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专注于小儿微创外科,先天性巨结肠,胆总管囊肿,小儿直肠肛门畸形,小儿腹腔镜,肿瘤,腹股沟斜疝、鞘膜积液、胆道闭锁,肠道畸形,肝脏移植等。
向 Ta 提问
教授,主任医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胃肠外科副主任,中山医科大学医学博士,中山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分会青年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医师分会委员,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妇幼微创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妇幼保健协会小儿外科分会常务兼秘书,有19年的外科临床工作经验,曾在美国著名的费城儿童医院、辛辛那提儿童医院医学中心任访问学者,系统学习了小儿腹腔镜、机器人和先天性直肠肛门畸形的系统治疗,师从著名的Alberto Pena教授、Shakula教授等。 他专注于儿童微创外科手术,有相当丰富的临床经验,带领的团队每年完成胃肠疾病、肝胆疾病、儿童肿瘤及小儿微创手术超过900余例;近5年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发表SCI高水平文章2篇(IF:13.314,IF:6.359),省级医学科研课题5项,在中华和中国系列杂志以第一作者发表论著18篇,作为主要编写人员和编委会秘书主持编写了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儿科常见疾病临床诊疗路径》和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的《小儿外科诊疗流程》2部著作,连续两年被评为医院“服务之星”。
展开-
直肠肿瘤的症状
直肠肿瘤的常见症状有便血、排便习惯改变、肛门坠胀感、腹痛、腹部肿块等,中老年人较为多见。诊断直肠肿瘤需要进行直肠指诊、结肠镜检查、影像学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等。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预防直肠肿瘤需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进行肠道检查、及时治疗肠道疾病、注意饮食卫生。 1.便血:是直肠肿瘤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血液通常与大便混合,呈鲜红色或暗红色。有时,血液可能会附着在大便表面,或者呈现出黏液状。 2.排便习惯改变:包括腹泻、便秘或两者交替出现。排便次数可能会增加或减少,粪便形状也可能会变细或变扁。 3.肛门坠胀感:肿瘤可能会刺激直肠黏膜,导致肛门坠胀感或不适感。 4.腹痛:腹痛可能是间歇性的,也可能是持续性的。疼痛的程度和性质因个体差异而异。 5.腹部肿块:在晚期,直肠肿瘤可能会导致腹部肿块的形成,但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 6.其他症状:如贫血、消瘦、乏力、食欲不振等,可能是由于肿瘤消耗身体营养物质或其他并发症引起的。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症状也可能与其他肠道疾病有关,如痔疮、肛裂、溃疡性结肠炎等。因此,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尤其是年龄较大、有肠道肿瘤家族史或其他高危因素的人群,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诊断。 诊断直肠肿瘤通常需要进行以下检查: 1.直肠指诊:医生通过直肠指诊可以触摸到直肠内的肿块,初步判断肿瘤的位置和大小。 2.结肠镜检查:是诊断直肠肿瘤的重要方法。通过结肠镜可以直接观察直肠黏膜的情况,并进行组织活检,以确定肿瘤的性质和类型。 3.影像学检查:如腹部超声、CT、磁共振成像(MRI)等,可以帮助医生了解肿瘤的侵犯范围和转移情况。 4.肿瘤标志物检测:一些肿瘤标志物如癌胚抗原(CEA)、CA19-9等可能在直肠肿瘤患者中升高,但它们的特异性不高,不能单独作为诊断依据。 