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促排卵,人工授精,试管婴儿等辅助生殖技术。
向 Ta 提问
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广东省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青年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委员。2000年开始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为女性生殖内分泌以及不孕不育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及盆腔输卵管因素导致的不孕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展开-
输卵管积水腹腔镜手术的危害
输卵管积水腹腔镜手术存在感染、出血、损伤邻近器官、复发、影响生育功能及麻醉相关等风险,不同年龄、性别患者及不同生活方式下风险有所差异,如有基础妇科炎症病史、长期服抗凝药、有盆腔手术史等会增加相应风险,年轻有生育需求患者受手术对生育功能影响更大,老年患者麻醉相关风险可能更高。 一、感染风险 输卵管积水腹腔镜手术中,存在感染的可能性。手术操作过程中,若无菌操作不严格,细菌等病原体有可能侵入手术部位,引发盆腔感染等情况。不同年龄、性别患者感染风险有所不同,例如有基础妇科炎症病史的女性,本身阴道、宫颈等部位细菌定植情况可能更复杂,手术中感染风险相对更高。生活方式方面,若患者在术前有不注意外阴清洁等情况,也会增加感染几率。 二、出血问题 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出血现象。腹腔镜手术虽为微创,但仍有损伤血管导致出血的可能。对于不同年龄患者,比如老年患者可能存在血管脆性增加等情况,出血风险相对更高。性别上女性因生殖系统解剖结构特点,手术中损伤相关血管的概率需关注。生活方式中,长期服用抗凝药物等情况会显著增加手术出血风险。 三、损伤邻近器官 由于输卵管周围解剖结构复杂,腹腔镜手术有损伤邻近器官的风险,如损伤膀胱、肠道等。不同年龄患者身体机能不同,对手术中器官位置感知等有差异,老年患者可能因器官位置改变等增加损伤风险。性别上女性生殖系统与膀胱、肠道等毗邻关系固定,但手术操作仍需精准以避免损伤。生活方式中,有盆腔手术史等情况会使器官粘连情况复杂,增加损伤邻近器官的可能性。 四、复发可能 输卵管积水有一定的复发几率,即便进行了腹腔镜手术,术后输卵管积水仍有可能再次出现。年龄方面,年轻患者生殖系统功能活跃,复发相关因素影响可能更明显。性别上无显著性别差异导致复发,但个体差异需考虑。生活方式中,术后恢复不良等情况可能增加复发风险。 五、对生育功能的影响 手术可能对生育功能产生影响,如术后输卵管功能恢复不佳,影响卵子运输等,从而降低自然受孕几率,甚至可能导致异位妊娠等情况。不同年龄患者生育需求及自身恢复能力不同,年轻有生育需求患者受影响更大。性别就是女性患者,重点关注对其生育的影响。生活方式中,术后未遵医嘱进行规范康复等会影响生育功能恢复。 六、麻醉相关风险(若有麻醉) 若手术需要麻醉,就存在麻醉相关风险。不同年龄患者对麻醉药物的耐受性不同,老年患者可能对麻醉药物更敏感,出现麻醉相关并发症风险更高。性别上无特殊性别导致麻醉风险差异,但个体对麻醉的反应存在差异需关注。生活方式中,术前有吸烟等情况会影响麻醉效果及增加麻醉风险
2025-10-15 14:39:46 -
卵泡生成素是什么
卵泡生成素(FSH)是垂体前叶嗜碱性细胞分泌的糖蛋白激素,对男女生殖系统重要,对女性可促卵泡发育、参与排卵及性激素分泌调节,对男性可促睾丸生精上皮发育和精子生成,临床可评估生殖功能、辅助诊断内分泌疾病,不同人群FSH意义不同,如年轻女性正常FSH保生育力,不良生活方式等可影响FSH致生殖紊乱,有生殖病史者检测FSH助明病因病情变化。 对女性生殖系统的作用 卵泡发育阶段:在女性青春期前,FSH水平较低,进入青春期后,随着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增加,刺激垂体分泌FSH增加,FSH促进卵巢内卵泡的生长发育。一般每个月经周期开始时有多个卵泡同时发育,但通常只有一个优势卵泡可以完全成熟并排卵,FSH在其中起到调节卵泡选择等作用。例如,在卵泡早期,FSH促使卵泡颗粒细胞增生分化,合成多种蛋白,为卵泡生长提供支持。 与排卵及性激素分泌关系:随着卵泡发育成熟,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会对FSH分泌产生反馈调节作用。当卵泡发育到一定程度,体内雌激素达到高峰时,会引起LH(黄体生成素)峰的出现,进而促进排卵。同时,FSH也参与雌激素的合成调节,卵泡颗粒细胞在FSH作用下,通过一系列生化反应合成雌激素。 对男性生殖系统的作用 在男性中,FSH促进睾丸曲细精管的生精上皮发育和精子生成。