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亚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擅长:耳鼻喉常见病及多发病的处理,如过敏性鼻炎、鼻窦炎、分泌性中耳炎、听力异常等,尤其擅长于耳科及听力学相关疾病,包括各种听力障碍的诊断及处理、听力障碍患者的言语康复指导等。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王小亚,女,耳鼻喉及听力学硕士,广东省妇幼保健学会儿童听力协会副主委,广东省康复医学会听力及言语康复协会委员,临床听力学实践经验丰富。

  擅长听力障碍的诊断及康复。熟悉耳鼻喉科常见病及多发病的处理,如鼻窦炎,过敏性鼻炎,中耳炎等。

展开
个人擅长
耳鼻喉常见病及多发病的处理,如过敏性鼻炎、鼻窦炎、分泌性中耳炎、听力异常等,尤其擅长于耳科及听力学相关疾病,包括各种听力障碍的诊断及处理、听力障碍患者的言语康复指导等。展开
  • 声带小结怎么治疗呢

    声带小结治疗包括一般治疗(发声休息、发声训练)、药物治疗(辅助用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手术治疗(声带小结较大或影响发声功能时行支撑喉镜下切除术)及康复随访(术后嗓音康复训练、定期随访观察恢复情况)。 一、一般治疗 1.发声休息 对于声带小结患者,首要的是让声带充分休息。尤其是对于用声较多的人群,如教师、歌手等,应减少发声,避免长时间连续用声。因为过度用声会加重声带的摩擦和损伤,导致声带小结进一步发展。例如,教师应合理安排授课时间,避免连续长时间上课,可适当利用课间休息等时间让声带得到放松。 儿童患者中,若因过度哭闹、长时间大声说话等导致声带小结,家长要注意引导儿童减少此类不当用声行为,比如控制儿童玩耍时大声叫嚷的时间等。 2.发声训练 进行正确的发声训练有助于改善发声方式,减轻声带负担。通过专业的发声训练,可以学习到正确的呼吸方法、发声部位和共鸣方式等。例如,学习腹式呼吸,即吸气时腹部隆起,呼气时腹部收缩,这样可以为发声提供更充足且稳定的气流支持,使发声更加轻松,减少声带的紧张度。对于儿童患者,可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简单的发声训练游戏,帮助其掌握正确发声技巧。 二、药物治疗 目前对于声带小结并没有特效的口服药物。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辅助使用一些药物,如糖皮质激素,可通过雾化吸入的方式使用,能减轻声带的水肿。不过药物治疗一般作为辅助手段,单独使用药物很难使声带小结完全消退。例如,对于一些因炎症反应较为明显的声带小结患者,可采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进行雾化吸入,以减轻声带的炎症和水肿,但这需要在医生的严格指导下进行,并且要注意药物的使用禁忌和可能出现的副作用等。 三、手术治疗 1.手术适应证 当声带小结较大,经保守治疗(发声休息、发声训练等)2-3个月无效时,可考虑手术治疗。此外,如果声带小结影响到患者的发声功能,严重影响生活、工作,如歌手出现明显发声障碍影响演唱,教师出现声音嘶哑严重影响授课等情况,也可考虑手术。对于儿童患者,若声带小结影响其正常的语言发育,经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时,也需要谨慎评估后考虑手术,但儿童手术需更加谨慎,要充分权衡手术风险和收益。 2.手术方法 常用的手术方法是支撑喉镜下声带小结切除术。通过支撑喉镜将喉部暴露,然后用显微器械将声带小结切除。这种手术创伤较小,恢复相对较快。在手术过程中,医生会精准操作,尽量减少对正常声带组织的损伤。术后患者需要严格按照医生要求进行嗓音休息和康复训练等。 四、康复与随访 1.术后康复 手术患者在术后需要进行嗓音康复训练。包括继续进行发声训练,学习正确的发声技巧,逐步恢复正常的发声功能。同时要注意避免过度用声,按照医生规定的时间逐渐恢复用声强度。例如,术后1-2周内尽量轻声说话,之后可逐渐增加用声时间和强度,但要避免长时间连续用声或大声喊叫。儿童患者术后康复时,家长要密切关注儿童的发声情况,引导儿童按照康复计划进行训练,并且要注意儿童的心理状态,避免因发声问题导致儿童出现心理压力等。 2.随访 患者无论是采取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都需要定期进行随访。通过喉镜检查等方式观察声带小结的恢复情况。一般在治疗后1-2周进行首次随访,之后根据恢复情况可适当延长随访间隔时间。对于儿童患者,随访时要特别关注其声带发育和语言功能恢复情况,确保儿童能够正常发育和交流。

