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敏娜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擅长:促排卵,人工授精,试管婴儿等辅助生殖技术。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广东省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青年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委员。2000年开始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为女性生殖内分泌以及不孕不育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及盆腔输卵管因素导致的不孕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展开
个人擅长
促排卵,人工授精,试管婴儿等辅助生殖技术。展开
  • 冰冻胚胎如何能存活下来

    冰冻胚胎存活核心是用冷冻保护剂取代细胞内部分水分降冰点减冰晶对细胞结构损伤,专业程序降温仪精准控温使细胞内水分有序排出保稳定,复温需快速均匀水浴减少冰晶再形成,基础疾病患者冷冻前要全面评估病情稳定后进行,女性冷冻时需合理调控激素水平维持内环境适宜,高龄女性冷冻要精准操作并密切关注身心变化。 一、冰冻保存的原理机制 冰冻胚胎存活的核心是通过特定方法降低细胞内水分结冰对细胞结构的破坏。细胞内水分在冷冻时若形成大冰晶会机械性损伤细胞膜、细胞器等结构,而添加冷冻保护剂(如二甲基亚砜等)可透过细胞膜,取代细胞内部分水分,降低冰点,使细胞内水分在缓慢降温过程中逐步脱水,减少冰晶的形成和对细胞的损伤。 二、冷冻设备的关键作用 专业的低温冷冻设备至关重要,例如程序降温仪能精准控制降温速率。以合适的速率(如每分钟降温0.3~0.5℃等)逐步降低温度,让细胞有足够时间适应低温环境,使细胞内的水分有序排出,避免因降温过快导致细胞内水分快速结冰而受损,保障细胞在低温状态下的稳定性。 三、复温过程的科学性 复温需快速且均匀以减少冰晶再形成。通常采用37~40℃的水浴快速复温,使细胞内的冰晶迅速融化,让细胞内的水分快速恢复液态,最大程度减少复温过程中对细胞结构的损伤,保证细胞能快速恢复正常生理功能。 四、不同人群的影响及注意事项 1.基础疾病患者:冷冻前需全面评估患者基础疾病状况,如患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等,需在病情稳定且能耐受冷冻相关操作的情况下进行,以降低冷冻过程中因基础疾病加重而影响胚胎存活的风险。 2.女性激素调控:女性在冷冻胚胎过程中,需合理调控激素水平,保证子宫内膜等内环境处于适宜胚胎冷冻保存的状态,比如通过规范的激素用药方案维持体内激素平衡,为胚胎后续复苏创造良好条件。 3.高龄女性:年龄较大的女性胚胎质量本身可能存在一定差异,冷冻保存时需要更精准的操作,如严格把控冷冻保护剂的浓度、降温速率的精准调节等,以提高高龄女性冰冻胚胎的存活几率,同时在冷冻前后要密切关注其身体的生理变化和心理状态,给予更细致的关怀。