治疗直肠肿瘤的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肿瘤的分期、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治疗需求等因素综合决定。 预防直肠肿瘤的发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 2.定期进行肠道检查,如结肠镜检查,尤其是有肠道肿瘤家族史的人群。 3.及时治疗肠道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 4.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高脂肪、高蛋白质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和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总之,直肠肿瘤的症状多样化,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至关重要。如果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以便早发现、早治疗。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定期进行肠道检查也是预防直肠肿瘤的重要措施。
2025-10-13 11:55:06 -
麻痹性肠梗阻的临床表现
麻痹性肠梗阻临床表现包括症状和体征两方面,症状有程度较轻呈持续性胀痛或不适的腹痛、早期即出现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等)、显著腹胀(全腹膨隆)、停止排气排便(早期可能有少量排出);体征上腹部膨隆、叩诊鼓音,听诊肠鸣音减弱或消失,严重时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等全身表现。 一、症状表现 腹痛:程度较轻,多为持续性胀痛或不适,一般不如机械性肠梗阻那样剧烈的阵发性绞痛。这是由于肠管扩张、痉挛等因素刺激肠道神经所致,不同年龄、性别患者表现可能相似,但儿童因表达能力受限可能更难准确描述腹痛性质,需通过观察其哭闹、表情等综合判断。对于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如曾有腹部手术史者,要警惕术后肠麻痹等情况导致的麻痹性肠梗阻,其腹痛表现可能与原发病变有一定关联。 呕吐:早期即可出现,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含胆汁,甚至为棕褐色粪样内容物。这是因为肠道扩张,内容物逆蠕动向上反流引起。不同年龄阶段呕吐表现有差异,新生儿麻痹性肠梗阻呕吐可能较为频繁且易被忽视,需密切关注;成年患者呕吐相对更易被察觉,但也需结合其他表现综合判断。 腹胀:往往较为显著,全腹膨隆是其特点。由于肠道蠕动减弱或消失,大量气体和液体积聚在肠腔内,导致腹部膨胀。各年龄段患者腹胀表现相似,但儿童因腹腔容积相对较小,腹胀可能更明显,容易影响呼吸等功能,需特别注意呼吸情况及腹部体征变化。有慢性肠道疾病病史的患者,其腹胀可能在原有基础上加重,需警惕麻痹性肠梗阻的发生。 停止排气排便:这是较为典型的表现,但在早期可能仍有少量气体或粪便排出,需注意与不完全性肠梗阻相鉴别。随着病情进展,排气排便会逐渐停止。不同人群停止排气排便的时间可能因个体差异及病情严重程度不同而有所不同,对于老年人等胃肠功能本身较弱的人群,可能停止排气排便的时间相对较早或更明显。 二、体征表现 腹部体征:腹部膨隆,叩诊呈鼓音,这是因为肠腔内积气所致。听诊时肠鸣音减弱或消失,这是麻痹性肠梗阻的重要体征之一,正常肠鸣音每分钟4-5次,而麻痹性肠梗阻时肠鸣音明显减少或消失。儿童听诊肠鸣音时需注意其正常范围与成人有别,且要结合其他表现综合判断。对于有腹部手术史的患者,再次出现麻痹性肠梗阻时,腹部体征可能因原手术造成的粘连等情况而有所不同,需仔细检查。 全身表现:病情严重时可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等表现,如皮肤干燥、眼窝凹陷、尿量减少等。严重的电解质紊乱还可能导致心律失常等情况,尤其在老年患者或原有心血管基础疾病的患者中更需警惕。对于婴幼儿患者,由于其体液调节能力较差,发生麻痹性肠梗阻时更容易出现脱水及电解质紊乱,需密切监测体液平衡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纠正。
2025-10-13 11:55:05 -
做胃息肉手术要多久