    2025-10-20 15:51:10
  • 扁桃体炎症几天能好

    扁桃体炎症恢复时间受多种因素影响,一般普通病毒性扁桃体炎自身免疫力较好者1周左右可恢复,细菌性扁桃体炎规范用抗生素一般7-10天有较明显改善,免疫力低者如老年人可能需2周甚至更久;儿童、成年人、老年人恢复各有特点,儿童要密切观察病情,成年人有基础病恢复可能受影响,老年人恢复长且易并发其他病;感染病原体类型、是否及时治疗、自身生活方式也影响恢复时间,总体恢复时间因人而异,数天到2周左右,由多方面因素综合决定。 一、扁桃体炎症的恢复时间因素 扁桃体炎症的恢复时间受多种因素影响。一般来说,普通的病毒性扁桃体炎,若患者自身免疫力较好,可能在1周左右逐渐恢复。例如,一项针对儿童病毒性扁桃体炎的研究显示,约70%的儿童在7-10天内症状明显缓解。而细菌性扁桃体炎,在使用抗生素治疗的情况下,通常恢复时间会相对缩短,但也一般需要7-10天左右能有较明显改善。不过,如果患者免疫力较低,如老年人或患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的人群,恢复时间可能会延长,有的可能需要2周甚至更久。 二、不同人群扁桃体炎症恢复的特点 儿童:儿童的免疫系统尚在发育中,儿童病毒性扁桃体炎恢复时间个体差异较大,一般轻度的儿童病毒性扁桃体炎,若没有并发症,多数在5-10天可恢复。但儿童如果是细菌性扁桃体炎,在规范使用抗生素后,恢复时间也多在1周左右。需要注意的是,儿童扁桃体炎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因为儿童可能因扁桃体炎症出现高热等情况,高热可能会引发惊厥等不良事件,所以对于儿童扁桃体炎要加强体温监测等护理。 成年人:成年人免疫力相对较强,普通病毒性扁桃体炎恢复时间相对儿童可能稍快,一般5-9天左右可恢复。但如果是成年人本身有基础疾病,如慢性肾炎等,扁桃体炎症恢复时间可能会受基础疾病影响而延长,需要在治疗扁桃体炎的同时兼顾基础疾病的情况。 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免疫力低,扁桃体炎症恢复时间往往较长,可能需要10天以上,而且老年人患扁桃体炎容易并发其他呼吸道感染等疾病,所以对于老年人扁桃体炎要更加注重综合治疗和护理,密切关注病情变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三、影响扁桃体炎症恢复的相关因素 感染病原体类型:如果是病毒感染引起的扁桃体炎,如常见的腺病毒、鼻病毒等引起的扁桃体炎,恢复时间相对有自限性,如前面所说的1周左右。而如果是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细菌感染引起的扁桃体炎,使用敏感抗生素后恢复会相对顺利,但如果抗生素选择不当,可能会导致恢复时间延长,甚至转为慢性扁桃体炎。 是否及时治疗:如果能在扁桃体炎早期就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无论是抗病毒还是抗细菌治疗,都能缩短恢复时间。例如,在扁桃体炎出现咽痛等症状早期就就诊,开始规范治疗,那么恢复时间会比延误治疗的情况大大缩短。 自身生活方式:患病期间的生活方式对恢复时间有影响。比如,患者是否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休息良好有助于身体免疫力的恢复,从而促进扁桃体炎的恢复;是否注意饮食,清淡饮食、多喝水,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等,有利于减轻扁桃体的炎症反应,加快恢复;是否戒烟戒酒,吸烟饮酒会刺激扁桃体,不利于炎症的消退,所以戒烟戒酒也有助于缩短恢复时间。 总之,扁桃体炎症的恢复时间因人而异,一般在数天到2周左右,具体还需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感染类型、治疗是否及时以及生活方式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判断。