曲细精管中的生精细胞在FSH和雄激素的共同作用下,逐步分化发育成精子。 临床意义 评估生殖功能:通过检测血清中FSH的水平,可以辅助评估生殖系统功能。例如,女性在不同月经周期阶段FSH水平不同,卵泡期FSH一般维持在较低水平,排卵前会有一个升高的过程;绝经期女性由于卵巢功能衰退,FSH水平会显著升高,可达到几十甚至上百mIU/mL。男性如果FSH异常升高,可能提示睾丸生精功能障碍等问题,如克氏综合征患者往往表现为FSH升高,同时伴有雄激素水平降低等。 辅助诊断内分泌疾病: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病变会影响FSH的分泌和作用。比如垂体病变导致FSH分泌不足,会引起性腺功能减退;而下丘脑病变导致GnRH分泌异常,也会影响FSH的分泌,进而影响生殖功能。 对于不同年龄、生活方式的人群,FSH的意义有所不同。年轻女性正常范围内的FSH水平保障正常的卵泡发育和排卵,从而维持正常生育能力;长期熬夜、精神压力过大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影响下丘脑-垂体功能,进而影响FSH分泌,导致生殖功能紊乱。对于有生殖系统相关病史的人群,检测FSH有助于明确病因和评估病情变化。例如有卵巢早衰病史的女性,定期监测FSH水平可以动态了解卵巢功能衰退情况。
2025-10-15 14:39:26 -
怎么自测输卵管通不通
输卵管通不通可通过基础体温监测法和月经周期观察法自测,但这两种方法准确性有限。基础体温监测法是清晨醒来后测体温并记录,观察一个月经周期体温变化,但其易受多种因素干扰;月经周期观察法是关注月经的周期、经量、经期等情况,然而月经不调原因众多不能据此确诊。要明确输卵管情况还需借助医学检查,如输卵管通液术和输卵管造影,输卵管造影更清晰但有适用时间及禁忌情况,不同年龄女性做检查需注意相关问题,总之自测准确性有限,明确输卵管情况应及时就医做专业医学检查。 一、基础体温监测法 原理:女性排卵后体温会升高0.3-0.5℃,若输卵管不通畅,排卵可能受影响,基础体温的双相变化可能不明显。但这种方法的准确性有限,因为基础体温易受多种因素干扰,如睡眠、疾病等。不同年龄女性基础体温调节可能有差异,年轻女性激素调节相对更稳定,但也不能仅以此准确判断输卵管情况。 操作方法:每天清晨醒来后,在未进行任何活动前测量体温,并记录下来。坚持测量一个月经周期,观察体温的变化情况。 二、月经周期观察法 原理:正常情况下,输卵管通畅不影响月经周期,但如果输卵管不通是由于盆腔粘连等原因导致,可能会影响卵巢功能,进而出现月经不调等情况。不过月经不调的原因众多,不能单纯以此判断输卵管是否通畅。不同生活方式的女性,如长期熬夜、压力大的女性,本身就容易出现月经紊乱,会干扰对输卵管情况的判断。有妇科病史的女性,月经情况可能受既往疾病影响。 观察要点:关注月经的周期、经量、经期等情况。正常月经周期一般为21-35天,经期2-8天,经量5-80ml。如果出现月经周期明显延长或缩短、经量过多或过少、经期明显异常等情况,需进一步检查输卵管情况,但不能仅凭月经情况确诊输卵管是否通畅。 三、自测的局限性及建议 上述自测方法都不能准确确诊输卵管是否通畅,要明确输卵管情况,还需借助医学检查。常用的医学检查有输卵管通液术,通过向宫腔内注入液体,根据注液阻力大小、有无回流及患者感觉等判断输卵管是否通畅,但准确性相对输卵管造影低。输卵管造影是通过向宫腔及输卵管注入造影剂,在X线下观察造影剂充盈情况及输卵管是否有造影剂溢出等,能更清晰地判断输卵管是否通畅、阻塞部位等,一般建议在月经干净后3-7天进行,检查前需排除急性和亚急性内外生殖器炎症等情况。对于不同年龄女性,如接近更年期的女性,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影响检查结果的解读;有过盆腔手术史的女性,输卵管造影时需更谨慎评估风险。 总之,自测输卵管通不通的方法准确性有限,若要明确输卵管情况,应及时就医进行专业的医学检查。
2025-10-15 14:38:44 -
取卵后第三天小腹坠涨怎么回事
取卵后第三天小腹坠涨常见原因有正常生理反应(卵泡刺激影响、盆腔少量积液)、感染因素(细菌感染)、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早期表现(轻度OHSS)。应对措施为观察症状变化、保持良好生活方式、及时就医评估,不同年龄女性有不同观察重点,有基础疾病女性就医需详告病史。 卵泡刺激影响:取卵过程中,穿刺卵泡会对卵巢周围组织产生一定刺激,卵巢在恢复过程中可能会引起小腹坠胀感。一般来说,这种情况会随着身体对刺激的逐渐适应而缓解,多数女性在取卵后短时间内会出现,年龄对其影响相对较小,但年轻女性卵巢功能相对活跃,可能恢复时间相对稍快些;生活方式上,取卵后适当休息、避免剧烈运动有助于恢复。 盆腔少量积液:取卵后卵巢局部可能会有少量渗出液,积聚在盆腔引起坠胀感。这是机体对取卵操作的一种正常反应,不同年龄女性出现积液后的表现可能相似,但老年女性身体机能相对下降,恢复可能稍慢。 感染因素 细菌感染:如果取卵后卫生护理不当,细菌可能侵入盆腔等部位引发感染。