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昌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擅长:泌尿外科疑难复杂疾病、尿道下裂、尿道下裂、肾积水等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泌尿外科疑难复杂疾病、尿道下裂、尿道下裂、肾积水等疾病的诊治。展开
  • 怎样治老人前列腺增生

    老人前列腺增生治疗需综合多因素个体化选择方案,包括观察等待(关注病情变化、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α受体阻滞剂、5α-还原酶抑制剂、M受体拮抗剂等及注意相关副作用)、手术治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经尿道前列腺激光剜除术等及术前术后注意事项)、其他治疗方法(微创治疗、聚焦超声治疗等及相关注意事项)。 药物治疗 α受体阻滞剂:能松弛前列腺和膀胱颈部平滑肌,改善排尿症状。常用药物如坦索罗辛等,适用于有中、重度下尿路症状的前列腺增生患者。老年人使用时需注意体位性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用药过程中要缓慢改变体位,尤其是从卧位起身时,防止摔倒。 5α-还原酶抑制剂:可缩小前列腺体积,改善排尿症状,降低急性尿潴留和手术风险。常用药物有非那雄胺等,一般需长期服用。对于老年人,要关注药物可能对性功能产生的影响等副作用,用药前需与患者充分沟通。 M受体拮抗剂:适用于伴尿频、尿急且无逼尿肌过度活动的患者,如托特罗定等。使用时需注意可能引起的口干、便秘等不良反应,老年人本身可能存在胃肠功能减退等情况,要关注这些副作用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手术治疗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金标准术式,适用于有中、重度下尿路症状并已明显影响生活质量的患者。对于老年患者,手术前要全面评估心肺功能等全身状况,确保能够耐受手术。术后要注意尿道出血、膀胱痉挛等并发症的观察和处理,同时要做好尿管护理,预防感染。 经尿道前列腺激光剜除术:如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等,相对创伤较小,恢复较快。老年患者术后恢复期间要注意休息,加强营养支持,促进身体恢复,并且要按照医生要求定期复查,观察前列腺恢复情况及排尿功能改善情况。 其他治疗方法 微创治疗:包括前列腺尿道支架置入术等,适用于不能耐受手术的高危患者。对于老年患者,要评估支架置入后的效果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支架移位等,同时要注意预防感染等问题。 聚焦超声治疗:通过聚焦超声使前列腺组织坏死、脱落,从而改善排尿症状。老年患者接受聚焦超声治疗时,要关注治疗后的局部反应等情况,治疗后也要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以促进恢复。 总之,老人前列腺增生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全身状况、症状严重程度等多方面因素,选择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2025-10-15 13:48:29
  • 阴茎短小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阴茎短小受多种因素影响,先天性因素有染色体异常及雄激素缺乏相关疾病如性腺发育不全、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后天因素包括肥胖使雄激素水平相对降低、外伤或手术损伤、内分泌疾病如垂体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减退;其他因素涉及种族遗传差异及孕期接触有害物质、营养不良等影响生殖系统发育。 一、先天性因素 1.染色体异常:如克氏综合征(47,XXY)等染色体数目或结构异常疾病,会影响性激素分泌及生殖系统发育,导致阴茎短小。研究表明,此类患者体内雄激素水平往往低于正常,进而阻碍阴茎正常生长发育。 2.雄激素缺乏相关疾病: 性腺发育不全:先天性睾丸发育不良等疾病可致雄激素分泌不足,影响胎儿期及青春期阴茎的正常生长。胎儿期雄激素缺乏会使阴茎发育基础受限,青春期雄激素不足则无法促使阴茎进一步正常发育。 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是一种性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患者体内雄激素受体异常,雄激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导致外生殖器发育异常,出现阴茎短小等表现。 二、后天因素 1.肥胖:肥胖人群体内脂肪组织会将雄激素芳香化为雌激素,使体内雄激素水平相对降低,干扰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正常功能,影响阴茎发育。有研究发现,肥胖男性中阴茎短小的发生率相对高于正常体重男性。 2.外伤或手术:阴茎部位的严重外伤,如骑跨伤等,可能导致阴茎海绵体等结构损伤,影响其正常发育和形态;某些阴茎相关手术操作不当,也可能影响阴茎的正常生长,导致阴茎短小。 3.内分泌疾病: 垂体功能减退:垂体病变可引起促性腺激素分泌不足,进而影响睾丸分泌雄激素,使阴茎在胚胎期及青春期的发育缺乏足够的雄激素刺激,导致阴茎短小。 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激素对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甲状腺功能减退时,机体代谢及生长发育相关的激素调节紊乱,可能影响阴茎的正常发育。 三、其他因素 1.种族与遗传:不同种族的人群阴茎平均长度存在一定差异,这与遗传因素有关,遗传决定了阴茎发育的基本特征;家族遗传因素也可能影响个体阴茎发育的潜在能力。 2.孕期因素:母亲在孕期接触某些有害物质,如放射性物质、某些药物等,可能干扰胎儿生殖系统的发育,导致出生后阴茎短小;孕期母亲营养不良等情况,也可能对胎儿生殖系统发育产生不利影响,增加阴茎短小的风险。