    2025-10-20 15:49:16
  • 声带息肉治疗的方法有哪些

    声带息肉治疗分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让声带休息、改善生活习惯)和药物治疗(伴有喉部炎症时用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多为辅助);手术治疗有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切除术(常用,适用于较大或保守无效的息肉,需考虑患者基础疾病等)和激光辅助声带息肉切除术(具视野清、创伤小等优点,适用情况同前者,需注意风险及患者个体情况)。 一、保守治疗 1.一般治疗 对于发声不当或过度发声导致的声带息肉,首先要让声带休息。例如,对于长期用声过度的教师、歌手等人群,应减少发声时间,避免长时间高强度用声。一般来说,建议每天发声时间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避免连续长时间说话。通过让声带充分休息,部分较小的声带息肉可能会有缩小甚至消失的情况,但这需要患者严格遵守用声休息的要求,且不同个体效果可能不同,因为息肉的形成与长期用声等因素的作用程度有关。 同时要改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因为吸烟会刺激喉部黏膜,饮酒也可能对喉部产生不良影响,不利于声带息肉的恢复。对于有胃食管反流的患者,需要注意饮食习惯,避免睡前进食、食用辛辣油腻食物等,因为胃食管反流可能会刺激声带,加重声带息肉的情况。胃食管反流对声带的刺激机制是胃酸反流至咽喉部,损伤声带黏膜,长期如此可促进声带息肉的形成和发展。 2.药物治疗 对于伴有喉部炎症的声带息肉患者,可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进行雾化吸入治疗。例如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是一种高效局部作用的糖皮质激素,它可以减轻声带的炎症反应,缩小息肉体积。但药物治疗通常作为辅助治疗手段,对于较大的声带息肉单纯药物治疗效果往往不佳。而且不同患者对药物的反应存在差异,部分患者可能在雾化吸入后炎症减轻,但息肉缩小不明显。 二、手术治疗 1.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切除术 手术原理:通过支撑喉镜将喉部暴露,然后用显微器械将声带息肉切除。这是目前治疗声带息肉最常用的手术方法。手术需要在全身麻醉下进行,医生可以在清晰的视野下准确地切除息肉,最大程度地保留正常声带组织。 适用情况:对于较大的、有明显症状影响发声的声带息肉,如息肉直径超过一定范围(一般认为直径大于5毫米时手术干预较为积极),或者保守治疗无效的声带息肉,都适合行此手术。该手术对不同年龄、性别的患者均可实施,但对于儿童患者,需要更加谨慎操作,因为儿童喉部结构相对娇嫩,手术中要避免损伤周围正常组织。对于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需要在病情控制平稳后再考虑手术,因为这些基础疾病可能会增加手术风险,如高血压患者手术中血压波动可能影响手术操作和患者安全,糖尿病患者伤口愈合可能受影响。 2.激光辅助声带息肉切除术 手术原理:利用激光的高能量特性,将声带息肉汽化或切除。激光手术具有视野清晰、创伤相对较小、出血少等优点。通过激光的精确切割,可以更精准地处理声带息肉组织。 适用情况:与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切除术类似,适用于较大或保守治疗无效的声带息肉。对于一些位置特殊、传统手术操作较困难的声带息肉,激光手术可能更具优势。但激光手术也有一定的风险,如激光对周围组织可能产生的热损伤等,在手术过程中需要医生精确控制激光的能量和操作范围。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的患者,只要符合手术适应证,均可考虑该手术,但同样要考虑儿童喉部的特殊性以及基础疾病患者的身体状况对手术的影响。

