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专注于小儿微创外科,先天性巨结肠,胆总管囊肿,小儿直肠肛门畸形,小儿腹腔镜,肿瘤,腹股沟斜疝、鞘膜积液、胆道闭锁,肠道畸形,肝脏移植等。
向 Ta 提问
教授,主任医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胃肠外科副主任,中山医科大学医学博士,中山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分会青年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医师分会委员,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妇幼微创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妇幼保健协会小儿外科分会常务兼秘书,有19年的外科临床工作经验,曾在美国著名的费城儿童医院、辛辛那提儿童医院医学中心任访问学者,系统学习了小儿腹腔镜、机器人和先天性直肠肛门畸形的系统治疗,师从著名的Alberto Pena教授、Shakula教授等。 他专注于儿童微创外科手术,有相当丰富的临床经验,带领的团队每年完成胃肠疾病、肝胆疾病、儿童肿瘤及小儿微创手术超过900余例;近5年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发表SCI高水平文章2篇(IF:13.314,IF:6.359),省级医学科研课题5项,在中华和中国系列杂志以第一作者发表论著18篇,作为主要编写人员和编委会秘书主持编写了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儿科常见疾病临床诊疗路径》和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的《小儿外科诊疗流程》2部著作,连续两年被评为医院“服务之星”。
展开-
肚子疼却大便正常肠癌吗
肚子疼却大便正常不一定是肠癌,肠癌有其典型表现但肚子疼大便正常还可能由肠道痉挛、消化不良、腹部肌肉拉伤等其他原因引起,40岁以上、有家族史及伴不明原因体重下降、贫血、乏力等全身症状时需警惕肠癌,此时应进一步行大便潜血试验、结肠镜、腹部CT或MRI等检查明确病因。 一、肠癌的一般表现 肠癌是发生在肠道的恶性肿瘤,常见类型有结肠癌和直肠癌等。典型的肠癌表现多样,除了大便习惯改变(如腹泻、便秘或腹泻便秘交替)、大便性状改变(如便血、大便变细等)外,还可能有腹痛、腹部肿块、肠梗阻症状(如腹痛、腹胀、停止排气排便等)、全身症状(如消瘦、乏力、贫血等)。但肚子疼却大便正常也可能是其他多种原因引起,不一定就是肠癌。 二、其他可能导致肚子疼但大便正常的原因 肠道痉挛 原因:多与饮食因素有关,比如进食过多生冷、辛辣食物,刺激肠道引起痉挛性疼痛。不同年龄人群均可发生,年轻人可能因饮食不规律等更易出现。例如,青少年周末聚餐时大量食用冰镇饮料和辛辣食物后,容易出现肠道痉挛导致肚子疼,但大便可能正常。 特点:疼痛多较剧烈,呈阵发性,可自行缓解或通过保暖、休息等方式缓解。 消化不良 原因:各种因素导致的消化功能紊乱,如老年人胃肠蠕动功能减弱,进食过多不易消化的食物后易出现消化不良。生活方式不规律,如长期熬夜、精神压力大等也可能引发。例如,老年患者退休后生活节奏改变,进食结构不合理,进食过多油腻食物后出现消化不良,表现为肚子疼但大便正常。 特点:腹痛多为隐痛,可伴有腹胀、恶心等症状,大便一般无明显异常。 腹部肌肉拉伤 原因:运动过程中或意外情况导致腹部肌肉拉伤,比如运动员剧烈运动时、普通人突然用力搬重物时都可能发生。不同年龄和性别均可发生,男性在从事体力活动时相对更易出现。例如,年轻男性在进行高强度健身训练时,由于姿势不当导致腹部肌肉拉伤,出现肚子疼,但大便通常正常。 特点:有明确的拉伤诱因,疼痛部位较局限,按压时疼痛明显,活动时疼痛加剧。 三、需要警惕肠癌的情况及进一步检查建议 如果出现肚子疼却大便正常的情况,同时伴有以下情况需警惕肠癌可能: 年龄因素:40岁以上人群属于肠癌高发年龄段,此类人群更应密切关注。 家族史:如果有肠癌家族史,那么患肠癌的风险相对增加,即使肚子疼大便正常也需要提高警惕。 伴随症状:除了腹痛外,还出现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贫血、乏力等全身症状时,要高度怀疑肠癌。 此时应进一步进行相关检查,如大便潜血试验(可初步了解肠道是否有出血情况)、结肠镜检查(是诊断肠癌的金标准,可直接观察肠道内情况并取组织活检)、腹部CT或MRI等检查,以明确肠道情况,排除肠癌等器质性病变。 总之,肚子疼却大便正常不一定是肠癌,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分析判断,当出现可疑情况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