胃息肉手术时长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息肉大小、数量、生长部位及患者身体状况等;不同手术方式时长有差异,内镜下息肉切除术依情况时长不同,外科手术切除时长相对较长;特殊人群中,儿童因解剖结构娇嫩手术时间可能稍长,老年患者因伴基础疾病手术时间受生命体征监测等影响,时长在30分钟到2小时左右。 一、手术时长的影响因素 胃息肉手术的时长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首先是息肉的大小和数量,一般来说,较小且数量少的息肉手术相对较快,可能在10-30分钟左右就能完成;而较大或者数量较多的息肉,手术操作会更复杂,时长可能会延长,有时甚至能达到1-2小时及以上。其次是息肉生长的部位也很关键,如果息肉生长在特殊部位,如靠近贲门或者幽门等结构复杂的区域,手术操作难度增加,也会使手术时间相应延长。另外,患者的身体状况也有影响,比如患者存在严重的心肺疾病等基础疾病时,手术中需要更多的监测和准备,可能会使手术时长有所变化。 二、不同手术方式的时长差异 1.内镜下息肉切除术 对于一些比较表浅、直径较小的胃息肉,采用内镜下高频电切术等方法,手术时间通常较短,一般在15-30分钟左右。这种手术方式是通过内镜将电切设备引入胃部,直接对息肉进行切除,操作相对简便快捷。 但如果息肉需要进行黏膜下剥离术(ESD)等相对复杂的内镜下操作来切除较大或者位置较特殊的息肉,手术时间会明显延长,可能需要30分钟到1-2小时不等,这是因为需要精细地进行黏膜下剥离,避免损伤周围组织。 2.外科手术切除 如果是因为息肉较大、怀疑有恶变等情况需要进行外科手术切除胃息肉,手术时长会相对较长。一般可能需要1-3小时甚至更久,这是因为外科手术需要进行腹部切口,暴露胃部,然后进行息肉所在部位的胃组织切除等操作,手术步骤相对复杂,涉及到术中的解剖、缝合等多个环节。 三、特殊人群的情况 1.儿童患者 儿童患胃息肉相对较少,但如果进行胃息肉手术,由于儿童的胃部解剖结构相对成人更为娇嫩,手术操作需要更加精细,所以手术时间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一般来说,儿童患者的手术时间可能会比成年患者稍长一些,因为要特别注意避免损伤儿童的胃黏膜等组织,操作需要更谨慎,大约可能在20分钟到1小时左右,但具体还需根据息肉的具体情况而定。 2.老年患者 老年患者往往伴有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在进行胃息肉手术时,手术中需要更加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因为老年患者的身体耐受性相对较差。所以手术时间可能会因为需要更多的监测和调整而有所不同,一般可能在30分钟到2小时左右,并且需要在手术前后更加严密地控制基础疾病,以确保手术安全进行。
2025-10-13 11:54:38 -
直肠神经内分泌瘤手术后休息多久
直肠神经内分泌瘤手术后休息时间受手术方式、个体差异影响,手术方式不同休息时长有别,个体差异中年龄和身体基础状况起作用,且术后需监测恢复情况调整休息时间,若恢复异常休息时间需相应延长。 内镜下切除手术:若直肠神经内分泌瘤较小,行内镜下切除手术,创伤相对较小。一般来说,年轻、身体状况良好且无基础疾病的患者,休息1-2周左右基本可恢复日常轻度活动,但3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对于年龄较大或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的患者,可能需要适当延长休息时间至2-4周,以确保身体充分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风险。 开腹手术或腹腔镜手术:若肿瘤较大或有局部浸润等情况,需行开腹手术或腹腔镜手术,创伤相对较大。年轻、体质较好的患者通常需要休息4-8周左右才能逐步恢复正常活动。而老年患者身体机能衰退,恢复能力相对较弱,可能需要休息6-12周甚至更长时间。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如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术后需要更长时间休息来恢复体力,以利于呼吸功能等的恢复,一般建议休息8-12周,且在休息期间要密切关注自身呼吸、伤口等情况。 个体差异的影响 年龄因素:儿童患者身体修复能力相对较强,但直肠神经内分泌瘤在儿童中较为罕见,若发生,行手术后休息时间一般相对较短,约2-4周可逐渐恢复日常轻度活动,但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仍需注意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营养摄入以促进身体恢复。