    2025-10-15 13:47:16
  • 65岁前列腺大小多少是正常

    正常成年男性前列腺纵径约3cm、横径约4cm、前后径约2cm、体积约20ml,35岁后渐生理性增生,65岁多有不同程度增生但存个体差异,65岁男性应注意饮食均衡、避免久坐并适当运动,若前列腺大小异常需及时就医检查,有相关疾病要遵医嘱管理健康及综合考虑基础病等情况维护自身健康。 一、正常前列腺大小的参考范围 正常成年男性前列腺的大小一般通过超声检查等方式来测量,其纵径约为3cm、横径约为4cm、前后径约为2cm,体积大约在20ml左右。不过,这只是一个大致的参考范围,会受到个体差异等因素的影响。 二、年龄对前列腺大小的影响 随着年龄增长,男性前列腺会逐渐发生变化。一般在35岁以后,前列腺可能会开始出现生理性增生,到65岁时,很多男性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前列腺增生情况,但也有个体差异,并非所有65岁男性前列腺都会明显增大。不过相对年轻时,65岁男性前列腺体积通常较年轻时有所增加,但仍应在上述正常范围相关的合理增大范围内。如果超出了正常的增生范围,可能提示存在病理性的前列腺疾病,如前列腺增生症等。 三、与生活方式的关联及应对 饮食方面:长期高油脂、高动物蛋白饮食等可能会对前列腺健康产生一定影响,增加前列腺疾病发生的风险,进而可能影响前列腺大小。65岁男性应保持均衡饮食,多摄入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等,减少辛辣、油腻食物的摄入,这样有助于维持前列腺的相对健康状态,预防前列腺过度增生等问题。 生活习惯方面:久坐、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也可能与前列腺疾病相关。65岁男性应避免长时间久坐,适当进行一些适合自己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促进血液循环,对前列腺健康有益。 四、特殊人群(65岁男性)的温馨提示 65岁男性若发现前列腺大小异常,应及时就医进一步检查明确原因。如果存在前列腺增生等情况,要注意密切观察自身症状,如是否有排尿困难、尿频、尿急等表现。同时,要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相应的健康管理,如定期复查前列腺相关指标等。如果需要进行治疗,要根据具体病情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方式,并且要注意自身整体健康状况的维护,因为65岁男性可能还伴有其他基础疾病等情况,在处理前列腺相关问题时要综合考虑,以保障自身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2025-10-15 13:43:54
  • 不割包茎会怎么样