2025-10-13 12:18:30 -
肠息肉手术后吃什么恢复得快
术后饮食需注意,要摄入富含蛋白质(如鸡蛋、瘦肉、鱼类)、维生素(如柑橘类水果、猕猴桃、全麦面包、燕麦)、易消化碳水化合物(如米粥、面条)的食物,儿童患者要注重易消化和营养均衡,避免食用不易消化食物,老年患者则要选择更精细易消化食物,少量多餐,有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还需注意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 一、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蛋白质是身体修复的重要物质基础。例如鸡蛋,鸡蛋富含优质蛋白质,一个鸡蛋含有的蛋白质约6-7克,易于消化吸收,术后适量食用鸡蛋,如煮鸡蛋、鸡蛋羹等,有助于身体组织的修复。瘦肉也是不错的选择,像鸡肉、牛肉等,以鸡肉为例,每100克鸡肉中蛋白质含量约为20克左右,能为身体提供修复所需的营养。鱼类同样富含优质蛋白质,且脂肪含量相对较低,例如鲈鱼,每100克鲈鱼中蛋白质含量可达18克左右,清蒸鲈鱼是比较适合术后食用的做法,易于消化,利于营养吸收。 二、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等作用,能促进伤口愈合。柑橘类水果是维生素C的良好来源,如橙子,每100克橙子中维生素C含量约为33毫克,每天吃1-2个橙子可以补充足够的维生素C。猕猴桃也是维生素C的宝库,每100克猕猴桃中维生素C含量可高达62毫克,适当食用有助于身体恢复。 维生素B族:对身体的新陈代谢等有重要作用。全麦面包富含B族维生素,每100克全麦面包中含有一定量的B族维生素,像维生素B1、B2等,能参与身体能量代谢等过程,促进身体机能恢复。燕麦也是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煮燕麦粥食用,易于消化,可为身体提供持续的营养支持。 三、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 术后身体较为虚弱,需要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来提供能量。米粥是很好的选择,例如小米粥,小米易于消化,富含碳水化合物,能快速为身体补充能量,而且对胃肠道的负担较小。面条也是不错的选择,煮软的面条搭配清淡的汤,如蔬菜汤面等,易于消化吸收,可为身体提供必要的能量来源,满足身体基本的能量需求,利于术后恢复。 四、对于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儿童患者:儿童肠息肉术后,在饮食上要更加注重易消化和营养均衡。例如蛋白质的摄入可以选择鸡蛋羹、豆腐等更易被儿童消化的食物。维生素的补充可以通过水果泥等形式,像苹果泥、香蕉泥等,既补充了维生素又易于儿童消化。碳水化合物可以选择米糊等。同时要注意避免儿童食用过硬、不易消化的食物,防止刺激胃肠道。 老年患者:老年患者胃肠功能相对较弱,在选择食物时要更加精细。蛋白质的摄入可以选择鱼肉、虾肉等,这些肉类易于消化。维生素的补充可以多吃一些软烂的蔬菜,如南瓜、胡萝卜等,做成蔬菜泥等形式。碳水化合物可以选择软米饭等。并且要注意少量多餐,避免一次进食过多加重胃肠道负担。同时老年患者如果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要注意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选择低糖的食物来补充碳水化合物。
2025-10-13 12:18:11 -
盲肠炎和直肠炎的区别
盲肠炎是盲肠发生的炎症,病因多与阑尾管腔阻塞继发感染等有关,症状为转移性右下腹痛等,检查有体格检查、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治疗多需手术或保守;直肠炎是直肠部位炎症,病因包括感染、自身免疫等,症状有直肠不适、大便性状改变等,检查有直肠指检、结肠镜等,治疗依病因进行,且不同人群患病及诊疗需考虑自身特点。 一、定义与发病部位 盲肠炎:盲肠发生的炎症,盲肠是大肠起始部,位于右下腹,连接回肠和结肠。 直肠炎:直肠部位的炎症,直肠是自肛缘起向上15cm的一段大肠,位于盆腔下部。 二、病因 盲肠炎:多因阑尾管腔阻塞(如淋巴滤泡增生、粪石等),继发细菌感染引起,也可能与肠道细菌感染、肠道寄生虫感染等有关,不良生活方式(如长期饮食不规律等)可能增加发病风险,不同年龄人群发病可能与各自常见的诱因相关,比如儿童可能因淋巴组织活跃致阑尾管腔阻塞更易患盲肠炎。 