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专注于小儿微创外科,先天性巨结肠,胆总管囊肿,小儿直肠肛门畸形,小儿腹腔镜,肿瘤,腹股沟斜疝、鞘膜积液、胆道闭锁,肠道畸形,肝脏移植等。
向 Ta 提问
教授,主任医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胃肠外科副主任,中山医科大学医学博士,中山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分会青年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医师分会委员,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妇幼微创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妇幼保健协会小儿外科分会常务兼秘书,有19年的外科临床工作经验,曾在美国著名的费城儿童医院、辛辛那提儿童医院医学中心任访问学者,系统学习了小儿腹腔镜、机器人和先天性直肠肛门畸形的系统治疗,师从著名的Alberto Pena教授、Shakula教授等。 他专注于儿童微创外科手术,有相当丰富的临床经验,带领的团队每年完成胃肠疾病、肝胆疾病、儿童肿瘤及小儿微创手术超过900余例;近5年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发表SCI高水平文章2篇(IF:13.314,IF:6.359),省级医学科研课题5项,在中华和中国系列杂志以第一作者发表论著18篇,作为主要编写人员和编委会秘书主持编写了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儿科常见疾病临床诊疗路径》和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的《小儿外科诊疗流程》2部著作,连续两年被评为医院“服务之星”。
展开-
增生性胃息肉怎么治疗
增生性胃息肉的治疗方法包括内镜下切除、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和定期复查。具体治疗方法应根据息肉的情况综合考虑,患者需遵循医嘱,注意饮食,保暖,保持良好心态。 1.内镜下切除 对于较小的息肉,医生通常会使用内镜将其切除。这种方法创伤小、恢复快,是治疗增生性胃息肉的首选方法。 2.手术治疗 如果息肉较大、数量较多,或者内镜下切除存在困难,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胃部分切除术、胃大部切除术等。 3.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通常用于缓解症状,如胃痛、胃酸等。常用的药物包括抗酸药、胃黏膜保护剂等。 4.定期复查 增生性胃息肉切除后,需要定期进行复查,以监测息肉是否复发。复查的时间间隔通常为3个月至6个月。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治疗方法应根据息肉的大小、数量、位置、症状等因素综合考虑。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注意饮食调理,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戒烟戒酒。
2025-04-23 17:16:35 -
阑尾炎血常规什么表现
阑尾炎患者血常规检查可能出现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升高,医生还会结合症状、体征、病史等综合判断,如有疑似阑尾炎应及时就医。 1.白细胞计数升高 正常情况下,白细胞的数量为(4-10)×10?/L。当阑尾发生炎症时,白细胞会升高,通常在(10-20)×10?/L之间,甚至更高。 2.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 中性粒细胞是白细胞的一种,当阑尾炎发作时,中性粒细胞的比例会升高,通常在70%以上。 3.红细胞沉降率加快 红细胞沉降率是衡量炎症活动程度的指标之一。阑尾炎患者的红细胞沉降率会加快。 4.C反应蛋白升高 C反应蛋白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阑尾炎发作时,C反应蛋白水平会升高。 需要注意的是,血常规检查只是辅助诊断阑尾炎的一种方法,医生还会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病史等进行综合判断。如果怀疑自己患有阑尾炎,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
2025-04-23 17:16:13 -
阑尾在身体哪个部位
一般而言,阑尾处于人体右下腹区域,处在回肠与盲肠的中间位置。 具体来说: 一、阑尾:阑尾是人体的一个器官,位于腹部右下方,在盲肠和回肠之间。其活动范围及位置因人而异,存在较大变化,甚至能伸向腹腔的任一方向。通常长度约为5至7厘米,呈短管状。此外,阑尾具有免疫功能,能够推动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成熟。 二、阑尾相关疾病:如果阑尾发炎,可能引发急性阑尾炎或慢性阑尾炎,此时会出现显著的腹痛症状。 1.急性阑尾炎:发病较急,腹痛剧烈。 2.慢性阑尾炎:症状可能相对缓和,但也会有间歇性腹痛等表现。 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注重饮食健康,避免食用火锅、肥肉、冰淇淋等辛辣、油腻、生冷之类的刺激性食物。 总之,了解阑尾的位置、功能以及可能引发的疾病等相关信息,对于维护身体健康十分重要。当出现阑尾相关不适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诊治。同时,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助于预防阑尾疾病的发生。
2025-04-23 17:16:13 -
怀疑自己得了肠癌怎么办
经常怀疑自己得了肠癌的话,应尽快前往医院做全面检查。肠癌的主要症状体现为:一是腹痛,可能是持续性或间歇性的疼痛;二是便秘和腹泻交替出现,肠道功能紊乱;三是大便带血,可为鲜红色或暗红色;四是腹部有肿块,可触及到异常包块。当患者呈现出这些症状时,强烈建议尽早到医院求诊,进行一系列的检查,包括腹部CT检查、肠镜检查、病理学检查以及一些常规检查等。依据检查结果,再结合临床症状,就能够判别是否有肠癌的可能性。假如被确诊为肠癌,那就要尽早展开手术治疗,在术后还需配合积极的化疗和放疗,以延长患者的存活时间。然而,如果经过上述这些检查,检查结果并不支持肠癌或者其他肠道病变,但患者依旧反复地怀疑自己患有肠癌,此时就需要考虑是精神因素所导致的,应该到精神科进行就诊。 关键在于若常怀疑患肠癌要尽快检查,了解肠癌症状及相关检查方式,确诊后及时治疗,若检查排除但仍怀疑则考虑精神因素。
2025-04-23 17:15:59 -
大肠癌饮食要注意什么
大肠癌患者饮食注意事项包括避免过多刺激性食物、避免多渣饮食。 一、避免过多刺激性食物: 刺激性食物主要包括过于辛辣的、腌制的、油炸的、烟熏的食物等。这些食物会对肠粘膜产生刺激,引起不适。对于大肠癌患者而言,这种刺激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后果,比如会出现频繁上厕所的情况,便意感觉异常,腹痛加剧等。因为患者的肠道本身已经受到了癌肿的影响,较为脆弱,刺激性食物的不良作用会被放大。 二、避免多渣饮食: 像木耳、芹菜和大量的瘦肉等都属于多渣食物。这些食物容易使粪便结块。而大肠癌患者如果其肠腔已受到肿瘤侵蚀,肠腔变得狭窄,那么结块的粪便就极有可能引发肠腔梗阻等问题,这会进一步加重患者的病情,给治疗和康复带来阻碍。 对于大肠癌患者,在饮食上要特别注意避免刺激性食物和多渣饮食,以减少对肠道的不良影响,防止出现诸如频繁如厕、腹痛加剧、肠腔梗阻等情况,从而有利于病情的稳定和康复。
2025-04-23 17:1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