为耵聍,是由外耳道皮肤内的耵聍腺分泌的分泌物,混合脱落的上皮细胞、灰尘等物质形成的物质。 二、组成成分 主要成分包括油脂样物质、脱落的上皮细胞、外界混入的灰尘等,不同个体的耵聍成分比例可能因遗传、生活环境等因素有所差异。 三、分类及特点 (一)干性耵聍 呈片状,多为浅色,易自行脱落排出外耳道,常见于部分人群的外耳道。 (二)湿性耵聍 多为黏稠的油脂状,颜色较深,相对不易自行排出,在部分人群中较为常见。 四、正常生理作用 适当量的耵聍对外耳道有一定保护作用:一是可阻挡外界微小异物(如灰尘、小飞虫等)进入耳道,起到物理屏障作用;二是其中含有的某些成分具有一定杀菌功效,有助于维护外耳道局部微环境的相对稳定。 五、异常情况及注意事项 (一)耵聍栓塞 若耵聍分泌过多或排出受阻,可凝结成块阻塞外耳道,引发听力下降、耳痛、耳鸣等不适。此时不应自行随意掏挖,尤其是儿童,因其外耳道黏膜娇嫩,自行掏挖易造成耳道黏膜损伤、出血甚至感染。 (二)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外耳道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更需避免不当掏耳行为。若发现儿童耳部不适或疑似耵聍异常,应及时带至正规医疗机构由专业医生处理。 成年人:若发现耵聍异常增多、耳部出现疼痛、听力下降等异常表现,应及时就医,由医生通过专业工具(如耳镊、耳钩或冲洗等方法)安全清理耵聍,切勿自行盲目操作。
2025-10-23 12:02: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