直肠炎:感染因素包括细菌(如痢疾杆菌等)、病毒、真菌等感染直肠;自身免疫性因素,如溃疡性结肠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直肠;放射性损伤,盆腔放疗患者可能出现直肠炎;异物损伤,直肠内异物损伤可引发炎症;长期不良生活方式,如长期便秘、腹泻刺激直肠黏膜,老年人因肠道功能衰退等因素可能更易受这些病因影响。 三、症状表现 盲肠炎:典型症状是转移性右下腹痛,开始多为上腹部或脐周疼痛,数小时后转移并固定在右下腹,还可伴有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发热程度因感染轻重而异,儿童患盲肠炎时症状可能不典型,易被忽视。 直肠炎:主要症状有直肠部位的不适,如直肠下坠感、里急后重(总有排便不尽感),大便性状改变,可出现黏液便、脓血便,还可能有腹痛,疼痛程度和性质多样,老年人直肠炎可能因机体反应较弱,症状相对不典型,需更细致观察。 四、检查方法 盲肠炎:体格检查可见右下腹麦氏点压痛、反跳痛;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可见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影像学检查如腹部B超可发现阑尾肿大、周围渗出等情况,儿童进行腹部B超时需考虑辐射剂量等问题,选择合适的检查方式。 直肠炎:直肠指检可触及直肠黏膜粗糙、质脆等;结肠镜检查是诊断直肠炎的重要方法,能直接观察直肠黏膜病变情况并取活检;大便常规及培养可了解有无感染等情况,老年人进行直肠指检和结肠镜检查时需注意操作轻柔,避免造成损伤。 五、治疗原则 盲肠炎:一般建议手术治疗(如阑尾切除术),对于单纯性轻度盲肠炎早期也可考虑抗生素保守治疗,但多数情况下手术是有效治疗方式,不同年龄患者手术风险和术后恢复需综合评估,儿童手术要考虑其生长发育特点。 直肠炎:根据病因治疗,感染性直肠炎需针对病原体使用相应抗生素等;自身免疫性直肠炎需用免疫调节药物等;一般治疗包括注意休息,避免刺激性食物,老年人要注意营养支持和基础疾病的控制,保证治疗期间的生活质量和身体状况维持。
2025-10-13 12:17:13 -
胃穿孔影像表现
胃穿孔的影像表现包括X线、CT、超声检查的不同情况。X线可见游离气腹及腹腔内液体影;CT可见胃壁异常改变及腹腔内渗出、脓肿形成;超声可见膈下游离气体及腹腔积液,不同人群在各影像表现上因自身情况有一定差异但本质是胃穿孔所致。 一、X线影像表现 1.游离气腹:是胃穿孔较典型的X线表现,立位X线平片可见膈下新月形透亮影,这是因为腹腔内游离气体上升至膈下,积聚形成。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等人群,该表现的意义相同,均提示存在胃穿孔导致腹腔内气体积聚。比如儿童胃穿孔时,若存在游离气腹,同样能在X线片上观察到膈下的游离气体影。 2.腹腔内液体影:胃穿孔后,胃内容物进入腹腔,可能导致腹腔内出现液体聚集,在X线片上可表现为腹腔内肠管间隙模糊等情况,不同生活方式人群(如长期酗酒者可能本身存在胃肠道功能紊乱等基础情况,更易出现胃穿孔相关影像改变)的液体影表现可能因基础疾病有所差异,但本质上都是胃穿孔后腹腔内液体异常积聚的体现。 二、CT影像表现 1.胃壁异常改变:可见胃壁局部增厚、中断等情况,胃穿孔处胃壁连续性被破坏。从年龄角度看,儿童胃穿孔时胃壁的CT表现与成人有一定差异,儿童胃壁相对较薄,穿孔后胃壁的异常改变可能在CT上显示的程度和范围有其特点;对于女性和男性,胃壁本身结构差异不大,但在合并其他疾病时可能影响胃壁异常改变的显示,比如女性若合并妇科疾病可能分散医生对胃穿孔相关影像的注意力,但胃壁本身的CT表现特征是基于胃组织本身的病理改变。 2.腹腔内渗出及脓肿形成:胃穿孔后,腹腔内会有渗出液,CT上可表现为腹腔内的低密度影等。随着时间推移,可能会形成脓肿,表现为腹腔内局限性的液性暗区伴有周围组织的炎性反应。不同病史的患者,如既往有胃部慢性炎症病史的患者,胃穿孔后腹腔渗出及脓肿形成的情况可能与无既往病史者不同,既往有炎症的胃组织在穿孔后更易引发较严重的腹腔炎症反应,导致渗出和脓肿形成更明显。 三、超声影像表现 1.膈下游离气体:超声检查时可发现膈下有游离气体的回声,表现为强回声伴后方的声影等。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进行超声检查时,膈下游离气体的显示可能受儿童腹腔气体分布等因素影响,但仍可通过超声技术观察到相关征象;在性别方面,超声对膈下游离气体的显示不受明显性别差异影响;生活方式方面,长期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不直接影响超声对膈下游离气体的显示,但如果长期吸烟导致肺部疾病进而影响呼吸等情况可能间接影响腹腔气体的观察,但超声主要还是基于腹腔内气体的物理特性来显示。 2.腹腔积液:超声可探及腹腔内的积液,表现为腹腔内的无回声区等。不同病史的患者,如有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史的患者,胃穿孔后超声探及的腹腔积液可能更具特征性,因为溃疡病史提示胃组织本身存在病变基础,穿孔后积液的量和分布等可能有一定规律。