    2025-10-20 15:48:14
  • 如何治疗喉癌

    喉癌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化疗,手术有支撑喉镜下激光手术、喉部分切除术、喉全切除术等;放疗分单纯放疗和术后辅助放疗;化疗有诱导、辅助、姑息性化疗。不同人群喉癌治疗有特殊考虑,儿童要保留喉功能、谨慎放疗化疗;老年要评估基础病权衡手术等;女性要关注美容和心理影响。 支撑喉镜下激光手术:适用于早期喉癌,尤其是T1期声带癌等。通过激光切除肿瘤组织,能最大程度保留喉的发声等功能。对于适合的患者,具有创伤小、恢复相对较快的特点。例如,对于一些病变局限于声带的早期喉癌患者,激光手术可以精准切除病灶,且对喉结构的破坏较小,术后患者的发声功能等能较好保留。 喉部分切除术:根据肿瘤的部位和范围,可分为喉垂直部分切除术、喉水平部分切除术等。比如喉垂直部分切除术适用于一侧声带癌已累及声带大部分或全声带,向前达前连合,向后侵及声带突,或向上侵及喉室、室带,向下累及声门下区,但声带运动正常者。该手术能在切除肿瘤的同时,保留部分喉结构和功能,患者术后仍可保留一定的发声、呼吸和吞咽功能。 喉全切除术:适用于晚期喉癌,肿瘤范围较广,无法通过部分喉切除保留功能者。术后患者失去喉的发声功能,需要通过食管发音、电子喉等方法恢复发声交流。 放射治疗 单纯放射治疗:对于早期喉癌,尤其是高龄、身体状况较差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可采用单纯放射治疗。例如,一些T1期的喉癌患者,单纯放疗的局部控制率也较高。放射治疗是利用放射线破坏肿瘤细胞的DNA,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目的。 术后辅助放射治疗:对于手术切除不彻底,或有高危复发因素的患者,术后需要辅助放射治疗。如肿瘤切缘阳性、颈部淋巴结包膜外侵犯等情况,术后放疗可以降低局部复发率。 化疗 诱导化疗:多用于晚期喉癌,可在手术或放疗前进行,缩小肿瘤体积,提高手术切除率或放疗的敏感性。例如,对于一些局部晚期的喉癌患者,先进行诱导化疗,使肿瘤缩小,然后再进行手术或放疗,能增加治疗的效果。 辅助化疗:在手术或放疗后,辅助化疗可以消灭可能存在的微小转移病灶,降低复发风险。 姑息性化疗:对于晚期无法手术、放疗的患者,化疗可以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 不同人群喉癌治疗的特殊考虑 儿童喉癌:儿童喉癌较为罕见,治疗时需充分考虑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手术治疗要尽量保留喉的正常结构和功能,以不影响儿童日后的发声、呼吸和吞咽功能发育。放疗要谨慎,因为放疗可能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如导致骨骼发育异常、甲状腺功能减退等,需严格掌握放疗的剂量和范围。化疗也需考虑儿童的身体耐受性,选择对生长发育影响较小的化疗药物,并密切监测不良反应。 老年喉癌患者:老年患者常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在治疗前需全面评估患者的心肺功能、肝肾功能等。手术治疗要权衡手术风险与获益,对于身体状况较差、心肺功能不全不能耐受较大手术的老年患者,可考虑相对微创的治疗方法或姑息治疗。放疗和化疗也需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调整方案,注意减少不良反应对老年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女性喉癌患者:女性患者在考虑治疗方法时,除了肿瘤因素外,还需关注美容效果和心理影响。例如,在选择喉部分切除手术时,尽量选择对喉部外观影响较小的术式,以减少对患者心理的负面影响。术后的发声康复等也需考虑女性患者的特殊需求,帮助其尽快恢复正常的交流功能。