老年患者随着年龄增长,各器官功能衰退,术后恢复时间明显延长,除了休息时间更长外,还需特别注意预防术后感染、促进伤口愈合等,家属需给予更多照顾,关注老年患者的心理状态,避免其因恢复缓慢而产生焦虑情绪,影响恢复。 身体基础状况:本身健康状况良好、无慢性疾病的患者,术后恢复相对较快,休息时间可按上述手术方式对应的较短时间执行。而患有慢性疾病(如高血压、肾病等)的患者,术后需要更精心的护理和更长时间休息,因为慢性疾病可能影响身体的整体恢复能力,需要额外时间让身体在手术后调整以控制基础疾病对手术恢复的不利影响。例如,高血压患者术后要保证血压稳定,需要充足休息来配合血压的控制,休息时间可能较健康人群延长2-4周。 术后恢复情况的监测与调整 患者在休息期间需密切关注自身伤口愈合情况、有无腹痛、便血等不适症状。如果术后恢复顺利,无明显不适,可逐步增加活动量。但如果出现伤口感染、发热、剧烈腹痛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休息时间也需相应延长,根据具体病情恢复情况重新评估休息时长。例如,若术后出现伤口感染,可能需要暂停增加活动量,延长休息时间至感染完全控制,一般可能需要延长1-2周甚至更久,直到伤口完全愈合且各项指标恢复正常。
2025-10-13 11:54:20 -
轻微胃穿孔是什么引起的
轻微胃穿孔的引发因素包括:胃溃疡导致,如幽门螺杆菌感染及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等可致;外伤因素,包括腹部外伤及医源性因素;暴饮暴食及剧烈呕吐,短时间大量进食使胃内压骤增或剧烈呕吐致胃内压急剧变化易引发,本身有胃黏膜病变者或患幽门梗阻等人群更易出现。 一、胃溃疡导致 1.发病机制:胃溃疡是胃黏膜被胃酸和胃蛋白酶消化而形成的慢性溃疡。当溃疡不断加深,穿透胃壁肌层等结构时,就可能引发轻微胃穿孔。例如,长期幽门螺杆菌(Hp)感染会破坏胃黏膜屏障,使得胃酸等容易损伤胃组织,进而增加胃溃疡及胃穿孔的发生风险。Hp感染在全球范围内较为普遍,约50%的人群受到感染,在一些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感染率可能更高。 2.相关因素: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阿司匹林等)也是重要诱因,这类药物会抑制胃黏膜前列腺素的合成,削弱胃黏膜的保护作用,使胃黏膜更容易受到胃酸等的侵蚀,从而增加胃溃疡和胃穿孔的发生几率。不同年龄、性别均可因这些因素患病,比如老年人群由于胃黏膜修复能力下降,且可能有多种基础疾病需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患病风险相对较高;女性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激素水平变化可能也会对胃黏膜状态产生一定影响,但总体上男女发病无绝对性别差异,主要与生活方式及基础疾病等相关。 二、外伤因素 1.腹部外伤:腹部受到外力撞击等外伤时,可能直接导致胃壁损伤,进而引发轻微胃穿孔。比如车祸中腹部受到剧烈撞击、高处坠落腹部着地等情况,都有可能使胃组织受损出现穿孔。不同年龄段人群都可能因意外外伤导致,儿童可能在玩耍时发生意外碰撞等情况,成年人则可能因交通事故、工伤等导致腹部外伤,老年人也可能因摔倒等意外造成腹部受伤。 2.医源性因素:在一些医疗操作过程中也可能出现医源性胃穿孔,比如胃镜检查时,如果操作不规范,可能会导致胃黏膜损伤穿孔,但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不过也需要医护人员在操作时严格遵循规范以降低风险。 三、暴饮暴食及剧烈呕吐 1.暴饮暴食:短时间内大量进食,会使胃内压力突然增高,胃壁承受过大压力,可能导致胃壁薄弱处发生穿孔,尤其是本身存在胃黏膜病变的人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不同生活习惯的人群都可能因暴饮暴食发病,比如一些饮食不规律、经常聚餐且暴饮暴食的人群,发病风险相对较高。 2.剧烈呕吐:剧烈呕吐时,胃内压力急剧变化,也可能导致胃穿孔。例如患有幽门梗阻的患者,容易出现频繁剧烈呕吐,进而增加胃穿孔的发生风险。不同年龄人群均可发生,幽门梗阻在各年龄段都可能出现,比如儿童可能因先天性幽门狭窄等原因导致幽门梗阻,成年人则可能因溃疡瘢痕等引起幽门梗阻,老年人也可能因肿瘤等因素出现幽门梗阻。
2025-10-13 11:5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