2025-10-13 12:16:52 -
胃里面长瘤子怎么治疗
胃里面长瘤子需先通过多种检查初步评估,良性瘤子治疗方式因类型而异,息肉样良性瘤子可胃镜下切除,其他良性瘤子有手术指征时可能需外科手术;恶性瘤子(胃癌等)治疗包括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等,需综合患者病情、身体状况等多方面因素由多学科团队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充分考虑不同人群特点以保障患者健康和生活质量。 一、胃里面长瘤子的初步评估 胃里面长瘤子首先需要通过多种检查明确其性质,比如胃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瘤子的形态、大小等,并可取组织进行病理活检,这是明确瘤子是良性还是恶性的关键。影像学检查如腹部CT、MRI等有助于了解瘤子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有无转移等情况。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病史的人群,胃长瘤子的情况可能有所不同,例如长期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病史的人群相对更易出现胃部肿瘤相关病变;长期吸烟、酗酒的人群胃长瘤子的风险可能增加等。 二、良性胃瘤子的治疗 (一)息肉样良性瘤子 如果是较小的胃息肉样良性瘤子,可在胃镜下进行切除,如高频电凝切除、氩离子凝固术等。这种方法创伤小,恢复快,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相对较少见胃息肉样良性瘤子,但成人中较为常见,一般术后注意饮食调养即可,遵循少食多餐、避免刺激性食物等原则。 (二)其他良性瘤子 对于一些其他类型的良性胃瘤子,如平滑肌瘤等,若有手术指征,可能需要外科手术切除。手术方式会根据瘤子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对于老年患者,需要充分评估其心肺功能等全身状况,以确定手术的可行性和风险。 三、恶性胃瘤子(胃癌等)的治疗 (一)手术治疗 是胃癌的主要治疗手段。早期胃癌可通过根治性手术切除,根据肿瘤的部位、大小等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如胃部分切除术、全胃切除术等。对于不同年龄患者,老年患者手术风险相对较高,需要更精细的术前评估和术后护理;年轻患者则要考虑术后的生活质量等问题。 (二)化疗 可用于术前新辅助化疗,缩小肿瘤体积,提高手术切除率;术后辅助化疗,杀灭残留的癌细胞;也可用于晚期胃癌的姑息化疗。不同化疗方案的选择会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肿瘤的病理类型等因素,对于身体状况较差的患者,要权衡化疗的获益与不良反应。 (三)放疗 对于局部晚期胃癌,可采用放疗来控制肿瘤生长、缓解症状等。但放疗可能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如放射性食管炎、胃炎等,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谨慎选择。 (四)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 对于有相应靶点的胃癌患者可采用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也在不断探索应用中。这些治疗方法相对精准,但也有各自的适应证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需要在专业医生评估后选择合适的患者进行应用。 总之,胃里面长瘤子的治疗需要综合患者的具体病情、身体状况等多方面因素,由多学科团队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在治疗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不同人群的特点,以最大程度地保障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2025-10-13 12:1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