    不割包茎会带来多方面不良影响,局部清洁困难易致感染,儿童期可能影响阴茎发育,长期可能增加阴茎癌风险,成年后还会影响性生活质量及性伴侣健康。 一、局部清洁困难增加感染风险 包茎是指包皮口狭窄或包皮与阴茎头粘连,使包皮不能上翻露出尿道口和阴茎头。若不割包茎,包皮内易积聚包皮垢,包皮垢是由包皮的皮脂腺分泌的皮脂与尿液、脱落的上皮细胞等混合而成的,长期积聚的包皮垢为细菌等病原体的滋生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容易引发阴茎头炎、包皮炎等感染性疾病。例如,有研究表明,包茎患者发生阴茎头炎的概率明显高于包皮能上翻的人群。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其卫生清洁意识较差,不割包茎时更容易出现局部感染情况,且感染可能会引起疼痛、红肿等不适,影响孩子的日常生活和排尿等功能。 二、影响阴茎发育(儿童期需关注) 在儿童时期,阴茎的正常发育需要保证包皮能够正常上翻,以便阴茎头能正常外露并得到刺激。如果不割包茎,尤其是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会限制阴茎的正常发育。因为包皮长时间包裹着阴茎头,会影响阴茎头获得正常的外界刺激,进而可能导致阴茎发育迟缓,出现阴茎短小等情况,这对孩子未来的身心健康可能会产生一定影响,比如可能会在心理上造成一定压力等。 三、增加阴茎癌发生风险(相对长期影响) 长期的包茎且不注意局部清洁,是阴茎癌发生的一个高危因素。虽然阴茎癌的发生率相对较低,但有研究发现,包茎患者患阴茎癌的概率比包皮正常者高得多。由于包皮垢的长期慢性刺激,可能会诱发阴茎头部的细胞发生异常病变,进而增加阴茎癌的发病风险。不过,这并不是绝对会发生的情况,只是存在这样的潜在风险。对于成年男性来说,如果长期不处理包茎问题,需要密切关注阴茎局部的变化,一旦出现异常症状如阴茎头溃疡、肿块等应及时就医。 四、对性生活的影响(成年后需考虑) 对于成年男性,不割包茎可能会影响性生活质量。一方面,包茎可能导致性交时疼痛,因为包皮口狭窄,在性交过程中包皮难以上翻,可能会引起撕裂样疼痛,从而使性生活无法正常进行;另一方面,也可能因为局部卫生问题影响性伴侣的健康,增加女性患妇科炎症等疾病的风险。例如,包皮垢中的病原体可能在性交过程中传染给性伴侣,导致女方出现阴道炎等妇科疾病。

    2025-10-15 13:42:08
  • 尿道痛用什么药

    尿道痛分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用药,感染性中细菌性尿道炎用喹诺酮类、头孢曲松等,非淋菌性用阿奇霉素等;非感染性中间质性膀胱炎用戊聚糖多硫酸盐,尿道综合征用托特罗定等;特殊人群孕妇禁用喹诺酮类,儿童慎用影响发育药物,老年人用药注意相互作用和肾功能。 一、感染性尿道痛的用药 (一)细菌性尿道炎 大肠埃希菌等常见细菌感染引发的尿道痛,可选用喹诺酮类药物,如环丙沙星,其通过抑制细菌DNA旋转酶,阻碍细菌DNA复制从而发挥杀菌作用,对革兰阴性菌有较好抗菌活性,但18岁以下人群由于可能影响软骨发育一般不建议使用。 对于淋病奈瑟菌引起的尿道炎导致的尿道痛,头孢曲松是常用药物,它能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从而达到杀菌效果,孕妇及对头孢菌素类过敏者禁用。 (二)非淋菌性尿道炎 由衣原体或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尿道痛,多选用阿奇霉素,它能与细菌核糖体50S亚基结合,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孕妇及哺乳期妇女需谨慎使用,使用前需排除相关禁忌证。 二、非感染性尿道痛的用药 (一)间质性膀胱炎 可使用戊聚糖多硫酸盐,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修复膀胱黏膜屏障等有关,但可能会有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二)尿道综合征 对于一些伴有膀胱过度活动症表现的尿道痛,可使用托特罗定,它能竞争性抑制M胆碱受体,降低膀胱逼尿肌的兴奋性,缓解尿频、尿急、尿道痛等症状,但青光眼患者、严重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等禁用。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孕妇 孕妇出现尿道痛时,用药需格外谨慎,如淋病奈瑟菌感染选用头孢曲松时,要权衡利弊,因为头孢曲松可经乳汁分泌,哺乳期妇女使用时需暂停哺乳;而喹诺酮类药物绝对禁用,以免影响胎儿软骨发育。 (二)儿童 儿童尿道痛多因感染等原因,但一般不建议使用喹诺酮类等可能影响生长发育的药物,需根据具体感染病原体选择相对安全的药物,如考虑细菌感染时,可选用相对安全的抗生素,但需严格遵医嘱,根据儿童体重等调整剂量。 (三)老年人 老年人尿道痛可能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用药时要考虑药物相互作用,如同时服用多种药物时,使用头孢曲松等药物需注意其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同时要关注肾功能情况,因为老年人肾功能减退,某些药物排泄减慢,易蓄积中毒。

    2025-10-15 13:40:30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