    2025-10-15 13:20:44
  • 取卵和造影哪个疼

    取卵一般在局部麻醉下进行,多数人有下腹部胀痛等可耐受的不适;造影如输卵管造影会有下腹部坠胀、牵拉样疼痛,不通畅时更明显,两者疼痛感受受个体差异、操作具体情况、心理因素影响,个体差异大且临床会采措施减轻不适,特殊人群医生会采取合适应对保障舒适度。 取卵一般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多数人不会有剧烈难以忍受的疼痛,但可能会有一些不适感。取卵时通过阴道B超引导,将取卵针穿过阴道穹窿刺入卵巢获取卵子。在穿刺过程中,部分人可能会感觉到下腹部的胀痛等不适,这种不适程度因人而异,一般在可耐受范围内。对于痛觉敏感的人群,可能会感觉相对明显一些,但总体来说在麻醉下多数能较好地耐受取卵过程中的不适。 造影疼痛情况 造影包括输卵管造影等。输卵管造影时,需要将造影剂注入宫腔及输卵管,在这个过程中,有些人会感觉到下腹部的坠胀、牵拉样疼痛,尤其是当输卵管不通畅时,疼痛可能会比较明显。疼痛程度也与个体对疼痛的耐受程度有关,一般来说,大部分人可以忍受输卵管造影的疼痛,但也有少部分人会感觉疼痛较为剧烈。 影响疼痛感受的因素 个体差异:不同年龄、性别对疼痛的感受和耐受程度不同。年轻女性可能相对对疼痛的耐受程度有差异,一般来说,女性在月经周期等不同生理阶段对疼痛的感受也可能有变化。比如在月经前期,身体敏感度可能相对高一些,对疼痛的感受可能更明显。 操作时的具体情况:取卵时,如果卵巢位置较深等情况,可能会增加操作的难度,进而可能让受术者感觉到更明显的不适;输卵管造影时,如果输卵管堵塞严重,注入造影剂的阻力大,疼痛可能会更显著。 心理因素:紧张焦虑的情绪会放大对疼痛的感受,放松心态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对疼痛的感知。比如一些性格较为敏感、术前过度紧张的人,可能会觉得取卵或造影时的疼痛比实际更严重。 总体而言,取卵和造影的疼痛感受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个体差异较大,而且在临床操作中都会采取一些措施来尽量减轻受术者的不适。对于特殊人群,比如有严重疼痛耐受问题的人,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更合适的应对措施来保障操作的顺利进行以及受术者的舒适度。

    2025-10-15 13:19:56
  • 男性精子达到什么标准可以怀孕

    精液常规参数有精液量、精子浓度、精子活力、精子形态等标准,影响精子质量的因素包括生活方式(年龄、吸烟饮酒、久坐高温)和疾病(生殖系统、全身性疾病),特殊人群如不良生活习惯男性要改生活方式,患病男性要治基础病并定期复查。 精子浓度:每毫升精液中精子数量应≥15×10/毫升。精子浓度过低会降低受孕概率,因为到达卵子的精子数量不足。 精子活力:包括前向运动精子比例和总活力。前向运动精子(PR)正常应≥32%,总活力(PR+非前向运动精子,NP)应≥40%。精子活力低会影响精子游动到卵子的能力。 精子形态:正常形态精子比例应≥4%。畸形精子过多会影响受精能力和胚胎质量。 影响精子质量的因素及应对 生活方式因素 年龄:男性随着年龄增长,精子质量可能逐渐下降。35岁以上男性精子DNA完整性可能降低,染色体异常几率增加。建议男性在适宜年龄积极备孕,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吸烟饮酒:吸烟会导致精子畸形率升高、活力降低;过量饮酒会影响睾丸生精功能,降低精子质量。应戒烟限酒,减少对精子质量的不良影响。 久坐、高温环境:长时间久坐会影响阴囊部位血液循环,高温环境(如泡温泉、洗桑拿等)会抑制精子生成。建议避免长时间久坐,减少处于高温环境的时间。 疾病因素 生殖系统疾病:附睾炎、前列腺炎等生殖系统疾病可能影响精子的生成、成熟和运输。患有相关疾病应及时就医治疗,控制病情以维护精子质量。 全身性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等全身性疾病也可能对精子质量产生不利影响。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将血糖、血压等指标控制在合理范围,有助于维持正常精子质量。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有不良生活习惯的男性:这类男性应首先改变不良生活方式,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适度运动,以促进精子质量改善。例如,每天保证7~8小时充足睡眠,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抗氧化剂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坚果等。 患有生殖系统或全身性疾病的男性:需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基础疾病,定期复查精子质量,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在治疗过程中,要严格遵循医生的诊疗建议,按时服药或接受相关治疗措施。