这种情况在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的女性中风险相对较高,因为基础疾病可能影响身体免疫力。感染后除了小腹坠涨,还可能伴有发热、阴道分泌物异常等表现,不同年龄女性感染后的症状严重程度可能有所不同,年轻女性免疫系统相对较强,可能症状相对较轻,但也需及时就医。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早期表现 轻度OHSS:取卵后第三天可能是OHSS的早期阶段,表现为小腹坠涨,同时可能伴有腹胀、恶心等症状。这种情况在年轻、尤其是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相对更易发生,因为这类患者卵巢对促排卵药物反应更敏感。患者需要密切关注自身症状变化,若症状加重需及时处理。 应对措施及注意事项 观察症状变化:女性取卵后第三天出现小腹坠涨,要留意坠涨的程度、是否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如发热、阴道出血等)。如果只是轻度坠胀,无其他明显异常,可先休息观察。不同年龄女性观察重点略有不同,老年女性更要关注自身整体状况变化,年轻女性相对活力好,但也不能忽视异常情况。 保持良好生活方式:取卵后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饮食上要营养均衡,适量摄入高蛋白食物等。对于有基础疾病的女性,要更加严格控制基础疾病相关因素,如糖尿病患者要控制血糖等。 及时就医评估:如果小腹坠涨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通过相关检查(如妇科检查、超声等)来明确原因,若考虑感染或OHSS等情况,会进行相应的诊断和治疗。特殊人群如患有基础疾病的女性,在就医时要详细告知医生病史等情况,以便医生准确判断病情并制定合适的诊疗方案。
2025-10-15 14:38:41 -
女人一个月什么时候容易怀孕
月经周期规律女性易孕期在排卵日及前后共10天左右;月经周期不规律女性可通过基础体温法、宫颈黏液观察法推算易孕期;青春期女性月经周期不规律推算易孕期困难且要防过早性行为风险;围绝经期女性卵巢功能衰退、月经紊乱,可借助超声监测卵泡确定易孕期;有病史女性如患多囊卵巢综合征等需通过医学检查明确排卵情况确定易孕期。 一、月经周期规律女性的易孕期 对于月经周期规律,通常为28-30天的女性,排卵日一般在下次月经来潮前的14天左右。易孕期包括排卵日当天及其前5天和后4天,共10天左右。例如,若某位女性的月经周期从1号开始,下次月经预计在29号来潮,那么排卵日大约在15号,易孕期则为10-19号。这是因为卵子排出后可存活1-2天,精子在女性生殖道内可存活2-3天,所以在排卵前后这段时间同房,受孕的几率相对较高。 二、月经周期不规律女性的易孕期推算 基础体温法:女性排卵后基础体温会升高0.3-0.5℃。可以每天清晨醒来后,在未进行任何活动时测量基础体温并记录。通过绘制基础体温曲线来寻找体温升高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通常就是排卵日,进而可以大致确定易孕期。例如,连续几个月测量基础体温,若发现有一个月的基础体温较之前升高,那么排卵日大概就在体温升高前的3天左右,易孕期可相应推算。 宫颈黏液观察法:月经干净后,宫颈黏液量少、黏稠且浑浊。随着接近排卵日,宫颈黏液会逐渐增多、变稀薄、透明,像蛋清一样。当出现这种典型的蛋清样宫颈黏液时,往往预示着即将排卵,此时易孕期临近。比如,发现宫颈黏液变得清亮、拉丝度好时,接下来的1-2天可能就是排卵日,易孕期也随之到来。 三、特殊人群的易孕期考虑 青春期女性:青春期女性月经周期往往不规律,这是因为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尚未完全成熟。此时推算易孕期相对困难,可通过记录月经周期变化、结合基础体温法等综合判断。同时,由于青春期女性生殖系统还在发育中,要注意避免过早性行为带来的健康风险。 围绝经期女性:围绝经期女性卵巢功能逐渐衰退,月经周期也会变得紊乱。这个时期推算易孕期较为复杂,可借助超声监测卵泡发育情况来确定排卵时间,从而明确易孕期。围绝经期女性怀孕相对困难,但仍有受孕可能,且需要警惕怀孕相关的健康问题,如胎儿染色体异常等风险相对增加。 有病史女性:对于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内分泌疾病的女性,月经周期紊乱,排卵不规律甚至不排卵。需要通过医学检查,如超声监测卵泡、激素水平测定等,来明确排卵情况,进而确定易孕期。这类女性受孕相对困难,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备孕相关的监测和处理。
2025-10-15 14:3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