    2025-10-20 15:47:08
  • 化脓性鼻窦炎可以除根吗

    化脓性鼻窦炎能否除根受病情严重程度、个体差异、治疗是否规范等因素影响,初发轻病、规范治疗等利于除根,而病情重、有基础病等易复发,可通过避免诱因、定期复查等预防复发以接近除根。 一、影响能否除根的因素 1.病情严重程度 对于初发的、病情较轻的化脓性鼻窦炎,通过及时且规范的治疗,如使用抗生素(如针对细菌感染的合适抗生素)、鼻腔局部用糖皮质激素等,同时配合鼻腔冲洗等措施,有较大可能实现临床治愈,达到相对“除根”的状态。例如一些由单一细菌感染引起的轻度化脓性鼻窦炎,经过规范治疗后炎症可得到有效控制,症状消失,鼻腔及鼻窦的结构和功能恢复正常,复发风险相对较低。 而对于病情较重、病程较长、反复迁延不愈的化脓性鼻窦炎,比如存在鼻窦解剖结构异常(如鼻中隔偏曲、鼻甲肥大等影响鼻窦引流)的患者,单纯药物治疗往往难以完全根治,复发几率相对较高。 2.个体差异 年龄因素:儿童的化脓性鼻窦炎与成人有所不同。儿童鼻窦发育尚未完善,鼻腔、鼻窦黏膜较脆弱,免疫系统也在不断发育中。部分儿童化脓性鼻窦炎在经过规范治疗后可治愈,但由于其自身生理特点,相对成人更容易复发。比如儿童可能因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因素诱发化脓性鼻窦炎,如果感冒频繁发生,就可能导致化脓性鼻窦炎反复出现。而成人如果能在首次发病时就得到规范且彻底的治疗,并且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预防诱因,相对儿童来说更有可能实现较稳定的“除根”状态。 基础疾病: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如患有过敏性鼻炎、免疫缺陷疾病等的患者,患化脓性鼻窦炎后较难除根。例如本身患有过敏性鼻炎的患者,鼻腔长期处于过敏状态,鼻黏膜水肿,鼻窦引流不畅,容易反复引发化脓性鼻窦炎。这类患者需要同时针对基础疾病进行治疗,并且在治疗化脓性鼻窦炎的过程中要更加注重综合管理,即使暂时控制了化脓性鼻窦炎的症状,也容易因基础疾病的存在而复发。 3.治疗是否规范 规范的治疗是化脓性鼻窦炎能否除根的关键。如果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没有遵医嘱足疗程用药,例如使用抗生素时,症状稍有缓解就自行停药,就容易导致细菌残留,病情反复,难以除根。另外,鼻腔冲洗等辅助治疗措施没有坚持进行,也会影响治疗效果。比如鼻腔冲洗可以清除鼻腔内的分泌物、过敏原等,有助于鼻窦的引流和炎症的消退,如果患者没有按照要求进行鼻腔冲洗,就会影响治疗的彻底性。 二、预防复发以接近“除根”的措施 1.避免诱因 环境因素:保持室内空气清洁、湿润,避免接触刺激性气体、粉尘等。对于过敏体质的人,要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季节减少外出,室内使用空气净化器等。不同年龄人群需注意不同的环境因素影响,儿童的居住环境要尤其注意保持卫生,减少尘螨等过敏原的存在;成人则要注意工作环境中是否有刺激性物质等。 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均衡饮食,加强锻炼,提高机体免疫力。儿童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的饮食结构,适当进行户外活动以增强体质;成人要避免过度劳累,戒烟限酒等。 2.定期复查 即使经过治疗症状消失,也建议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尤其是病情容易反复的人群。通过复查可以及时发现鼻腔、鼻窦的情况,如有无黏膜肿胀、分泌物残留等,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防止病情复发,从而更好地接近“除根”的状态。例如每3-6个月进行一次鼻窦的相关检查,包括鼻内镜检查、鼻窦CT等。

    2025-10-20 15:46:03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