    2025-10-15 13:19:53
  • 孕35天出血属于着床吗

    孕35天出血一般不属于着床出血,可能由先兆流产(与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有关)、宫外孕(与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有关)、宫颈病变(与年龄、生活方式等有关)等原因导致,出现出血应及时就医检查,同时注意休息、遵医嘱处理。 可能导致孕35天出血的原因及相关情况 先兆流产: 年龄因素:高龄孕妇(年龄≥35岁)发生先兆流产的风险相对较高,因为随着年龄增长,卵子质量下降,染色体异常等风险增加。 生活方式:过度劳累、剧烈运动、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增加先兆流产的发生几率。例如长期熬夜、高强度工作的孕妇,身体处于应激状态,不利于胚胎的稳定。 病史:有既往流产史、子宫畸形、内分泌失调(如黄体功能不全等)等病史的孕妇,孕35天出血更可能是先兆流产的表现。黄体功能不全时,孕激素分泌不足,不能很好地维持子宫内膜,从而导致出血。 宫外孕: 年龄与生活方式:育龄期女性都有发生宫外孕的可能,尤其是有输卵管炎等盆腔炎症病史的女性,炎症可能导致输卵管粘连、狭窄等,影响受精卵的正常运行,增加宫外孕风险。长期服用紧急避孕药等也可能影响输卵管的正常功能,增加宫外孕发生几率。 病史:有盆腔手术史(如输卵管手术等)、盆腔炎病史等的女性,孕35天出血需高度警惕宫外孕。宫外孕时,受精卵着床在子宫腔以外的部位,如输卵管等,随着胚胎的生长,可能导致着床部位破裂出血,引起腹痛、阴道出血等症状。 宫颈病变: 年龄:育龄女性宫颈病变的发生与HPV感染等因素相关,不同年龄都可能发生,但有性生活后,随着年龄增长,感染HPV等风险可能增加。 生活方式:多个性伴侣、不洁性生活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增加宫颈病变的发生风险。例如性生活紊乱的女性,感染HPV的几率大大提高,进而可能引发宫颈病变,导致接触性出血等,孕35天若存在宫颈病变,也可能出现阴道出血情况。 当孕35天出现出血情况时,无论何种原因,都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超声检查、血HCG及孕酮检测等,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同时,孕妇应注意休息,避免紧张焦虑,遵医嘱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

    2025-10-15 13:19:29
  • 什么是畸形精子症

    畸形精子症是精液中形态异常精子比例超出正常范围的病症,病因包括生殖系统感染、精索静脉曲张、内分泌异常、不良生活方式等,主要通过精液常规分析诊断,受年龄因素、生活方式影响及病史相关,年龄增长畸形率通常上升,长期接触有害物质等不良习惯或有生殖、内分泌疾病史者易患需定期检查精液。 一、定义 畸形精子症是指精液中形态异常的精子比例超出正常范围的病症。世界卫生组织(WHO)第五版标准规定,正常形态精子需≥4%,若精液中畸形精子率超过一定阈值(通常≥96%)则可诊断为畸形精子症。 二、病因分析 (一)生殖系统感染 如附睾炎、前列腺炎、精囊炎等生殖系统感染性疾病,可影响精子的生成与发育,导致精子形态异常。研究表明,炎症因子等可干扰精子正常的形态构建过程。 (二)精索静脉曲张 精索静脉曲张会使睾丸局部温度升高、微循环障碍,影响精子的生成环境,进而增加畸形精子的比例。 (三)内分泌异常 体内激素水平失衡,例如雄激素水平不足、促性腺激素分泌异常等,会干扰精子的正常发育,导致精子形态出现异常。 (四)不良生活方式 长期吸烟、酗酒、过度劳累、长期处于高温环境(如频繁泡热水澡、长时间久坐)等,均可能影响精子的正常形态,增加畸形精子的产生几率。 三、诊断标准 主要通过精液常规分析来诊断畸形精子症。医生会在显微镜下观察精子形态,统计正常形态精子与畸形精子的比例,依据WHO第五版标准判断是否符合畸形精子症的诊断。 四、影响因素及特殊人群提示 (一)年龄因素 随着男性年龄增长,精子的畸形率通常会呈上升趋势,这与睾丸生精功能随年龄衰退等因素相关。 (二)生活方式影响 男性若长期接触有害物质(如化学毒物、放射性物质等)、存在久坐等不良生活习惯,会增加畸形精子症的发生风险。特殊人群如长期从事高温作业的男性,需格外注意工作环境的防护,避免高温对精子形态的不良影响。 (三)病史相关 既往有生殖系统疾病史(如睾丸炎、附睾炎等)、内分泌疾病史的男性,出现畸形精子症的概率相对较高,这类人群应定期进行精液检查,以便早期发现问题并干预。

    2025-10-15 13:19:03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